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科普知识 第二六〇期
发布时间:2024-09-13
晚年学会六个放下
日本脑科学家黑川伊保子在新书《60岁使用说明书:60岁是人生的新人》中提出颇有新意的老人处事观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放下法则”,呼吁老年朋友无需过度在乎世人眼光,抛开种种“在意”,更自在地活着。法则1:放下在意年轻。60岁后,过度在意外表是否足够年轻,可能导致自我否定,带来额外的压力和焦虑。放下这种负担,学会接受年龄带来的身体变化,享受每个阶段的不同体验。老人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充实内心世界。
法则2:放下在意痴呆。很多老人会因为一个念头闪过大脑又突然消失,而怀疑自己患上了老年痴呆等疾病,并开始为未来担忧。事实上,大脑具有“刹车”机制,运转过度时会短暂地休息一下,所以偶然忘点什么与痴呆没有关系,无需紧张。每个人都有可能生病,如果过度在意,就会变得消极和沮丧,影响生活质量。所以,老人要放下对痴呆的在意,以及对其他疾病的担忧,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平常心管理已有疾病,注意定期体检即可。
法则3:放下在意孩子。子女、孙辈慢慢长大,需要更多的独立权和自主权。老人应理解并接受这一自然分离的过程,认识到过多的操心和唠叨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关于结婚生子,父母唠叨太多反而会让子女更加抵触。建议老人放下对孩子的过度在意,建立合理的界限,明确各自的角色,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过度保护。这不仅可以让老人的生活更轻松,也能让代际关系更融洽。
法则4:放下在意衰老与死亡。又对衰老和死亡的担忧是许多老人需要面对的心理挑战。我们要认识到,衰老与死亡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过度在意不能延缓它们的到来,与其害怕抗拒,不如积极面对。建议大家专注于当下的生活,珍惜并享受每一天,可以多与家人、朋友、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多分享生活中的喜悦和困扰,以获得支持和鼓励,有助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法则5:放下在意伴侣。退休后,夫妻的相处时间大幅增加,很容易产生摩擦。建议老人放下过度关注伴侣,给彼此足够的自由度,让双方都能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兴趣,保持独立性和自我认同。
法则6:放下在意社交。年轻时,人们难免要与自己不太喜欢的人打交道。但退休后,这种让人不快的社交其实完全可以避免。老人只要能清楚地设定边界,学会对不愿意来往的人说“不”,心情就可以不受影响。做出这样的改变并不简单,它需要老人不再过度关注外界的看法,更自由地生活。当然,不在意无用的社交不代表老人不需要朋友,事实上,有些情感支持只能由最亲密的朋友提供。因此,建议老人重新打造适合自己的朋友圈,维护好老朋友,同时多参与新活动,结交新朋友,建立健康、多元的人际关系。
多握拳能强身健体
春秋时期名著《老子》中有这么一句话,“骨弱筋柔而握固”。说的是刚刚出生的婴儿虽然身体柔弱,却能让自己不受外界邪气的侵害,其护体秘诀就是握拳时下意识地将大拇指握于其余四指之内。相反,人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手掌通常会摊开,这也是死亡被称为“撒手而去”的缘由。传统医学中有一种“婴儿式”养生方法——握固。它之所以能强身护体,与有“将军之官”美誉的肝脏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记载,“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中医认为,肝脏统帅全身气血运行,保护君主(即藏血养心)、平叛诸乱(指解毒)、维护身体稳定,其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贮藏血液并保证血液循环畅通。肝脏还与脾、肺、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因此又被称为“五脏之贼”,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若肝失疏泄,会导致肝气郁结或亢逆,影响情绪,表现为心情郁闷、暴躁;干扰脾胃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导致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呕吐、黄疸、肋痛等问题;肝功能失常还会影响男子排精,以及女子月经、怀孕等。口可见,保持肝气充盈对维持全身健康至关重要。
肝主握,肝气与握力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正常,肝气充足,是握力得以发挥的基础。肝主筋脉,筋脉贯穿全身,是连接肌肉、骨骼和内脏的重要组织,握力的强弱依赖于筋脉的强健,而血液是濡养筋脉的基本物质。因此,肝血充足,筋脉得到充分濡养,则握力强。反之,若肝气疏泄不畅,肝气不足,血液运行受阻,则握力弱。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因肝气衰弱而手抖、握力下降的原因。
