您好,欢迎来到德阳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罗江区凯江沿江古堰保护修复 与功能提升及生态修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9
      题  要:本课题从罗江区凯江古堰的历史及现状出发,在进行走访调研、据史考证的基础上,对现存唐代至清的六道(待重建的冷水堰未计入)古堰提出了传承、保护、功能恢复与提升和生态湿地修复为主题的框架构想。以期融入“一江(凯江)二河(泞水、灅水)三湾(云龙湾、花龙湾、蟠龙湾)六古堰(芒江、灅水、冷水、康家、云龙、黑滩、金子堰)二湖(太平桥闸玉京湖、灌子沱闸天台湖)三湿地(花龙湾文星滩、云龙湾油淀子、灌子沱凤凰岛)一江城(罗江城)三古镇(文星古镇、观音岩古镇、蟠龙古镇)的诗意罗江百里人文风情自然生态画廊”。促进全域旅游县(区)建设,引领和带动全区经济振兴。
      主题词: 凯江 古堰 湿地 修复
  
      德阳市罗江区,两汉三国魏晋时期称孱亭,晋末(304年)李雄据蜀建立大成国于罗江坝西鹿峰山下置万安县;南梁时改名潺亭(自此将“孱亭”作“潺亭“)县,西魏初复名万安县,设万安郡;唐天宝元年(742年)迁万安城于罗江坝,改名罗江县;2017年撤县改区,仍沿用江名。
      德阳市罗江区,地处成都平原东北边缘。位于区城西南5000米的鹿头山为龙泉山脉西北支主体,唐代属东、西两川之分界,又为沱江正源绵远河(民国前称绵阳江或绵江)与嘉陵江二级支流凯江(两汉三国时期称孱水、晋代至民国时期称罗江、罗纹江或纹江,1950年代改名凯江)的分水岭。凯江正源灅水河出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经濉水、河清、永河镇(2021年并入河清镇)为旱河,于德阳市罗江区西北石龛寺下调元镇团堆村入境,纳源出绵竹市拱星镇(2021年并入绵竹市汉旺镇)于略坪镇隐逸山下入境的冷水河汇为灅水,灅水河经调元镇团堆村、九垭村、文星村东南流,过万安镇芒江社区、柏云社区于云盖山(又名潺亭山)下纳源出绵阳市安州区沸泉镇(2021年并入濉水镇)、经秀水、塔水镇于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鹡鸰寺山下入境的泞水河罗纹相蹙汇为罗江(江名之由来),即今之凯江。灅、泞二河汇为凯江后,抱拥罗江城东,出罗江城南于天台山北麓西纳芙蓉溪出天台山魏家碾山壶口再东纳黄水河东南流,至白马关镇太三村斜滩子入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凯江村境。灅水河境内全长18.2公里,平均坡降2.4%。;泞水河境内长12.3公里,平均坡降1.6%。;凯江从泞灅汇流至斜滩子出境全长23公里,平均坡降1.8%。。泞灅二河萦于区境西北,黄水河绕于区境东北,罗纹凯江流域面积达410平方公里,占罗江区域全境的91%。纹江(凯江)周家坝古蜀开明王国时期船棺墓葬群,泞水河康家提东汉崖墓群、灅水河笔架山东汉崖墓群、黄水河米家山蜀汉崖墓出土的文物再现了古老的罗江文明。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罗江人民沿江筑堰营造出历史上的繁荣与昌盛。
      一、历史上的罗江古堰
      罗江因江名县,沿江多平坝。古时较为著名的有灅水河团堆坝、古渡坝、天井坝、官堰坝;泞水河南村坝(1959年划属安县)、河村坝(1959年划属安县)、毛家坝(1959年划属安县)、康家坝、云龙坝、雪水沱坝、油淀子坝、金子坝;纹江(凯江)罗江坝、三辆车坝(灌子沱吴家河坝)、周家坝、斜滩子坝(今属德阳市旌阳区),邑民沿江筑堰,平坝得水利自流灌溉之利,高田于堰渠架筒车或龙骨水车汲水以沃。唐宋时罗江县一度成为蜀道上的富庶之区。早在2500年前开明王国时期便在城南周家坝孕育出古孱文明,罗纹凯江纵贯南北,金牛古道斜穿区境。唐永徽五年(654年),万安知县白大信率县民于城北五里天马山下灅水河筑芒江堰(史称官堰),一是引水入城、二是灌溉城东罗江坝田。
