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阳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健康保健科普知识 第二五一期

发布时间:2023-12-06
秋冬季,老年人要注意慢病急发
      大多数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患有一些慢性病,如高压、老慢支、动脉硬化等。如果处置不当,这些疾病在秋冬季容易急性发作、加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以下三个提醒,希望能帮助老年人预防常见慢性病急性发作,安全过冬。
      提醒一:高血压患者警惕“血压波动”
      很多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进入秋冬季后,血压容易出现波动,收缩压可高达18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可高达120毫米汞柱以上,并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严重者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意外,造成残疾或死亡。
      原因:
      秋冬季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人体血管受寒冷刺激后收缩,可引起血压升高。
      有些老年人在秋冬季喜欢“贴秋膘”、进补,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升高、血黏度升高,间接影响血压。
      部分老年人在秋冬季容易出现抑郁情绪,这种不良心理因素也会造成血压波动。
      对策:
      重视血压监测:坚持每天测量血压,如果稳定,每天早晚各量1次即可;如果不稳定,可增加次数,如晨起服药前、服药后2~3小时、15~18时、睡前等时间段,尽量做到每天测量血压的时间固定。如果有必要,还可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包括夜间血压在内的全天血压水平,为医生评估疗效和调整药物提供依据。
      合理饮食,充分休息:饮食清淡,少吃油炸食物,食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适当多吃苹果、香蕉、紫菜、菌菇、绿色蔬菜等富含钾离子的食物,戒烟限酒,保证每天6~8小时的睡眠时间。
      科学锻炼、保持良好情绪:选择相对暖和的午后出门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如果室外过于寒冷,可改为室内锻炼。注意调节情绪,经常与家人好友聊聊天,保持心态平和。
      调整治疗方案:老年人若发现血压控制不佳,不要过分担心,尤其不能擅自增加药物用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因为一种药物的作用往往有限,加量服用不仅降压作用有限,还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另外,老年人可在家中常备一些短效降压药作为急救用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可以舌下含服或口服,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若经上述处理后,血压仍较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提醒二:“老慢支”患者警惕“咳、痰、喘”加重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而言,秋冬季节是需要格外关注的季节。因为这两个季节的气温变化明显,最易出现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加重,还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出现发热、咯黄脓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肺功能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原因:
      寒凉空气、气压变化会刺激支气管黏膜,使气道分泌物增多、气道阻力增大,导致排痰困难。老年人抗寒能力差,停留在气道局部的细菌乘虚而入,可引发呼吸道感染,导致咳、痰、、喘症状加重。
      对策:
      注意保暖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合理地增减衣物,勿忘颈部保暖。俗话说“寒从脚起”,老年人应穿保暖的鞋袜,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保证营养: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气道功能的维护和修复。老年人应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如苹果、青菜、番茄等),也可以吃些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食物(如梨、柑橘等)。秋冬季节气候干燥,老年人要多饮水,保证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可起到稀释痰液、利于排痰的作用。
      戒烟与锻炼:老慢支患者必须戒烟。可做一些加强呼吸功能的锻炼,如缩唇呼吸、深呼吸、做各种呼吸操等,吹气球、引吭高歌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注居住环境: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居住环境对老慢支患者非常重要,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8~20℃,定时开窗通风。尽量避免与感冒、发热者近距离接触,避免前往人流密度过大、空气混浊的场所。
      合理用药和护理:家庭氧疗对老慢支患者必不可少,但不宜高流量吸氧,因为高流量吸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应“长时间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每分钟1~2.5升、氧浓度25%~30%。咳嗽、咯痰、气喘症状明显的患者,除通过改变体位、拍背等方式排痰外,还可遵医嘱使用祛痰、平喘的药物,合理使用吸入剂对病情控制也有帮助。
      提醒三:“三高”老人提防“脑卒中”
“三高”老人在秋冬季节尤其要重视预防脑卒中。根据卒中部位不同,患者可有视物模糊、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眩晕、跌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残疾和死亡。
      原因:
      秋冬季节气温较低,外周血管收缩,可导致血压升高,加之老年人多有动脉硬化,血压急剧升高或动脉斑块脱落可引起脑血管破裂或堵塞,造成相应部位的出血或缺血,导致大脑正常血供中断、脑细胞损伤或死亡,进而引发各种功能障碍。
      对策:
      合理膳食:控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清淡饮食,多食蔬果,适当增加洋葱、玉米、胡萝卜等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脂和减少血小板凝聚,对预防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秋冬季比较干燥,老年人每日晨起应适当饮水,以补充夜间丢失的水分;白天也应补充充足的水分,以起到降低血黏度的作用。
      科学运动:老年人在秋冬季也要坚持锻炼,避免长时间看电视、打麻将等。秋冬季节清晨气温较低,老年人可在室内活动,10时以后再外出锻炼不迟。运动量需结合自身感受,不宜过劳过累,散步、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心态平和:紧张、情绪不稳定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脑卒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
      控制“三高”: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三高”老人应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把压、血脂、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若无禁忌证,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脑卒中。
 
尿酸高的危害不只是痛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尿酸高的问题,并担心自己会得痛风,惶惶不可终日。
      大家都知道,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重要原因,血尿酸越高,痛风的发作就越频繁。那么,尿酸高了,是不是只会引发痛风这一种问题?什么情况下需要服药呢?
