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四一期
发布时间:2023-02-13
当务之急,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加强免疫屏障,从自身做起,更好地防控新冠肺炎。”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病情发展及预后都与人体免疫系统好坏密切相关,机体要真正地将新冠病毒清除干净,依靠的也是自身免疫系统。在当前新冠感染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增强自身免疫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是否易感、发病轻重都与免疫力有一定关系
有些人天生“底子好”,很少被小病困扰;有些人即使加强防护、注意养生保健,也躲不过细菌病毒的侵袭。这就与免疫系统的强弱程度有关。免疫系统是一个庞大且精密的系统,主要分两大部分: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先天免疫是人一出生时就具备的。“第一梯队”是皮肤、黏膜,它们阻止细菌、病毒等在皮层驻扎繁殖,禁止其进入上皮层。其中,黏膜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酶等有杀菌作用。“第二梯队”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
后天免疫则是人出生以后,通过不断接触外来病毒生物逐渐建立的,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免疫作用,又叫做特异性免疫,疫苗接种是实现后天免疫的常见手段。后天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包括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因子等构成。
总体而言,免疫系统充当的就是人体的“健康护卫队”,它们作战有序,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抵御“外敌入侵”,防止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侵入体内,减少疾病的发生。二是消灭“异己分子”,例如,人体每天都产生和存在不少癌细胞,但很多人并未患癌,这就是因为有免疫系统的保护。三是维护“自体清洁”,免疫系统有着强大的记忆力,发现有害病毒可以记录在案,提醒整个机体防止其再次入侵,并及时清除体内垃圾,维持机体健康和平衡。
普通人群对新冠病毒都较易感,但不排除极个别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先天缺乏与病毒结合的受体而不易感染。感染者中的个体差异也很明显,有的人无症状,有的人会持续发烧,有的人四肢酸痛,病情轻重不一样,个人耐受程度也不一样。在机体与病毒的“搏杀”中,体质差、免疫力低的人群显得很“脆弱”,根本无法抵御病毒的侵袭,症状显得更为明显,还容易引发旧疾。而体质好、免疫力强的人清除病毒能力强,症状轻、病程也短。
免疫力不是越强越好,平衡才是关键
免疫功能较弱的人,具体表现为:常常难以承受细菌、病毒的侵扰,经常会感到疲倦,提不起精神;经常打喷嚏,频繁感冒生病;受点小伤就容易感染;肠胃功能较差,容易腹泻、腹痛;稍有不慎,就容易旧疾复发。而免疫力过强的人,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敌我不分”的情况,将身体内的正常细胞组织当作是侵入者,这会导致更容易有过敏反应(如花粉过敏等)和自身免疫疾病。在遭遇新冠病毒感染时,身体也可能因过强的免疫反应,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不利于救治。因此,免疫力太强太弱都不好,平衡才是最佳状态,所以人们不能盲目提高免疫力。
每天吃膳食补充剂、大吃大补等增强免疫力的方式都不可取。健康成年人只要日常做到均衡饮食,就不需要额外的膳食补充。最近,很多人担心感染新冠,想通过大量吃维生素C等来增强免疫力;有的人还会通过吃海参、鲍鱼等高级食材进补,这其实都会增加肠胃负担,反而导致免疫力更弱。如果不均衡饮食,只过度夸大单一营养素的保健作用,无异于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免疫系统会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尤其是60岁以后,人体因感染而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效果下降就与免疫功能较弱有关。但是,年龄不是决定性因素,确实也有103岁高龄患者痊愈出院。除了年龄这个不可干预的因素,免疫功能还是要靠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加以维护和提升。
饮食:均衡、少油盐。营养是维持生命活动及健康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免疫力的关键性因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1)》推荐,应保证食物多样性,多吃新鲜蔬果,以及奶类、大豆等优质蛋白,每天最少饮水1500~1700毫升。需注意,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盐分,会使唾液分泌到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给病毒、细菌提供了侵入上呼吸道黏膜的机会;高油、高脂、高糖饮食,会导致超重、肥胖发生,刺激体内炎症反应,干扰免疫反应调节。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的肥胖人群,其疫苗失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此外,吸烟饮酒者也更易感染新冠。
运动:长期坚持、适度。免疫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与免疫力关系最紧密的白细胞,至少需要2~3周更新。诸多研究发现,坚持长期的适度运动可以使免疫功能出现良好的变化,每天20~40分钟的规律运动可以全面调动人体免疫力,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良好的免疫状态。现在正值冬季,且疫情形势复杂,有些人会出现久坐问题。久坐不仅可导致身体素质的全面下降,还使血液循环不畅、肠道蠕动速度变慢,导致有毒代谢产物向下运送和排出身体的时间变长,长年累月便会增加炎症,增加多种疾病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要保证运动3次,每次30~60分钟。比如快步走、骑车、打羽毛球、游泳、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要临时抱佛脚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使免疫系统紊乱。
