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三七期
发布时间:2022-10-11
老年人防止衰弱,从好好吃饭开始
随着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高龄(80岁以上)、衰弱老人的比例逐渐增加。由于高龄及衰弱老人群体的身体各系统功能显著衰退,营养不良和慢性病发病率高,因此其膳食营养管理需要更加专业、精细和个性化的指导。衰弱指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衰弱涉及多系统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等),是多种慢性病、应激或严重疾病的后果。饮食行为是决定老年人营养状况及健康的重要因素。针对老年人饮食行为的特点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避免或延缓衰弱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食物品种丰富
老年人更加需要注意丰富食物种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品种多样化:除常吃的米饭、馒头、花卷等主食外,还可以选择小米、玉米、荞麦、燕麦等杂粮谷物。此外,土豆、红薯也可作为主食。
餐餐有蔬菜:不同品种的蔬菜所含营养成分差异较大,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蔬菜,如油菜、小白菜、菠菜等。不同种类的蔬菜还可搭配食用,如炒胡萝卜丝时可搭配彩椒丝,或搭配莴笋。
摄入多种水果:老年人在选择水果时,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水果,每种吃得量少些,种类多一些。
补充足量动物性食物
老年人应补充足量的动物性食物,并经常摄入奶制品和豆制品。
动物性食物换着吃:动物性食物包括鱼虾贝等水产品,畜禽肉、蛋、奶类,以及动物内脏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且人体对其所含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利用率高,有利于延缓肌肉衰减的发生。
此外,每日三餐都应有动物性食物,如早餐可食用鸡蛋、牛奶等,中餐、晚餐可食用畜肉、禽肉、鱼、蛋等。不宜集中在一餐摄入大量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总量应争取达到平均每日120〜150克,并应选择不同的动物性食物,尽可能换着吃猪肉、羊肉、牛肉等畜肉,鸡、鸭、鹅等禽肉,鱼虾以及蛋类食物。其中,鱼、禽、蛋的分配可参考:鱼40〜50克,禽畜肉40〜50克,蛋类40〜50克。
摄入不同种类的奶制品:很多老年人没有食用奶制品的习惯,但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有研究结果表明,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对促进肌肉合成、预防肌肉衰减很有益处。人体对牛奶中钙的吸收利用率也很高,所以建议老年人尝试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或者老年人奶粉等,并坚持长期食用。奶酪中的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A、核黄素含量是鲜奶的7〜8倍,比较适合食量小的老年人。奶制品每日的推荐食用量为牛奶300~400毫升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相当于奶粉30~36克);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考虑饮用低乳糖奶或酸奶。
常吃豆制品。以大豆类食物作为原料制作的发酵或非发酵食品种类丰富,如豆浆、豆腐、豆干、豆皮、豆腐脑等,不仅富有营养,且口感细软,适合老年人食用。老年人可以通过合理搭配,保证摄入充足的大豆类制品,达到平均每天摄入相当于15克大豆的推荐水平。
适当补充抗氧化营养素
研究显示,必需脂肪酸、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硒等抗氧化营养素都有助于延缓肌肉衰减。因此,应增加摄入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的海鱼类食物、蛋黄,并食用一定量的动物肝脏。经常在日光下进行运动有利于提高血清维生素D水平。鼓励老年人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以及豆类等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另外,老年人可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含多种微量营养素的膳食营养补充剂。
积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多动才能促进身体健康。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主动、积极地锻炼身体。老年人的肌肉质量、数量减少,支撑、平衡能力及稳定性下降,在选择锻炼方法和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确定运动强度、频率和时间;同时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尽可能使全身都得到锻炼。此外,老年人还可多选择散步、快走、太极拳等动作缓慢柔和的运动方式。
及时测评营养状况
鼓励老年人关注自己的饮食,并定期自我测评营养状况、称量体重。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波动,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调整。
对于患有多种慢性病,身体功能明显变差的老年人来说,应该接受专业的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接受医学营养专业人员的指导,科学精细调控饮食,做好营养支持。
