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四二期
发布时间:2023-04-07
老人的饮食观要改改了
营养是健康的基石,缺乏营养就难以塑造强健的体魄,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并不理想。老人营养不良增七成
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学者在《营养》杂志撰文写道,1990〜2019年,我国老年人营养不良增长趋势明显,从1342.02/10万人年增至2275.87/10万人年,增幅近七成。其中,男性营养不良的发病率更高,为1419.38/10万人年,且增速较快,为2.56%,女性营养不良发病率为1208.49/10万人年,增速为0.79%。研究还发现,1991〜2018年,老年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明显减少,尤其是男性;在老年急性心衰患者中,营养不良者占46.9%;中国老年人维生素A缺乏和碘缺乏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研究人员认为,我国老年人在重视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同时,忽视了营养不良的管理。
我国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情况一直存在。中国营养学会曾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发展较好的城市调查发现,65岁以上老年人中,超过5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健康意识的提升,情况虽有好转,但仍不容乐观。北京大学进行的追踪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群体中,营养不良的比例约占1/3。
这与老年人各方面生理功能衰退、心理状况以及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老人胃肠功能减退、牙齿松动、咀嚼能力下降会影响进食,从而影响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有些老人退休后会产生失落感,又或是因独居、丧偶感到孤独甚至抑郁,也会导致食欲下降,营养摄入不足。此外,很多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慢病,甚至多病共存,可能会限制某些营养物质的摄入。比如肾功能很差的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这样可能会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某些药物也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临床中,慢病老人的营养不良率比一般老人要高,尤其是肿瘤患者,高达80%以上。
对于老年男性营养不良增速快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老年男性的慢病发病率更高,从而影响营养摄入。再加上老年男性更容易有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等,都会导致自身代谢紊乱,出现食欲不振或体质虚弱,久而久之就会营养不良。
七大表现提示营养不良
老年人营养不良会损害生理功能,降低免疫力,严重的还会引起并发症。临床上,老年人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更会影响疾病的恢复情况,甚至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营养不良对老年人的影响很大,但它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时却没那么直观,以至于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一般来说,出现以下现象都可能表明老年人营养不良,需要引起注意。
近期体重下降或消瘦。“这是老年人营养不良最直观的表现。老年人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得不到满足时,需要消耗机体储存的能量物质和营养元素,从而诱发体重下降。如果老年人发现近期体重存在非自主性丢失,即没有刻意减肥却体重下降,可能说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身体出现了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肌肉力量变差。肌肉力量的强弱主要由肌肉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人体肌肉主要由肌肉蛋白构成,若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机体缺乏优质蛋白,势必会影响肌肉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导致肌肉变弱。肌肉力量差的老年人不仅行动力会减弱,还易出现骨质疏松,生活质量将受到影响。
头发易断、易脱发。虽然老年人很容易出现头发稀少的情况,但如果一段时间内脱发明显,且发丝易断,可能说明营养出现了问题。头发是由蛋白质合成的,如果体内缺乏优质蛋白、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就会导致头发生长减缓、停滞,甚至脱发、易断。
皮肤粗糙干燥、褶皱加重。营养不良的老年人皮肤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随着营养不良程度的加重有的老年人皮肤逐渐发黄,看上去暗淡无光,或者皮肤越来越干燥,皱纹加深、增多,较同龄人更为明显。
眼睛发红发炎、视力下降。老年人营养不良往往伴有维生素缺乏。其中,维生素A对视力有很大影响,如果摄入不足,夜间视物能力就会变差,甚至患上夜盲症。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导致角膜软化,严重时甚至穿孔、溃疡等。