睡眠:规律、充足。人体免疫因子多在睡觉时形成,睡眠不足严重影响免疫系统T细胞功能,妨碍B细胞产生抗体。长时间熬夜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出现疲劳、精神不振,感冒、过敏也会不期而至。研究显示,每晚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的人,比每晚睡7~8小时的人,受到流感病毒感染的机会要高出82%。因此,一定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并规律作息以获得良好睡眠质量。居家人群注意不要熬夜、睡懒觉。
心理:稳定、积极。诸多研究证实,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大脑的支配,良好的心理因素可以增强免疫力,不良的心理因素会降低免疫力。疫情影响,网上各类信息泛滥,很多人会因此感到焦虑。这种情况下,大家更需要提高“心理免疫力”:如今的奥密克戎已不再是洪水猛兽,要科学看待,不要过度担心变阳;如果有难以排解的烦忧,可以与家人朋友沟通倾诉,也可以做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喜欢的事物,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
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守护”
增强免疫力并不是绝对保证不得病、不被感染,其更大意义在于,能够最大程度预防感染,感染之后身体能扛得住,并尽快康复。目前,我国有大量免疫脆弱的人群,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守住免疫防线,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新冠感染。
普通老年人群。老年人60岁以后,免疫功能不可避免地下了一个台阶。老年人要注意多补充优质蛋白,增强肌肉锻炼,多晒太阳,保持心情愉悦。当前疫情形势复杂,建议老年人不要到人多的地方聚集,减少会见访客。另外,尽早接种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等,给自己筑起机体抗病屏障。
基础病、慢病人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免疫力相对容易低下,一定要重视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规律用药以稳定病情。有肿瘤、血液病等病史的人群,必要时可适当应用干扰素、氨基酸、丙种球蛋白等产品,切忌自行补充,要请医生辨证施“补”,遵医嘱使用。
最后,专家提醒,如果大家发现自己感染了新冠,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即使没有食欲,也要坚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分的能量和丰富的营养,不能只喝淡粥;注意多喝水;减少焦虑、恐惧、紧张、烦躁情绪;慢慢恢复后可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
满足九点才算健康老人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重新明确了健康老年人的定义——60周岁及以上,生活可自理或基本自理,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趋于协调的人。相较于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此前制定的三个版本,新《标准》更接近当下老年人的实际状况。《标准》牵头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教授于普林告诉记者,以往的标准很理想化,根据2013年的评估标准,符合健康老年人条件的不足5%,这会让老年人产生消极心态。新《标准》进一步完善指标,以更适老的方式去理解健康的含义,希望传递积极的生活理念——老年人带病生活是常态,只要能有效控制,就属于健康或基本健康。《标准》指出,中国健康老年人应满足以下9个要求:
1.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包括能独立备餐、购买日常所需、使用交通工具等。于普林说:“重视生活自理能力,意味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我们不仅要求生命的长度,更要求生命的质量。”自理能力是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直接体现,也是多项能力的综合表现。
建议:如何保护好自理能力,要依靠多方面的努力,比如勤动脑、少操心、平衡膳食、锻炼身体、学会独处等。
2.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标准》提倡用生命全程的观点看待老年人,承认老年人与年轻人身体状况的差异,只要重要脏器功能未改变,就不应视为病理性改变。对于一些可纠正的功能改变,仍可视为健康,如老视、听力障碍等。
建议:每个人都需要正确认识并面对衰老,不必把衰老当病治,更不必和年轻人比健康数据。
3.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老年人“多病共存”是常态,只要把指标控制在相应范围内,就是健康或基本健康的老年人。因此,在关注老年人疾病的同时,更应积极做好健康管理,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
建议:尽量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少吃动物内脏和甜食,有助控制胆固醇水平;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都不错。