一日三餐是老年人的健康之本,老年人的许多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饮食行为的干预而加以预防和改善。希望每个老年人都能好好吃饭,避免衰弱,享受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
易患癌者有四大特点
为什么偏偏是我患癌?”不少癌症患者在确诊后,常常发出如此疑问。癌症发生发展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总体来说,容易患癌的人群身上有四大特。特点一:存在不良生活习惯
1.吸烟。吸烟是公认的一类致癌因素,而且与吸烟开始的年龄、吸烟年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密切相关。与吸烟相关的癌症非常多,如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盂癌及前列腺癌等。需注意“二手烟”“三手烟””同样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严重威胁人们,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健康。
2.饮酒。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均明确提出,饮酒可导致口腔、烟道、食管、结肠、直肠、肝和肝内胆管、喉及女性乳房等部位发生癌症,其风险与饮酒量直接相关“每一滴酒都让你离癌症越来越近。”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
3.常吃泡菜、腊肉等腌熏制品。这类食品中产生大量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公认的一类致癌物,它可和胃内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增加胃癌风险。
4.吃太烫。滚烫的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
5.共筷、共餐。早在194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引起胃癌的一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喜欢在偏酸的环境中生存,可通过食物和餐具传播。如果一家人共用碗筷,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6.存储食物。日常食用的谷物和粮食,比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在生长和储存期都可能霉变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从而导致肝癌发生。所以发霉食物一定要及时扔掉,千万不要舍不得。
特点二:缺乏“职业癌”防护意识
“职业癌”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而罹患某些特定肿瘤,常见的职业肿瘤包括:
1.长期接触石棉、氯甲醚、双氯甲醚、焦炉逸散物、毛沸石及六价铬化合物等引起的肺癌;2.长期接触联苯胺、B-萘胺引起的膀胱癌;3.长期接触苯引起的白血病;4.长期接触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引起的皮肤癌;5.长期接触氯乙烯引起肝血管肉瘤;6.长期接触砷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癌。
职业暴露在工作环节中难以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加强职业防护、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合理的工作人员轮岗以及严格的健康体检、早癌筛查等方式加以防控,尽可能做到预防及早期发现和诊治。
特点三:缺乏对“癌前病变”的正确认识
“癌前病变”并不等于“癌”,它是一种病理学诊断,在疾病的发展中呈双向状态,可恶变为癌症,也可通过正确的防治后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癌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当体检发现这些癌前病变时,一定要找专业医生咨询。
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胃癌发展的大致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肠型黏膜替代)异性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
干预方法:戒烟酒、规律饮食;推荐浅表性胃炎每3年做一次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需1~2年做一次胃镜。如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规范性抗幽螺治疗。
2“宫颈上皮内瘤变”可恶化为“宫颈癌”宫颈上皮细胞在HPV病毒持续感染后,可从非典型增生发展为宫颈癌,平均需要10年以上时间。
干预方法:积极治疗宫颈炎、注意性生活卫生; 接种宫颈癌HPV疫苗;有性生活的女性,需每年进行1次TCT及HPV检测。发现癌前病变,及时规范诊治。
3.“腺瘤性肠息肉”→“肠癌”。统计显示,约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需要5~15年。
干预方法:戒烟酒、多食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及适度运动;推荐50岁以上人群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1次肛门指检,发现肠道息肉规范治。
4.“黏膜白斑”→“癌症”。黏膜白斑一般发生于口腔、食管、外阴、阴茎及宫颈等黏膜面上,主要因黏膜的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和角化,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形状改变,肉眼可以看见白色的斑块而得名。
干预方法:一旦发现异常的黏膜白斑,需及时到医院规范化诊治。