      公元654年芒江堰建成后,历88年润育,罗江坝人口繁盛,农商兴旺,成为蜀都门户的富庶之地。唐天宝元年(742年),因万安城地处逼仄,朝廷遂迁筑县城于治东坝中,改县名为罗江。芒江堰是罗江乃至成都北部门户地区灌溉农田,促进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罗江地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业增收和城镇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县城供水、县城排涝排污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在其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铭刻着深厚的文化和文明的铬印,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唐代永徽年间万安知县白大信兴修芒江堰开垦灌溉罗江坝,成就了县城的迁建,从而奠定了罗江县名的确立。万安知县白大信修筑芒江堰事,居功至伟,入载唐代国史、中华水利史册。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罗江县凯江(纹江)及正源灅水河、一级支流泞水河修筑古堰共27道,入川蜀道各县利用江河修堰灌溉农田、以水力作动力加工粮、油产品的州县少有堪与罗江媲美者。自古以来,县城因江河抱拥、溪渠潆潆而誉称蜀道“江城”。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李广田、著名诗人方敬执教罗江国立六中四分校期间,李广田写有游记《江城半日记》、方敬作有《古城的歌》写江城堰渠的灵动与静美。
   (一)泞水河
      1.上游。1959年罗江县裁并入德阳县,将与安县(今绵阳市安州区)连界的泞水东岸河清乡(后改清泉乡,2019年并入安州区塔水镇)、西岸宝林乡(2019年并入塔水镇)划属安县,1996年罗江复县时未划回。据清嘉庆二十年《罗江县志》卷八《水利志》,泞水河上游河清(河村坝)、宝林(南村坝)二乡唐至清有古堰6道:
    (1)杨村堰:县东北四十里,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知县韦德筑,引安县折脚水溉田。
    (2)野坝堰:县东北四十里,上至塔水桥,下至赵家湾,计长三千六百丈,接安县大河水灌河村坝田五千余亩。
    (3)蒋公堰:县东北三十里,上至塔水桥,下至冉家林,计长二千四百丈,引泞江水灌南村坝田三千亩。
    (4)毛家堰:县东北三十里,自象鼻嘴下流过南村至普安桥,灌毛家坝田数百亩。
    (5)水洞堰:县东北四十里,上至张家碾,下至颜家碾,计长三百余丈,引象鼻嘴余水灌田三百余亩。
    (6)颜家堰,县北三十里,接蒋公堰余水入堰,车灌颜姓田一百余亩。
       2.中下游。2017年罗江撤县改德阳市罗江区,泞水河中下游属罗江区,有明清古堰8道:
    (1)王家堰:县东北三十里。上至赵家湾(调元镇鹡鸰寺前)、下至观音岩,计长九百丈,引泞江水灌田四百余亩。
    (2)康家堰:又名范家堰,县东北三十里。上至范家湾、下至黑滩子,计长一千八百丈,引泞江水灌溉康家坝田二千余亩。
    (3)云龙堰:又名回龙堰,县东北二十里。上至普安桥、下至雪水沱,计长三千丈,引泞江水灌田二千八百余亩。
    (4)黄家堰:县东北二十里。上至云龙寺,下至黑滩子,计长三百四十丈,引泞江水灌田四百亩。
    (5)易家堰,县东北十五里。上至黑滩子、下至半边山,计长一千八百丈,引泞江水,灌田一千三百余亩。
    (6)黑滩堰:民国初,洪水冲毁易家堰和稍下的黑滩子石桥,乡人于黑滩子桥遗址另建黑滩堰,渠及灌溉面积同易家堰。
    (7)金子堰:现东北十里。上至金子山,下至县城纹江(凯江)东岸玉京山下,计长二千余丈,引泞江水灌田三千八百亩。
    (8)杨家堰,县东北八里,上至舒家滩、下至双江口,计长三百四十丈,引水灌田四百余亩。
    (二)水河
      境内灅水河共有唐至清代古堰8道:
      1.灅水堰:(又名裤裆堰,旱河与冷水河汇流处调元镇两河口稍上。乡人分别筑灅水、冷水二堰,并于三角州挖渠互通调节,因其状若裤裆得名,东称灅水堰,西称冷水堰)县西北三十五里。上至两河口旱河(与冷水堰有渠连通,二堰互补调节)、下至冉家湾,计长二千八百丈,灌田二千亩。
      2.冷水堰:上至两河口,下至古团堆渡青龙嘴,长一千八余丈,灌九巅垭下及团堆古渡田数百亩。