      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
      在正常情况下,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来排泄。正常人尿酸的生成和尿酸的排泄呈现正平衡的状态,当人体内产生的尿酸突然增加或者出现排泄障碍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以损伤肾小球、肾小管,导致慢性肾脏病变,造成肾小管的堵塞,引起肌酥和尿素氮的升高,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功能衰竭。
      引起高血压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以引起血管紧张素的升高,血管紧张素升高可以引起血压升高。高尿酸血症也可以引起水钠猪留,前面谈到的肾脏病变、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都可以加重水钠猪留,引起高血压。
      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其主要机制是导致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需要一氧化氮(NO)来激活其对葡萄糖的摄取。高尿酸水平可抑制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水平,导致相关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反应性降低或消失,同时,迫使胰岛β细胞代偿性地分泌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胰岛素。这会使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尿酸水平增加,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诱发心血管病变
      我们国家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规范化诊疗指南的编写团队中,有不少心血管科医生,可见高尿酸血症对于心血管的危害不容忽视。尿酸盐结晶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引发凝血障碍,并阻塞血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高尿酸血症会危害他们体内的大血管,引起冠脉病变等。
      这些情况建议服药
      大家一旦发现自己的尿酸水平不正常了,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吃药把尿酸降下去。其实,降尿酸可不容易,是个“技术活”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大于等于2次或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下述任意一项:年龄<40岁、血尿酸480微摩尔/升、有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积证据、尿酸性肾石病或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卒中、心功能不全,应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
      一般情况下,高尿酸伴有明显痛风发作的患者,要服用降尿酸药物;高尿酸伴有痛风石和高尿酸内脏病变并发症患者,也要服用降尿酸药物,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尽量不要服用大量的降尿酸药物,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尽量不要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别嫖醇和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苯澳马隆)两类。
      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微摩尔/升,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一250微摩尔/升,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当然,也不能忽略生活方式的改变。尿酸水平升高的人应注意减重,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多饮水,少吃或不吃噪吟含量高的食物。
 
多数肝囊肿不长大不癌变
      肝病门诊中,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虽然名字带着“肿”字,但和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不是一回事。其中,单纯性肝囊肿(以下称为“肝囊肿”)最为多见,一般是先天的,不会长大。