5.“肝硬化”’→“肝癌”。中国肝癌发生三部曲,肝炎一肝硬化一肝癌,这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干预方法:戒烟酒、避免过劳;乙肝患者需监测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及肝功能水平,并规范抗乙肝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需每3个月至半年随访肝脏彩超及甲胎蛋白水平。
6.“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乳腺癌发展的大致过程:正常乳腺导管增生一非典型增生一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
干预方法:勿滥用雌激素制品、少吃高脂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乳腺自查,4~55岁围绝经期女性最好每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如果发现癌前病变,及时明确诊治。
7.“交界痔”→“黑色素瘤”。交界痔一般长在手掌、足跖及外阴等经常摩擦的地方,一旦发现痔的颜色深浅不一、边缘模糊、突出皮肤表面或出现溃疡、出血等情况,需及时就诊。
干预方法:对于有危险信号的痔,应避免摩擦,最好规范性手术切除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不推荐使用化学或激光等刺激性较大的方式祛痔。
特点四:有家族遗传史不重视
癌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的范畴,但癌症确实存在家族遗传聚集现象,常表现为发病年龄早、家族聚集性、侵袭性强及预后差等特点。常见具有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如下:
1.遗传性乳腺癌。遗传性乳腺癌常呈家族聚集发生,即家系一级至三级亲属中常有多个(如2例或2例以上)原发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
2.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这是一种涉及卵巢癌易感性增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包括遗传性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林奇综合征及其他肿瘤综合征伴发遗传性卵巢癌等。
3.遗传性胃癌。一个家族中呈现聚集性发病的胃癌,常因共同生活环境、饮食或某些偶然因素造成,也可由遗传因素导致,故家族聚集性胃癌范畴应包括家族遗传性胃癌。家族遗传性胃癌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大多有较明确的致病基因变异随家系向下遗传,主要包括三大综合征:遗传性弥漫型胃癌、胃腺癌伴近端多发息肉及家族性肠型胃癌。
4.遗传性结直肠癌。根据临床表型可分为非息肉性综合征和息肉病性综合征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后者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错构瘤息肉病综合征等。
5.遗传性肾癌。目前发现的家族遗传性肾癌综合征及相应的易感基因包括:VHL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综合征、遗传性乳头状肾癌、遗传性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综合征、染色体3易位所致的家族透明细胞癌等。
6.遗传性甲状腺癌。遗传性甲状腺癌包括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和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
7.遗传性前列腺癌。目前已证实多个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胚系突变与前列腺癌遗传易感相关。以BRCA 1和BRCA 2为代表的DNA损伤修复基因是迄今为止认识最充分的前列腺癌易感基因。
如果具有上述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建议患者亲属至专科门诊进行癌症风险评估及基因检测,以最大程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正确处理老年人窒息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的减退以及多病共存等因素影响,导致吞咽、排痰功能下降,发生误吸、室息的危险明显增高。因食物团块误入气管引起梗阻,就是我们常说的“噎食”室息。这种情况在医院、养老机构、家庭照护的老人中并不少见,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高对老年人发生室息的防范、识别和处理能力,减少悲剧的发生。
窒息的原因
1.年龄相关性:老年人牙齿数量减少>,唾液分泌减少,咀嚼功能下降,喝水或吃饭时容易发生呛咳、噎食。
2.疾病相关性:疾病(尤其是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精神疾病等)会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认知能力下降,影响老年人的思维判断能力,从而不能预判噎食风险。
3.食物相关性:固态食品体积大、质地硬、表面过于光滑等,容易致食物团块卡在咽喉部位。
窒息的识别
老人进食时,照护者要仔细观察老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轻度异物卡喉表现为进食时出现剧烈咳嗽,严重的异物卡喉则表现为老人在吃饭过程中突然发不出任何声音,呼吸浅表、呼吸困难,口唇、颜面、皮肤发绀,意识丧失。
气道异物梗阻患者的典型动作表现为“V”字形双手抓颈部,面色涨红。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马上询问老人是否噎住了,如点头示意,不能说话,说明出现了严重气道梗阻,需要立即施救。
如何抢救和自救