嘴角干裂或舌炎、舌裂。老年人若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缺乏B族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很多B族维生素都是水溶性的,若老年人在洗米时用力搓,很容易让B族维生素流失,再加上平时不注意饮食均衡,只吃精细主食或素食,就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
认知功能下降。很多老年人有丢三落四、记性变差的情况,习惯性地将其归因于大脑衰老,事实上,营养摄入不足也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大脑运作需要能量,若日常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不足,就可能加剧认知功能的衰退。
保护好牙齿,吃饭别将就
虽然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情况比较普遍,但是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想要改善这一现状并不难,重点在于科学膳食、健康生活。很多老年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饮食方式不科学。比如,有些老年人习惯吃素,认为老年人就该吃得清淡;有的老年人饮食模式较单一,总是吃那几样食物;还有的老年人觉得吃饭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只要不饿就行了,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因此,要让老年人改变不正确的饮食观念,意识到好好吃饭的重要性。子女平日里要多督促老人注重饮食多样化,适当摄人一些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优质蛋白,此外要尽量抽时间陪老人一起吃饭,人多不仅“吃饭香”,菜式也会更丰富些。
老年人可以通过培养烹饪兴趣来增加食欲、改善饮食。许多老年人食欲差是孤独、失落等精神因素所致,学习烹饪,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不仅能丰富老年生活,也可以借机提振食欲、丰富餐桌、改善饮食结构。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做菜尽量少盐、少糖、少油,如果觉得寡淡无味,可以借助一些天然食材为菜肴增香,比如放一些柠檬汁、香菜,或者葱姜蒜等。一些有基础病或体质较差的老年人,仅凭日常饮食可能难以满足营养需求,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服用营养补充剂。
除此之外,口腔健康对老年人的营养摄入至关重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牙齿健康的标准,80岁的老年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在我国,80岁老年人拥有20颗牙齿的占比不到35%。国内一项调查显示,55〜64岁的中老年人群中,有36%的人臼齿全部脱落;65〜75岁的老年人群中,有56%的人臼齿全部掉完。牙齿缺失会导致老人咀嚼功能大幅下降、食欲变差,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营养摄入。因此,老年人除了要树立科学的营养观,还要注重维护口腔健康,平日里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养成定期洗牙的习惯。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可以将食物烹饪得软烂一些,便于咀嚼吞咽。
饮食坏习惯“吃掉”免疫力
良好的免疫力是身体健康最忠诚的卫士,构筑起抵御外界感染的大堤。在众多破坏免疫力的因素中,饮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以下9个饮食习惯就好比“蚁穴”,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掉我们的免疫堤坝。不吃早餐:长期不吃早餐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以及过早衰老等问题。一顿好的早餐包括:谷薯类(特别推荐全谷类和杂豆)、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食物)、奶豆制品以及蔬菜和水果。为大家推荐两款早餐搭配:1.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两片全麦面包,一个西红柿;2.一杯豆浆,一个烧饼夹牛肉生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小把坚果,比如核桃、松子等,就更完美了。
饥一顿饱一顿:人体肠道免疫功能具有昼夜节律,这种规律和吃饭时间有关。每天按时进食,身体就知道什么时候激活肠道的免疫系统,什么时候让它们休息,可增强免疫功能如果进食时间无法预测,肠道免疫系统也会无所适从,该活跃时不活跃,该休息时过度紧张,易造成肠道慢性炎症,抵抗力也会跟着降低。建议大家不暴饮暴食、不节食减肥,做到三餐分配合理,定时定量。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
蛋白质吃太少:蛋白质是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摄入不足,免疫细胞无法及时修复和增殖,会导致免疫力低下,易被感染。对于成人来说,补充蛋白质可采用“1+1,2+2”吃法,即除了吃足主食之外,还需要1袋牛奶(250毫升)、1个鸡蛋、二两瘦肉(红肉和白肉各一两)和二两豆制品。
主食吃太少: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并具有保护蛋白质的作用。如果主食吃太少,大量蛋白质会像柴火一样被燃烧掉来供能,时间长了会带来脱发、皮肤状态变差、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摄入谷类200〜300克(其中全谷物50〜150克),薯类50〜100克。可用山药、芋头、红薯等薯类代替部分主食,其富含具有免疫活性的黏蛋白,对提高抵抗力有一定帮助。
水喝太少:水是生命之源,摄入充足的水分有助排出代谢废物,机体缺水时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膳食指南推荐,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补水首选白开水或淡茶水,建议每隔2〜3小时喝杯水,一次喝200毫升左右。