握固这种独特的攥拳方法,对肝脏有独特的保护作用。握固时,大拇指指尖正好掐在了无名指指根,此处是肝经循行之地、肝魂关窍所在。因此,握固是日常最好的养肝动作,能激发人体正气、安魂定神、收摄精气。握固的最佳时间在清晨,保持自然呼吸,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置于无名指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建议每天做1~3次,每次15~30分钟。这个方法不受场所限制,简便易行,走路、看电视、闭目养神时都能做,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咳!咳!咳!慢性咳嗽怎么办
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没有明显喘息、气促等,但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CVA是我国成人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病因的1/3。
CVA引起的咳嗽通常比较剧烈,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显著,多于季节更替(尤其是春秋季)、天气转变、运动、吸入冷空气/油烟/尘螨/动物毛屑等时出现。患者常有过敏性疾病或家族史,约60%的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对过敏原呈阳性反应。
若CVA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发展成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大多数患者规律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β受体激动剂即可有效改善咳嗽症状,治疗时间应不少于8周。如明确是春秋季节来临或天气变冷时反复发病的患者,可提前用药预防咳嗽发作。对尘螨/动物毛屑过敏的患者需要脱离过敏原。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指引起咳嗽的各种鼻咽喉疾病的总称。该综合征是由于鼻部疾病引起的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咽喉等部位,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的咳嗽。UACS的基础疾病主要是变应性鼻炎和鼻窦炎。
UACS的咳嗽多伴咳痰,以白天为主,入睡后很少有咳嗽,常伴有鼻后滴流感、喉咙发痒、鼻塞、打喷嚏、流水样鼻涕等,患者多频繁清嗓,有时还会出现声音嘶哑。查体可见鼻黏膜肥厚、充血,口咽部黏膜鹅卵石样改变,咽后壁黏液分泌物。
UACS的治疗选择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其基础疾病。对于变应性鼻炎,首选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如丙酸倍氯米松)和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细菌性鼻窦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常用药物为阿莫西林或头孢类)、鼻内激素以及减充血药物。该病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经鼻内镜手术治疗。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指胃酸和其他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特殊类型。GERC多为刺激性干咳,大多发生在日间和直立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易诱发咳嗽,常伴有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等。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协助诊断该病。
该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饮食习惯调整,如低脂饮食、少食多餐、睡前忌食、减少咖啡/巧克力等的摄入。若平卧位症状明显,睡觉时可抬高床头减少反流。抑制胃酸分泌是重要的治疗方法,首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也可选用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症状严重时可两种药物联用。单用制酸剂效果不佳时,可加用促进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该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一种以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支气管炎,肺通气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的证据,无法诊断为支气管哮喘。EB的主要症状为慢性刺激性咳嗽,一般为干咳,白天为主。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布地奈德,8周以上)治疗后,咳嗽可很快消失或明显减轻。
