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三六期
发布时间:2022-09-13
编者语: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癌症高发病率不足为奇。但遗憾的是不少人(至少1/3以上)发现时,癌症已属中晚期,甚至已广泛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机遇,最终人财两空。其实癌症只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康复的。
本期我们以威胁国人健康的十大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作为专刊,收集了全国著名的专家、教授给予深度剖析,希望大家给予足够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Globo can2020)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万例(图1),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图2);其中,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图3),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中国新发癌症和癌症死亡人数均居全球第一。
在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中户,肺癌(81.6万)、结直肠癌(55.5万)、胃癌(47.9万)、乳腺癌(41.6万)、肝癌(41.0万)、食管癌(32.4万)、甲状腺癌(22.1万)、胰腺癌(12.5万)、前列腺癌(11.5万)和宫颈癌(11.0万)位列前十位,占新发癌症病例数的78.2%。
近年来,无论全球还是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知的导致肺癌的“罪魁祸首”是吸烟,二手烟、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也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同时,胸部CT等检查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肺癌的发病率(检出率)。
胸部CT检查,发现肺癌的好方法
如何发现早期肺癌?不是抽血化验,不是基因检测,也不是昂贵的“高端体检”,而是胸部CT检查。
CT是一种断层扫描。说得夸张一些,这种检查就像用非常锋利的刀,把人从头到脚切成无数片,然后一片片铺开,医生通过观察每一片的影像,判断其中有没有病变存在。
由于胸部X线检查只能筛查出直径2厘米以上的病变,而胸部CT可以显示直径2毫米以上的病变故早期肺癌只有通过胸部CT检查才能被筛查出来。一般地说,普通人群筛查建议用低剂量胸部CT,其辐射剂量为普通胸部CT的1/6左右,对人体更安全;筛查发现肺结节者,可以选择普通胸部CT,甚至高分辨率胸部CT及三维重建做进一步检查,以便对小结节自豹性质进行精确诊断。
两种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
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呢?一般而言,具有以下表现的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
一种是在不断“长大”的肺结节。在结节的众多特性中,能够缓慢长大是肺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一个肺结节,有毛刺未必是癌;但是,如果它前年只有5毫米,去年1厘米,今年接近2厘米了,那么十有八九是肺癌。当然,如果肺结节长得过快,比如在个月内长大一倍(从5毫米增大到1厘米),那么它大概率不是肺癌,而是炎症,因为恶性肿瘤的进展速度通常不会这么快。对于这类肺市结节,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胸部CT,肺结节可能会缩小甚至消失了。
另一种是直径超过1厘米、形态不好、疑似早期肺癌的肺结节。如果结节已经不小了,且形态世也符合早期肺癌的表现,尤其是随访过程中结节没有明显变化的医生一般建议患者择期进行手术切除。
值得一提的是,“结节周围有血管穿行”并非意味着一定是恶性结节。因为“血管穿行”在CT影像中的表现并不是非常明确,有时可能只是肺结节刚好与肺内的气管或血管影重叠所致,并不能作为确诊恶性结节的依据。
手术是治愈肺癌的唯一机会
对肺癌患者而言,手术是可能获得治愈机会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外,针对不同的肺癌患者,医生还有很多“组合拳”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假设患者是正常的树木,那么化疗就相当于农药,它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对树木造成损伤;放疗好比是强光,虽然可以通过照射杀死树上的害虫,但也会损伤树木;靶向治疗的前提是害虫身上有特殊的“靶点”,靶向药只针对“靶点”发挥作用,对树木的损伤极小;免疫治疗是通过提高树木自身的免疫力,从而起到杀伤和抑制害虫的效果。总体而言,上述非手术治疗都不能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少部分顽强“活”下来的癌细胞仍会不停地分裂、进化,最终出现耐药和肿瘤进展。
一般地说,早期肺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中期肺癌患者往往需要联合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获得更好疗效;晚期肺癌患者丧失手术机会,可以选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手段,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疗效已明显改善,关键在“早”
过去,大多数肺癌患者在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五年生存率不足20%。近年来,随着胸部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患者被发现,并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再加上现在有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新型治疗手段,肺癌患者的预后已明湿改善,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可以被治愈,大部分肺癌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
专家忠告:肺癌发病率那么高,怎么做才能预防肺癌呢?由于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故吸烟者者应戒烟;如果家里有人吸烟,家人应督促其戒烟,以减少二手烟对家庭成员的影响。近年来,不吸烟女性肺癌患者的比例大幅增加,可能与空气污染、厨房油烟等有一定关系。女性朋友做饭时应使用排油烟机,以减少家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肠癌新发病例55.5万例,居癌症新发病例数第2位;死亡病例28.6万例,居癌症死亡病例数第5位。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62年上海市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大肠癌的年发病率约为8.7/10万;到2015年,上海市大肠癌的年发病率已高达65/10万。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大肠癌可分为不的类型:按肿瘤发生的部位,可分为盲肠癌、升结肠癌、横结肠癌、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按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分为隆起型溃疡型和浸润型;按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根据是否有家族史,可分为遗传性大肠癌和散发性大肠癌。
发病率高,原因有三方面
导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了,而大肠癌是一类与寿命相关的恶性肿瘤,年龄越大,发生大肠癌的概率就越高;第二,生活方式改变了,近年来国人的饮食结构逐渐西化,肉类摄入的比例增加,蔬菜摄入的比例下降,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结构会明显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第三,诊断水平提高了,医学的发展、肠镜检查的日益普及,使大肠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
定期筛查很重要
现代医学将疾病的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指在未发生疾病时,针对病因进行预防,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在疾病发生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在疾病初期采取的预防措施。三级预阳方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或恶化。大量实践已证明,大肠场癌是可以预防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作用远大于三级预防。
要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合理、均衡的饮食非常重要。由于摄入高蛋白质、高脂肪和低纤维素的食物是导致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故避免这种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大肠癌一般由大肠息肉或腺瘤演变而来,而这一演变过程一般需要3〜5年。如果能在此期间及时发现并摘除大肠息肉或腺瘤,就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大肠癌在发病早期常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完全没有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而当出现腹痛、腹胀等明显不适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至中晚期。为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45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筛查项目包括粪隐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粪隐血试验适合普查,阳性者需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也可直接行结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者,以后每隔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存在大肠癌高危因素者,包括大肠腺瘤病史、大肠癌家族史、罹患炎症性肠病等,筛查时间宜提前至40岁。
早治疗、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医学上将大肠癌分为4期,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数据显示,大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73.87%;其中,I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91.92%,Ⅱ期为87.15%,Ⅲ期为70.49%,Ⅳ期为27.7%。遗憾的是,我国早期大肠癌的比例还很低,1期患者仅占10%左右,而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1期患者的比例可达30%。为最大限度改善预后,早发现、早治疗是重中之重。
大肠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的大肠癌,治疗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手术治疗包括内镜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和姑息性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化疗、放疗、介入治疗、中医治疗等。
内镜治疗是在结肠镜下进行局部切除治疗,仅限于治疗部分早期大肠癌。若病理检查提示为恶性病变且有预后不良因素,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适用于病灶局限的早中期大肠癌患者,通过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姑息性手术治疗通常为晚期大肠癌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手术目的一般为解除肠道梗阻,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除传统开放手术外,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也被应用于大肠癌的治疗。对于低位直肠癌,涉及能否保留肛门时,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在操作上具有一定优势。
非手术治疗在大肠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术后辅助放化疗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在不同分期和不同部位的大肠癌治疗中,均为标准治疗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免疫治疗也成为大肠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专家忠告:在大肠癌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层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大肠癌诊治理念的不断普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终一定会呈现下降趋势,患者生存率也必将不断提高。如果不幸罹患大肠癌,患者也不必过度消极,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的治疗,进行科学的随访,定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近五成胃癌患者在中国
近年来,尽管胃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中国仍是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年新发胃癌病例。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其“职责”是接纳、储存食物,并进行初步消化,最后将食物排入小肠,由小肠进一步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工作。正常情况下,胃黏膜细胞有有“自动”修复机制,以确保自身健康。若这机制失控,就可能发展为具有不同程度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肿瘤,即胃癌。与其他多数恶性肿瘤一样,胃癌的发生、发展由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内在因素包括基因易感性、免疫缺陷等;环境因素包括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吸烟、酗酒、肥胖、幽门螺杆菌直感染、EB病毒感染和异常精神心理状况等。
早期筛查,摆脱“晚诊晚治”困境
随着胃癌外科治疗技术的进步、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和综合诊疗模式的完善,我国胃癌的诊疗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胃癌早期几乎没有明显不适,而当出现疼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时,往往已是伴有转移、复发等难题的进展期胃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在我国,约90%胃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这部分患者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也仅有30%〜40%。相较于此,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由此可见,早诊早治是提高我国胃癌诊疗水平的关键。其中,定期筛查对提高早期诊断率意义重大。胃癌的筛查方法有血清学人检查(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血清胃泌素17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内镜检查(包括电子胃镜、磁控胶囊胃镜筛查,高清内镜精查),具体筛查方式应听从医生的建议。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现状,并参照《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草案)》,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项者,定期进行胃癌筛查: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以及恶性贫血等疾病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等。
综合治疗,助胃癌患者活得更久、更好
目前,胃癌的临床诊疗更强调“因病施治、因期施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原则, 在多学科团队(MDT) 模式下, 基于精细化的肿瘤学评估和精准分期,选择合理的诊疗策略,实施全程管理,以期达到最优疗效。
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在日益精进的内镜、腹腔镜等微创技术的开展与支持下,胃癌的手术治疗逐渐向“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的微创化方向发展。部分极早期胃癌患者可免于传统手术,通过内镜即可完整切除病灶(如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不符合内镜切除指征的早期胃癌及部分进展期胃癌,可选择腹腔镜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手术。值得一提的是,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胃癌的手术治疗必将朝着更微创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针对进展期胃癌难以避免的复发、转移问题,综合治疗成为突破治疗困境的重要手段。术前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可以让部分不可切除的病灶变为可切除;术后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清除体内可能残留的癌细胞,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此外,随着靶向药物、免疫制剂的陆续问世,放疗、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拓展,以及多模式综合治疗的探索与尝试,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正逐渐显现新的局面。
专家忠告: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只能干预病灶,不能根除病因,可谓治标不治本”。大家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馆饮食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出现不适症被时及时就医,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胃癌、防治胃癌。