对室息的老人进行抢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立即让老人停止进食,并清理老人口腔中的残留物。对于意识清晰、能够站立的老人,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治老人,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正确操作为:抢救者站在其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使其上身前倾。抢救者一手握拳,拇指关节顶住老人腹部脐上两横指处,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快速、用力向上向内后上方推压冲击,反复操作,直到将气道内异物咳。
2.对于意识不清或不能站立的老人,让其平躺,开放呼吸道,抢救者骑跨在患者大腿外侧,一手以掌跟按压脐上两横指的部位,双手掌交叉重叠,并连续快速、用力向老人后上方冲击直到气道内异物咳出。
3.如老人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现在独居老人较多,一旦发生窒息,老人要学会自救。一只手握拳拳眼置于脐上两横指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双手急速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或稍弯下腰,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椅子背、桌子边缘或扶手栏杆等,用物体边缘压迫自己的上腹部,连续快速向上向内冲击,直到将气管内异物咳出。
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抢救或自救成功后仍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查,防止异物残留在气道,防止引起继发吸入性肺炎等。
预防窒息这样做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这些疾病会不同程度影响到老人的吞咽功能,导致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加大。患有上述疾病的老人,要重视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2.吃饭时注意管理体位,能坐起来吃饭,就不卧位。不能坐起来的老人,采取半卧位,低头吞咽,可保护气管通畅,避免食物太快进入咽喉部,减少呛咳、噎食风险。
3.尽量让老人自己吃饭,细嚼慢咽,避免大口快速吞咽。不能自主进食的老人,看护者喂饭时注意放慢速度,不要敦促老人。
4.老人吃饭时要专注,旁人不与其唠嗑、说笑、争吵,不要分散老人的注意力。
5.在食物性质和种类选择上,以软食、半流食或糊状的黏稠食物为主,少量多餐。
6.吞咽能力下降、进食呛咳明显的老人,建议由医护人员评估后,给予鼻饲饮食。
降压药,你吃对了吗
哪些人一定要服用降压药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必须立刻服用降压药。高血压药物治疗前必须进行危险分层,按照危险分层来治疗。高血压危险分层有标准化的内容和流程,需要专业医生来完成,因此高血压的首诊和治疗应该在正规医院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为高危或很高危的患者需要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中低危的患者在非药物治疗1~3个月后,如果血压未达标,则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新近发表的中国人群CHINOM研究(中国人群正常高值范围血压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者,降压治疗和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证实,血压在正常高值范围且危险分层为低危的高血压患者无需药物治疗,应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
众所周知,非药物治疗有明确的降压效果,比如肥胖者体重降低10千克,收缩压可以降低5~20毫米汞柱;每日食盐摄入小于6克,收缩压可以下降2~8毫米汞柱;规律运动和限制饮酒也可以使血压下降。对于高血压患者和所有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不论是否用药,非药物治疗措施必须贯彻高血压管理的始终。非药物治疗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心理平衡等。
一旦服药哪些事千万别做
1.随意停药:一旦通过严格测量血压,被诊断为高血压后,终生都需要进行血压管理,如果不遵医嘱用药,继续不良生活方式,血压容易重新恢复到高血压水平。这意味着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是终生的。
2.单纯依赖药物: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中低危的患者首先采取非药物治疗1~3个月,血压不达标者需要药物治疗。高危或很高危的患者更需要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始非药物治疗,不改变生活方式,单纯依靠药物降压非常不可取。
3.过晚服药:中国人群大部分是杓型血压(指夜间血压均值较日间均值降低10%~20%),所以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建议早晨7时前服用降压药物,不要等到上午血压高了再服药。既然治疗,就不应该让血压再过高。而且绝大部分降压药物空腹服药都是可行的。少部分经过动态血压监测证实的反杓型血压患者(有些特殊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或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血压水平可能高于日间),建议选择在夜间血压逐渐升高前一小时服用降压药物。