      肝囊肿就像肝脏里长出一个“水气球”,由一层薄而光滑的纤维膜包裹着清亮液体形成,可单个出现,也可多个同时存在,常见于肝右叶。临床中,肝囊肿常在患者做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在20~50岁人群,以及女性中多见。目前,肝囊肿的病因不是很明确,通常认为与先天胆管发育异常或肝内淋巴管发育障碍有关。发现了肝囊肿,不必过于担忧且只有约5%的肝囊肿会有症状,其他的可能长期或终身无表现,更没有癌变风险,不需做任何治疗,定期进行腹部彩超检查即可。小的囊肿,比如直径小于5厘米的,可1~2年复查一次;囊肿比较大的,半年到1年复查一次为妥,主要目的是监测肝囊肿是否有变化。有少数肝囊肿可能会逐渐长大一旦囊肿直径大于10厘米,即为巨大肝囊肿,可引发压迫症状;小部分肝囊肿的囊壁血管可能出现破裂,造成囊内出血,有时无明显症状,有时会出现剧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找外科医生治疗。常见的手术治疗包括囊肿穿抽液硬化治疗、腹腔镜或开腹囊肿去顶减压术,以及肝部分切除术。此外,如果肝囊肿发生感染,可出现肝区疼痛、发热,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单纯性肝囊肿必须和其他类型的肝囊肿鉴别。比如,寄生虫性肝囊肿是寄生虫寄生在肝脏内引发的,较为常见的是“肝包虫病”,需服药或手术治疗;多发性肝囊肿(又称“多囊肝”),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囊肿可能遍布全肝,会引发明显压迫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受损,引起腹水、黄痘等;结石梗阻或胆管发炎可引发胆管囊状扩张,被称为炎症性肝囊肿;肿瘤性肝囊肿(也称“囊腺癌”),严格意义上已不属于肝囊肿,只是癌细胞分泌了很多黏液形成了囊性结构,看着像囊肿。怀疑肿瘤的患者可进行增强CT、磁共振检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为什么营养师建议老人三餐有肉
      很多老年朋友的饮食结构不太合理,突出表现为少“肉”。这个“肉”指的是优质蛋白质,包括牛奶、鸡蛋、畜禽鱼虾,以及黄豆、黑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等。
      营养师经常提醒老年朋友,三餐都要有“肉”。这是因为吃“肉”才能长肌肉,避免患肌少症。
      肌肉少可不好
      肌肉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肌肉由肌纤维构成,通过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各种各样的功能。根据功能,肌肉可分为三大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骨骼肌的六大重要功能包括:一、运动。肌肉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行走、跑步、跳跃等动作。二、稳定。肌肉也被称为关节的动态稳定结构,对于进行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都至关重要。三、感知。肌肉使我们能够感知身体的位置和运动,协调肌肉的张力,帮助身体进行精细运动控制。四、保护。肌肉可以保护关节和骨骼免受损伤。例如,强健的肌肉可以支撑脊柱,减少腰部受伤的风险;当身体受到损伤时,肌肉反射性痉挛也是一种保护。五、静脉泵。收缩的骨骼肌会挤压静脉,使血液流向心脏,帮助排出身体废物并带来营养和氧气。六、收缩产热。当我们感觉到寒冷时,肌肉会自动收缩使人颤抖,产生热量帮助我们保持体温。
      肌少症作为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发病率高、起病隐匿,会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相伴出现时被称为“活动障碍综合征”。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群的骨折与肌量减少、肌力下降、跌倒增加、骨量减低密切相关。
      老年人中普遍存在肌少症,与跌倒、功能减退、虚弱、死亡等不良结局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肌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
      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建议使用小腿围或问卷进行肌少症筛查。男性小腿围<34厘米,女性小腿围<33厘米,应警惕肌少症。
      吃“肉”长肌肉
      营养干预是肌少症治疗的核心。
      骨骼肌量稳定主要依赖肌蛋白合成与分解代谢动态平衡。机体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蛋白合成抵抗, 分解大于合成,最终造成骨骼肌量和功能下降。
      肌少症营养干预的核心内容是蛋白质摄入,也就是“肉”的摄入,每天每千克体重应摄入1.2~1.5克的蛋白质。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蛋白质摄入应达到每天每千克体重1.5克以上。
      蛋白质的补充需平均分配到每日的3~5餐中,因为人体内的蛋白质合成有时效性,午餐里的蛋白质供不上晚餐时肌肉合成的需求,必须再次补充蛋白质摄入。正因如此,营养师建议老年人每一餐都要有“肉”。鼓励肌少症患者长期进食富含动物蛋白质、氨基酸、肉碱、微量营养素的食物,必要时可以服用一些营养补充剂,具体可咨询注册营养师。