现状:发病率、患者生存率均升高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从治疗的角度来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较过去显著提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诊治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93.6%,相较于10年前提升了9.1%;10年生存率达到82.6%,较10年前提升了16.3%。这意味着80%以上的乳腺癌患者能够长期存活,乳腺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目前,我们的乳腺癌诊治水平已与发达国家比肩。
早发现关键词:40岁、钼靶、超声、自检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更早,女性从50岁开始进入乳腺癌高发期。因此,40岁以上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或卵巢癌患者的女性,筛查年龄应提早到40岁以前。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泉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明确推荐“钼靶”和“超声”作为一般人群(40岁以上)的主要筛查方式,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和B超检查。特殊人群,如乳腺较为致密、曾经隆胸、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应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必要时可进行磁共振检查。
乳房自我检查虽然不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但是可以提高大家的防癌意识。女性可以在月经结束后1周左右(绝经后女性每月定期)于沐浴时进行自我检查。如果自检有肿块,有咖啡色、血色乳头溢液,或发现乳房出现酒窝样凹陷,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绝大多数乳腺癌有乳房肿块的表现,如果肿块摸上去较硬、边界模糊不清,且肿块是新长出来的,要高度警惕。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表现为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好的肿块,多发于年轻女性,其本身不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综合治疗:更佳疗效、更小损伤
现在对乳腺癌多采取综合治疗。患早期乳腺癌,主要采用局部治疗(手术、放疗)联合全身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患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乳腺癌,可以通过综合治疗,使乳腺癌变成可以手术,从而改善治疗结果;患晚期乳腺癌,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疾病发展,争取获得长期生存。总体而言,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不仅有手术和放、化疗等,还包括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合,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疾病特征制定精准的治疗策略。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正经历一个“降阶梯”的发展过程。以前,治疗乳腺癌要切除乳房、腋窝淋巴组织、胸大肌、胸小肌,甚至切断肋骨;现在,经筛选后的部分患者仅切除乳房肿块(保乳)也能达到一样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可以不化疗。
保乳、重建:让患者自信地回归社会
现在的乳腺癌治疗更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关心患者能不能自信地回归社会。近些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直在倡导“不让乳腺癌患者失去乳房”的治疗理念,通过保乳手术及乳房重建手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更关注患者的心理康复。接受乳房重建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更容易回归社会,对年轻患者而言尤其如此。长期研究发现,乳房重建术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复发、转移风险。
此外,许多乳腺癌患者会在术后出现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表现为手臂变粗、患肢活动范围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此,有的医院2020年起开设淋巴水肿评估门诊由乳腺外科专业的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和干预,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的淋巴水肿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研究、治疗有突破
近年来,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诊治也有很大进展。对最凶险的“三阴性”乳腺癌,即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为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和原癌基因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我们团队绘制出全球最大的三阴性乳腺癌基因图谱,并提出复旦分型标准,对这些患者分类而治,获得了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双突破。对其他各种难治性乳腺癌,我们进行了大量临床试验,可使患者获益更多。
专家忠告:女性朋友首先应了解自己是否有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年轻乳腺癌或多个乳腺癌患者,说明乳腺癌的遗传风险比较高,应及时到医院的肿瘤遗传门诊咨询,获得专业指导。其次,定期自检和筛查很重要,如果发现异常症状(边缘不清的肿块、乳房皮月扶出现橘皮样改变、乳头形状或位置改变、乳头出血等),要及时就医。乳腺癌患者也不要太担心,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一定可以战胜疾病,回归社会,享受精彩人生。
肝脏不停地生产人体必需的糖和蛋白质,同时降解、破坏来自肠道的有毒物质。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正常肝组织越来越少,直到无法维持最基本的肝脏功能,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
长期以来,中国肝癌的发病人数因肝癌死亡的人数均占全球的50%左右。最近几年,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率稍有下降,肝内胆管癌的发病率稍有上升。
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80%,多数患者发现过晚
①乙肝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
在中国,肝细胞癌的常见病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摄入、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生儿开始普遍接种乙肝病毒疫苗,中国人乙肝病毒感染率逐步下降;同时,高效、低毒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的普遍使用,使慢性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人群也显著减少。不过,由于我国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数量(“存量”)非常庞大,故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目前仍是导致肝细胞癌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变化,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硬化导致的肝细胞癌可能会逐渐增加。
②多数患者确诊过晚
目前,我国肝细胞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即从确诊肝细胞癌之时算起,能够生存超过5年的概率)为12%〜18%。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存期较短,仅不到两成的患者能够活过5年。其原因在于,约2/3的肝细胞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即“发现得太晚了”,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不理想。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03-2005年和2012一2015年中国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10.1%和12.1%,10年间仅有小幅提升。对比日本肝癌患者46.6%的五年生存率,我国还有较大差距。相信随着肝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和疗效的提升,我国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③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
如果患者能在病变早期、尚无症状时就能获得明确诊断,进而接受早期治疗,就能大大提高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值得一提的是,高效的早期诊断(肝细胞癌筛查)是在已经存在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如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脂肪肝患者)中开展,而不是在普通人群中广泛开展。一般地说,高危人群每6〜12个月做一次检查是比较合适的。
筛查方法主要包括肝脏超声、CT或磁共振检查,同时检测血液中的肝细胞癌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异质体、7种微小核糖核酸等。研究表明,在高危人群中进行定期筛查,可提高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手术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
④手术治疗是首选,中晚期患者也有治疗机会
早期肝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此外还可选择射频消融和肝脏移植术。肝脏外科的最新研究数据表明,直径不超过5厘米的单个肝细胞癌,手术切除后的五年生存率已从30年前的45%提高到80%以上。也就是说,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获得根治的机会是很大的。
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而言,随着新型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应用,生存时间与过去相比也已明显延长。中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是经肝动脉的化疗栓塞(TACE) , 平均生存时间可达到30〜36个月。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等),中位生存时间从过去的6〜7个月延长至20个月以上,药物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的概率从5%提升到30%。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药物治疗或联合TACE等局部治疗, 一些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因肿瘤显著缩小而获得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最终也有望达到根治性的效果。
肝内胆管癌:占原发性肝癌的20%,易转移,疗效更差
①除乙肝病毒感染外,慢性胆道感染或结石刺激也是诱因
肝内胆管癌也是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占肝细胞癌的1/5左右。除乙肝病毒感染外,慢性胆道感染或结石刺激也是导致肝内胆管癌的主要原因。与肝细胞癌相似,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需要借助超声、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监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A 19-9、CEA(癌胚抗原) 等。
②早期首选手术,晚期首选化疗
肝内胆管癌的治疗原则与肝细胞癌类似,早期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肿瘤以药物治疗为主。由于肝内胆管癌比肝细胞癌更容易发生转移,故治疗效果比肝细胞癌更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正在研究的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其联合治疗方案,有望使肝内胆管癌的疗效大幅提高。少部分存在特殊基因突变(如FGFR2、Her-2、IDH2等) 的肝内胆管癌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分子靶向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疗效。
专家忠告:肝癌是可以预防的,接种乙肝疫苗、不吃霉变食物、少吃高热量食物、多运动等,都是预防肝癌的可行手段。肝癌高危人群应坚持每6~12个月体检一次,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肝癌。对肝癌患者而言,大多数早期患者可以获得根治机会,即使是中晚期患者,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策略,也有望长期生存。
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癌主要分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后者是国内最常见的食管癌组织学类型。按病理学形态,早期食管癌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中晚期食管癌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和未定型。
不良生活习惯,食管癌的重要诱因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和家族聚集性特点,高发区域基本分布在两河流域(黄河上下游和长江下游),包括太行山区(河南、河北及山西交界)、大别山区(湖北及安徽)、苏北地区、新疆及四川,说明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于食管癌的发生和进展。同时, 基因突变、RNA干扰、DNA损伤修复、肿瘤微环境、饮食习惯、慢性不良刺激、免疫炎症等也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癌的发生与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如大量饮酒,长期吸烟,长期食用过咸、过烫、腌制、霉变食物等。
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筛查意识不可少
由于早期筛查工作尚不普及,我国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仅为15%〜20%,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近年来,随着胸部CT检查、胃镜检查的普及,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以往有了一定程度提高。要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早诊早治是关键。
在食管癌高发地区进行普查的重要方法是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食管造影(钡餐)检查也被广泛应用于食管癌患者的初步评估。胸部CT检查可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器官的关系,虽然无法确诊食管癌,但对食管癌的分期、可否手术、预后评估等有一定帮助。目前,食管癌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标志物,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活检是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检查有助于发现更早期的食管癌。
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包括:50〜70岁的中老年人(食管癌高发地区35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经常吃腌制、熏制食物,喜欢烫食,家族中有食管癌、胃癌患者,等等。上述人群应特别重视食管癌的筛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个体化综合治疗,“一人一策”
手术、化疗及放疗是治疗食管癌的三大手段,在控制病情恶化、抑制癌细胞扩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的副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目前公认的食管癌的治疗策略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一般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外侵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全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个体化选择。
早期食管癌患者,若病变局限于食管黏膜和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通过内镜下治疗即可获得根治,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对肿瘤侵犯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食管癌患者而言,首选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的传统手术路径一般有三种,即经左胸入路、经右胸入路、非开胸经食管裂孔食管钝性剥脱术和食管内翻拔脱术。近年来,微创食管癌手术技术发展迅猛,主要分为经纵隔和经胸腔两类。与此同时,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也被应用于食管癌微创治疗领域。该手术系统具有三维立体图像、10倍率放大的手术视野和7个自由度的机械臂,实现了手术的高度灵巧性和稳定性,克服了腔镜手术二维视觉、操作自由度受限的缺陷。不过,“机器人手术”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局部进展期的食管癌患者而言,宜先行新辅助放化疗,然后再进行食管癌根治术。放疗和化疗虽然疗效确切,但存在消化道反应、免疫功能抑制、肺炎、食管炎等副作用,可能影响后续治疗效果,甚至加速病情恶化,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相关新型化疗药物也在不断研究中。
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已被证明可以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率。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用于食管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但相关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给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专家忠告: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控制肥胖吸烟、饮酒,以及食用过咸、过烫、腌制、熏制食物等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存在食管癌高危因素者,应定期去医院行上消化道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而言,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及时、规范的综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改善预后。