      3.易家堰:又名袁家堰,县西北二十里。灌川主庙下坝田数百亩。
      4.陈家堰:县西北十五里近文星场(今调元镇)。引灅河水、接冉家湾余水、再合重兴堰水至槐树垭口,沿渠用筒车高五丈余,灌高田。
      5.重兴堰:又名蔡家堰,县西北十二里。引灅河水东入陈家堰渠、西置水碾并架筒车灌高田。
      6.周家堰:县西北十里。上接灅水,架筒车引水灌山坡田。
      7.余家堰:县西北八里。上至周家堰,下至芒江堰,在天井坝下,长八百丈,灌田二百亩,昔名王家堰。
      8.芒江堰:县西北五里,即官堰,引灅水河水,,唐永徽五年(654年)知县白大信修筑,长一千四百四十丈,灌田二千九百余亩。
    (三)凯江(纹江)
      1.上游:纹江(凯江)有清代古堰3道。
    (1)纹江堰:县东半里玉京山下。纹江(凯江)太平桥上游50米江心有一长约百米沙州,清代末年于沙州东流斜筑一堰,堰穿太平桥东第一孔,架筒车灌山坡田。
    (2)琵琶堰:位于县城江东(太平桥下游半里)琵琶岩。清末筑堰一道,下至南塔湾魏家水碾,主要以水作动力碾米,兼用筒车灌山坡田。
      ③枷担堰:清末于罗江城南南塔湾下灌子沱江心岛前筑,因堰似枷担状故名。上至灌子沱黄水河注人入处江心岛,东干渠下至岛尾三辆车渡灌三辆车坝田,西干渠下灌周家坝田,两支干渠各有筒车及水碾。
      2.下游:有清代古堰1道。
      斜滩子堰:清末余斜滩渡口筑,又名双碾堰,灌斜滩渡田。旧属罗江县通江乡双碾村,1959年罗江裁县并入德阳县,1996年罗江复县后通江乡未划回,2006年通江乡并入旌阳区双东镇。
      二、罗江古堰现状
      1970年代,随着农业机械水轮泵、打米机、磨面机的普遍应用,农用电力提灌站的修建,人民渠六期罗江灌区42支渠、44支渠,七期工程宝(林)文(星)支渠、金(山)大(井)文(星)支渠、西干渠陆续开通,一些以水作动力的水碾、水磨及依赖筒车汲水灌高田的民堰被废。1980年代,实行包干到户后,平坝多开挖机沉井提水灌田,一些灌溉量不大的民堰岁修失管被洪水冲毁未予重修。1996年罗江复县后水利部门主要重视人民渠系的管护,仅对泞水河的4道古堰进行进行了维护与重修,函养古城的灅水河芒江堰渠东干渠被填埋、西干渠被淤断流;灌溉600多亩良田的冷水堰被人为破坏难以恢复;灌溉2000多亩良田的灅水堰却长期失管,入水口因重建设计问题被洪水冲入的泥沙填塞,丧失其灌溉功能。
    (一)1996年罗江复县前境内废弃古堰7道。废弃原因,主要是用于筒车汲水和利用水作动力的碾房、磨房的古堰。灅水河有易家堰、陈家堰、周家堰、余家堰等4道;泞水河有王家堰、黄家堰、易家堰等3道;纹江(凯江)有琵琶堰1道。
    (二)1996年12月罗江复县后至2021年11月凯江及支流古堰状况。
      1.管护较好、改建或重修仍很好发挥农田灌溉功能的古堰4道,均在泞水河。
    (1)康家堰:灌康家坝及黑滩子坝田2000余亩。罗江复县后改石砌堰为混泥土堰,重修了冲沙闸(泄洪闸),堰渠改条石浆砌。堰渠管理自古立有章程,清嘉庆康家堰管理及放水轮排碑今存区搏物馆。现堰东头泄洪冲沙闸,由村堰管会聘专人管理,堰渠疏浚、放水打田由村民委员会组织,自建堰起数百年间一直自流灌溉,从未间断。
    (2)云龙堰:灌调元镇白花村(上段花园村2006年并入白花村)、万安镇柏云村坝田3000余亩。1970年代改石砌堰为混凝土堰。2015年修建泞水河云龙堰至康家堰段防洪堤时,将云龙堰稍上约2000平方米的冲积岛挖除,对云龙堰渠上段李调元醒园故址象山下的冲沙闸(泄洪闸)进行了改建,对临江渗漏渠堤用条石重新进了浆砌,村委会组织各组投工对3千米长渠进行了掏游疏浚。云龙堰的管护办法亦如康家堰,自建堰始至今数百年享受自流灌田不间断。
    (3)黑滩堰:灌调元镇顺河村油淀子坝及金山镇大井村金子坝及半边山下坝田1000余亩,亦为半边山前新建的罗江区自来水厂次供水源。2019年修建泞水河金子堰至云龙桥段防洪堤时重建,堰由石砌改为混凝土结构。黑滩堰渠于顺河村一组处清代所建龙首石墩石桥南30米跨源于金山镇吴家陵村的范家长沟的石涧槽(石渡槽),范家沟溪于石涧下100余米有古石河堰灌油淀子三角州北田,下入泞水河成油淀子滩湿地,今属罗江自来水厂一级水资源保护地。今黑滩堰及范家沟溪石河堰仍发挥农田灌溉功能,古石桥保存完好,古水碾遗迹仍依稀可辩,山水林田村舍风景如画。完整的古代微水利工程立体交叉,为今德阳市域内不可多见的古代小水利、农耕文化遗存。