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PIC)是指患者在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其中以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又被称为感冒后咳嗽。PIC可自愈,如为偶发咳嗽,不必用药。如咳嗽症状明显,建议短期应用镇咳药。若痰比较多,可口服祛痰药,如氨溴索等。
药物性咳嗽
有些药物也可导致服用者咳嗽。例如,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的常见不良反应就是咳嗽,发生率10%~30%。通常停用ACEI类药物4周后,咳嗽可消失或明显减轻。出现咳嗽的高血压患者可将ACEI类降压药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等)。
心理性咳嗽
心理性咳嗽又称“习惯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在小儿中相对常见,是由于患者心理问题或有意清喉引起的。其典型表现为平时咳嗽,但专注于某一事件及夜间休息时咳嗽消失,咳嗽发作时可伴有焦虑等不良情绪。暗示疗法、心理咨询可能对心理性咳嗽有效,必要时可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类药物。
除上述情况外,还有其他几种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例如间质性肺病、支气管异物、左心功能不全、纵隔肿瘤等。
综上所述,慢性咳嗽病因庞杂,需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然后“对因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因此,建议长期咳嗽的患者不要乱用药,尽快到呼吸专科门诊就诊。
很多癌症跟感染有关
嗓子“上火”、扁桃体发炎、流感、伤口发脓……这些“疾病”无论形式如何多样,归根到底都是感染引发的。生活中,很多感染是能自愈的小病,但有些如果被忽视了,未来有可能会发展为癌。约两成癌症源起感染
癌症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一个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到癌细胞增殖形成肿瘤,大多比较漫长,通常还需各种致癌因素长期“打配合”,感染就是其中之一。当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机体后,会通过代谢产物使体内反反复复或持续呈现低水平炎症,对靶细胞产生长期、慢性积累的刺激,使其一直处于“损伤”状态。于是,细胞就可能“失控”、性格大变(变异),逐渐发展成癌。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表的一项调查发现,全球高达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近期,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中国,约18.8%的恶性肿瘤来源于可预防的慢性感染,而这一数字在一些发达国家只有不到4%。我国的乙肝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最突出。
说到肝癌,不少人会以为是“喝酒喝出来的”,但其实,欧美人均饮酒量比我国高,而2022年中国肝癌新发病例数约为36.77万,远高于他们。造成这一反差的原因之一就是乙肝病毒感染,估算我国现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500万。
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一半胃癌与其有关,在我国的感染率已达到59%,至少7亿国人感染。
病原体有自己的靶器官
临床中可诱发至少一种癌症的病毒、细菌中,尤其以这几种最为常见。
肝炎病毒:肝癌的“小尾巴。在全球范围内,这类病毒感染都是引发肝癌的主因,尤其是在亚洲,我国乙肝病毒感染占肝癌原因的56%,其次是丙肝病毒感染、饮酒。我国超70%的肝硬化、超80%的肝癌,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有关。在临床筛查肝癌时,这是为数不多能掐断的“小尾巴”。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包括皮肤黏膜微小损伤)、母婴和性传播,但它们的破坏模式有根本区别。乙肝病毒本身不会引发肝损伤,只是寄生在肝细胞内,如未被免疫系统察觉,便与机体相安无事,这也是部分感染者只携带病毒却不发病的原因。一旦免疫系统发现它并开始“动火”就会先将肝细胞杀死,好让病毒暴露出来,进而引发肝损伤。
相对于“家喻户晓”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更低调也更凶残,不仅能直接迫害肝细胞,还常挑起“内战”,引发糖脂代谢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比乙肝更易演化为肝癌。但感染丙肝病毒后,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可能已发展至肝硬化、肝癌。而且,丙肝病毒可协同乙肝病毒感染、吸烟酗酒等因素,加速肝癌进展。
乙肝可防不可治,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一旦感染则难以完全治愈;丙肝可治不可防,目前虽尚无有效预防手段,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95%以上感染者可治愈。