甲状腺癌有“重女轻男”的特点,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甲状腺癌虽然发病率高,但预后相对较好,在欧美发达国家,甲状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目前,我国甲状腺癌的诊治效果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已逐步缩小。
多数患者无症状,超声检查可发现
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早期诊断主要靠颈部触诊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方便、无创、廉价,可以发现微小的甲状腺结节。需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极少数会发生癌变。
初次发现甲状腺结节者,切勿急着“斩草除根”,)而应寻求专科医生的指导,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主要方法包括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以及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肿瘤标志物和分子检测,等等。
目前认为,童年时期电离辐射暴露史、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全身放疗史等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另外,长期熬夜、过度焦虑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因此,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合理体重,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预防甲状腺癌。
常有患者问:甲状腺结节是否与碘摄入有关?平时食用的加碘盐是否该换成无碘盐?实际上,目前尚无大型临床试验证实碘摄入会导致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癌。反之,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缺碘动物发生甲状腺癌的风险较高。因此,大家无须“恐碘”,适量摄入碘是安全的。
类型不同,预后差别大
甲状腺癌主要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最常见,占85%90%,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较“温和”,患者预后良好;髓样癌较特殊,其特征是肿瘤本身能产生降钙素,可能引起心悸、腹泻等症状;未分化癌较为罕见,是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侵袭性强,患者生存率低。
甲状腺癌并非越小越“安全””。直径小于1厘米的乳头状癌称为微小癌,一般无症状,但部分会出现高侵袭性特征,如淋巴结转移、侵犯邻近神经和血管等。因此,不能因为肿瘤较小而疏于管理。
首选手术治疗,辅以综合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的甲状腺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优化诊疗流程,帮助患者获得较好疗效。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术后酌情辅以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或放疗等。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1》要求,以乳头状癌为例:①若肿瘤直径≤1厘米,无明显转移、局部侵犯或既往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推荐行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有远处转移或明确淋巴结转移,推荐行甲状腺全切/近全切除术。②若肿瘤直径为1〜4厘米,无明显转移、局部侵犯及既往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推荐行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或甲状腺体全切(近全切)术。③若肿瘤直径>4厘米,或存在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局部侵犯、病理亚型分化差、既往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等,推荐行甲状腺全切/近全切除术。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除常规颈前弧形切口的开放手术外,一些符合指征的甲状腺癌患者可选择腔镜手术或“机器人手术”,以达到切口缩小、隐蔽的效果,同时满足肿瘤根治和美容的需求。腔镜手术一般为胸前入路,即在患者乳晕、胸前或腋窝处开1〜2厘米的小切口,置入腔镜镜头及器械,完成手术操作;其他入路包括口腔入路、耳后枕部入路等。
术后,医生会根据病理报告提示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包膜侵犯、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确定患者的复发风险。一般地说,有肉眼可见的甲状腺病灶腺外侵袭、远处转移及原发灶未能完全切除等因素的,为高复发风险患者;其他为低、中复发风险患者。低、中复发风险患者,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只需要采用内分泌治疗,即通过服用外源甲状腺激素, 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降低复发风险。高复发风险患者术后需要进行核素治疗,这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是手术的必要和有益补充。
近些年,随着超声介入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消融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这是一种热消融技术,将消融针插入病灶后释放热能,使病灶在 高温下发生凝固性坏死。此项技术原本用于良性结节的治疗,近年来逐渐被尝试用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治疗。区别于根治性手术,热消融是一种局部治疗,只有小部分患者适用,且尚需更长时间的随访数据来确定其对甲状腺癌的长期疗效。
总之,甲状腺癌的管理需要多学科、规范化诊治,一般以外科手术为主导,必要时联合核医学科、内分泌科、肿瘤科、超声科等相关科室共同制定诊疗方案,使患者获得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提高疗效与生活质量。
专家忠告: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后,患者无须过分紧张,应重视它、勇敢面对它,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诊治、规律随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获得最佳疗效。
胰腺癌的高发年龄为40〜80岁,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近年来,我国胰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渐趋年轻化。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胰腺癌年发病率约为4.29/10万,较15年前明显升高。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重、国人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预计胰腺癌的发病率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升高。
与此同时,胰腺癌的死亡率亦居高不下。胰腺位于胃与脊柱之间,深藏于腹部深处,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多数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丧失手术机会,预后差;多数患者确诊后的生存期仅为1年左右。
早发现,改善预后的“重中之重”
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是胰腺癌被称为“癌王”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是提升胰腺癌疗效、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要早期发现胰腺癌,首先应了解其高危因素。在我国,满足以下任何一项即可认为存在胰腺癌患病风险:
存在上述高危因素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胰腺癌筛查。早期筛查手段主要包括:①检测肿瘤标志物,常用的有糖类抗原19-9(CA 19-9) 、癌胚抗原(CEA) 、CA 125等。肿瘤标志物虽然缺乏诊断特异性,但其升高对胰腺癌的诊断有提示作用,患者应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②腹部薄层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密度及血供情况。③PET-CT检查, 可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和代谢负荷,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癌,并评价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情况。④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是定位和定性胰腺癌最准确的方法。⑤磁共振、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等检查,也是常用的胰腺癌筛查手段。
其中,腹部CT检查是诊断胰腺癌最常用的方法,而腹部薄层CT检查的出现大大增加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在薄层CT检查尚未普及时,部分患者会因CT扫描未触及肿瘤层面而被漏诊。
治疗胰腺癌,须“多学科协作”
确诊为胰腺癌后,患者只能等待死神的降临吗?当然不是。内科医生善用放疗、化疗等手段遏制肿瘤进展,外科医生善用手术刀将肿瘤精准切除,“内外兼修”方可获得较好疗效。
胰腺癌的治疗方式因人而异:针对早期胰腺癌,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胰头部肿瘤常规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部肿瘤常规采用胰体尾加脾切除术,术后常规进行辅助化疗;针对交界可切除胰腺癌和局部进展暂不宜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可先采取术前新辅助治疗,使肿瘤“降期”后,再行手术切除;不 可切除或合并远处转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可采用姑息性化疗,以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某些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遗憾的是,胰腺癌患者尚未从中获益,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单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 1) 单抗用于晚期胰腺癌的研究结果并不理想。不过,CD40激动剂、溶瘤病毒、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受体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 疗法等免疫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已有初步进展。此外,多药诱导化疗后联合消融或放疗、肿瘤电场治疗等新兴治疗方式,也将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希望。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了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对胰腺癌患者而言,多学科综合治疗能够“少跑腿,多看专家,得到更全面的评估,实实在在获益”。对晚期患者而言,综合治疗尤为重要。癌症晚期并非“无药可救”,合理的综合治疗能使患者更有尊严、更为舒适地度过每一天。
专家忠告:普通大众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少饮酒,控制高脂、高蛋白质食物摄入,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情绪,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胰腺癌患者也应保持良好心态,因为胰腺癌早已不是不治之症,应正视它,面对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获得更好疗效。
症状与“增生”相似,早期诊断率不高
前列腺位于男性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汇合点,其结构类似鸡蛋,“蛋黄”相当于前列腺移行带,“蛋清”相当于前列腺周围带。“蛋黄”区域是前列腺增生的发生部位,而“蛋清”区域是前列腺癌的好发区域。
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健康体检的普及,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但仍不能令人满意。在我国,仅1/3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为早期,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导致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总体预后远差于西方发达国家。
前列腺癌早期经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而且在老年男性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可同时存在,,当出现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时,患者常认为患了前列腺增生,而忽视了对前列腺癌的筛查。
定期查“PSA”,必要前须“穿刺”
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与前列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中老年男性可定期进行血清PSA检查,作为前列腺癌的“初筛”血清PSA检查主要看三个指标:总PSA(TPSA) 、游离PSA(FPS A) 和两者的比值(F/T) 。通常所说的PSA, 指的是TPSA, 正常值为0〜4纳克/毫升。若TPSA介于4〜10纳克/毫升, 则属于“灰区”,要看F/T;如果F/T降低,则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以便排除前列腺癌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除前列腺癌外,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指诊、性生活等, 都可能引起血清PSA升高。因此, 当检查发现血清PSA升高时,患者不必过分恐慌,但要弓起重视,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以明确血清PSA升高的原因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直肠前列腺指诊、磁共振检查等,必要时须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列腺穿刺的指征包括:直肠指旨检发现前列腺可疑结节;磁共振或经直肠超声发现可疑病灶;PSA>10纳克/毫升, 或PSA介于4〜10纳克/毫升而F/T降低。
前列腺穿刺的具体方式包括“经直肠”利和“经会阴””两种,均需要在直肠超声的引导下进行。近年来开展的多参数磁共振与经直肠超声实时融合引导的前列腺靶向精准穿刺活检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精准度。
早期患者首选手术
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选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已在国内广泛开展,医生只需要在患者腹部打几个小孔,通过专门的腹腔镜器械将前列腺分离、切除,然后重新连接膀胱和尿道即可。近年来兴起的“机器人手术”,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精度和可行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的机械臂比人手更灵活,活动度更大,且可滤除人手的自然颤动,可以在狭小空间进行精细操作,便于医生完整切除病灶,同时更好地保护周围神经和血管。
勃起功能障碍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医生会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来保留前列腺表面的勃起神经,使前列腺癌患者的勃起功能少受手术的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另一个常见并发症是尿控障碍。医生会通过前列腺磁共振检查结果分析前列腺部尿道和尿道括约肌的形态,制定保留前列腺尖部的手术策略,在精准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充分保留患者的尿控功能,避免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中晚期患者须综合治疗
中期前列腺癌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如手术和放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等。雄激素在前列腺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抗雄激素治疗(内分泌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可使依赖雄激素的肿瘤细胞因丧失营养而停止生长。
激素敏感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包括去势(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和抗雄激素治疗。不过,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
激素抵抗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可接受二线内分泌治疗和化疗。有骨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可联合骨保护剂(主要是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以预防和降低骨相关事件,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专家忠告:早期发现是提高前列腺癌疗效的关键。50岁以上男性应定期进行血清PSA检查。直系亲属中有前列腺癌患者的人,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高于常人,是前列腺癌筛查的重点对象。
病因明确,有望被消除
数据显示,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且有明显的地域分布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的是,宫颈癌病因相对明确,主要是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 持续感染。因此, 宫颈癌将可能成为第一个被消除的恶性肿瘤, 主要措施是接种HPV疫苗、宫颈癌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所谓消除宫颈癌,是指通过有效手段使发病率低于4/10万,并采取措施长期维持。2020年12月,我国宣布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这一全球战略目标可概括为“90-70-90”:到2030年,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全程接种HPV疫苗, 70%的妇女在35~45岁接受至少一次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90%癌前病变患者得到治疗,90%浸润性癌患者得到科学管理)。