    (4)金子堰:1999年改石砌堰为混凝土堰。1997年罗江城纹江东万安镇凯江村1、2组坝田因建设罗江县行政办公区及升平路东段、景乐路、沿江雨村东路被征用,下段水渠废,仅灌溉原凯江村4组田及金山镇大井村金子坝下坝田。2017年修建泞水河金子滩段防洪堤,施工中因违规过渡挖取堰下两边河滩砂石卖钱,危及金子堰基,堰坝开裂,虽经抢险修补仍于次年被洪水冲毁,不得已而重建。为罗江自来水厂主供水源。
      2.因城建和修建防洪堤时,对无农田灌溉功能的古堰折除3道。
    (1)纹江堰:1997年太平桥加宽设闸、修建防洪堤和魏家碾南塔大回湾截湾取直而折除。
    (2)枷担堰:2012年县政府决定新建罗江城南新区拆除。
    (3)杨家堰:1999年改建。后因罗江县稻麦原种场撤销,位于泞、灅合流双江口三角州的稻麦原种试验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农田灌溉功能消失。2013年修建双江口段时拆除。
      3.因邻近古堰长期违法挖卖河滩地沙石毁坏古堰1道。
      冷水堰:2010年前后,某等于两河口西岸略坪镇松花村近冷水堰渠与灅水河黑泥间河滩地长期挖卖沙石,成长约100余米、宽约40余米长坑,造成堰渠垮塌,某等为继续谋取利益,遂不择手段毁坏冷水堰。县政府有关部门对违法者予以了处罚,责成其偿付填土复耕经费10万元及修复冷水堰渠。略坪镇松花村用此款修建了村道、重建了冷水堰,堰却因工程低劣,次年又被洪水冲毁。由于2006年罗江县机构改革撤销各乡镇水利管理站,在冷水堰管理上,县水务局与略坪镇相互推诿而搁浅。冷水堰全长3000余米,受冷水堰灌溉的调元镇九垭村4、5、6、7组,花龙村1、2组(2019年三鱼村并入九垭村、花龙村与红安村合并为文星村)等2个村6个组的良田计600余亩,在多方请求无果的情况下,祖祖代代200多年依赖冷水堰自流灌溉农田的原住百姓在法制时代只有每年出钱买电靠机沉井或于灅水河用电力提水灌田,山边处靠购买过九巅垭山的人民渠42支渠水灌田栽秧。
       4.古堰保存完好,因县(区)主管部门赎职等原因,丧失堰渠城市给排水功能、农田灌溉功能的有历史上著名的灅水河古堰2道。
    (1)芒江堰:1997年至1999年,罗江古城四周罗江坝的农田被全部征用。由于堰无灌溉农田的需要,县水利部门失管,县城建、规划部门在县城扩容的规划设计及建设中未考虑到芒江堰入城水系的历史人文和涵养城市、增强灵动,以及有效排污、泄洪等,致丧失功能达20多年。历史上,芒江堰主渠至城西北北坛山响石碑分东、西二干渠,东干渠至城北1000米南折,干渠沿途分三斗渠灌北坝、西坝、东坝田,干渠沿古道南至古城北门300米处西拐湾下黄家碾、钟家碾至城墙转拐外入宽约二丈的护城河东西环流,分灌东西坝田;西干渠沿赖家山边至罗江城西万安故城分一斗渠南下灌南坝沿山田下芙蓉溪,干渠东转距古城西门100米南至犀牛沱分斗渠灌南坝田,主干渠东下水碾入护城河与东干渠相汇,至南城门西侧城墙转拐处再分斗渠下南门水碾灌南坝田,南门东侧城墙转拐处有排洪渠斜流纹江(凯江)兼作灌溉农田水渠。清代中叶至1950年代初,城中心县署(县政府)与文庙前广场及陝西馆(明代学宫、清初改丰都庙,乾嘉改三圣宫作为陕西会馆、抗战时期设国立六中四分校于其中)北靠城墙处有水塘各一口。1997年修建万安大道北段及房地开发中,顺古道(今名翠望路)西侧走向南下的芒江堰东干渠被建筑拉圾填塞,仅余一小水沟过朝圣社区北外街翠望路分别埋设两条60公分的下水道顺升平东路南北侧下纹江(凯江)。1998年,于新北门(今纹江西路)至古城西门护城河外修建罗江综合市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于护城河上建顺河街,埋设1.2米直径排水管道接通城南。1999年县粮食局于北城门西城墙拐弯的护城河(芒江堰东干渠干流)外建国家粮库,粮库非法占据护城河,因升平西路与翠望路口至古城北外黄家碾芒江堰渠被淤填,仅下埋0.8米直径排污管道排污;紧接着县实验小学扩建操场,亦参照粮库作法,占据护城河埋设排水管下接综合市场顺河街排水道。由此芒江堰只余西干渠。1998年,罗江城南工业园区(2010年后迁出工业企业,改商业用地开发房地产)建设,废芒江堰南坝斗农毛渠,排水系统紊乱,当年夏天雨季造成内涝,工业园区关闭芒江堰闸,全开堰首排洪闸,并于汪家山下增建泄水闸一处排泄余水,至此芒江堰入城水系断流,芒江堰入城干渠断流后,西干渠成为排污渠,黑臭水充斥。