盐吃太多:近期研究发现,吃盐过多除了不利于控制血压,还会扰乱肠道菌群,使中性粒细胞(一类免疫细胞)杀死细菌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减少中性粒细胞的产生量,从而降低全身免疫功能。成人每日盐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在2~3克。此外,烹调时还应少加酱油、味精、黄酱、沙拉酱,少吃腌制食物和香肠、火腿等加工肉制品。若嫌口味淡,可加香辛料、葱姜碎、坚果碎、芝麻酱、花生酱等提味。
糖吃太多:过量摄入添加糖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降低抗感染能力。添加糖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和糖浆,包括白砂糖、红糖、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糖蜜、蜂蜜等。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含糖饮料、糖果、糕点、膨化食品、核桃粉、芝麻糊、雪饼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糖,日常应该少吃。
酒喝太多:过量饮酒会损伤肝脏,消耗大量的B族维生素,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38℃白酒50毫升、50℃白酒30毫升。
保健品吃太多:保健品是一种特殊食品,过量服用会加重肝肾负担,还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和免疫力下降。补充营养首选食补,若想服用保健品,建议先去医院看营养门诊,然后根据医师建议,再决定是否要选择或选择哪种保健品。
胸部疼痛细分辨
编者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6.66%,城市为43.81%。在心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就是冠心病所致的心肌梗死,而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胸痛。那么,所有的胸痛都是心脏病吗?我们如何能更方便地分辨不同类型的胸痛呢?什么样的胸痛才是大家需要高度重视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下“胸痛”这个常见症状吧。
胸痛有三类
按人体的生理结构,胸痛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源自胸壁的疼痛
人体的胸壁由骨性胸廓和软组织构成,骨性胸廓由胸椎、椎间盘、肋骨及胸骨组成骨架;软组织为胸壁固有的皮肤、肌肉、神经、血管、淋巴组织构成。因此,以上胸壁结构的病变会引发相关部位的胸痛,故胸壁表皮的伤口、带状疱疹、胸部肌肉拉伤、肋骨骨折、肋间神经痛等,都可以导致胸痛的发作。
源自内脏器官的疼痛
胸廓的骨骼和肌肉组织保护着我们人体重要的内脏器官,主要包括心脏、肺、气管以及食道。这些器官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但都比较娇嫩,需要好好呵护。
1.和呼吸系统有关的胸痛—“会呼吸的痛”是一种肺与胸膜的关联痛。肺的外面覆盖着一层胸膜,胸膜上分布着痛觉神经,而肺内部并没有感觉神经,因此即使是再大的肺癌肿块,只要不触及胸膜,就不会引起疼痛。而肺炎、支气管炎、气胸等病症只要涉及胸膜,就会产生胸痛。因此,肺系胸痛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平时不痛,但是,一旦咳嗽或者深呼吸就会痛,我们称其为“会呼吸的痛”。
2.和心脏有关的疼痛—“劳累后胸痛”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诱发的胸痛了。其具体是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向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内膜堆积形成一些类似粥样的脂质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在安静状态下心肌供血尚能满足人体活动需求,但在劳力强度增大后心肌耗氧量增加,产生了一过性缺氧,可出现左侧胸部压榨痛、闷痛、刺痛等,常常向后背、左臂内侧扩散,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这样一劳累就痛、一上楼就痛,休息后可以好转的胸痛多是心源性疼痛,需要留意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的可能。我们简单记住这类疼痛的特征是“劳累后胸痛”
3.和食管有关的胸痛—“吃饭后胸痛”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烧心痛。这种胸痛多见于饭后,尤其在平躺或弯腰时更明显。如果发现口中泛酸,甚至觉得喉咙里有食物要反流出来,那更是八九不离十了。引起这种胸痛的原因有贲门(食管与胃的连接处)的松弛、胃内压力过高导致的胃酸反流,灼伤到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一系列症状。这种疼痛的典型特点就是“吃饭后胸痛”
有的朋友会问:“如果出现胸痛,我们平时怎么判断是胸壁疼痛还是内脏疼痛呢?”其实,鉴别方法是很简单的——源自胸壁的疼痛部位大多与病变部位相一致,因此,只要我们在胸壁上用力按一下或摸一下,如果疼痛加剧,多半就是胸壁结构方面出现了问题。
精神心理性胸痛
胸痛还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有一种疾病叫“心碎综合征”,是指人在遭遇失恋、亲人去世、巨大恐惧等重大情感打击时,人体交感神经大量分泌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神经内分泌激素,在这些激素强效刺激下导致心室收缩无力,出现心尖球形改变,这时,心脏的跳动能力突然减弱,造成类似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如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心悸、四肢麻木、全身无力等。