接种疫苗,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原因。80%的妇女一生中可感染HPV, 通常在8〜10个月内自然清除,只有5%的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此外,宫颈癌也存在多种高危因素,如多个性伴侣、过早开始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吸烟、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宫颈癌的预防应从去除病因和高危因素开始, 即接种HPV疫苗, 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不洁性行为、无保护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戒烟,等等。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 特别是17岁以下的低龄女性; 同时推荐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接种HPV疫苗, 无论是否存在HPV感染或宫颈细胞学异常。
目前, 在HPV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已显示出显著的预防效果。在我国, 由于大众对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HPV疫苗认识不足, HPV疫苗为非免疫规划疫苗且供应不足,所以HPV疫苗接种率较低。
现在我国市场上的HPV疫苗供不应求,尤其是进口九价HPV疫苗。事实上,二价和四价疫苗的保护力已经足够,国产疫苗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如果实在预约不到九价疫苗,也不必过于执着,能预约到哪种,就先接种哪种。毕竟HPV 16、18型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尽早接种二价或四价疫苗,可以尽早起到保护作用。即便已感染某种亚型HPV,仍可接种HPV疫苗, 以避免感染其他亚型HPV。值得一提的是, 注射HPV疫苗并非可以完全避免宫颈癌的发生,接种后仍须定期筛查。
定期筛查,阻止宫颈癌发生
宫颈癌发展较为缓慢, 从宫颈感染高危型HPV发展至癌前病变,再发展至宫颈癌,一般需要十余年。在此期间,可以通过定期筛查及时发现病变,进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阻止宫颈癌的发生。
女性自25岁以后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下宫颈组织学活检, 即“三阶段筛查法”。
宫颈上皮液基细胞学检查(TCT) 结果分为正常范围细胞、炎症细胞(包括微生物感染)、不明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 、鳞癌(SCC) 、不明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AGC) 、腺癌(AC) 等。HPV检测是取宫颈脱落细胞, 通过基因检测判断细胞内是否有HPV感染。以上两种检查无痛、无创、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结果异常者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通过阴道镜检查,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患者阴道和宫颈的形态,发现宫颈病变,还可以进行多点活检和宫颈管搔刮术,确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目前,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宫颈环形电切(LEEP) 术和冷刀锥切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技术也逐渐被用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中,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筛查效率,避免漏诊及误诊。
治疗:更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保留生育功能
近二十年来,随着发病年轻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宫颈癌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较高。宫颈癌的治疗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等综合考虑,一般采用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根除疾病、提高生存率的基础上,宫颈癌的治疗正在尽可能地实现微创化。同时,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锥切术或广泛宫颈切除术、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卵巢移位术、保留女性正常性生活的腹膜代阴道术等手术方式,新化疗方案,以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都有助于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及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宫颈癌治疗结束后,患者应当规律随访:治疗结束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治疗结束后3〜5年,每6〜12个月随访一次。
专家忠告:为预防宫颈癌,所有适龄女性都应尽早接种HPV疫苗; 有性生活的女性应重视体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当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异常排液、性生活后出血、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如果不幸罹患宫颈癌,患者也不要灰心,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坚持定期随访,就可以获得治愈的希望。
营养支持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基础
肿瘤营养支持治疗是在准确评定患者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实施包括膳食指导、口服营养补充剂、管饲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的多种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并遵循基本原则:当胃肠道可使用时,首选肠内营养支持,并改善因肿瘤引起的代谢紊乱,维持机体能量和营养素平衡;当患者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时,可选择肠外营养。
通常,医生需要根据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治疗策略,结合其营养状况,制订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和代谢调理治疗策略。
存在营养不良、预期寿命超过3个月的肿瘤患者,其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是补足实际摄入量与应有摄入量的差距,维持或改善营养状况,提供机体每日需要的营养物质。
中晚期肿瘤患者单独营养补充无法纠正营养不足和代谢紊乱,还应联合药物治疗。
存在营养不良或风险的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应接受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患者若需营养支持,宜优先选用肠内营养或联合使用肠外、肠内营养。
正在接受放疗的患者,若有明显营养不良、且摄食受到严重影响、预期持续时间大于一周,需要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视具体情况采用低脂、低渣无乳糖等饮食,补充富含谷氨酰胺的食物或肠外营养制剂,补充益生菌以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等。
化疗常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直接影响肿瘤患者对食物的摄入和消化,进而影响其营养状况及对化疗的耐受性。患者可酌情选用益生菌制剂,以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并视情况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饮水,适当活动以增加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消化吸收功能严重下降的患者多需要辅助应用肠外营养。
肿瘤患者常见营养问题巧应对
①吞咽困难
对策:尽量选择质软、细碎,易咀嚼、吞咽的食物,可用食物搅拌机将食物打成泥,并以勾芡方式烹调,或与肉汁、肉汤等同时进食;每天宜进食6〜8杯流质食物,稠度以适合吞咽为宜;如无法从食物中获得足够营养,可以口服或管饲补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②食欲不振
对策:少食多餐;经常变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注意食物色、香、味的调配;多选择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餐前可食用少许开胃食物(如酸梅汤、果汁等);适当食用山楂、白扁豆等有助于促进食欲的食物;保持愉快的心情,营造轻松的就餐环境;若感觉疲劳,应休息片刻,待体力恢复后再进食;选择高能量密度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作为营养来源。
③便秘
对策:多喝水,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坚果(如核桃、杏仁)、全麦面包等;少吃辣椒、葱、姜等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食用银耳汤、核桃黑芝麻糊、蜂蜜柚子茶、红薯粥、蜂蜜水等;放松紧张情绪,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证适度体力活动。
④恶心、呕吐
对策:注意补充水分,如温热的糖盐水或清淡、微凉的饮料;少食多餐,干稀分食,起床后及运动前吃一些较干的食物,如饼干、面包等;适当食用偏酸、咸味的食物,避免食用太甜、太油腻的食物;严重呕吐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吐药,适当饮用姜汁橘皮饮、鲜藕汁等也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⑤白细胞减少
对策:多吃肉类、奶类、蛋类、花生、香菇等营养丰富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药物。
⑥贫血
对策:适当多食动物血、畜禽肉类、大枣、核桃、枸杞子桂圆、红豆、黑芝麻、花生、小米、菠菜、油菜、豆类等食物,以保证铁、维生素B12、叶酸、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有助于铁的吸收,应每天食用;出现贫血时,应避免饮用可抑制铁吸收的浓茶和咖啡。
专家忠告:近年来,饮食因素在预防和治疗癌症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数据表明,至少40%的癌症与饮食不当有关。很多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保持健康的膳食模式,“好好吃饭”,能帮助我们远离癌症。
肿瘤成因:诸多因素,合而为病
肿瘤一病,自古有之,最早可追溯到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甲骨文记载了人们对“瘤”的最初认识,即“留聚不去,是以为病”在与肿瘤的斗争过程中,中医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取得了大量宝贵经验。
中医病因学理论的“三因致病”学说,可以应用到肿瘤中,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内因:正气虚弱,情志失调
内因方面,一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气机运行失常,致使痰饮、瘀血内生,五脏蓄毒,从而成为肿瘤产生的内在基础,这与现代医学所阐述的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有着异曲同工之理;二是由于情志失调,七情过极,致使脏腑气血逆乱,引起邪毒瘀滞经络,久郁成疾,久疾成病,久病成灾。有研究表明,乳腺癌、肝癌的发生与长期抑郁、焦虑和失望情绪有着密切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亦证明,严重的精神刺激会引起人体神经-内分泌轴的紊乱,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衡,诱发炎症因子风暴,为正常细胞的恶变制造“可趁之机”
外因:外邪感染,积久而成
外因方面,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侵袭,影响脏腑功能,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积久而成肿瘤。除六淫邪气外,EB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等病毒感染,烟草、油烟、石棉及重金属污染等,均属于外邪范畴。有研究表明,EB病毒的感染与鼻咽癌发病有着直接关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石棉会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大幅上升。以上研究均证实,外源生感染或环境污染均可能诱发肿瘤。
不内外因:饮食失宜,人体老龄化
不内外因方面,主要包括饮食失宜和年龄因素,饮食不节、不洁、偏嗜,以及人体老龄化,均可导致肿瘤发生。暴饮暴食、肆食不洁食物或偏食辛香之物,易损伤脾胃运化功能,继而气血凝聚,痰湿横生,蓄毒体内,诱发肿瘤。如嗜嚼槟榔诱发口腔癌,就是饮食失宜的典型。
以上诸多因素合而为病,最终将人体营造成“瘀滞、毒聚、痰凝、正虚”的病理状态,为形成正虚标实的肿瘤环境奠定基础。
中医药治肿瘤: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在肿瘤治疗方面,中医尤其注重“正邪相争”的理念。《内经》云:“正盛则邪退,邪盛则正衰。”在不同的疾病阶段,中医药治疗对“正邪”的重视程度及其作用模式各有不同。
在肿瘤初期,人体的正气强盛,与邪气交争可以不落下风,此时治疗上可以因势利导,加强涤痰、破瘀、解毒、清热之力,以助正气驱邪。
在肿瘤中期,正气逐渐势微,与邪气相搏,仅能维持平衡状态,故治疗上应注重扶正祛邪,在扶助正气的同时,佐以化痰、活血等驱邪药物,以“驱邪而不伤正”作为原则。
在肿瘤晚期,人体正气虚衰而邪气强盛,正邪交争,正气往往不能压制邪气而耗散,此时的治疗应以扶正为主,佐以少量驱邪药物,以补充耗散的正气。
中医药全程介入,肿瘤治疗“如虎添翼”
对肿瘤术后患者,中医药的介入有助于术后康复,还能减少术后的不良应,延缓或遏制肿瘤的复发。在患者放化疗期间,中医药的介入有助于减少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加治疗敏感性,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耐受性更强,也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抑瘤疗效,让患者得到更大的生存获益。多项研究均表明,中医药治疗有助于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保证化疗药物足量、足疗程应用。
最近十余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分子靶向药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各种肿瘤治疗的指南中,而中医药与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疗效亦很喜人。
中医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分子靶向药引起的皮疹、腹泻等副作用,同时延长靶向药物的耐药时间,在改善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药物疗效、延缓耐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对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医药的介入更是“如虎添翼”,有助于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使药物疗效最大化。
在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中,中医药作为姑息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对肿瘤引起的恶病质、疲乏等症状,中医药治疗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有助于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合理选择中医药治疗
由于中医药治疗需要贯穿肿瘤治疗全过程,故肿瘤患者在开始西医治疗的同时,就应进行中医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治疗时期、治疗手段,制订并调整中医药治疗宁方案,使获益最大化。当然,患者也不能因接受了中医药治疗而全盘否定其他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
上一篇: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三五期
下一篇: 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三七期
本期我们以威胁国人健康的十大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作为专刊,收集了全国著名的专家、教授给予深度剖析,希望大家给予足够重视。
威胁国人健康的十大癌症
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和癌症死亡人数居全球第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Globo can2020)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万例(图1),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图2);其中,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图3),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中国新发癌症和癌症死亡人数均居全球第一。
在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中户,肺癌(81.6万)、结直肠癌(55.5万)、胃癌(47.9万)、乳腺癌(41.6万)、肝癌(41.0万)、食管癌(32.4万)、甲状腺癌(22.1万)、胰腺癌(12.5万)、前列腺癌(11.5万)和宫颈癌(11.0万)位列前十位,占新发癌症病例数的78.2%。
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双高”的“头号癌症”
肺癌是源于支气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占85%)和小细胞肺癌(占15%)两种类型。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腺癌、鳞癌等组织学类型。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220.7万例,死亡病例179.6万例;其中,我国肺癌新发病例81.6万例,死亡病例71.5万例,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居我国所有癌症首位。近年来,无论全球还是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知的导致肺癌的“罪魁祸首”是吸烟,二手烟、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也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同时,胸部CT等检查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肺癌的发病率(检出率)。