由于城西北天马山范家长沟、城西鹿峰山万安县故城泉水湾夏天雨季山水倾泻城南工业原区、城北农转非的朝圣社区屡遭内涝,县城建局始在城南工业园区规划并安通了下水管道,解决了城南内涝问题。由于县城芒江堰渠断流,西门至南门、犀牛沱段污水充斥、臭气熏天,居民呼声强烈,城建部门不得不盖上水泥预制板。城北因给排水的芒江堰西干渠被填塞,亦未解决夏天雨季内涝问题。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后,城北内涝逐年加剧。2012年县政府决定整治芒江堰入城水系,先后对天马山下范家长沟至芒江堰主渠水口及北坛山下渠堤安砌了条石,北坛山过宝城铁路至翠望路疏通原东干渠,一是引水过翠望路下水道;二是铁路至翠望路之间(原称西坝中沟)作干渠南下至规划的升平西路朝圣社区办公室拟建升平西路的空地前分二支,一支转东入下水管道入纹江、一支继续南下转入国家粮库于原护城河安设的排水管。城建部门在该区域施工中,在砌筑北坛山下主干渠分水段渠堤时将原渠宽近3米,缩窄至1.5米,恢复的东干渠仅约1米,支渠0.8米,实际未解决给排水问题,每遇夏秋雨季仍造成内涝,加之为防芒江堰渠水流入城北、城西、城南,城建部门关闭芒江堰入水闸门,打开泄洪闸、冲沙闸,持续让芒江堰水在堰头复入大河,导致城西、城南黑臭水充斥,城市环境长期受到严重污染。事实上,罗江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只成为罗江市民的愿景。
    (2)灅水堰:2006年文星镇改名调元镇,县对各乡镇事业机构改革,镇水管站被撤销,人民渠六、七期工程县属各镇所管支、斗、农渠、江河民堰等管护事权上收。2012年夏,灅水堰被洪水冲毁,县水务局在原堰址上重建,堰坝由原条石砌筑改为混凝土浇筑,因水务局在堰坝设计及设工中擅自减建冲沙闸(泄洪闸),次年洪水向堰渠冲入大量泥沙,堰渠入水口百年余米淤塞过半,时渠上段立石村已并入临江村,调元镇镇政府及镇属临江村、团堆村向县水务局请求于灅水堰补建冲沙闸,水务局拒不承认未建冲沙闸的错误,只强调应由所在村组自行组织村民岁修掏淤。2014年夏秋,灅水堰渠上段被洪水冲入的泥沙填满。2019年临江村并入团堆村,历时九年镇、村向县水务局申请未果。自灅水堰建成起,近300年来团堆坝人祖祖辈辈依赖自流灌溉农田无间断,近年却因县(区)水利部门失误造成淤塞。县(区)水利部门忽视团堆世代依赖灅水堰灌溉农田得以生息的1006户(2805人)农民既有的切身利益,对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置若罔闻,实令人发指。九年中,灅水堰灌区2000余亩良田栽秧打田用水时,农民只有在村组干部协调下各自出钱利用机沉井、临江电力提灌解决。近山边高田靠买人民渠六期宝(林)文(星)支渠水打田。在振兴乡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的今天,区(县)级水利部门不作为,当下尚属罕见。
      三、古堰保护、抢救性修复与功能提升和生态湿地的修复框架
      根据国家有关保护江河自然生态资源和古堰及生态湿地修复等规定,牢牢抓住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农村水利设施、乡村振兴、江河生态修复等政策扶持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德阳市第九次党代会在未来五年的奋斗中提出的:“加快建设”“西部地级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的典范““西部地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典范、西部城市建设城乡一体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典范”;中共德阳市罗江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水定位,尽快启动实施城市水源地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深度实施公园城市嵌入项目,开展芒