4.营养状况良好。例如,过去3个月没有食量减少或体重骤降。充足的营养对维护机体功能、改善疾病预后非常重要。我国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主要归功于营养状况的提升。造成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多方面,如咀嚼、消化、代谢能力下降等。
建议:规律用餐、科学烹饪、营养搭配、坚持活动都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老年人应做到三餐定时定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尤其晚上不能吃太饱,多蒸煮,少油炸。营养不良或有相关风险的老年人,可遵医嘱服用营养补充剂。
5.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认知功能对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自主性、晚年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衰老会带来感知觉减退、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认知功能变化,只要不影响日常独立生活,不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就可视为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建议: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静心;多吃些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以及绿叶蔬菜等;培养一个休闲爱好,如养花、学习乐器;适当进行益智类活动。如果是心脑血管疾病等引起的认知退化,需要积极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有效的护理。
6.乐观积极,自我满意。例如,不会对各种事情担忧过多。老年期会有很多负面事件和疾病困扰,老年人应认识到这是自然规律,乐观接受,并积极面对老年生活。良好的情绪对整体健康有促进作用,能提高晚年幸福感。
建议:除了老年人要学会自我调节外,家人和社会也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帮助老人改变观念、拥抱老年生活。
7.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这样描述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因素:生活方式占60%,遗传占15%,环境因素占17%,医疗条件占8%。由此可见,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意识较为薄弱。老人患慢病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控制慢病也要久久为功,从小事做起,当务之急在于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
建议:家庭层面,应主动学习维护老年人健康的知识技能,督促老年人纠正不良习惯;社会层面,可以开办健康讲座、签约家庭医生,为老人安排定期体检等;政府层面,要建立完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8.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包括常与亲朋见面或联系、能和亲朋放心地谈私事等。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社会隔离,包括主动隔离(心理因素)和被动隔离(身体因素)。研究发现,社会隔离或不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患心脏病、脑卒中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的老人,常常会有自豪感和“我还行”的幸福感,有利于延年益寿。
建议:家庭和社会都应鼓励老年人积极社交,老年人自己也要建立积极的老龄观,主动融入社会。
9.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例如,乐意为社会做点什么、喜欢学习新事物等。如今很多老年人不会扫健康码,购物不能用手机支付,没办法享受现代技术带来的便利,这都是没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
建议:除了加强社会支持,细化老年健康服务,还要鼓励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积极通过亲友关系,获取自身所需的情感性或工具性资源,努力成为与时俱进的时髦老人。
以上9个要求,是经过总结国内外老年人健康评估研究成果,并广泛征询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90余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得出的,最终可归为3个维度:躯体健康(满分50分)、心理健康(满分30分)、社会健康(满分20分)。每个维度又细分出许多指标,例如,躯体健康相关指标包括营养状态、睡眠状况、视力、听力、进食情况、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慢性疾病等方面;心理健康涉及认知功能、焦虑、抑郁、生活满意度、健康素养(理解衰老、合理膳食、规律适度运动、戒烟限酒、遵医嘱用药和定期体检);社会健康则考察过去一年内参与社会和家庭活动的频率、适应社会环境的程度,以及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每个指标都有具体的标准及相应分值,若3个维度评估均为“健康”,且评分之和为80—100分,就属于健康老年人;总分在59分及以下,或躯体健康维度为“不健康”,或心理健康维度为“不健康”,或社会健康维度总分为0的,属于不健康老年人;其余则属于基本健康老年人。
“中招”后发热我该怎么办
问:发烧了怎么办?咳嗽、嗓子疼得厉害怎么办?答: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既往没有基础疾病,可以多喝水、多休息,观察其他症状,再决定是否需要就医。
咳嗽和咽喉疼痛都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年轻人如果没有太多基础疾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休息、喝水,不恐慌。
问:我发烧了,但是没“阳”,能就诊吗?