      研究发现,一些营养素摄入不足也与肌少症相关,如维生素D水平下降会增加肌少症发生风险,而水平提高则能维持骨骼肌量和功能;镁摄入量与肌少症显著相关,建议老年人食用含镁高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粗粮和坚果)。另外,为了预防肌少症,老年人还应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以及豆类等)。
      除了营养干预,运动干预也对肌少症治疗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可到运动康复门诊进行评估后,请医生开具运动处方。
      比长寿更美好的是健康老龄化,我们不仅要关注生命的长度,更要关注生活的质量。肌少症,早关注,早干预,早获益。
 
糖友生活实用小妙招
      不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年龄、胰岛功能、基础疾病、身体状态等都不同,但总体的基础治疗都是“管住嘴,迈开腿”。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平衡糖尿病与生活的小妙招,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座,给糖尿病患者一些启示和帮助,助力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妙招一: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小心道慎地进行综合治疗。我们建议首先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如在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全国各地医院均有分布)进行检查,专科医生团队会给患者制定方案和随访计划,后续在稳定的情况下,患者可在社区进行治疗,并定期回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MC)复查,在门诊由经验丰富的内分泌医生或全科医生定看诊也是控制糖尿病的一个有效手段。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每3~6个月评估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至少每年做一次并发症的筛查。
      妙招二: 吃得慢,多咀嚼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的人通常吃东西慢,而吃饭速度非常快的人就容易肥脖,进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吃得快会造成在胰岛素尚来分论,胃断道激素还没准备好的时候,食物已经七七八八地进了胃肠道,导致了营养和消化的不平衡,血精也就一下子蹿上去了。此外,吃得快还会导致吃得多,胃肠道来不及释放“吃够了”的信号,食物就已经摄入过量了。
      有人会同 :“我习惯吃饭快,一吃就停不下来怎么办?有一个办法是用非利手《如右撒子用左手),我们推荐给了很多吃饭快的愚者,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就是先适量喝汤、吃蔬菜、荤菜吃几分钟后再吃主食,这样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最新研究证实有平稳血糖、改善血糖波动的作用。有时候参加聚会,虽然总体饮食摄入量有所增加,但因为吃得慢和后吃主食的关系,患者的血糖升高反而不明显第二天的空廖血糖也正常。
      当然,总量控制、种类丰富和注童烹饪方式,还是饮食治疗的总原则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但是总量要控制,烹饪方式以清燕水索清淡为主,晚餐之后如无特殊情况(如低血糖等],尽量不要加餐,晚餐亦不建议过晚。血糖控制较为理想的患者在两餐之间可以适当食用当季新鲜的水果。
      妙招三:勤活动,晚走路
      在门诊经常会碰到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他们的胰岛功能还可以,而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却偏高。一问,通常就是晚饭后活动少,直接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或者看电视。活动少,可导致肝脏和肌肉的胰岛素抵抗加重,也就是说人体同样分泌胰岛素,但是起不了降糖的作用,血糖肯定就要升高。
      国外有研究表明,如果久坐超过30分钟,再站起来走动 10 分钟,就可以大大减轻胰岛素抵抗。我们的经验是,晚餐后先稍作休息,然后去小区里以中等速度走路30 分钟,可以使空腹血糖明显下降,堪比药物治疗。当然,这个运动量因人而异,如果是从来不运动、年龄较大,或者体重较重,还有已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那么起始的运动量就不能太大,以免出现意外的情况。对于有下肢关节问题,或走路不方便的患者而言,站立做操、打太极拳等都是可以的。
      妙招四 : 按病情,巧监测
      血糖监测可以了解血糖控制的情况,但这一直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忽视的环节。十指连心,测手指血糖是真的痛,血糖高了还影响心情;化验静脉血的塘化血红蛋白,要到区院挂号排队抽血;动态血糖监测价格比较昂贵,在较高和较低血糖时准确性不太好。血糖监测的方式这么多,到底哪个更合选呢?