这种胸痛可伴有焦虑症、抑郁症发作,但对身体的危险性相对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情绪的平复,胸痛往往可以完全康复。这种精神心理性胸痛的特点是,症状可通过调整情绪、转移注意力、使用镇静剂等多种方式得到有效缓解。
这样的胸痛要重视
和心理因素有关的胸痛可以说比较轻,其本质也就是情绪问题;但是胸痛也可以说很重,因为冠心病诱发的胸痛不仅疼痛剧烈,而且有生命危险,因此需要特别重视。
随着冠状动脉内斑块的逐渐增大、增厚,心脏的供血进一步减少,当斑块堵塞冠状动脉管径达70%以上时,心肌就会发生缺血、缺氧,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我们称之为“心绞痛”。
当然斑块还有可能破裂,引起急性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我们称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出现持续性胸痛或心前区不适,向后背部、左前臂或咽喉等部位放射,休息或者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如果心肌缺血超过一定时间,心肌细胞将发生永久性坏死、不能再生,如果缺血面积较大,可能发生心衰或猝死。
药物治疗是基础
目前,冠心病有药物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其中,药物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方案,常用药物有硝酸酯类制剂、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调血脂药和抗血小板药。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联合服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传统中药,以期达到进一步防止病情进展、预防斑块形成、防止斑块破裂的治疗目的。
“胸痛”在中医诊断学范畴内对应的病名为“胸痹心痛”,多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导致气血闭阻,心失所养而引起的发作性或持续性心胸闷痛。《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宋代《太平圣惠方》记录“治卒心痛诸方”“治胸痹心背痛诸方”等篇章,所载方剂均具有温通理气、活血通窍的特点。现代《实用中医内科学》对于本病的血瘀实证,也以“活血化瘀”为治疗纲要,方选丹参饮、血府逐瘀汤等。
中草药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归心、肝经,能“破除瘕”同时又有补养心血的作用,故《本草从新》载:“(丹参)祛瘀生新,功兼四物。”雷氏丹参片选用山东核心产区的优质药材,利用上海现代中药制造的先进技术,对单味丹参采用水醇双提取方式,提炼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和水溶性成分(丹参酚酸类),并使用水溶性薄膜包衣工艺,提高肠胃吸收利用率,且不含冰片等刺激性成分,有效减少了消化道反应,适合长期服用。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片,对于瘀血闭阻型的冠心病,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明显降低血浆黏度,安全性高。长期服用丹参片,还能防治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作,增强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修复,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护血管,糖友头等大事
血管每时每刻都在为人体输送养分,而血液中的高糖会让血管失去弹性、锈迹斑斑,危害身体大大小小的器官。泛血管疾病指由动脉、静脉、淋巴管等所构成的人体血管系统发生病变,可同时累及大、中血管以及微血管等。泛血管病变的突出特点是,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疾病,且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常常危害心脑、外周血管、肾脏、四肢和视网膜等重要器官。
泛血管疾病不仅是2型糖尿病常见合并症,也是导致糖友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不仅如此,糖尿病人与正常人相比,糖友泛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通常更早,在检出时已经发生血管病变,甚至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事件,且糖友血管病变更广泛、严重,易涉及多个部位。按照血管“从大到小”的顺序来看,糖友常见的泛血管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心脏: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友早期常无症状。从调查来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大概在41.5%,很多糖尿病患者发病比较隐秘,首发症状是冠心病,需要更多关注。建议,糖友确诊时及之后,每年至少评估一次N末端B型利钠肽原/B型利钠肽(NT-proBNP/BNP) 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 如发现检测值升高,应立即启动心脏保护性治疗,同时增加随访频率。另外,糖友确诊时及以后,应每年评估一次心电图。