答:建议先自我评估一下。如果只是单纯发烧,没有发现核酸阳性或抗原阳性,没有太多基础疾病,建议先在家观察病情变化,再决定是否需要就医。
如果发烧的同时,出现不太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比如明显的呼吸困难、气短、痰中带血、胸痛等,以及原有的基础病明显加重时,建议及时就医。
问:发烧到多少摄氏度,需要到医院就诊?
答:一提到发烧,大家都比较关心体温。其实,医生在评估病情、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时,体温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而是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判断。例如,患者年龄和所患基础疾病情况,都需要予以考量。
有时候,年轻人出现发热症状,即使体温很高,如果没有出现其他症状,通过对症治疗、物理降温其实就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一定要到医院就医。
而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他们的体温可能只有37.5摄氏度,但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脏器和系统的症状时,应积极就诊。
问:怎么评估是否需到医院就诊?
答:如果您所在地区新冠病毒感染处于高发阶段,到医院就诊确实存在一定风险,可先自行评估到医院就诊的必要性。
对于大多数人,特别是无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出现发热可以先居家进行观察和自我管理。待病情确实有明显进展时,或者是年纪大且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情控制不稳定的时候,才需要到医院就诊。
问: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答:要正确识别哪些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判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年龄。一般来说,超过80岁的高龄老人是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
二是基础疾病。一些常见的、已经控制平稳的基础疾病患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患者不属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真正的高危人群是血液病患者、需要进行肾透析或者正在接受肿瘤放化疗的患者等。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高危人群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多,大家不用太担心。
三是接种新冠疫苗情况。接种疫苗有很好的预防重症效果,特别是老年人群。如果家里老人还没有按照要求接种疫苗,建议带着老人积极完成疫苗接种。
问:得了新冠,能吃消炎药吗?
答:新冠肺炎属于病毒性感染性疾病,而所谓的“消炎药”其实是针对细菌感染类疾病的。现有研究证据显示,新冠合并细菌感染的比例非常低,所以大家不要盲目使用“消炎药”。
问:得了新冠,该吃什么药?
答:最重要的还是休息、饮水,并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比如,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以进行退热治疗。如果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喉疼痛),可以使用一些能缓解症状的药物。另外,还可适当选用一些中药,对症治疗。
目前也有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是用于有危险因素的、重度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感染此次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人,多数情况下都是轻症和无症状,无需应用抗病毒治疗药物。
问:在急诊和发热门诊就诊,医生最多开三天的药,若药吃完后,病还没好,需要到医院复查吗?什么情况下可以继续观察?
答: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自限性过程是5~7天,许多患者的症状在3天后并没有完全缓解。如果用药3天后,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不用急于来复诊,建议进一步观察症状变化。但是,如果症状进一步加重,一定要到医院复诊。
问:到医院就诊,需要注意什么?