幽门螺杆菌:胃癌高危分子。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可在胃酸(强酸)环境下长期存活的细菌,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危害也不容小觑,位列“1类致癌物”,也是最明确的胃癌危险因素之一。人类是其唯一传染源,可通过口-口、粪-口进行传播。
我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可能与合餐制、口对口喂养有关,多数没有症状或并发症,但幽门螺杆菌从进入胃的一刻起就会不停搞破坏,胃黏膜只能不停“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因此,只要此菌未除,炎症就会持续存在,几乎所有感染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炎。一旦损伤突破胃黏膜的自我修复上限,便可出现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引发过度增生,形成腺瘤性息肉,最终可能发展为胃癌。
发展为癌症前,胃部往往会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四个阶段,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为胃癌,几率仅1%左右。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泛酸、嗳气、频繁“早饱”,或无缘由的口臭时,建议立刻就诊,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无论在哪一阶段开始根除治疗,均可大大降低胃癌风险。
人乳头瘤病毒(HPV):“男女通吃”。人乳头瘤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迄今为止已发现上百种,均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病变部位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用品,以及性接触传播。进入宿主细胞后,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普通”病毒会立刻开始疯狂复制,直至把细胞撑破,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HPV的做法则完全不同,大多数不急于杀死细胞,而是维持一个微妙平衡,促使细胞加速分裂以生产更多病毒,但又不至于让机体杀死自己。因此,HPV大多和机体保持着“表面和平”,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感染病毒。一旦吸烟饮酒等因素打破平衡,HPV诱发细胞变异,便可能产生癌症。
HPV与宫颈癌关系密切,这让不少人以为只有女性需警惕。调查显示,全球近1/3的男性至少感染一种HPV,约1/5感染了一种或多种高危型HPV。临床中,九成宫颈癌、50%~75%的阴茎癌组织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尤其是HPV16、HPV18两个高危型,可谓是“男女通吃”,而且相对难治。绝大多数感染者可在2年内转阴,即HPV 被根除,但不同亚型的转阴率有差异,低危型通常高于高危型,且感染时间越短、免疫力越强的人,转阴率越高。如果是长期、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则有诱发癌症的可能,但至少需8~10年,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
EB病毒:鼻咽癌幕后推手。EB 病毒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疱疹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因以唾液、飞沫传播为主,它引发的急性感染也被称为“接吻病”。浪漫名字的背后,是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更是鼻咽癌“幕后黑手”的现实。在鼻咽癌流行区域,90%以上病例与EB病毒的感染相关。
我国人群多在3~5岁时感染EB病毒,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原因类似,多数不会表现出症状,即“潜伏感染”;但感染后基本无法清除。若免疫力下降,EB病毒便可能被激活并“兴风作浪”,导致约3%~10%的EB病毒阳性抗体人群发生鼻咽癌。
是高危因子,也是可控因素
研究显示,如果幽门螺杆菌、乙型肝炎病毒、HPV、EB病毒感染被消除,预计可减少的患病人数占相关癌症实际患病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7.3%、72.4%、99.3%和99.3%。可见,上述病原体虽是癌症高危因子,但也是最“显眼的可控因素,留给防治的机会很多。
防感染做到“三不能”。除了遗传、衰老等不可控因素外,吸烟饮酒、缺乏锻炼、超重肥胖、不注意卫生等问题,均可加大正常细胞变异为癌细胞的几率,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尤为重要。首先,阻止病从口入,要做到均衡饮食,不吸烟不喝酒;饭前便后要洗手,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的缝隙。其次,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如不戴避孕套、有多个性伴侣等;不共用针头或注射器。最后,保护好儿童,感染者不要与儿童共用餐具、亲吻;打喷嚏、咳嗽时要避开儿童。