4.操之过急:目前主张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标值是低于140/90毫米汞柱(建议年轻患者低于130/80毫米汞柱),患者需要在4周左右使血压达标,不必操之过急,也不建议血压不达标的时间太长。需要注意的是降压治疗中不要过度紧张,若是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导致降压效果不佳。
服药后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1.根据病情调整药物:一年四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不同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需要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成不变。总的来说,冬春季血压更高一些,需要更多的药物来降低血压;夏秋季血压偏低一些,药物剂量便可减少一些。药物调整的原则,是根据血压监测情况来增减药物。温度变化剧烈的时期血压波动对心血管病患者危害很大,需要密切关注血压的情况。
2.考虑采取联合治疗:高血压的多重发病机制学说决定了降压治疗需要联合治疗,特别是高危或很高危患者;而且不同种类药物协同作用,既有利于降压,又有利于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
3.了解长效与短效制剂:降压药物都有半衰期,为避免一天之中血压忽高忽低,要选用长效制剂来降压(也就是一天一次的药物)。相对来说,长效制剂价格会贵一些。如果服用短效制剂,则应严格根据血压监测和药物半衰期情况,增加每天服药的次数。
总之,应该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平和的心态,避免高血压的发生。同时,高血压患者只要血压控制良好,寿命与正常人相差不大,不必过于担心。每个高血压患者情况都不一样,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日常监测血压,采取个体化原则进行降压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知识
随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手段层出不穷。2018年10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研究了一种通过刺激免疫系统能力对抗肿瘤细胞的方法,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即目前火热的免疫治疗。1.免疫治疗的原理是什么?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和免疫分子(如抗体、免疫球蛋白等)。其中,免疫细胞就像“警察”,巡视进入体内的外来致病因子,一旦发现病毒、细菌等,这些“警察”就会抓住它们并予以消灭。同时,免疫细胞还会监视和清除人体老化、癌变的细胞。
但免疫系统不是越强越好。过于强大的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自身的器官组织,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因此,人体有制约免疫系统的“刹车系统”:当人体不需要免疫系统工作时,免疫系统将被暂时性关闭,其中一个“关闭开关”是一种在免疫细胞表面上的蛋白质(PD-L1),当PD-L1与免疫细胞表面上的另一种蛋白质(PD-1)结合,免疫细胞会被告知“停止攻击”自身。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清除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保证不会进一步发展到癌症。但癌细胞为了逃避免疫细胞的追杀,会产生PD-L1蛋白质与免疫细胞的PD-1蛋白质结合,相当于踩下了免疫系统的“刹车”,与癌细胞接触的免疫细胞就被“蒙住了双眼”,从而放弃追杀癌细胞,这使得癌细胞存活下来继续祸害患者。
因此科学家设想,阻止肿瘤细胞产生的PD-L1蛋白质与免疫细胞的PD-1蛋白质结合,就能让免疫细胞“擦亮双眼”,重新识别并杀灭癌细胞。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PD-1/PD-L1抗体就是阻止上述结合过程而发挥作用的,相当于取消了免疫系统的“刹车系统”,重新发挥人体免疫细胞的强大抗癌功能。
2.哪些肿瘤患者适合免疫治疗?目前除了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几乎所有的实体恶性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都可以使用免疫治疗。
以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肺癌为例:一位确诊为中晚期肺癌的患者,在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如果基因检测发现不适合使用靶向药物,可考虑使用免疫治疗。同时可以进行PD-L1水平表达或肿瘤突变负荷(TMB) 的检测,如果PD-L1表达水平达到50%以上或TMB呈高表达,患者单独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效果可能较好。但一般情况下,PD-L1表达在50%以上的情况较少。因此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来说,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效果更好,目前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使用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甚至可达到和靶向治疗类似的长期生存效果。
3.适合靶向治疗的肿瘤患者可以使用免疫治疗吗?如果没有明确的敏感突变靶点,但适合使用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的患者,可以使用免疫治疗。以原发性肝细胞癌为例,可以使用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也可以使用卡瑞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等免疫治疗药物。