胸部CT检查,发现肺癌的好方法
如何发现早期肺癌?不是抽血化验,不是基因检测,也不是昂贵的“高端体检”,而是胸部CT检查。
CT是一种断层扫描。说得夸张一些,这种检查就像用非常锋利的刀,把人从头到脚切成无数片,然后一片片铺开,医生通过观察每一片的影像,判断其中有没有病变存在。
由于胸部X线检查只能筛查出直径2厘米以上的病变,而胸部CT可以显示直径2毫米以上的病变故早期肺癌只有通过胸部CT检查才能被筛查出来。一般地说,普通人群筛查建议用低剂量胸部CT,其辐射剂量为普通胸部CT的1/6左右,对人体更安全;筛查发现肺结节者,可以选择普通胸部CT,甚至高分辨率胸部CT及三维重建做进一步检查,以便对小结节自豹性质进行精确诊断。
两种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
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呢?一般而言,具有以下表现的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
一种是在不断“长大”的肺结节。在结节的众多特性中,能够缓慢长大是肺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一个肺结节,有毛刺未必是癌;但是,如果它前年只有5毫米,去年1厘米,今年接近2厘米了,那么十有八九是肺癌。当然,如果肺结节长得过快,比如在个月内长大一倍(从5毫米增大到1厘米),那么它大概率不是肺癌,而是炎症,因为恶性肿瘤的进展速度通常不会这么快。对于这类肺市结节,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胸部CT,肺结节可能会缩小甚至消失了。
另一种是直径超过1厘米、形态不好、疑似早期肺癌的肺结节。如果结节已经不小了,且形态世也符合早期肺癌的表现,尤其是随访过程中结节没有明显变化的医生一般建议患者择期进行手术切除。
值得一提的是,“结节周围有血管穿行”并非意味着一定是恶性结节。因为“血管穿行”在CT影像中的表现并不是非常明确,有时可能只是肺结节刚好与肺内的气管或血管影重叠所致,并不能作为确诊恶性结节的依据。
手术是治愈肺癌的唯一机会
对肺癌患者而言,手术是可能获得治愈机会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外,针对不同的肺癌患者,医生还有很多“组合拳”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假设患者是正常的树木,那么化疗就相当于农药,它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对树木造成损伤;放疗好比是强光,虽然可以通过照射杀死树上的害虫,但也会损伤树木;靶向治疗的前提是害虫身上有特殊的“靶点”,靶向药只针对“靶点”发挥作用,对树木的损伤极小;免疫治疗是通过提高树木自身的免疫力,从而起到杀伤和抑制害虫的效果。总体而言,上述非手术治疗都不能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少部分顽强“活”下来的癌细胞仍会不停地分裂、进化,最终出现耐药和肿瘤进展。
一般地说,早期肺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中期肺癌患者往往需要联合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获得更好疗效;晚期肺癌患者丧失手术机会,可以选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手段,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疗效已明显改善,关键在“早”
过去,大多数肺癌患者在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五年生存率不足20%。近年来,随着胸部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患者被发现,并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再加上现在有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新型治疗手段,肺癌患者的预后已明湿改善,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可以被治愈,大部分肺癌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
专家忠告:肺癌发病率那么高,怎么做才能预防肺癌呢?由于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故吸烟者者应戒烟;如果家里有人吸烟,家人应督促其戒烟,以减少二手烟对家庭成员的影响。近年来,不吸烟女性肺癌患者的比例大幅增加,可能与空气污染、厨房油烟等有一定关系。女性朋友做饭时应使用排油烟机,以减少家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大肠癌:发病率持续攀升,“筛查”必不可少
大肠是结肠(包括盲肠和阑尾)、直肠和肛管的统称,位于消化道的末端。医学上将发生于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称为结直肠癌,也称“大肠癌”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肠癌新发病例55.5万例,居癌症新发病例数第2位;死亡病例28.6万例,居癌症死亡病例数第5位。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62年上海市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大肠癌的年发病率约为8.7/10万;到2015年,上海市大肠癌的年发病率已高达65/10万。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大肠癌可分为不的类型:按肿瘤发生的部位,可分为盲肠癌、升结肠癌、横结肠癌、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按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分为隆起型溃疡型和浸润型;按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根据是否有家族史,可分为遗传性大肠癌和散发性大肠癌。
发病率高,原因有三方面
导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了,而大肠癌是一类与寿命相关的恶性肿瘤,年龄越大,发生大肠癌的概率就越高;第二,生活方式改变了,近年来国人的饮食结构逐渐西化,肉类摄入的比例增加,蔬菜摄入的比例下降,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结构会明显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第三,诊断水平提高了,医学的发展、肠镜检查的日益普及,使大肠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
定期筛查很重要
现代医学将疾病的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指在未发生疾病时,针对病因进行预防,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在疾病发生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在疾病初期采取的预防措施。三级预阳方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或恶化。大量实践已证明,大肠场癌是可以预防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作用远大于三级预防。
要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合理、均衡的饮食非常重要。由于摄入高蛋白质、高脂肪和低纤维素的食物是导致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故避免这种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大肠癌一般由大肠息肉或腺瘤演变而来,而这一演变过程一般需要3〜5年。如果能在此期间及时发现并摘除大肠息肉或腺瘤,就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大肠癌在发病早期常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完全没有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而当出现腹痛、腹胀等明显不适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至中晚期。为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45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筛查项目包括粪隐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粪隐血试验适合普查,阳性者需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也可直接行结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者,以后每隔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存在大肠癌高危因素者,包括大肠腺瘤病史、大肠癌家族史、罹患炎症性肠病等,筛查时间宜提前至40岁。
早治疗、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医学上将大肠癌分为4期,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数据显示,大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73.87%;其中,I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91.92%,Ⅱ期为87.15%,Ⅲ期为70.49%,Ⅳ期为27.7%。遗憾的是,我国早期大肠癌的比例还很低,1期患者仅占10%左右,而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1期患者的比例可达30%。为最大限度改善预后,早发现、早治疗是重中之重。
大肠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的大肠癌,治疗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手术治疗包括内镜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和姑息性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化疗、放疗、介入治疗、中医治疗等。
内镜治疗是在结肠镜下进行局部切除治疗,仅限于治疗部分早期大肠癌。若病理检查提示为恶性病变且有预后不良因素,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适用于病灶局限的早中期大肠癌患者,通过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姑息性手术治疗通常为晚期大肠癌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手术目的一般为解除肠道梗阻,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除传统开放手术外,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也被应用于大肠癌的治疗。对于低位直肠癌,涉及能否保留肛门时,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在操作上具有一定优势。
非手术治疗在大肠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术后辅助放化疗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在不同分期和不同部位的大肠癌治疗中,均为标准治疗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免疫治疗也成为大肠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专家忠告:在大肠癌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层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大肠癌诊治理念的不断普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终一定会呈现下降趋势,患者生存率也必将不断提高。如果不幸罹患大肠癌,患者也不必过度消极,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的治疗,进行科学的随访,定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胃癌:标本兼治,科学防治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108.9万例,死亡病例76.9万例;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7.9万例,居癌症新发病例数第3位;死亡病例37.4万例,居癌症死亡病例数第3位。近五成胃癌患者在中国
近年来,尽管胃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中国仍是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年新发胃癌病例。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其“职责”是接纳、储存食物,并进行初步消化,最后将食物排入小肠,由小肠进一步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工作。正常情况下,胃黏膜细胞有有“自动”修复机制,以确保自身健康。若这机制失控,就可能发展为具有不同程度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肿瘤,即胃癌。与其他多数恶性肿瘤一样,胃癌的发生、发展由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内在因素包括基因易感性、免疫缺陷等;环境因素包括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吸烟、酗酒、肥胖、幽门螺杆菌直感染、EB病毒感染和异常精神心理状况等。
早期筛查,摆脱“晚诊晚治”困境
随着胃癌外科治疗技术的进步、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和综合诊疗模式的完善,我国胃癌的诊疗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胃癌早期几乎没有明显不适,而当出现疼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时,往往已是伴有转移、复发等难题的进展期胃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在我国,约90%胃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这部分患者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也仅有30%〜40%。相较于此,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由此可见,早诊早治是提高我国胃癌诊疗水平的关键。其中,定期筛查对提高早期诊断率意义重大。胃癌的筛查方法有血清学人检查(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血清胃泌素17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内镜检查(包括电子胃镜、磁控胶囊胃镜筛查,高清内镜精查),具体筛查方式应听从医生的建议。
综合治疗,助胃癌患者活得更久、更好
目前,胃癌的临床诊疗更强调“因病施治、因期施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原则, 在多学科团队(MDT) 模式下, 基于精细化的肿瘤学评估和精准分期,选择合理的诊疗策略,实施全程管理,以期达到最优疗效。
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在日益精进的内镜、腹腔镜等微创技术的开展与支持下,胃癌的手术治疗逐渐向“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的微创化方向发展。部分极早期胃癌患者可免于传统手术,通过内镜即可完整切除病灶(如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不符合内镜切除指征的早期胃癌及部分进展期胃癌,可选择腹腔镜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手术。值得一提的是,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胃癌的手术治疗必将朝着更微创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针对进展期胃癌难以避免的复发、转移问题,综合治疗成为突破治疗困境的重要手段。术前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可以让部分不可切除的病灶变为可切除;术后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清除体内可能残留的癌细胞,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此外,随着靶向药物、免疫制剂的陆续问世,放疗、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拓展,以及多模式综合治疗的探索与尝试,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正逐渐显现新的局面。
专家忠告: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只能干预病灶,不能根除病因,可谓治标不治本”。大家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馆饮食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出现不适症被时及时就医,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胃癌、防治胃癌。
乳腺癌:女性癌症“首恶”
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26.1万例,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新发病例数最高的恶性肿瘤;2020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41.6万例(居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第4位、女z性癌症新发病例数第1位),死亡病例11.7万例(居我国癌症死亡病例数第7位)现状:发病率、患者生存率均升高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从治疗的角度来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较过去显著提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诊治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93.6%,相较于10年前提升了9.1%;10年生存率达到82.6%,较10年前提升了16.3%。这意味着80%以上的乳腺癌患者能够长期存活,乳腺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目前,我们的乳腺癌诊治水平已与发达国家比肩。
早发现关键词:40岁、钼靶、超声、自检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更早,女性从50岁开始进入乳腺癌高发期。因此,40岁以上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或卵巢癌患者的女性,筛查年龄应提早到40岁以前。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泉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明确推荐“钼靶”和“超声”作为一般人群(40岁以上)的主要筛查方式,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和B超检查。特殊人群,如乳腺较为致密、曾经隆胸、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应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必要时可进行磁共振检查。