岗(江)堰、芙蓉溪水系治理”“打造一城山水满城景的目标”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锚定’天蓝水清山绿’目标,实行严格的生态措施,坚决打好生态文明巩固提升持久战”等有关精神,结合罗江区凯江古堰及江河生态湿地和水资源现状,本课题除强调对泞水河康家堰、云龙堰、黑滩堰、金子堰加强保护与功能提升外,一是对芒江堰入城水系的修复与疏浚、恢复并提升功能,灅水堰农田灌溉渠道的疏浚、功能恢复;二是重修冷水堰、修复与疏浚灌溉渠道;三是保护与净化水资源,修复灅水河陈家堰花龙湾文星生态湿地、泞水河黑滩堰范家沟云龙湾油淀子生态湿地、城南凯江灌子沱枷担堰(改水闸)周家坝古三辆车凤凰岛生态湿地,努力提升凯江流域水质。
    (一)水河芒江堰入城水系、水堰补建冲沙闸及灌溉渠道的修复与疏浚项目
      1.芒江堰入城水系修复与疏浚项目: 芒江堰自公元654年建成,至2021年止,历1365年。自建成灌溉罗江坝,至公元742年迁建万安县城于罗江坝改名罗江县止,芒江堰历88年润育出罗江县城;自公元742年罗江县城的建成至2021年,历1279年。芒江堰东、西干渠沿山、穿坝潆绕古城,溪流纵横沃灌全坝,东干渠一支灌东坝下下纹江(凯江)、一支于北门入护城河;西干渠中分一支南抵天台山下芙蓉溪,归流纹江南塔湾,主渠入西门护城河。汇东、西干渠的护城河,于南门东一支斜灌东坝田、南坝东部田入纹江(凯江)、西一支南下灌南坝田入芙蓉溪。芒江堰完善了县城供、排水体系,美化了城市环境,素有成都门户“蜀道江城”之誉。1996年后因城市建设东干渠大部被填塞,北段渠道改窄入下水道;西干渠中段欠通畅,城南段分流入下水道分别入江或下注芙蓉溪,县(区)城建部门为防内涝,关闭芒江堰堰头入城渠闸、打开泄洪闸放水还江,入城渠系黑臭水充斥,城市环境遭受严重污染。2018年罗江区老科协,通过调研,撰成《关于疏浚唐代芒江堰渠入城水系,再现蜀道山水诗意古城风貌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建议说:一是北坛山东、西干渠分水口段渠宽不得低于2米;二是东干渠朝圣社区段明渠渠宽不得低于1.5米,石砌渠堤,增大升平东路穿翠望路过万安路下雨村东路入江渠下两处下水管道,管道直径不低于1米,路南侧管道于入江口设闸,引水入雨村西路(潺亭水城)街溪至太平桥南入江;西干渠,石砌明渠、渠宽3米,至古城原天府花生厂后护城河分二支,一支入南城历史文化街区,一支南下,二水汇入原南街城门(玉螺门)前护城河,一分流入姚家林下暗渠下芙蓉溪,一分流入暗渠穿万安南路入纹江(凯江)。《调查报告》得到罗江区委、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发改局亦作了《规划》,纳入了《罗江区“十四五“规划“》,区委亦写入《中共罗江区第九次会议报告》。
      2.灅水堰补设冲沙闸及灌溉渠道的修复与疏浚项目:造成灅水堰渠被淤塞的主要原因在于原县水务设计、施工中未于堰头建冲沙闸所导致。区政府应责成区水利管理部门限期弥补过错,补建冲沙闸、修复与疏浚渠道。
    (1)于堰东斗补建冲沙闸。
    (2)修复堰渠入水段200米,石砌渠堤,渠宽不得低于2米。
    (3)疏浚从堰头至立石子渠道1000米。该项目工程量不大,概算经费当在30万元在左右。
    (二)水河冷水堰重建与渠道修复项目
      重建冷水堰,修复黑泥湾略坪镇松花村段水渠,疏浚调元镇九垭村至文星村干渠。此项工程费用尚大,投资当超100万元。政府发改、水利等部门应纳入规划,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
    (三)泞水河黑滩堰范家沟云龙湾油淀子湿地修复、水河陈家堰重建及花龙湾文星滩湿地修复、凯江灌子沱周家坝古三辆车凤凰岛历史人文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1.泞水河黑滩堰范家沟云龙湾油淀子湿地修复项目:源于安州区清泉乡(2019年并入塔水镇)金顶山东麓德阳市金山镇吴家陵村的范家沟溪,出调元镇顺河村1组七砣石山谷沿金子山北支下2公顷油淀子滩涂注入泞水河。稍上的泞水河云龙湾黑滩堰渠过清代所凿石涧槽(渡槽)跨范家沟溪沿,堰渠与山溪一高一低中隔竹林埂并行。黑滩堰渠沿山灌金子坝田,范家沟溪下油淀子入泞水河金子堰。