脑: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多数糖友会并发缺血性卒中,因此糖友的脑血管疾病评估包括颅外血管评估、颅内血管评估、认知功能评估以及小、微血管损害的评估等。糖友如果有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或合并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脑血管疾病时,应完善颅外血管的评估,常用无创、简便的颈部血管超声进行评估;如合并吸烟、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等脑卒中风险因素时,应完善颅内血管的评估,经颅多普勒超声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对于65岁及以上,或出现失能问题的糖友,应完善认知功能的评估,并酌情每1〜2年评估一次。
外周血管:糖尿病足是困扰众多糖友的一种外周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的堵塞常会引起缺血,而糖友本身感知又相对迟钝,所以常常是病情已经发展到后期才发现,更有甚者脚趾头都掉了,也感觉不到疼。年龄大于50岁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等或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糖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评估,包括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体征的评估以及皮肤温度测定、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触诊以及股动脉杂音听诊等;如有异常需进行踝臂指数、下肢动脉超声等检查
肾脏: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为21.8%,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在本质上是引起了血管病变,肾脏的滤过能力会随之下降,肾脏受到损伤,最后可能会发展到尿毒症。糖友在确诊时及之后的随访中,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 ACR)和血清肌酐。
视网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我国大陆地区糖友中的患病率约为23%。除损害视力外,糖网还会显著增加糖友的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糖友也是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变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眼部疾病的高危人群。《共识》建议,糖友确诊时及之后的随访中,每1〜2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眼部检查,评估眼底、视力、眼压、房角、虹膜及晶状体等。此外,糖友若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需进行糖网筛查。
上述泛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 ,以保护靶器官。
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根本原则,应始终保持健康饮食和积极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来说,多吃升糖指数低的食物,选择低盐、低脂、低糖的烹饪方式;控制体重、规律运动,每周进行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散步、游泳等为佳,可穿插肌肉训练和抗阻训练等。
社会活动多,寿命长
广交朋友有助延寿已被大家广泛认可,日本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想要充分延长健康预期寿命,一个活跃的社交圈也必不可少。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将《2006年大崎队列研究》中的数据整合分析,对约1.2万名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为期11年的追踪调查。随后,研究人员使用调查问卷收集参试者社会参与的频率、质量等信息,并将他们分为4组。通过马尔可夫模型计算参试者的平均健康预期寿命(人们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后发现,男性第一组(几乎无社会参与)的平均健康预期寿命为17.8年;第二组(有1项社会活动)为20.9年;第三组(有2项社会活动)为21.5年;第四组(有3项社会活动)为22.7年。该数据在4组女性中分别为21.8年、25.1年、25.3年和26.7年。考虑参试者吸烟、体重指数、运动量和抑郁状况等因素后,上述差异不变。
研究人员指出,研究鼓励老年人尽可能多参加社交活动,降低高龄致残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
胆固醇的六个秘密
胆固醇是类脂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胆固醇有很多秘密,有些医生高度关注胆固醇含量单项指标,如果其指标过高就会给患者开具调脂药物,实际上胆固醇过低也会损害人的健康。下面我们来说说胆固醇的那些秘密吧。秘密一:胆固醇是“坏蛋”吗
胆固醇是健康人体内所存在的一种物质,它是好是坏取决于把它用在什么地方。比如,黄浦江边有一堆沙子,如果用它盖大楼,它就是好东西;如果把它推进江水里、堵塞河道,那它就是坏东西。胆固醇同样如此。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合成多种激素、形成胆汁酸的重要物质,对于我们的健康当然是有益的。但如果体内胆固醇太多,在条件具备时它就会进入血管壁内,形成动脉粥样斑块,进而发展成为冠心病、脑血管病,甚至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这时候它就成为了坏东西。
秘密二:为什么要调胆固醇
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原料,而动脉粥样斑块是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基础。人们血液中都有胆固醇,正常情况下胆固醇是不会进入血管壁形成粥样斑块的。如果患了高血压、糖尿病,或是经常吸烟,又或者年龄增长,动脉血管壁的完整性会降低,血管壁上会形成小裂隙,胆固醇就会乘虚而入,粥样斑块就逐渐形成了。所以不能让血液中的胆固醇太多,把胆固醇降得低一些,我们的心脏和大脑就会更安全一些。