乳房自我检查虽然不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但是可以提高大家的防癌意识。女性可以在月经结束后1周左右(绝经后女性每月定期)于沐浴时进行自我检查。如果自检有肿块,有咖啡色、血色乳头溢液,或发现乳房出现酒窝样凹陷,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绝大多数乳腺癌有乳房肿块的表现,如果肿块摸上去较硬、边界模糊不清,且肿块是新长出来的,要高度警惕。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表现为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好的肿块,多发于年轻女性,其本身不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综合治疗:更佳疗效、更小损伤
现在对乳腺癌多采取综合治疗。患早期乳腺癌,主要采用局部治疗(手术、放疗)联合全身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患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乳腺癌,可以通过综合治疗,使乳腺癌变成可以手术,从而改善治疗结果;患晚期乳腺癌,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疾病发展,争取获得长期生存。总体而言,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不仅有手术和放、化疗等,还包括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合,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疾病特征制定精准的治疗策略。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正经历一个“降阶梯”的发展过程。以前,治疗乳腺癌要切除乳房、腋窝淋巴组织、胸大肌、胸小肌,甚至切断肋骨;现在,经筛选后的部分患者仅切除乳房肿块(保乳)也能达到一样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可以不化疗。
保乳、重建:让患者自信地回归社会
现在的乳腺癌治疗更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关心患者能不能自信地回归社会。近些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直在倡导“不让乳腺癌患者失去乳房”的治疗理念,通过保乳手术及乳房重建手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更关注患者的心理康复。接受乳房重建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更容易回归社会,对年轻患者而言尤其如此。长期研究发现,乳房重建术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复发、转移风险。
此外,许多乳腺癌患者会在术后出现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表现为手臂变粗、患肢活动范围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此,有的医院2020年起开设淋巴水肿评估门诊由乳腺外科专业的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和干预,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的淋巴水肿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研究、治疗有突破
近年来,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诊治也有很大进展。对最凶险的“三阴性”乳腺癌,即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为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和原癌基因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我们团队绘制出全球最大的三阴性乳腺癌基因图谱,并提出复旦分型标准,对这些患者分类而治,获得了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双突破。对其他各种难治性乳腺癌,我们进行了大量临床试验,可使患者获益更多。
专家忠告:女性朋友首先应了解自己是否有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年轻乳腺癌或多个乳腺癌患者,说明乳腺癌的遗传风险比较高,应及时到医院的肿瘤遗传门诊咨询,获得专业指导。其次,定期自检和筛查很重要,如果发现异常症状(边缘不清的肿块、乳房皮月扶出现橘皮样改变、乳头形状或位置改变、乳头出血等),要及时就医。乳腺癌患者也不要太担心,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一定可以战胜疾病,回归社会,享受精彩人生。
肝癌:“存量”仍庞大,“早期”比例低
原发性肝癌是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90.6万例,死亡病例83.0万例;我国肝癌新发病例41.0万例(居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第5位),死亡病例39.1万例(居我国癌症死亡病例数第2位)。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我国肝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占全球一半左右。肝脏不停地生产人体必需的糖和蛋白质,同时降解、破坏来自肠道的有毒物质。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正常肝组织越来越少,直到无法维持最基本的肝脏功能,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
长期以来,中国肝癌的发病人数因肝癌死亡的人数均占全球的50%左右。最近几年,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率稍有下降,肝内胆管癌的发病率稍有上升。
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80%,多数患者发现过晚
①乙肝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
在中国,肝细胞癌的常见病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摄入、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生儿开始普遍接种乙肝病毒疫苗,中国人乙肝病毒感染率逐步下降;同时,高效、低毒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的普遍使用,使慢性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人群也显著减少。不过,由于我国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数量(“存量”)非常庞大,故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目前仍是导致肝细胞癌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变化,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硬化导致的肝细胞癌可能会逐渐增加。
②多数患者确诊过晚
目前,我国肝细胞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即从确诊肝细胞癌之时算起,能够生存超过5年的概率)为12%〜18%。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存期较短,仅不到两成的患者能够活过5年。其原因在于,约2/3的肝细胞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即“发现得太晚了”,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不理想。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03-2005年和2012一2015年中国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10.1%和12.1%,10年间仅有小幅提升。对比日本肝癌患者46.6%的五年生存率,我国还有较大差距。相信随着肝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和疗效的提升,我国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③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
如果患者能在病变早期、尚无症状时就能获得明确诊断,进而接受早期治疗,就能大大提高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值得一提的是,高效的早期诊断(肝细胞癌筛查)是在已经存在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如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脂肪肝患者)中开展,而不是在普通人群中广泛开展。一般地说,高危人群每6〜12个月做一次检查是比较合适的。
筛查方法主要包括肝脏超声、CT或磁共振检查,同时检测血液中的肝细胞癌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异质体、7种微小核糖核酸等。研究表明,在高危人群中进行定期筛查,可提高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手术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
④手术治疗是首选,中晚期患者也有治疗机会
早期肝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此外还可选择射频消融和肝脏移植术。肝脏外科的最新研究数据表明,直径不超过5厘米的单个肝细胞癌,手术切除后的五年生存率已从30年前的45%提高到80%以上。也就是说,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获得根治的机会是很大的。
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而言,随着新型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应用,生存时间与过去相比也已明显延长。中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是经肝动脉的化疗栓塞(TACE) , 平均生存时间可达到30〜36个月。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等),中位生存时间从过去的6〜7个月延长至20个月以上,药物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的概率从5%提升到30%。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药物治疗或联合TACE等局部治疗, 一些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因肿瘤显著缩小而获得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最终也有望达到根治性的效果。
肝内胆管癌:占原发性肝癌的20%,易转移,疗效更差
①除乙肝病毒感染外,慢性胆道感染或结石刺激也是诱因
肝内胆管癌也是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占肝细胞癌的1/5左右。除乙肝病毒感染外,慢性胆道感染或结石刺激也是导致肝内胆管癌的主要原因。与肝细胞癌相似,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需要借助超声、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监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A 19-9、CEA(癌胚抗原) 等。
②早期首选手术,晚期首选化疗
肝内胆管癌的治疗原则与肝细胞癌类似,早期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肿瘤以药物治疗为主。由于肝内胆管癌比肝细胞癌更容易发生转移,故治疗效果比肝细胞癌更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正在研究的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其联合治疗方案,有望使肝内胆管癌的疗效大幅提高。少部分存在特殊基因突变(如FGFR2、Her-2、IDH2等) 的肝内胆管癌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分子靶向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疗效。
专家忠告:肝癌是可以预防的,接种乙肝疫苗、不吃霉变食物、少吃高热量食物、多运动等,都是预防肝癌的可行手段。肝癌高危人群应坚持每6~12个月体检一次,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肝癌。对肝癌患者而言,大多数早期患者可以获得根治机会,即使是中晚期患者,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策略,也有望长期生存。
食管癌:不良习惯是主因,预警信号要留意
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60.4万例,死亡病例54.4万例;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32.4万例(居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第6位),死亡病例30.1万例(居我国癌症死亡病例数第4位)。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数约占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数的一半。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癌主要分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后者是国内最常见的食管癌组织学类型。按病理学形态,早期食管癌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中晚期食管癌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和未定型。
不良生活习惯,食管癌的重要诱因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和家族聚集性特点,高发区域基本分布在两河流域(黄河上下游和长江下游),包括太行山区(河南、河北及山西交界)、大别山区(湖北及安徽)、苏北地区、新疆及四川,说明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于食管癌的发生和进展。同时, 基因突变、RNA干扰、DNA损伤修复、肿瘤微环境、饮食习惯、慢性不良刺激、免疫炎症等也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癌的发生与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如大量饮酒,长期吸烟,长期食用过咸、过烫、腌制、霉变食物等。
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筛查意识不可少
由于早期筛查工作尚不普及,我国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仅为15%〜20%,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近年来,随着胸部CT检查、胃镜检查的普及,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以往有了一定程度提高。要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早诊早治是关键。
在食管癌高发地区进行普查的重要方法是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食管造影(钡餐)检查也被广泛应用于食管癌患者的初步评估。胸部CT检查可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器官的关系,虽然无法确诊食管癌,但对食管癌的分期、可否手术、预后评估等有一定帮助。目前,食管癌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标志物,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活检是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检查有助于发现更早期的食管癌。
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包括:50〜70岁的中老年人(食管癌高发地区35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经常吃腌制、熏制食物,喜欢烫食,家族中有食管癌、胃癌患者,等等。上述人群应特别重视食管癌的筛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个体化综合治疗,“一人一策”
手术、化疗及放疗是治疗食管癌的三大手段,在控制病情恶化、抑制癌细胞扩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的副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目前公认的食管癌的治疗策略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一般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外侵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全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个体化选择。
早期食管癌患者,若病变局限于食管黏膜和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通过内镜下治疗即可获得根治,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对肿瘤侵犯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食管癌患者而言,首选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的传统手术路径一般有三种,即经左胸入路、经右胸入路、非开胸经食管裂孔食管钝性剥脱术和食管内翻拔脱术。近年来,微创食管癌手术技术发展迅猛,主要分为经纵隔和经胸腔两类。与此同时,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也被应用于食管癌微创治疗领域。该手术系统具有三维立体图像、10倍率放大的手术视野和7个自由度的机械臂,实现了手术的高度灵巧性和稳定性,克服了腔镜手术二维视觉、操作自由度受限的缺陷。不过,“机器人手术”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局部进展期的食管癌患者而言,宜先行新辅助放化疗,然后再进行食管癌根治术。放疗和化疗虽然疗效确切,但存在消化道反应、免疫功能抑制、肺炎、食管炎等副作用,可能影响后续治疗效果,甚至加速病情恶化,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相关新型化疗药物也在不断研究中。
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已被证明可以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率。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用于食管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但相关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给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专家忠告: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控制肥胖吸烟、饮酒,以及食用过咸、过烫、腌制、熏制食物等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存在食管癌高危因素者,应定期去医院行上消化道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而言,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及时、规范的综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改善预后。