警惕变成“癌家族”。癌症本身不传染,但上述病原体会“人传人”,不可忽视。建议家庭实行分餐制,禁止口对口喂食,最好餐具、水杯专用。一旦家中有一位感染者,要尽早治疗,其他人也位列一级预防对象,最好及时检查。比如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全家人都要做呼气试验,阳性者需进行根除治疗,12岁以下儿童除外。
防癌绕不开早筛。早诊早治是增加癌症治愈率的关键,早期筛查则是大前提。各种病毒性肝炎均有专门抗体检测,比如乙肝五项,新生儿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有长期胃部不适或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呼气试验,40岁以上的人尽快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和消化道肿瘤筛查;25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1年内做一次HPV筛查,此后每3~5年定期筛查一次;由于广东地区患鼻咽癌的几率是低发病地区的20倍,建议当地人将EB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作为年度体检项目之一。
这个脑健康“杀手”不容忽视
人脑的氧消耗量非常大,约占全身氧消耗量的25%。我们都知道,人体内的氧气靠血液运输,因此,脑的血液供应也非常丰富,约占全身血流量的20%。如此大量的血液主要依靠四根血管运送到脑。这四根血管分别是两根颈动脉和两根椎动脉。人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而椎动脉主要负责给小脑和脑干输送血液。
为什么会出现狭窄
血管是一根“管道”,之所以会狭窄,通常是有东西把“管道”堵塞了。堵塞血管最常见的东西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斑块”了。而引起血管壁长斑块的罪魁祸首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斑块的全称叫做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原因有很多,被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在这些高危因素的推动下,当斑块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引起血管狭窄,如椎动脉狭窄。
椎动脉狭窄的危害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椎动脉狭窄会减少血流量,导致其给脑组织的供血减少,引起我们通常所说的“脑缺血”。另一方面,斑块可能会破裂并产生很多细小的“碎渣”,这些“碎渣”会随着血液流向脑,进而彻底堵塞脑中某些部位的血管。这时便发生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上文提到,椎动脉主要是给小脑和脑干输送血液的。因此,椎动脉狭窄会引起小脑或脑干缺血甚至梗死的发生。
患者为何表现多样
椎动脉狭窄会引起小脑和脑干的功能障碍。小脑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控制行走步态、维持身体姿势、协调人体的运动等。脑干控制人体的心跳和呼吸。因此,椎动脉狭窄常见的症状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行走或站立不稳,部分人可出现视力障碍、眼球震颤、面部感觉异常等,若脑干出了问题可能会出现心跳或呼吸停止。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筛查椎动脉是否有狭窄。一旦明确诊断,千万不可大意,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椎动脉狭窄可治可防
椎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
若椎动脉出现了轻、中度狭窄,此时对脑血流的影响并不是很大,通常可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同时,患者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不但能够降血脂而且可以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抑制斑块生长。
若椎动脉出现了重度狭窄并严重影响脑血流量,或者出现了脑梗死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是微创手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支架置入手术,借助支架可以将血管狭窄处“撑开”。也有些患者需要选择开放手术,通过搭桥手术或者动脉转位手术来重建椎动脉血供,或者通过手术取出椎动脉内的斑块。
有了多种治疗手段,椎动脉狭窄已不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并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当然,更好的做法还是预防。预防椎动脉狭窄需要从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入手,包括控制“三高”、严格戒烟、多运动、多吃蔬菜、少吃高油高脂食物等。
老年人严防六个“易跌时刻”