秘密三:胆固醇降得太低会有害吗
既然胆固醇是对人体有用的东西,理论上讲降得太低是有害处的,但问题是目前我们没有能力把胆固醇降到不安全的水平。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为LDL-C) 在0.5毫摩/升以上时是安全的,而人为将胆固醇降低到低于这个水平,是我们目前的医疗水平很难达到的。所以在现阶段,我们不必为胆固醇太低而担心。基于现有的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我们可以认为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如果将来真的有了更强大的治疗方法,能把血液中胆固醇降到更低的水平甚至全部清除,这种论点就可能不正确了。
秘密四:甘油三酯是血脂化验单中最重要的指标吗
很多人拿到化验单后往往最关心甘油三酯,以为甘油三酯指标的高低是最重要的,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实际上,在各项血脂参数中,最重要的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因为LDL-C越高,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风险就越高; LDL-0显著降低,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秘密五:用他汀类药物后,胆固醇水平仍不达标怎么办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相对最为有效、最安全的降胆固醇药物,应该首选。如果应用1片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胆固醇控制不满意,不建议加量至2片、3片,因为增加他汀类药物剂量后,其降胆固醇疗效增加得很少(约6%),但发生副作用的风险大大增加,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联合其他类型的降胆固醇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将来也可以考虑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洛尤单抗,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也是一个合理选项。对于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和依洛尤单抗三种药物。
秘密六:服药后胆固醇正常了,就能停药吗
不能停!停药以后胆固醇会再次升高,您的心脑血管系统会再次受到危害,所以一定要长期坚持用药。降胆固醇的幅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就越小。反之,胆固醇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久,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讲,要早治疗并且要坚持长期治疗。
X线、CT和核磁共振哪个更看透你
X线与CTX线是一种不可见的光束,它的波长非常短,是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电磁辐射。同时,它的穿透能力非常强,由于人体不同组织结构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X线在穿过人体时被不同程度地吸收,穿透人体后具有不同衰减信息的X线通过一系列显影技术,最终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照片。
X线片与CT两者在成像原理上具有共通性,都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作用,通过组织密度、厚度不同的人体后,形成辐射线衰减强度不同的黑白影像。我们来细看一下它们两者间的区别。
设备外观及操作上的区别:X线更类似于去照相馆照相,“照相师傅”(即指医生)先帮助患者进行检查部位的标准摆放,然后利用×线球管(即指大型照相机)进行拍摄,万俱备后按下快门按钮,1秒内便可成像。
而CT设备从外观上来看像是一个大型的甜甜圈,“照相师傅”(即指医生)需在协助患者躺上检查床后,进入操作间,再为患者进行CT扫描。
而CT的影像是由一系列断层图像构成,它相当于把组织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开来,清楚并逐一地去显示人体内部更多的细节和结构,分辨率远胜于X线片。最关键的是,CT还可以针对病灶做很多个性化的后期重建处理,从内到外、从各个方位来发现和观察病灶。
目前,×线已经安全、成熟地应用在儿童骨龄的辅助诊断中,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辐射影响,X线片的辐射剂量非常小。
此外,对因外伤来医院骨科就诊的患者,医生会综合X线片和CT的优劣,通常会首选X线片检查,在X线片不能明确病变,或是发现可疑的病变又不能确诊时,会再建议给予CT检查作为加强辅助。
胸CT为何能成为当下主要的体检项目之一
前面简单地介绍了线片和CT检查的区别,那我们把问题深入探索一下,为何胸部CT能成为当下主要的体检项目之一。
CT在胸部检查中得天独厚的优势:肺部在CT成像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器官,肺内含有大量气体,气体对X线的衰减微乎其微,结合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成像原理知道,气体和周围软组织、骨组织的密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线的衰减差异大。因此,CT在胸部检查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CT可满足较大的需求量:“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医学影像设备的迅速发展便为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目前肺小结节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早筛、早诊对于患者的健康管理、预后生存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胸部CT检查从患者的检查前准备到扫描完成仅需要3〜4分钟,速度非常快!可以满足日常较大的需求量。