甲状腺癌:不纠“结”,重管理
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甲状腺癌新发病例58.6万例,居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第9位;我国甲状腺癌新发病例22.1万例,居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第7位。甲状腺癌有“重女轻男”的特点,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甲状腺癌虽然发病率高,但预后相对较好,在欧美发达国家,甲状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目前,我国甲状腺癌的诊治效果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已逐步缩小。
多数患者无症状,超声检查可发现
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早期诊断主要靠颈部触诊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方便、无创、廉价,可以发现微小的甲状腺结节。需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极少数会发生癌变。
初次发现甲状腺结节者,切勿急着“斩草除根”,)而应寻求专科医生的指导,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主要方法包括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以及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肿瘤标志物和分子检测,等等。
目前认为,童年时期电离辐射暴露史、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全身放疗史等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另外,长期熬夜、过度焦虑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因此,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合理体重,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预防甲状腺癌。
常有患者问:甲状腺结节是否与碘摄入有关?平时食用的加碘盐是否该换成无碘盐?实际上,目前尚无大型临床试验证实碘摄入会导致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癌。反之,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缺碘动物发生甲状腺癌的风险较高。因此,大家无须“恐碘”,适量摄入碘是安全的。
类型不同,预后差别大
甲状腺癌主要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最常见,占85%90%,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较“温和”,患者预后良好;髓样癌较特殊,其特征是肿瘤本身能产生降钙素,可能引起心悸、腹泻等症状;未分化癌较为罕见,是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侵袭性强,患者生存率低。
甲状腺癌并非越小越“安全””。直径小于1厘米的乳头状癌称为微小癌,一般无症状,但部分会出现高侵袭性特征,如淋巴结转移、侵犯邻近神经和血管等。因此,不能因为肿瘤较小而疏于管理。
首选手术治疗,辅以综合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的甲状腺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优化诊疗流程,帮助患者获得较好疗效。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术后酌情辅以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或放疗等。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1》要求,以乳头状癌为例:①若肿瘤直径≤1厘米,无明显转移、局部侵犯或既往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推荐行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有远处转移或明确淋巴结转移,推荐行甲状腺全切/近全切除术。②若肿瘤直径为1〜4厘米,无明显转移、局部侵犯及既往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推荐行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或甲状腺体全切(近全切)术。③若肿瘤直径>4厘米,或存在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局部侵犯、病理亚型分化差、既往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等,推荐行甲状腺全切/近全切除术。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除常规颈前弧形切口的开放手术外,一些符合指征的甲状腺癌患者可选择腔镜手术或“机器人手术”,以达到切口缩小、隐蔽的效果,同时满足肿瘤根治和美容的需求。腔镜手术一般为胸前入路,即在患者乳晕、胸前或腋窝处开1〜2厘米的小切口,置入腔镜镜头及器械,完成手术操作;其他入路包括口腔入路、耳后枕部入路等。
术后,医生会根据病理报告提示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包膜侵犯、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确定患者的复发风险。一般地说,有肉眼可见的甲状腺病灶腺外侵袭、远处转移及原发灶未能完全切除等因素的,为高复发风险患者;其他为低、中复发风险患者。低、中复发风险患者,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只需要采用内分泌治疗,即通过服用外源甲状腺激素, 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降低复发风险。高复发风险患者术后需要进行核素治疗,这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是手术的必要和有益补充。
近些年,随着超声介入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消融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这是一种热消融技术,将消融针插入病灶后释放热能,使病灶在 高温下发生凝固性坏死。此项技术原本用于良性结节的治疗,近年来逐渐被尝试用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治疗。区别于根治性手术,热消融是一种局部治疗,只有小部分患者适用,且尚需更长时间的随访数据来确定其对甲状腺癌的长期疗效。
总之,甲状腺癌的管理需要多学科、规范化诊治,一般以外科手术为主导,必要时联合核医学科、内分泌科、肿瘤科、超声科等相关科室共同制定诊疗方案,使患者获得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提高疗效与生活质量。
专家忠告: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后,患者无须过分紧张,应重视它、勇敢面对它,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诊治、规律随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获得最佳疗效。
胰腺癌:“癌王”已非不治之症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胰腺癌新发病例12.5万例,居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第8位;死亡病例12.2万例,居我国癌症死亡病例数第6位。胰腺癌的高发年龄为40〜80岁,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近年来,我国胰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渐趋年轻化。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胰腺癌年发病率约为4.29/10万,较15年前明显升高。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重、国人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预计胰腺癌的发病率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升高。
与此同时,胰腺癌的死亡率亦居高不下。胰腺位于胃与脊柱之间,深藏于腹部深处,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多数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丧失手术机会,预后差;多数患者确诊后的生存期仅为1年左右。
早发现,改善预后的“重中之重”
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是胰腺癌被称为“癌王”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是提升胰腺癌疗效、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存在上述高危因素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胰腺癌筛查。早期筛查手段主要包括:①检测肿瘤标志物,常用的有糖类抗原19-9(CA 19-9) 、癌胚抗原(CEA) 、CA 125等。肿瘤标志物虽然缺乏诊断特异性,但其升高对胰腺癌的诊断有提示作用,患者应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②腹部薄层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密度及血供情况。③PET-CT检查, 可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和代谢负荷,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癌,并评价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情况。④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是定位和定性胰腺癌最准确的方法。⑤磁共振、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等检查,也是常用的胰腺癌筛查手段。
其中,腹部CT检查是诊断胰腺癌最常用的方法,而腹部薄层CT检查的出现大大增加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在薄层CT检查尚未普及时,部分患者会因CT扫描未触及肿瘤层面而被漏诊。
治疗胰腺癌,须“多学科协作”
确诊为胰腺癌后,患者只能等待死神的降临吗?当然不是。内科医生善用放疗、化疗等手段遏制肿瘤进展,外科医生善用手术刀将肿瘤精准切除,“内外兼修”方可获得较好疗效。
胰腺癌的治疗方式因人而异:针对早期胰腺癌,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胰头部肿瘤常规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部肿瘤常规采用胰体尾加脾切除术,术后常规进行辅助化疗;针对交界可切除胰腺癌和局部进展暂不宜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可先采取术前新辅助治疗,使肿瘤“降期”后,再行手术切除;不 可切除或合并远处转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可采用姑息性化疗,以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某些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遗憾的是,胰腺癌患者尚未从中获益,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单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 1) 单抗用于晚期胰腺癌的研究结果并不理想。不过,CD40激动剂、溶瘤病毒、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受体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 疗法等免疫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已有初步进展。此外,多药诱导化疗后联合消融或放疗、肿瘤电场治疗等新兴治疗方式,也将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希望。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了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对胰腺癌患者而言,多学科综合治疗能够“少跑腿,多看专家,得到更全面的评估,实实在在获益”。对晚期患者而言,综合治疗尤为重要。癌症晚期并非“无药可救”,合理的综合治疗能使患者更有尊严、更为舒适地度过每一天。
专家忠告:普通大众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少饮酒,控制高脂、高蛋白质食物摄入,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情绪,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胰腺癌患者也应保持良好心态,因为胰腺癌早已不是不治之症,应正视它,面对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获得更好疗效。
前列腺癌:中老年男性是“主要目标”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最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例141.4万例,死亡病例37.5万例;2020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11.5万例(居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第9位),死亡病例5.1万例。症状与“增生”相似,早期诊断率不高
前列腺位于男性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汇合点,其结构类似鸡蛋,“蛋黄”相当于前列腺移行带,“蛋清”相当于前列腺周围带。“蛋黄”区域是前列腺增生的发生部位,而“蛋清”区域是前列腺癌的好发区域。
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健康体检的普及,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但仍不能令人满意。在我国,仅1/3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为早期,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导致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总体预后远差于西方发达国家。
前列腺癌早期经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而且在老年男性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可同时存在,,当出现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时,患者常认为患了前列腺增生,而忽视了对前列腺癌的筛查。
定期查“PSA”,必要前须“穿刺”
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与前列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中老年男性可定期进行血清PSA检查,作为前列腺癌的“初筛”血清PSA检查主要看三个指标:总PSA(TPSA) 、游离PSA(FPS A) 和两者的比值(F/T) 。通常所说的PSA, 指的是TPSA, 正常值为0〜4纳克/毫升。若TPSA介于4〜10纳克/毫升, 则属于“灰区”,要看F/T;如果F/T降低,则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以便排除前列腺癌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除前列腺癌外,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指诊、性生活等, 都可能引起血清PSA升高。因此, 当检查发现血清PSA升高时,患者不必过分恐慌,但要弓起重视,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以明确血清PSA升高的原因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直肠前列腺指诊、磁共振检查等,必要时须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列腺穿刺的指征包括:直肠指旨检发现前列腺可疑结节;磁共振或经直肠超声发现可疑病灶;PSA>10纳克/毫升, 或PSA介于4〜10纳克/毫升而F/T降低。
前列腺穿刺的具体方式包括“经直肠”利和“经会阴””两种,均需要在直肠超声的引导下进行。近年来开展的多参数磁共振与经直肠超声实时融合引导的前列腺靶向精准穿刺活检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精准度。
早期患者首选手术
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选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已在国内广泛开展,医生只需要在患者腹部打几个小孔,通过专门的腹腔镜器械将前列腺分离、切除,然后重新连接膀胱和尿道即可。近年来兴起的“机器人手术”,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精度和可行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的机械臂比人手更灵活,活动度更大,且可滤除人手的自然颤动,可以在狭小空间进行精细操作,便于医生完整切除病灶,同时更好地保护周围神经和血管。
勃起功能障碍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医生会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来保留前列腺表面的勃起神经,使前列腺癌患者的勃起功能少受手术的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另一个常见并发症是尿控障碍。医生会通过前列腺磁共振检查结果分析前列腺部尿道和尿道括约肌的形态,制定保留前列腺尖部的手术策略,在精准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充分保留患者的尿控功能,避免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中晚期患者须综合治疗
中期前列腺癌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如手术和放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等。雄激素在前列腺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抗雄激素治疗(内分泌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可使依赖雄激素的肿瘤细胞因丧失营养而停止生长。
激素敏感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包括去势(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和抗雄激素治疗。不过,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