跌倒会导致骨折、脑出血等严重后果,还会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老人及家属尤其应警惕以下六个高危时刻,防患于未然。接电话。研究发现,在卧室摔倒的老人,八成以上是因为着急去接电话。建议老人把座机或手机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不要选择过于尖锐、急促的铃声;有意识地培养慢起、慢站、慢走接听电话的习惯。
起夜时。超半数老年骨折患者是起夜时摔伤的,究其原因,一是光线昏暗、家具摆放不当;二是老人机体功能处于半睡眠状态,反应迟缓。建议老人装一个小夜灯,清除过道堆积的杂物,在卫生间放置防滑垫并安装扶手。平衡能力较差、服用助眠药物的老人,建议在床边放置一个马桶椅,降低往返卫生间途中跌倒的风险。
洗澡时。老人平衡能力差,如果浴室地面湿滑,就很容易摔倒。建议老人用洗澡椅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摔倒;浴室地面应使用防滑地砖、铺设防滑垫、安装扶手,以便老人保持平衡。
服药后。老人服用某些药物后,血压、视觉功能等会受影响,导致跌倒风险增加。一般来说,服药30分钟至1小时是跌倒的高风险期,建议老人在此期间尽量减少活动。
等公交。等公交车需要长时间站立,很多老人体力较差、关节不灵活,公交车到站后,拥挤的人群会突然快速移动,极易引发老人摔倒。建议老人外出时,拿一个折叠拐杖凳,隔段时间就活动一下关节;公交进站后不要急于上车,保护好自身安全。
乘扶梯。老人可能因为肢体不协调,乘扶梯时未掌握好节奏,导致摔倒。建议老人乘坐扶梯时抓紧扶手,双脚分开站立,让重心更稳定;去超市购物时,尽量不推着购物车乘扶梯;腿脚不便时最好使用直梯。
此外,冬季天冷路滑,老人穿得多,活动不便;戴着围巾、帽子,视野受限,不能及时观察路况,跌倒风险较高,应格外警惕。无论什么时候,都建议老人外出时携带手机和个人应急信息卡,一旦跌倒,可通过手机及时求救,同时方便施救者联系家属。
血尿的警示不容忽视
“血尿”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话题,它可涉及人体的多种疾病,难免会引起患者的紧张和焦虑。要战胜对手,就要从了解对手开始。这里我们先从什么是血尿说起。何为血尿
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两类。
肉眼血尿:为肉眼能见到血色的尿,如洗肉水色,一般在1000毫升尿中含有1毫升血液。
镜下血尿:为借助显微镜,在光镜下见到尿液中含有红细胞,通常新鲜尿液经过离心后,尿沉渣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个,就有病理意义。
然而,尿液呈红色并不一定都是血尿,有些药物、食物也能使尿液呈红色、橙色或褐色,比如大黄、酚酞、利福平、四环素族、酚磺酞、嘌呤类药物等,但此时的尿液中并没有红细胞。
发现了血尿,就要寻找血尿的病因。血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警示信号,95%的血尿发生在泌尿系统,肉眼血尿尤其提示有肿瘤的风险,一定要引起警惕。
哪些疾病会有血尿
外科性:包括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肾结核、泌尿系肿瘤(包括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及膀胱癌)、泌尿系损伤,其他还有肾下垂、放射性膀胱炎等。
内科性:常见的有慢性肾炎、血液疾病,其他还有红斑狼疮、流行性出血热、慢性心力衰竭、痛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肾对某些药物过敏等。
泌尿系邻近器官病变影响:如急性阑尾炎、盆腔炎、子宫颈癌、直肠癌等,此外,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作时也可以发生周期性血尿。
原因不明的肾性血尿:又称为特发性血尿,可能与肾微血管瘤、肾盏静脉瘘、肾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存在肾微结石有关。
总之,引起血尿的病因很多,有时会十分复杂,医生需要仔细、耐心、全面地了解病史,综合分析,并结合必要的检查,才能正确诊断。而患者可以做到的是,清楚地梳理自己的疾病史、用药史,让医生能够全面、精准地了解病情,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识别血尿的“来历”
血尿的原因绝大多数来自泌尿系统病变,但在诊断过程中也应该考虑泌尿系统之外的血尿发生的可能性。
看红细胞形状:疾病的诊断离不开询问病史、进行体检、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方面,尿红细胞相差显微镜检查对血尿来源可提供极重要的信息——肾小球源的红细胞由于在肾小管中通过,表现为肿胀和皱缩,边缘不整齐;而非肾小球源的红细胞则无这种改变。这样,临床上就可以初步识别出肾来源的血尿。
看时间先后:可通过“尿三杯试验”分析血尿与排尿的先后关系。第一杯尿(前段尿)出现血尿,多为尿道或膀胱颈部病变;第三杯尿(后段尿)出现血尿,为后尿道(特指男性)、膀胱颈及膀胱三角区病变。若三杯都出现血尿(即全程血尿),多为膀胱、肾脏或者输尿管病变。
结合症状分析:血尿的出现往往会伴有其他症状,通过对伴随症状的分析,可以对血尿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判断——
●血尿+肾绞痛,是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特征。
●血尿+尿路刺激症状,多为膀胱炎。
●同时有发热、寒战、腰痛,为肾盂肾炎。
●尿路刺激症状长期不愈,尿普通细菌培养阴性,应考虑肾结核可能,需要进一步做结核菌的检查。
●血尿+尿频、排尿困难,老年男性可能为前列腺肥大(增生)。