渠涧槽北20米有长10米宽1.2米石板龙头石墩跨溪石桥,旧为罗江城至观音岩古道。近处有水碾、水磨坊遗迹。石涧上游150米、下游100米各有石河堰一道,上游石河堰车(提)灌山谷坡田,下游石河堰车灌油淀子三角湿地上坝田,黑滩堰包括范家溪水汇入的金子堰为罗江自来水厂主供水源。范家沟溪水水质达三级+、水质差于为二级+的泞水河水。2公顷油淀子三角州被自来水厂用铁丝网隔离为一级水资源保护地。超过三级水质的范家沟溪水未引入油淀子滩,应在现石河堰稍下30米处另筑一石河堰,将溪流引入油淀子三角州,营造溪叉,芦苇池荡、菖蒲水草滩涂湿地(可向北扩充征地退耕增扩油淀子湿地),净化水质,优化自来水厂水源。该项目投资当不超过20万元,资省效宏。
      另,黑滩堰及跨山溪古石凿渡槽、古龙墩石桥、水碾水磨遗址、范家沟石河堰、渠溪高低并流,成今不可多见的古代微型水利综合性工程的古堰文化遗存,这里远山近水农田阡陌、村树农舍构成一幅天然农耕画卷。泞水河云龙湾十里平川,“山如奔马循环列,水似游龙朴面来“(清乾隆李调元咏泞水河句);从下往上金子、黑滩、云龙、康家四道古堰横锁。春季:云龙湾顺河十里万亩油菜花海,为2018年作为四川省首届油菜花会主会场,此前一年与金子堰东金子山大井村中国金花梨之乡数千亩梨园并列中国农业旅游60条精品线路之一的重要景段。夏秋:黑滩堰首瓢山、七砣山漫坡青花椒麻香氤氲;载入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纹江鳜鱼原产地的云龙湾更是秋水鳜鱼肥、十里平川稻花香。将此区域辟为古堰农耕文明旅游区实属可能,这里为清代四川文化巨子李调元故里,有李氏宗祠遗址、李调元醒园故居遗存,众多李调元趣对传奇故事在沿江两岸流传;有古观音场及观音岩石刻群、李调元读书台鹡鸰寺、东汉崖崖墓群等市、县(区)级文化保护单位。以“一江四古堰”及李调元故里遗迹、观音岩石刻、东汉崖墓群窟共同构成调元文化与古堰农耕文明相融的的旅游区实属可能。
      2.灅水河陈家堰重建及花龙湾文星滩湿地修复项目:
      旱河于安州区河清镇石坎寺下罗江区调元镇团堆村入境,冷水河于安州区河清镇界罗江区略镇隐逸山下入境。二河于两河口汇为灅水河,罗江区略坪镇松花村位于冷水河西,安州区河清镇安罗村居冷水、旱河之三角坝,罗江区调元镇位于旱河东。灅水东折黑泥湾,南绕团堆而下,过文星大桥傍文星场镇醒园(1992年重建),过陈家堰花龙湾文星滩湿地,穿槐树桠、玉石山茅草坪河曲峡谷,转东南抵唐代芒江堰。陈家堰于花龙湾文星河墁滩,上至文星大桥、下至重兴堰(蔡家堰)长级3000余米,滩涂最宽处约300米,总面积约30公顷,草地、池沼、桤林、河心绿岛,野鹜凫水、白鹭翻飞。陈家堰于1995年8月11日特大洪水冲毁,堰渠游塞,河墁滩下大部干涸,主河道于滩西下转5000米引水入城的芒江堰,该河墁滩目前尙不能起到芒江堰上游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陈家、重兴二堰渠原主要为架筒车灌高田兼灌河滩田,1970~80年代改电力提灌用水。重修陈家堰,引灅河水入河墁滩,恢复溪叉池沼、芦苇水荡,绿汀水草,垂柳、桤林,形成名符其实的生态湿地,与文星古镇、醒园、筒车共同形成古镇、古堰、生态湿地人文生态旅游区。位于陈家堰的灅水河河床宽约60余米,堰上游宽约100米,堰下游河曲峡谷前河墁滩及河床宽约300米,该项工程量不大,投资50余万元即可,若将文星湿地公园纳入古镇、醒园的一体化建设,总投资不会增加太多。
      3.凯江灌子沱周家坝古三辆车凤凰岛人文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纹江(凯江)灌子沱东纳黄水河、西纳芙蓉溪。沱南为一长约2000米、宽约200米的江心岛,岛东河宽河宽30余米、岛西河宽100余米,二水于岛南三辆车古渡相会,江宽约150余米。清末于灌子沱岛北建堰横截西干流,开渠引纹江水(凯江)灌万安镇南塔村周家坝田千余亩,堰与黄水河水为主的岛东水口状若枷担故得枷担堰名。东之水绕岛东灌鄢家镇凤凰村吴家坝田(2006年并入鄢家镇七里村)300余亩,近岛尾有水碾、水磨,古有高架筒车三辆灌山田,故古渡亦以三辆车渡而得名,明代有三辆车镇,明未清初毁于兵燹,清末场镇再度兴起。民国初三辆车渡两端码头场镇兴起,改名隆兴场。1950年代初,罗江县政府于灌子沱上游南塔湾天台山与魏家碾山壶口间筑坝修建水力发电厂(站),设灌子沱渡,三辆车渡及隆兴场废。