激素抵抗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可接受二线内分泌治疗和化疗。有骨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可联合骨保护剂(主要是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以预防和降低骨相关事件,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专家忠告:早期发现是提高前列腺癌疗效的关键。50岁以上男性应定期进行血清PSA检查。直系亲属中有前列腺癌患者的人,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高于常人,是前列腺癌筛查的重点对象。
宫颈癌:可防可治,有望消除
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60.4万例,死亡病例34.0万例;其中,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11.0万例(居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第10位),死亡病例5.9万例(居我国癌症死亡病例数第10位)。病因明确,有望被消除
数据显示,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且有明显的地域分布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的是,宫颈癌病因相对明确,主要是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 持续感染。因此, 宫颈癌将可能成为第一个被消除的恶性肿瘤, 主要措施是接种HPV疫苗、宫颈癌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所谓消除宫颈癌,是指通过有效手段使发病率低于4/10万,并采取措施长期维持。2020年12月,我国宣布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这一全球战略目标可概括为“90-70-90”:到2030年,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全程接种HPV疫苗, 70%的妇女在35~45岁接受至少一次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90%癌前病变患者得到治疗,90%浸润性癌患者得到科学管理)。
接种疫苗,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原因。80%的妇女一生中可感染HPV, 通常在8〜10个月内自然清除,只有5%的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此外,宫颈癌也存在多种高危因素,如多个性伴侣、过早开始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吸烟、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宫颈癌的预防应从去除病因和高危因素开始, 即接种HPV疫苗, 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不洁性行为、无保护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戒烟,等等。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 特别是17岁以下的低龄女性; 同时推荐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接种HPV疫苗, 无论是否存在HPV感染或宫颈细胞学异常。
目前, 在HPV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已显示出显著的预防效果。在我国, 由于大众对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HPV疫苗认识不足, HPV疫苗为非免疫规划疫苗且供应不足,所以HPV疫苗接种率较低。
现在我国市场上的HPV疫苗供不应求,尤其是进口九价HPV疫苗。事实上,二价和四价疫苗的保护力已经足够,国产疫苗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如果实在预约不到九价疫苗,也不必过于执着,能预约到哪种,就先接种哪种。毕竟HPV 16、18型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尽早接种二价或四价疫苗,可以尽早起到保护作用。即便已感染某种亚型HPV,仍可接种HPV疫苗, 以避免感染其他亚型HPV。值得一提的是, 注射HPV疫苗并非可以完全避免宫颈癌的发生,接种后仍须定期筛查。
定期筛查,阻止宫颈癌发生
女性自25岁以后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下宫颈组织学活检, 即“三阶段筛查法”。
宫颈上皮液基细胞学检查(TCT) 结果分为正常范围细胞、炎症细胞(包括微生物感染)、不明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 、鳞癌(SCC) 、不明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AGC) 、腺癌(AC) 等。HPV检测是取宫颈脱落细胞, 通过基因检测判断细胞内是否有HPV感染。以上两种检查无痛、无创、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结果异常者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通过阴道镜检查,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患者阴道和宫颈的形态,发现宫颈病变,还可以进行多点活检和宫颈管搔刮术,确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目前,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宫颈环形电切(LEEP) 术和冷刀锥切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技术也逐渐被用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中,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筛查效率,避免漏诊及误诊。
治疗:更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保留生育功能
近二十年来,随着发病年轻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宫颈癌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较高。宫颈癌的治疗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等综合考虑,一般采用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根除疾病、提高生存率的基础上,宫颈癌的治疗正在尽可能地实现微创化。同时,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锥切术或广泛宫颈切除术、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卵巢移位术、保留女性正常性生活的腹膜代阴道术等手术方式,新化疗方案,以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都有助于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及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宫颈癌治疗结束后,患者应当规律随访:治疗结束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治疗结束后3〜5年,每6〜12个月随访一次。
专家忠告:为预防宫颈癌,所有适龄女性都应尽早接种HPV疫苗; 有性生活的女性应重视体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当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异常排液、性生活后出血、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如果不幸罹患宫颈癌,患者也不要灰心,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坚持定期随访,就可以获得治愈的希望。
营养不良:常令肿瘤治疗“雪上加霜”
营养支持治疗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适宜的能量和各类营养物质,达到并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对肿瘤患者进行合理、规范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体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并节省约20%的医疗费用。然而遗憾的是,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近60%,仅有30%〜35%的患者接受了规范的营养管理。营养支持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基础
肿瘤营养支持治疗是在准确评定患者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实施包括膳食指导、口服营养补充剂、管饲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的多种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并遵循基本原则:当胃肠道可使用时,首选肠内营养支持,并改善因肿瘤引起的代谢紊乱,维持机体能量和营养素平衡;当患者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时,可选择肠外营养。
通常,医生需要根据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治疗策略,结合其营养状况,制订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和代谢调理治疗策略。
存在营养不良、预期寿命超过3个月的肿瘤患者,其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是补足实际摄入量与应有摄入量的差距,维持或改善营养状况,提供机体每日需要的营养物质。
中晚期肿瘤患者单独营养补充无法纠正营养不足和代谢紊乱,还应联合药物治疗。
存在营养不良或风险的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应接受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患者若需营养支持,宜优先选用肠内营养或联合使用肠外、肠内营养。
正在接受放疗的患者,若有明显营养不良、且摄食受到严重影响、预期持续时间大于一周,需要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视具体情况采用低脂、低渣无乳糖等饮食,补充富含谷氨酰胺的食物或肠外营养制剂,补充益生菌以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等。
化疗常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直接影响肿瘤患者对食物的摄入和消化,进而影响其营养状况及对化疗的耐受性。患者可酌情选用益生菌制剂,以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并视情况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饮水,适当活动以增加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消化吸收功能严重下降的患者多需要辅助应用肠外营养。
肿瘤患者常见营养问题巧应对
①吞咽困难
对策:尽量选择质软、细碎,易咀嚼、吞咽的食物,可用食物搅拌机将食物打成泥,并以勾芡方式烹调,或与肉汁、肉汤等同时进食;每天宜进食6〜8杯流质食物,稠度以适合吞咽为宜;如无法从食物中获得足够营养,可以口服或管饲补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②食欲不振
对策:少食多餐;经常变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注意食物色、香、味的调配;多选择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餐前可食用少许开胃食物(如酸梅汤、果汁等);适当食用山楂、白扁豆等有助于促进食欲的食物;保持愉快的心情,营造轻松的就餐环境;若感觉疲劳,应休息片刻,待体力恢复后再进食;选择高能量密度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作为营养来源。
③便秘
对策:多喝水,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坚果(如核桃、杏仁)、全麦面包等;少吃辣椒、葱、姜等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食用银耳汤、核桃黑芝麻糊、蜂蜜柚子茶、红薯粥、蜂蜜水等;放松紧张情绪,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证适度体力活动。
④恶心、呕吐
对策:注意补充水分,如温热的糖盐水或清淡、微凉的饮料;少食多餐,干稀分食,起床后及运动前吃一些较干的食物,如饼干、面包等;适当食用偏酸、咸味的食物,避免食用太甜、太油腻的食物;严重呕吐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吐药,适当饮用姜汁橘皮饮、鲜藕汁等也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⑤白细胞减少
对策:多吃肉类、奶类、蛋类、花生、香菇等营养丰富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药物。
⑥贫血
对策:适当多食动物血、畜禽肉类、大枣、核桃、枸杞子桂圆、红豆、黑芝麻、花生、小米、菠菜、油菜、豆类等食物,以保证铁、维生素B12、叶酸、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有助于铁的吸收,应每天食用;出现贫血时,应避免饮用可抑制铁吸收的浓茶和咖啡。
专家忠告:近年来,饮食因素在预防和治疗癌症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数据表明,至少40%的癌症与饮食不当有关。很多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保持健康的膳食模式,“好好吃饭”,能帮助我们远离癌症。
中医药治肿瘤:须“全程管理”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历史悠久,近年来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中医认为,“正邪相争”理论贯穿着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肿瘤治疗中,扶正祛邪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成因:诸多因素,合而为病
肿瘤一病,自古有之,最早可追溯到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甲骨文记载了人们对“瘤”的最初认识,即“留聚不去,是以为病”在与肿瘤的斗争过程中,中医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取得了大量宝贵经验。
中医病因学理论的“三因致病”学说,可以应用到肿瘤中,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内因:正气虚弱,情志失调
内因方面,一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气机运行失常,致使痰饮、瘀血内生,五脏蓄毒,从而成为肿瘤产生的内在基础,这与现代医学所阐述的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有着异曲同工之理;二是由于情志失调,七情过极,致使脏腑气血逆乱,引起邪毒瘀滞经络,久郁成疾,久疾成病,久病成灾。有研究表明,乳腺癌、肝癌的发生与长期抑郁、焦虑和失望情绪有着密切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亦证明,严重的精神刺激会引起人体神经-内分泌轴的紊乱,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衡,诱发炎症因子风暴,为正常细胞的恶变制造“可趁之机”
外因:外邪感染,积久而成
外因方面,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侵袭,影响脏腑功能,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积久而成肿瘤。除六淫邪气外,EB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等病毒感染,烟草、油烟、石棉及重金属污染等,均属于外邪范畴。有研究表明,EB病毒的感染与鼻咽癌发病有着直接关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石棉会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大幅上升。以上研究均证实,外源生感染或环境污染均可能诱发肿瘤。
不内外因:饮食失宜,人体老龄化
不内外因方面,主要包括饮食失宜和年龄因素,饮食不节、不洁、偏嗜,以及人体老龄化,均可导致肿瘤发生。暴饮暴食、肆食不洁食物或偏食辛香之物,易损伤脾胃运化功能,继而气血凝聚,痰湿横生,蓄毒体内,诱发肿瘤。如嗜嚼槟榔诱发口腔癌,就是饮食失宜的典型。
以上诸多因素合而为病,最终将人体营造成“瘀滞、毒聚、痰凝、正虚”的病理状态,为形成正虚标实的肿瘤环境奠定基础。
中医药治肿瘤: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在肿瘤治疗方面,中医尤其注重“正邪相争”的理念。《内经》云:“正盛则邪退,邪盛则正衰。”在不同的疾病阶段,中医药治疗对“正邪”的重视程度及其作用模式各有不同。
在肿瘤初期,人体的正气强盛,与邪气交争可以不落下风,此时治疗上可以因势利导,加强涤痰、破瘀、解毒、清热之力,以助正气驱邪。
在肿瘤中期,正气逐渐势微,与邪气相搏,仅能维持平衡状态,故治疗上应注重扶正祛邪,在扶助正气的同时,佐以化痰、活血等驱邪药物,以“驱邪而不伤正”作为原则。
在肿瘤晚期,人体正气虚衰而邪气强盛,正邪交争,正气往往不能压制邪气而耗散,此时的治疗应以扶正为主,佐以少量驱邪药物,以补充耗散的正气。
中医药全程介入,肿瘤治疗“如虎添翼”
对肿瘤术后患者,中医药的介入有助于术后康复,还能减少术后的不良应,延缓或遏制肿瘤的复发。在患者放化疗期间,中医药的介入有助于减少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加治疗敏感性,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耐受性更强,也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抑瘤疗效,让患者得到更大的生存获益。多项研究均表明,中医药治疗有助于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保证化疗药物足量、足疗程应用。
最近十余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分子靶向药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各种肿瘤治疗的指南中,而中医药与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疗效亦很喜人。
中医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分子靶向药引起的皮疹、腹泻等副作用,同时延长靶向药物的耐药时间,在改善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药物疗效、延缓耐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对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医药的介入更是“如虎添翼”,有助于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使药物疗效最大化。
在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中,中医药作为姑息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对肿瘤引起的恶病质、疲乏等症状,中医药治疗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有助于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合理选择中医药治疗
由于中医药治疗需要贯穿肿瘤治疗全过程,故肿瘤患者在开始西医治疗的同时,就应进行中医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治疗时期、治疗手段,制订并调整中医药治疗宁方案,使获益最大化。当然,患者也不能因接受了中医药治疗而全盘否定其他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