CT可以很薄、很清晰,且可变着花样看:目前CT的断层图像可以做到1毫米的超薄层。这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微小结节的检出率,医生还可以根据不同病变情况对图像进行特殊处理,定制个性化方案,从内到外变着花样来看。
另外,我们可以把CT看作是一台超高清的相机,利用高端技术去捕获高清的图像细节,做出精准判断!CT的清晰度与矩阵、像素、图片视野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同一张图片,像素越小、单位面积内像素数目就越多,空间分辨率越高,图像也就越清晰了。
胸部CT拥有“专属滤镜”:对于胸部CT而言,它拥有自己的一个“专属滤镜”,专业称之为“肺窗”,是指在做胸部CT时看到的一个包括肺部组织的界面。
别把磁共振(MRI) 与X线、CT搞混淆
磁共振从外观上来看类似于CT,但它的孔径更深、孔洞更小,会给人体带来一种压迫感,这就是为什么有不少人会害怕它的原因之一。
它的原理完全区别于上述的X线和CT,我们知道,人体是由原子构成,人体内水的含量最多,水又含有氢原子,当人体躺在磁场里面,就会有一部分氢原子和外界磁场的脉冲信号产生“共鸣”,“共鸣”产生的频率被接收器接收,最后由计算机对微弱的共振信号进行处理,形成黑白对比的影像照片。
磁共振无射线伤害,不存在电离辐射,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于需要观察神经系统、关节、肌肉和脂肪等软组织的情况,优选磁共振。但它的禁忌证也较多,且对有些疾病的检测不如CT,如对肺小结节、骨折等。所以究竟选择X线、CT还是磁共振,都需要医生对症判断。
今天带大家简单认识了一下影像科“三兄弟”,在临床的实际运用中,X线、CT、磁共振这“三兄弟”还是并驾齐驱、互为补充的。
生病了,心态不要崩
生病,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事。当疾病袭来,身体上的不适让人坐立不宁,严重疾病还会带来对未知的恐惧,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进一步加重病情,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患病后,我们不仅要拯救躯体,也要治愈心灵。坚韧乐观的心态,是帮我们挺过疾病难关的关键。1.和情绪对话:生病时;我们的情绪是相当复杂的,再乐观的人也可能产生悲观情绪,有时候觉得自己一定能战胜病魔,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可能没救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要逼迫自己排斥这些复杂的感受。这时不妨试着给这些情绪起个名字,像聊天一样和它们对话,比如“哦,焦虑先生您又来了,这次待多久”“悲伤姐姐,我和你说说我今天遇到的事”等。这样做有助于对这些情绪的识别、接纳和处理,不至于让脑子乱成一团麻。
2.哭一场:释放悲伤情绪是有益的。想哭就哭,这不丢人。生病会让人不知所措,尤其是当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研究表明,哭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
3.不要埋怨自己的疾病:没有人喜欢生病,尤其是当所患的疾病需要承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漫长的治疗以及巨额的医疗费用时。我们或许会因此感到焦虑,但是,你的身体此时没有正常工作,并不是它的错,它仍在努力抵抗疾病,你也不要过多地埋怨、厌恶,要与它共渡难关。
4.写日记:如果情绪不佳,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可以写写日记。日记本永远是你最好的倾听者,可以把心里所有不满、不安都倾泻出来,它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滔滔不绝、啰里啰嗦而厌烦。
5.坦然接受他人的帮助:在生病时“硬撑”无疑是不利病情恢复的,还会加重情绪负担。让自己任性一次,“病人理所应当得到帮助和照顾”,不要为此感到不安和愧疚。建议一是要找人倾诉,你需要一个能让你哭泣的肩膀和愿意听你倾诉而不加评判的耳朵,帮助缓解压力;二是接受亲朋好友的照顾,你生病时,爱你的人可能比你更担心、着急,他们照顾你是心甘情愿的,并没有视你为负担,不要将他们拒之门外。
6.给自己一点甜:疾病严重的时候,常常无法继续正常的生活,同时由于依赖他人的照顾,也不好意思再想着吃好喝好、美美洗个澡之类的事情。但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很难保持乐观心态。因此,如果身体允许,还是尽量满足自己的些小愿望,比如喝一杯奶茶,听首喜欢的歌,天气好的时候出去散散步等。别小看这些小事,有时能带给你数天的好心情。
7.加入病友群,互相打气:疾病常常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可能长时间被困在一方小天地里,但互联网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加入网络上的病友群会让你有找到组织的归属感,不再那么孤独。病友们还会在群里分享各自的治疗经验和建议,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如果你经常去某些医疗机构,也可以尝试面对面交友,互相安慰、鼓励,有助保持积极心态。
8.寻找身边的美好:生病时,我们可能会多出很多时间,很容易胡思乱想,难免顾影自怜。此时,不能让自己陷在这样的纠结中,要主动寻找积极和美好。一是向内反思,思考疾病带来的意义,病愈后自己要追求什么,疾病让你明白自己最珍视的是什么。二是向外探寻,生病的世界并不是灰色的,美好依然存在,比如早晨的朝阳、落日的余晖、清晨的鸟鸣、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床头的一本名著、朋友送来的一束鲜花等……即使在难握的时刻,美好的事物还是可以捕捉到的,这都会让你的心情为之一亮,帮你从疾病笼罩的迷雾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