      我们推荐给患者的日常监测方法是“配对法”手指血糖监测一
      简单来说就是,第一天测早餐前和午餐后2小时。第二天测午餐前后,第三天测晚餐前后,第四天测睡前。
     这四天里会有一组比较全面的数据,可以初步反映患者近期的血塘状态。在血糖稳定情况下,可以间隔几天测一组。如果血糖明显不观律,那就需要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来了解血糖波动的全貌。
      妙招五:低血糖,要警惕
     低血糖是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 2.8毫摩尔/升,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毫摩尔/升就属于低血糖。
      低血糖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最为常见,有些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恐惧感,大大影响日常生活。我们在使用预混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中发现,有40%的患者存在低血糖。还有使用磺服类降糖药物(如格列关睬、格列齐特等》的患者。同样存在大量的低血糖事件。反复低由糖会引起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下降,进而察觉不到低血糖,导致大脑缺乏能量供应,这是更危险的状态。因此,降糖原则是在保证患者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下,尽量控制血糖,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年龄、病程、合并症和伴发病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降糖方案,指南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毫摩尔/升,随机血糖<10毫摩尔/升。
      建议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首先使用足量的二甲双服其次可以使用日前较为新型的、使用方便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如需要使用胰乌素强化治疗,一定要注意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制量,使用2周至3个月时,及时评估患者的胰岛功能、胰岛素剂量和血糖情况,综合考虑是否可以停用胰岛素。
      妙招六:强肌肉,增力量
      肌肉组织有摄取葡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肌少症是指随着增龄而出现的肌肉减少、乏力、容易跌倒摔跤极容易骨折,骨折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严重者甚至死亡。在老年糖尿病人群中患病率明且增高,不仅在体重指数低的患者中容易出现,在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也容易出现肌少症性肥胖。
      延缓和预防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合理的饮食和运动非常关键一
      首先,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必要时可补充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是从牛乳中分离的多种蛋白质组分的统称,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和谷氨疏陵,在增加骨骼肌蛋白方面的作用很大。
      其次,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加上抗阳运动,总的原则是一周五次,每次连续30分钟微微出汗的远动量,再加两次 20分钟左右的抗阻运动。
      最后,根据患者醉瘦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平衡体重、平隐血糖。因此,尽可能让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纠正体脂比增加肌肉,减少脂肪,提高体力,增加身体的功能。
 
养护大脑吃啥
      传统中医里有“以形补形”理论,即用与人体脏器或组织形状类似的食品补益身体。这种从古代朴素的类比思维派生出的滋补养生方法,千百年来一直广泛流传。基于此类理论,就有了“吃核桃补脑”“吃猪脑补脑”之类的说法。但食物对护脑真的有用吗?
      饮食究竟能不能“护脑”
      补肾以补脑: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补肾来补脑。这里就要提到我们常说的“吃核桃补脑”了。
      核桃,又称为“万岁子”“长寿果”,因其果肉形似脑,自古以来人们均认为其具有补脑的作用。核桃仁补脑的作用就是通过补肾来完成的,其味甘,性平、微温,无毒,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因肾虚所致的记忆下降、头晕眼花等。现代研究发现,核桃仁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的营养和保护作用;核桃仁所含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防治动脉硬化、营养大脑。
      也就是说,不论中医还是现代医学,都认可核桃有一定的“补脑”作用。但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核桃仁虽然无毒、补肾健脑效果显著,但因偏于温补,平素体内痰湿重、内热盛、便溏腹泻的人,以及因痰热导致咳嗽的患者,则不宜食用。
      其他方式也可补脑:依据中医理论,除补肾健脑方法外,具有补益气血、补益心脾、滋补肝肾等功效的药食同源类食物,如黑芝麻、桑葚、枸杞、黑豆、花生、山药、人参、黄芪、当归、大枣、桂圆肉、葛根、灵芝、红景天等,也可起到一定健脑补脑作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