答:如果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相关症状需要就医时,一定要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要遵守医院相关规定,特别是做好自我防护,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遵照医院对于核酸、抗原的相关要求。
如出现症状又担心到医院就诊有风险,可选择线上医疗的方式,寻找感染疾病科、呼吸内科、中医科以及相关科室专家进行咨询,以评判是否需要线下就诊。
国人血管毁于七大因素
过去几十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从1990年的5013万,增至2019年的1.2亿,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242万增至2019年的458万。两组数据的升高,与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有极大关系。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学者在《心血管糖尿病学》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指出,心脏代谢危险因素日益流行,有七种成为伤害我国居民心血管的“罪魁祸首”。危险因素1:肥胖。肥胖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人体健康突出问题,会促使血压、血糖、C反应蛋白、尿酸等指标升高,可能诱发机体出现代谢失调、全身炎症、氧化应激,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因此,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男性尤其要注意减腰围,最好保持在90厘米以内。
危险因素2: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升至2018年的12.8%,增长了十倍以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也从2007~2008年的15.5%升高到2018年的38.1%。但我国糖尿病诊断和管理严重不足,2018年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6.7%、32.9%和50.1%。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脂紊乱、血栓风险升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最终引起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即使是糖尿病前期,也会对血管造成损害。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毫摩尔/升以下,餐后控制在11.1毫摩尔/升以下,糖尿病前期患者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将血糖降至理想水平。
危险因素3:血脂异常。我国血脂异常流行率很高,但并未引起关注。2011~2019年,情况略有改善,但离维护心血管健康的理想状态差之甚远。血脂异常是诱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风险因素,研究发现,血脂异常还可能加重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所以,严格控制血脂很重要,尤其要将普通人群的“坏”胆固醇控制在3.4毫摩尔/升以下,甘油三酯控制在1.7毫摩尔/升以下。
危险因素4: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将损伤血管内膜,弹性变差,心脑肾等器官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尽量将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患者还要调整饮食结构,限制盐、饱和脂肪及热量的摄入。
危险因素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统计显示,我国高同型半胱酸血症(简称“高血同”,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过15微摩尔/升)患病率逐年升高,1990~2005年、2006~2012年、2014~2021年分别为22.7%、29.6%、37.2%。高血同也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新一代胆固醇”,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高血压、静脉血栓等疾病。成年人高血同划分为三个等级:轻度(10~15微摩尔/升)、中度(15~30微摩尔/升)和重度(超过30微摩尔/升),轻度就应引起重视。
危险因素6:高尿酸血症。高尿酸不仅会导致痛风,还会损伤血管。尿酸长期积累沉淀在血管壁上,可损伤动脉内膜,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形成血栓,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及血小板聚集,加速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上升很快,2017年达到18.4%。建议男性将血清尿酸水平控制在7毫克/分升以下,女性控制在5.7毫克/分升以下。
危险因素7:高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急剧上升的蛋白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身体。但C反应蛋白也直接参与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其水平升高会损害血管。正常情况下,C反应蛋白应在1毫克/升以下,1~3毫克/升属于轻度升高,3~10毫克/升属于中度升高,10毫克/升以上属于严重升高。该指标只要处于轻度或中度范围,就会对心血管产生较大损害,若血液检查发现该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糖尿病患者必做检查有哪些
检查是为判断身体情况经常有人问:糖尿病患者没有症状,还需要检查吗?都需要查哪些项目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想先讲讲患者为什么需要检查。
医生常通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描述疾病。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并不能通过体表的变化和患者的感受全面了解病情。另外,脏器功能的判断和机体被损害程度的定量分析等,也往往需要通过检查才能弄清楚。
检查的目的有以下五个方面: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准备、预后判断、慢病复查。当然,一个检查结果可能同时满足以上多个方面的用途,为了一个目的,也可能同时需要多个检查配合。
下面,我们就谈谈糖尿病患者在不同阶段应该检查哪些项目。
哪些检查可诊断糖尿病