1997年罗江县政府撤水力发电厂及拦河大坝,于黄水河入江口建跨河钢筋混凝土桥一座通县城,灌子沱渡废。2012年县政府决定于周家坝建城南新区,枷担堰亦撤除。凤凰村古时为鱼村,村民多姓吴,以打鱼为生。南塔村周家坝为古蜀开明王国时期孱侯封邑,2012年在坝中修建凤凰大道时发现古蜀船棺墓葬群,于路基抢救性发掘船棺墓80余座,出土铜剑、铜铖、铜戟、铜矛、铜箭簇等青铜供兵器,铜釜、铜鍪、铜锯、铁斧、铁斤,陶罐、陶釜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并出土了古蜀图符铜印章、秦小篆铜印章、秦半两钱等。灌子沱岛三分之一属凤凰村的吴家河坝,已开垦为沙地耕种;南三分之二属南塔村的周家坝,为枫杨林和草甸。流入灌子沱的黄水河上游为工业园区,水质污染,达四级;芙蓉溪水质达三级+,为罗江城排污所致。2018年,罗江县政府制定于灌子沱原枷担堰处设闸,建设以凤凰岛为中心的《四川罗江周家坝生态湿地保护及资源循环项目》,通过专家评估,获德国促进贷款4000万欧元。2021年秋,已启动水闸建设。其项目规划尚未考虑融入周家坝2500年前古蜀开明王国时期孱文化符号,当尽可能增补。
      结语:
      综上,古堰的背后是一代代先贤与民众砥砺前行的精神执着,具有动静相宜的历史文化内涵。古堰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道理,人文关怀和文化底气,以及千秋百代守望相助的精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史底蕴。
      地处凯江上中游最美河段的德阳市罗江区,“二河罗纹汇凯、一水抱拥江城,四水并流,穿境纵沃南北”。先民择水而居,村镇傍水而建。完整的生态河川体系,农田灌溉体系,以及古城、古镇、古村等构成山水林田于一体的水利设施。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意见》,落实德阳市委关于加快建设“西部地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展典范”、罗江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启动实施城市水源地建设”“开展芒岗(江)堰、芙蓉溪水系治理”“着力塑造凯江生态廊道,打造一城山水满城景新形象““山水林田湖一体化和系统治理”“持续加强生态项目建设”“以记住乡愁的大情怀构筑大美罗江新画卷“的目标任务和《罗江区“十四五“社会和经济规划纲要》,课题组针对凯江罗区段古堰渐次颓废,农业自流灌溉及江河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近年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严重影响而进行的古堰保护、功能恢复与提升和生态湿地修复等提出的项目研究成果。凯江罗江区段灌溉千亩以上农田以及为罗江城提供给排水的唐代至清的芒江、灅水、康家、云龙、黑滩、金子等六道古堰至今尚存,除芒江、灅水二道古堰仅需疏浚堰渠、恢复功能外,康家、云龙、黑滩、金子四堰及其渠系一直得到有效的保护,农田灌溉功能持之以恒;灅水河陈家堰重建及湿地修复、黑滩堰油淀子湿地的修复投资不大,且能为罗江自来水厂、罗江城区供水提供水资源支持;凯江灌子沱周家坝湿地项目电动拦河闸工程已启动。《凯江罗江区段古堰保护、修复与功能提升和生态湿地修复综合项目》的实施,特别是融入“一江(凯江)二河(泞水、灅水)、三湾(泞水云龙湾、灅水花龙湾、凯江蟠龙湾)七堰(芒江堰、灅水堰、康家堰、云龙堰、黑滩堰、金子堰、陈家堰)、二湖(玉京湖、天台湖)三湿地(花龙湾文星湿地、云龙湾油淀子湿地、灌子沱周家坝湿地)、一江城(罗江古城)三古镇(文星古镇、观音岩古镇、蟠龙古镇)”的“诗意罗江:凯江百里人文风情自然生态画廊”,以此引领罗江全域旅游县(区)的形成,振兴和带动全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上一篇:关于小区物业开展养老服务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德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