      以形补脑不可取:有些人推崇食用动物脑来补脑,一般来说,我们不推荐食用猪脑,相比猪脑,鱼脑则更适用于补脑。因为猪脑属于高胆固醇食物,对于血脂紊乱,甚至有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过多食用高胆固醇食物有加重病情的风险;而鱼脑的胆固醇含量较猪脑低,其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 、二十碳五烯酸、微量元素,以及脑磷脂、卵磷脂等人脑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现代医学看护脑:研究发现,DHA是脑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主要营养成分,能显著增强记忆与思维能力、提高智力,因此平时要适当食用富含DHA的食物(主要为鱼类, 如鲑鱼、沙丁鱼、金枪鱼、黄花鱼、秋刀鱼等);豆类所含丰富的卵磷脂及各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记忆相关的神经递质一乙酰胆碱的形成有益,因此宜适量食用;水果中香蕉含有较多的色氨酸,可转化为神经递质,橘、柚、柑、橙、柠檬等为碱性食物,可消除脑部酸性代谢产物,提高脑功能,消除疲劳,这些食物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选用。
      食疗来补脑
      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用一些食疗方法可起到一定健脑效果,这里推荐以下几款食疗方。
      百合鸡蛋黄糖水:取百合100克,鸡蛋2枚,黄糖30克。百合洗净去衣掰瓣,加水煮熟后打入鸡蛋再煮沸,蛋熟后加入黄糖,吃百合、蛋及汤。
      该食疗方能清心安神、益智补脑,适用于健忘、失眠、虚热心烦者。血糖高者慎用。
      人参粥:取人参3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粳米淘洗后加入人参和水煮粥,待米熟加入冰糖即成,可常吃。
      该食疗方能补元气、振精神、益心智,适用于精神不振、疲倦乏力、长期脑力劳动、健忘者。
      补髓汤:取甲鱼一只(约250克),猪脊骨200克,酒、姜、盐等适量。甲鱼去头爪及内脏,猪脊骨切小块,二者洗净加清水同煮,依据个人口味加调味料,煮熟后吃肉喝汤。
      该食疗方能滋阴补肾、益髓健脑,适用于健忘、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者。
 
四类食物是降脂高手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脂血症患病率高达35.6%,也就是说每3个成人就有1个血脂异常。高脂血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防治高脂血症刻不容缓。前不久,美国国家脂质协会给成年血脂异常患者提供饮食干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富含以下四类物质的食物有助降“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建议指出,将一部分饱和脂肪酸替换为不饱和脂肪酸(每日总热量的5%),预计能将“坏胆固醇”水平降低5%~10%。脂肪酸按饱和程度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又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猪牛羊肉(红肉)和黄油、牛油、猪油、椰子油、棕榈油、可可脂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坚果、水产品等。建议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优选深海鱼;植物油每天25~30克即可,不选椰子油、棕榈油等热带植物油;坚果每10克左右即可,尽量选择原味,少吃盐炒、糖焗、油炸的。
      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建议指出,用植物蛋白(30克/天)替代动物蛋白,可将“坏胆固醇”降低4%。腰果、开心果、核桃、花生、亚麻籽、奇亚籽等坚果以及黄豆、黑豆、青豆等大豆都是植物蛋白的良好来源。作为优质蛋白中的一种,大豆蛋白还有助于维持正常免疫力、保持皮肤和肌肉健康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周食用相当于大豆105~175克的豆类及其制品。50克大豆相当于145克北豆腐、280克南豆腐、350克内酯豆腐、730克豆浆、110克豆腐干、80克豆腐丝。
      富含黏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建议指出,每天摄入7.5克黏性膳食纤维,可将“坏胆固醇”降低6%~9%。膳食纤维根据黏度可分为黏性膳食纤维和非黏性膳食纤维。黏性膳食纤维进入消化道之后,可吸收消化道中的水分,变成黏稠的胶状体。这种胶状体可以在小肠中与“坏胆固醇”结合,减少其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富含黏性膳食纤维的常见食物包括燕麦、大麦、豆类、奇亚籽、水果(包括橘子、葡萄柚、橙子、柠檬、苹果、桃子和梨)以及蔬菜(包括魔芋、芦笋和红薯)。一般来说,新鲜果蔬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对于蔬菜,推荐每日摄入300~500克,水果每200~350克。
      富含植物甾醇的食物建议指出,每天摄人大约2克植物甾醇,“坏胆固醇”可降低5%~8%。植物甾醇又叫植物固醇,是一类植物性甾体化合物,结构和胆固醇类似,但可以有效降低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起到降低“坏胆固醇”的目的。此外,植物甾醇还具有抗炎症、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调节免疫等生物学作用。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以豆类、坚果、油籽中含量较高。其中,芝麻、花生、松子、大豆、核桃、谷物胚芽、未精炼的植物油中都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
 
卒中危害不小,防治“早字当先”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为什么卒中防治强调早期的必要性?如何才能尽早识别卒中?
      早期识别分秒必争
      问: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为什么要强调“早”呢?