如果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同时,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或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可以确诊糖尿病。如果没有症状,就需要重复检查一次,得到上面的结果才能诊断。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也可以作为诊断指标。
如果以上指标都达不到诊断标准,就需要查“糖耐量试验”。如果以上项目的结果都达不到诊断标准,但也高于正常值,就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或糖耐量异常。
1型糖尿病常见病因是自身免疫反应,往往有糖尿病相关抗体阳性,主要包括GAD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IAA(胰岛素自身抗体)、ICA(胰岛细胞抗体)等。其中,GADA抗体出现早,持续时间长,诊断价值大。如果抗体阴性,则支持2型糖尿病的诊断。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甲亢、皮质醇增多症、慢性胰腺炎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血糖升高,但都需要相应的检查加以鉴别。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可以了解胰岛功能。通常情况下,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是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往往正常,有些患者的胰岛素甚至升高,其高血糖是由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不敏感造成的。
“控糖”情况要看这些指标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管好血糖尤为重要。如何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呢?这就要靠以下几种检查来判断了。
血糖:可使用家用血糖仪采集指尖血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间断到医院采取静脉血,测空腹、餐后血糖,抽查或每周查1~2次的血糖谱,也就是三餐前和三餐后2小时的血糖、睡前血糖和/或凌晨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长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需要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来了解。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红细胞的更新周期大约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患者检测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动态血糖监测:血糖不是一个固定数值,而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是它的变化幅度太大,会诱发机体炎症水平增高,促进并发症进展。动态血糖监测能够计算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TIR统计的是全天葡萄糖水平在允许范围内(3.9~10.0毫摩尔/升)的时长占24小时的百分比。TIR的控制目标至少大于70%。另外,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帮助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防止低血糖危险发生。
全身脏器功能需定期评估
因为糖尿病是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多而且发生隐匿。为了解这些病变是否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就需要相应的检查。
大血管并发症相关检查:冠心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心电图可帮助发现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颈动脉超声可以观察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在观察局部血管变化的同时,也可以间接推断全身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头颅CT或血管造影可以发现脑梗死征象,必要时进行血管造影,以便判断血管狭窄程度。
微血管并发症相关检查:眼部微血管密布,通过眼底照相或造影,可观察视网膜是否有出血、渗出,眼压检查可以发现青光眼的线索。
蛋白尿检查:最简单的办法是检查尿常规。但是尿常规发现蛋白尿时,往往已经是糖尿病肾脏并发症的后期了。尿微量蛋白可以发现早期病变,为逆转病情创造机会。
神经病变检查:神经病变分为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其中四肢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相关检查:糖尿病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血管狭窄或闭塞以及周围神经病变。ABI(踝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可以反映下肢血管缺血程度。正常人ABI应大于0.9,数值越小,提示下肢动脉血管硬化越严重。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除了并发症之外,全身脏器功能都需要定期评估,包括血粪尿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肺部CT、肿瘤标志物、腹部超声等,将有利于早期发现身体的其他疾病。
总之,糖尿病早期的并发症往往症状不明显或没有症状,需要我们主动筛查去早期发现,争取早期治疗的机会。
当然,不是每一次检查都需要这么多项目,希望患者在听取医生建议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尽可能完善检查项目,以便进行更全面的治疗。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足”是很多“糖友”闻之色变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糖尿病足而不及时加以干预,往往会导致严重感染、骨质破坏、足部坏疽甚至截肢。“烂脚丫”造成的极度不美观不仅会让旁人心生恐惧,足部功能的丧失更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造成难以想象的痛苦,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对糖尿病足进行积极预防、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对广大“糖友”们来说十分重要。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有被糖尿病足“摧残”的隐患?如何在病发前就感知或者掌握到“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呢?