但恶性肿瘤如果有明确的敏感突变靶点,则其适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可能效果欠佳。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研究显示,基因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靶向治疗效果往往较好,但免疫治疗的效果大多不佳。
4.免疫治疗后病灶增大就是无效吗?在免疫治疗几个疗程后,有的患者发现病灶增大。这不一定是免疫治疗无效,有可能是“假性进展”,因为较多免疫细胞进入肿瘤病灶,可导致病灶体积增大。这种情况下不能轻易放弃免疫治疗,可继续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不过少部分患者有免疫治疗后短期内病情迅速进展,称为“超进展”,这种情况就是免疫治疗效果不佳,需要更换治疗方案。
5.老人能用免疫治疗吗?一般来说,没有严重的心肺等基础疾病、能够承受抗癌治疗的老年人,可以进行免疫治疗,且可按照标准剂量使用。
6.什么情况下用免疫治疗效果较好?恶性肿瘤患者在初次诊断时,例如肿瘤体积不大、转移不广泛的情况下,早期使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效果较好。如果经过多种方案治疗,病灶转移较多,病人身体状况不佳,这时候使用免疫治疗可能效果不佳。因此,患者初次确诊中晚期癌症时,如果适合免疫治疗且没有禁忌症,应尽早使用免疫治疗。
7.免疫治疗的副反应有哪些?一般情况下,免疫治疗的副反应是重新激活的免疫细胞,在攻击癌细胞的同时,无差别攻击自身器官、组织和细胞所导致的,其副反应大部分较轻,大多数患者均能承受。常见的包括甲减、甲亢、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免疫性肺炎/皮炎等。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继续免疫治疗,密切观察随访;如果症状较重,可能需要停止免疫治疗,并使用激素治疗。
8.哪些药物可能影响免疫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在免疫治疗前和免疫治疗中,如果使用抗生素、激素、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对免疫治疗效果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这些研究多数是回顾性的,可靠性需进一步验证。总体来说,这些药物在非必要情况下应避免和免疫治疗药物同时使用,但如果这些药物是临床必须使用的,需要医生仔细判断后,慎重决定。
9.免疫治疗的同时可以口服中药治疗吗?患者在免疫治疗的时候,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中药调理,但应避免使用抗肿瘤作用较强的中药,以免加重患者肝肾等器官负担,导致副反应加重的情况出现。
10.饮食起居需要注意什么?免疫治疗过程中,肿瘤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可食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鱼肉、蛋类、豆制品等,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过于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生活中,要注意作息规律,不宜熬夜及过度劳累,戒烟限酒,进行适当文化娱乐和体育锻炼,有助保持良好心态。
全身血管有三个“高危路段”
高危路段一:下肢血管下肢离心脏最远,且血液逆流而上,血管内皮损伤风险大,胆固醇容易在下肢血管沉积,堵塞血管。
下肢血管堵塞早期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一般很难引起重视,一旦到中晚期,斑块会“糊住”血管,引起肢体重度缺血,造成患肢剧烈疼痛,甚至坏死。因此,一旦出现行走后腿脚发凉、发麻、疼痛,或腿部肿胀、皮肤颜色苍白、瘙痒、溃疡,要尽早到医院血管外科进行下肢动脉B超检查,看有没有斑块和明显狭窄。
要想防止下肢血管堵塞,要严格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若病情加重,可遵医嘱接受动脉搭桥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等治,疗。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身体中的血管是“一套系统”,当一个地方的血管出现硬化、狭窄或堵塞时,可能意味着其他部位的血管也不太好了,建议做一下全面的血管检查。已经发生狭窄的血管要定期复查,
高危路段二:颈动脉
颈动脉系统是连接高心脏与大脑最重要的血管,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颈动脉特别容易发生堵塞,其病变可导致严重的脑血管病。多项临床研究证实,50%~75%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病变所致。颈动脉之所以容易堵塞,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血流转向和分支部位。颈总动脉分叉形成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呈Y字型,分支处血流冲刷剪切力大,易造成动脉内膜机械损伤,导致血流中的胆固醇从损伤处进入血管内膜,形成斑块。不过,颈动脉较表浅,通过超声检查很容易就能发现斑块。
颈动脉发生病变前,会发出预警信号,比如语言障碍理解能力下降、手脚不协调突然眼前发黑等,一般数分钟后即可缓解。出现以上情况要及时就医。另外,建议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应筛查颈动脉疾病:年龄大于75岁、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严重外周动脉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颈动脉杂音。常见的检查方法为血管超声,可评估是否有斑块及狭窄程度。