      答:卒中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性卒中,另一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颅内血管阻塞后引起的缺血性卒中。
      卒中大部分发病都非常急、非常快,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卒中的救治效果。在卒中急性期救治的链条中,院前急救、医院卒中救治的绿色通道,以及治疗后期的康复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无论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受累的部位、程度,以及救治时间等,都会给治疗效果带来很大影响。其中,救治时间尤为关键。比如,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血管堵塞再开通的时间。血管堵塞时,大脑每分钟都有约200万个脑细胞受损、死亡。
      对于公众来说,卒中早识别、早救治,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非常重要。在临床中,我们看到很多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卒中患者,身体出现了不可逆的损伤。一些患者在发病很长时间后才到医院寻求帮助,此时治疗时间窗早已过去。还有一些患者,距离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很近,却在发病后赶往距离更远的专科医院进行急性期治疗,这是很不明智的。我们强调,一旦突发卒中,一定要在“卒中地图”的指导下,寻找就近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以求尽快得到正规救治。
      问:如何才能早期识别卒中的前期症状?
      答:早,不仅是治疗早,也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由于受累部位不同,卒中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
      有一些口诀能帮助我们识别早期卒中,如卒中“120”口诀。“1”就是看一张脸,有突然出现的面部不对称;“2”是指两条手臂,平举时,出现单侧肢体无力,出现肌力不对称等异常;“0”就是聆听,出现语言含混,不能正常表达等异常。如果突然出现了这些症状,就提示我们要高度警惕可能发生了卒中。
另外,还有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BE FAST”口诀。“B”是Balance (平衡),指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E”是Eyes(眼睛) , 指突发视力变化,视物困难;“F”是Face(脸) , 指面部出现不对称, 口角歪斜; “A”是Arms(手臂),指手臂突然出现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S”是Speech(说话) ,指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T”是Time(时间)9指时间,如怀疑发生卒中,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问:感到头晕,会是卒中吗?
      答:很多门诊患者主诉头晕,甚至为此反复就诊。其实,头晕很复杂,有的是眩晕,有的是头脑昏沉。如果是非眩晕症状,尤其是长期出现的头晕,我们一般不太考虑急性血管事件。患者可能是血压控制不佳,或是睡眠、情绪等方面问题。此外,一些中老年朋友长期低头看手机,也可能出现头晕的情况。我们不能把头晕和卒中等脑血管病画等号。如出现类似情况,还是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医生的帮助。
      救治有招技术添翼
      问:一些患者发生卒中后,会出现频繁跌倒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答:卒中患者频发跌倒,可能是卒中后出现了帕金森病的症状。这跟常见的脑退行性病变的帕金森病不是一个概念,它是由于血管疾病导致的帕金森病。一部分患者是由于卒中急性发作后,脑血管梗死影响到大脑多巴胺的传递通路,因而出现了帕金森病的症状。这类患者通过药物治疗,以及辅助康复治疗,可以部分缓解症状。另外一部分患者是由于小血管疾病导致的脑部慢性损伤。患者走路越来越慢,步幅越来越小,甚至有时会迈不开腿,进而发生跌倒。这可能是由于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导致脑部血管反复发生病变,进而对行走造成影响。
      这也提醒我们“早识别”的重要性,除了要识别急性脑血管病导致的功能异常,还要对帕金森病类似症状、表现为吞咽障碍的慢性脑血管损伤等同样警惕。此外,一些急性眩晕发作,也会导致患者平衡能力下降。患者也要及早识别,尽早到专科医院寻求帮助。
      问:“关口前移是最好的治疗”,哪些人尤其要注意卒中预防呢?
      答:很多危险因素都可导致卒中发生,有一些是不可控的,如年龄、家族史等;还有一些是可控的,如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房颤、超重或肥胖等。中老年人群,特别是有卒中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特别注重卒中预防。如果自身有一些可控的危险因
      则要注意危险因素的控制。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吸烟、酗酒、熬夜等,我们都要注意避免。
      强烈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和风险评估,同时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超重或肥胖等慢性病进行适当干预。
      问:如今,卒中临床救治技术有哪些新进展?
      答:医学在不断发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如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都为临床医学难题的破解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案。
      例如,高血压、房颤等都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今通过可穿戴设备,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实时监测心血管情况,及早发现各种指标的异常,进而做到早期干预和治疗。又如75%的卒中患者可能会留有残疾,中重度的残疾比例可达到40%。依靠脑机接口技术,我们可以识别患者的脑活动信号,使用辅助电刺激对患者进行训练或康复治疗。未来会有更多新技术应用到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


  • 上一篇:健康保健科普知识 第二五〇期
  • 下一篇:健康保健科普知识 第二五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