糖尿病足常伴痛觉缺失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半以上“糖尿病足”患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其中最严重的情况是保护性感觉缺失。运动神经病变的发生可影响患者站立和行走过程中的肌肉协调,关节活动受限,出现步态异常,足底受力点改变。同时足部正常结构亦遭到破坏,产生足畸形,其典型表现是足弓增高。此外,前足的纤维脂肪垫会前移,足部缓冲能力及重新分布压力能力下降。自主神经病变则可导致患者足部皮肤汗腺分泌功能障碍,出现皮肤干燥皲裂。足底软组织的神经血管营养障碍加重,发生肢端水肿。自主神经病变的存在还可能促使胼胝形成、骨吸收破坏加重。感觉神经病变时,患者因本体感觉、痛觉、温觉减退或缺失,失去了保护性感觉,步行时的反复外伤(穿戴不适当的鞋袜或赤脚行走等导致)不能被感知。最终,在“机械压力破坏”“毛细血管闭塞”“组织无菌性酶性自溶”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足溃疡产生。由于糖尿病患者高压区域抑菌物质减少,细菌生长加快,加上保护性感觉受损,最终可引发严重感染甚至坏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约占75%)为双侧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触电样疼痛及感觉异常等。如“糖友”们出现以上症状,需到内分泌专科就诊治疗。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规范的降糖治疗则是基础。
糠尿病足是“非创伤性截肢”的首因
一般来讲,糖尿病足的诊治涉及多学科范畴,包括内分泌代谢科、骨科、血管介入科、康复科、烧伤科、营养科及放射影像科等等。内分泌代谢科主要负责患者全身情况综合管理、溃疡局部保守治疗、患者全程随访等等。如病情涉及血管介入治疗皮瓣移植、截肢/趾、足部矫形减压等则需由相关科室经过临床讨论和研判后实施。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住院原因之一,且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糖尿病足还是导致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截肢后5年死亡率更是高于70%。因此,呼吁广大“糖友”尽早接受正规的糖尿病相关治疗,不要等到糖尿病足甚至坏疽发生才开始后悔。
穿浅色袜子及时发现足部出血
若想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建议广大“糖友”做好自我管理。。首先,使用合适的鞋袜,这对于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非常重要。鞋子的大小要合适,长度比足长1cm左右,宽度依跖趾关节宽度大小而定,高度应该使足趾有一定空间。避免穿尖头鞋、高跟鞋,穿新鞋的第一天不超过30分钟,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首选棉质的袜子,因其吸汗、柔软舒适,可减少足部与鞋的摩擦。尽量选择白色或浅色的袜子,便于及时发现足部出血、渗出等情况。注意袜口松紧适宜,过紧的袜口容易影响足部的血运。避免穿过多接缝、有毛球、有破洞和补丁的袜子。同时,做好足部日常护理,包括保持脚趾间干爽,使用护足的润肤霜防止皮肤干裂,避免使用加热器或暖水瓶,避免赤足穿鞋或行走等。还要提醒各位“糖友”,规律适量的运动也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
每天进行足部自我检查是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重要步骤。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有没有足踝部畸形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皮温、肤色如何,是否存在足部皮肤的干燥、皲裂、水肿等。该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足部皮肤破溃,应及时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接受治疗期间请告知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以免病情加重。
社会活动多,寿命长
广交朋友有助延寿已被大家广泛认可,日本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想要充分延长健康预期寿命,一个活跃的社交圈也必不可少。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将《2006年大崎队列研究》中的数据整合分析,对约1.2万名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为期11年的追踪调查。随后,研究人员使用调查问卷收集参试者社会参与的频率、质量等信息,并将他们分为4组。通过马尔可夫模型计算参试者的平均健康预期寿命(人们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后发现,男性第一组(几乎无社会参与)的平均健康预期寿命为17.8年;第二组(有1项社会活动)为20.9年;第三组(有2项社会活动)为21.5年;第四组(有3项社会活动)为22.7年。该数据在4组女性中分别为21.8年、25.1年25.3年和26.7年。考虑参试者吸烟、体重指数、运动量和抑郁状况等因素后,上述差异不变。