经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病变高危人群的,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饮食少油少盐,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压、血糖、血脂水平。颈动脉已有不稳定斑块或狭窄率超过50%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治疗;若血管狭窄率达到70%,即便没有症状也要积极干预,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病情较重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恢复颈动脉管腔畅通,改善脑供血。
高危路段三:冠状动脉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持续性胸痛更为危险,这说明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血流中断,持续15~20分钟以上心肌就会坏死,即心梗。遗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压力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都会让冠状动脉慢慢变堵。当堵塞程度小于50%时,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若狭窄率超过50%,即可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等稳定型心绞痛症状;若斑块进一步增加或出现斑块不稳定,患者可能在休息时也会出现心绞痛症状,而且持续时间会增加,症状加重;如果斑块不稳定破裂,会导致血栓形成,甚至完全堵塞冠状动脉,出现心梗。
生活中一旦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冠脉CTA或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冠心病虽然是慢性疾病,但可防可控,大家一定要规避危险因素,具体应做到三点。
1.尽早戒烟,不吸烟者要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2.降低血脂,年轻人也要每年查一次血脂,日常生活中养成低脂低盐的饮食习惯,坚持锻炼,发现血脂异常的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他汀类药物等加以控制,或接受有针对性的治疗。3.积极减重,无论多忙,每周都应抽出时间进行一些中高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等,以不引起不适为度。
常吃葡萄有助延寿
多项研究表明,葡萄中富含促进肠道细菌活性、降低胆固醇的化学物质,还含有抗氧化剂,可抑制炎症,降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不仅如此,美国《食品》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常吃葡萄可延寿5年。美国西新英格兰大学药学与健康科学学院药剂学教授约翰·佩祖托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将6周大的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提供标准食物、标准食物+5%标准葡萄粉(相当于1小盒新鲜葡萄)、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5%标准葡萄粉喂食13周后,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生物标记物分析、基因表达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搭配高脂肪食物时,葡萄具有调节肝脏基因表达、防止氧化损伤、诱导脂肪酸代谢、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延长寿命的潜力。
研究人员指出,常吃葡萄可对抗加工食品带来的负面影响,“冲走”其中的精制脂肪和糖。佩祖托博士表示,喂食葡萄粉的实验鼠更少发生脂肪肝,其寿命也明显比其他实验鼠更长,相当于人类寿命延长4~5年。
研究小组还发现,吃葡萄也能促进大脑健康和肝脏健康。葡萄可改善神经元功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加速新陈代谢,帮助燃烧体内过剩的卡路里。此外,英国《食物和功能》杂志刊登的我国一项研究还发现,吃葡萄可降低罹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示范病房副主任医师王垚表示,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氨基酸、果酸和维生素等,具有保护心脏、兴奋大脑、祛痰等诸多功效。老年人适当食用葡萄,有以下好处。1.控糖。葡萄属于低GI(升糖指数,即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的水果,人体对葡萄的消化吸收缓慢,在胃肠停留时间长,相对中GI或高GI的水果来说,食用后血糖峰值低且下降速度慢,从而起到控糖的作用。2.护心。葡萄中钾含量丰富,每100克葡萄中钾含量达104~151毫克,对于心脏具有保护功能。3.降压。葡萄中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压。
不过,王垚提醒,老年人在食用葡萄时要注意以下2点。
控制总量:过多食用葡萄,会对人体血糖造成影响,老年人一天的食用量应控制在250克以内;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不要在餐前空腹或餐后立即食用。
有肾功能障碍的老人谨慎食用:葡萄中钾的含量较高,而肾病患者每摄入100克食物中钾含量应低于100毫克,因此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者尿毒症患者应尽量远离葡萄。此外,葡萄果肉类似果冻,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人在食用葡萄时要格外注意,谨防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