结合性别和年龄:具体如下。
●<20岁的青少年,多为肾炎、泌尿系感染、畸形伴梗阻。
●20~40岁者,多为泌尿系感染、上尿路结石和膀胱肿瘤。
●40~60岁者,男性多为肾癌、膀胱肿瘤、上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女性多为泌尿系感染、上尿路结石和肾癌、膀胱肿瘤。
●>60岁者,男性多为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癌、膀胱肿瘤和泌尿系感染;女性多为膀胱肿瘤、泌尿系感染。
另外,由于人体遭受严重创伤、错误输血等使大量红细胞或组织遭受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尿,尿液也呈红色。由于前尿道病变出血或邻近器官出血,滴入尿中也会出现血尿。这些情况均应予以排除。
重中之重——-引起血尿的泌尿系肿瘤
前面已经强调血尿绝大多数来自泌尿系统病变,而且肉眼血尿大概率来自肿瘤病变。
膀胱肿瘤: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男性恶性肿瘤排第7位,女性恶性肿瘤排第10位之后,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3位。
2022年,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为 6.58/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10.15/10万,位居我国男性癌症发病率第8位,女性发病率2.85/10万,位居我国女性癌症发病率第16位。
死亡率为2.93/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 4.51/10万,位居我国男性癌症死亡率第8位,女性死亡率1.28/10万,位居我国女性癌症死亡率第16位。
无论男女,各年龄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80%~90%的膀胱癌患者以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血尿程度可由淡红色至深褐色不等,大多为洗肉水色,可形成血凝块;少数患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血尿持续的时间及严重程度和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和形态并不一致。另外有一类患者以尿频、尿急和尿痛为首发症状,与弥漫性原位癌或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关。临床上也可见同时或先后发生肾盂、输尿管、膀胱肿瘤,甚至另一侧尿路上皮肿瘤。肾盂、输尿管肿瘤的发病率远低于膀胱肿瘤,但血尿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
肾脏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但是良性很少见,大多数为恶性的肾脏肿瘤,通常是肾细胞癌,又称肾癌。肾癌是肾脏实质内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不同于肾盂癌(由尿路上皮细胞发生)、肾母细胞瘤(由胚胎性肾组织发生)。世界范围内,肾癌发病率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8%。肾癌发病率在泌尿系统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和膀胱癌,但却是泌尿系统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肾癌发病率近10年来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呈持续增长趋势,每年递增0.7%~2%,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趋于稳定或下降趋势。
2022年,我国肾癌发病率为 5.22/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6.56/10万,位居我国男性癌症发病率第11位,女性发病率为 3.81/10万,位居我国女性癌症发病率第15位。
死亡率为1.70/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2.27/10万,位居我国男性癌症死亡率第14位,女性死亡率为1.10/10万,位居我国女性癌症死亡率第17位。
早期肾癌多无临床症状,晚期肾癌可出现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由于影像学的进步和发展,无症状肾癌的发现率逐年提高,约占60%,而血尿是临床进一步辅助检查的指引。约30%有症状的患者还表现为转移灶症状,如骨痛和持续性咳嗽等。这里需要提醒,肾盂癌、肾母细胞瘤虽然不同于肾癌,其来源、病因、病理等均不相同,但是血尿是它们相似的临床症状,应该予以重视及鉴别。
总之,血尿是某些疾病发生的重要“信号”,尤其对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具有警示作用。若以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最直接的膀胱癌诊断依据可以采用膀胱镜+活组织检查;若血尿或体检超声发现肾脏局部可疑占位,进一步获取肾癌的诊断依据可以采用增强CT或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