研究人员指出,研究鼓励老年人尽可能多参加社交活动,降低高龄致残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
喝绿茶和红酒抑制老痴
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绿茶含有的儿茶素和红酒中的白藜芦醇能够抑制大脑中β-淀粉样斑块增长。当这种蛋白质在大脑中聚集时,将会破坏神经细胞,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迹象,如记忆丧失和意识模糊等。研究人员最初发现了5种能够有效预防斑块聚集的化合物。除了绿茶化合物和白藜芦醇外,其他三种化合物分别是姜黄根中的姜黄色素、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以及一种名为胞磷胆碱的化合物。它们都能够有效抑制大脑中的斑块聚集,也不会产生副作用。研究的最后阶段,绿茶儿茶素和白藜芦醇显示出了很强的效力。通过初筛的化合物在使用一周时间后,斑块就消失不见了。
研究报告的作者表示,儿茶素是茶叶中的分子,有抗氧化特性。此前曾有研究认为,它可用于治疗癌症。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将白藜芦醇用于抗衰老治疗。红酒中富含这种化合物,葡萄、蓝莓、蔓越莓、花生、开心果和可可豆中同样富含白藜芦醇。
科学家们表示,未来还将会进一步检测这些化合物的生物药性,即人体或血液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收它们。此外,它们能否穿过脑血管障壁也是未知数,这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已发表在《自由基生物与医学》期刊上。
从头搓到脚益智延寿
老年人居家调理做好一个“搓”字,可强身健体、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常搓以下几个部位尤其值得推荐。常搓头:智不衰。头为诸阳之会,勤用五指搓头,能通调诸多经脉,改善头晕脑胀、失眠健忘。建议每天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用双手指代替梳子,从前往后,从中央到两侧,搓30~50次。
常搓脸:养容颜。面部主要分布的经脉为足阳明胃经,老年人多搓脸,可促进胃经气血运行,滋养容颜。先将两手互相搓几下,感觉发热即可;闭上眼睛,双手自眼睛向下搓至下颌,沿下颌骨向后至下颌角,再沿耳前向上至发际。每天至少做两次,每次3~5分钟,搓到面部发热为止,注意手法柔和。
常搓胁:调情绪。胁肋部是肝胆经的分布区,情志不畅会导致肝胆之气郁结,因此当人们生气、郁闷时常会胸口堵闷、唉声叹气、胁肋胀满。将两手掌轻按于腋下,顺着两侧肋骨向前下方推搓至前正中线。每次推搓30~50下,每天做2~3次。本法也适用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或脂肪肝患者。
常搓腹:助排便。六腑以通为顺,通过搓按腹部可促进胃肠之气下行,增进食欲,有助排便。若症状以排便困难、下腹胀满为主,可用掌根沿腹部外圈(以肚脐为中心向外一个手掌的宽度)顺时针方向搓按,每天2次,每次30~50圈,排便前可加做1次。若症状以饭后上腹堵闷、不易消化为主,可用左手掌跟,从胸骨剑突下开始向右下方推搓至肋弓处,每天2次,每次30~50下9进食后可加做1次。
常搓腰:解腰痛。按揉腰眼能温煦肾阳、散寒通络、畅达气血,起到预防和缓解腰痛效果,还能防止老年人弯腰驼背。具体方法:双手掐腰,四指在前9拇指在后,拇指按压位置基本上就是腰眼。两手互搓发热后,按压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揉到尾椎部位。或双手握拳,叩捶敲打腰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腰部肌肉及筋膜紧张,减轻因风寒、劳累、久坐引起的酸痛。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50下。
常搓脚:更长寿。足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发源地,搓按足心不但可强肾、活络,还能安神、降压。搓脚可与足浴同时进行,睡前先把双脚浸泡在40摄氏度左右的水中,至双脚发红后擦干;将两手掌搓热,左脚抬起,用右手按摩左脚的脚心,直到局部发红发热,再换另一侧。搓脚也可在晨起时不配合足浴,进行干搓。需要提醒的是,搓脚后不要马上下地,最好休息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