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阳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三四期

发布时间:2022-07-08
尽早捕捉脑卒中的蛛丝马迹
      这些预警信号要重视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突发的脑血管事件。根据发病血管的病理特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血流中断或减少,供血异常导致的脑缺血性血管病变。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的脑血管病变。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心律异常(房颤)、冠心病、脑卒中家族史,以及吸烟酗酒、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如果一个人具有上述任意3个危险因素,就属于脑卒中的高危人群。若发现身体有这些异常,要小心是发生脑卒中的预警信号。
      1.语言障碍:如果突然口齿不清、语言表达不清,很可能是因为脑部血管供血问题,影响了语言中枢的神经功能,导致表达失意。
      2.突发头晕、剧烈头痛:突发头晕、剧烈头痛是脑缺血或脑出血的典型症状之一。随着颅内压力的升高,患者头部疼痛感会很明显。
      3.视物不清:脑血管堵塞、视神经供血异常,就会出现视力模糊、看不清物体的情况。
      4.一侧肢体出现功能障碍:双侧大脑实质集中了很多神经传导束,其中就有负责肢体运动的神经传导束,一旦缺血或出血,就可能引发肢体功能障碍偏瘫。
      5.呕吐:脑出血后因为脑部压力过高引发呕吐。这种情况也会刺激到呕吐中枢,进一步引发呕吐。
      6.白天嗜睡:过度嗜睡可能也是脑缺血的表现之一。这种嗜睡表现为即便刚睡醒,还是会有疲惫感。
      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留意身体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及时就医。如果患者是在家中突然发病,家属应当立刻拨打当地医院的求救电话。越早抢救,患者的预后效果越好。
      谁适合血管超声检查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发病的重症,如果怀疑已经发生了脑卒中,应尽快到具有救治能力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通过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确定患者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才能尽快进行临床救治。缺血性卒中患者每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这样的患者不是血管超声的首选筛查对象。
      未发生脑卒中但具有3种及以上脑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者可以选择脑颈血管超声筛查,初步了解自己脑颈动脉的健康状况。血管超声可确定病变的部位与病变程度,及时发现脑卒中风险,例如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血管狭窄、血管闭塞等。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血管超声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和脑血管超声。二者都是无创性、可重复性常规检查或筛查方法。
      不必谈“颈动脉斑块”色变
      “血管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是否需要干预”,是很多患者非常关心的话题。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的第二个阶段。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都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发现颈动脉斑块不要紧张,如果颈动脉狭窄小于50%,可以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治疗,如定期检查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需要注意的是,血压的监测时间为晨起后、14一15时、睡前。患者血管超声每年随诊一次。
      如果颈动脉斑块引起颈动脉中度狭窄,患者血管超声每半年至一年随诊一次。前提是必须控制心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如果颈动脉斑块引起颈动脉重度狭窄,并伴随临床脑缺血的症状,患者应及时到神经外科或血管外科进行斑块祛除血运重建治疗,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通过有效治疗,颈动脉斑块“相对可逆”早期阶段通过积极治疗,可预防斑块厚度的增加。具体来说,主要是观察斑块的大小。斑块的定义是内膜一中膜厚度不小于1.5毫米。例如第一次检查时斑块为1.5毫米,诊断斑块形成,但是经过治疗后,斑块变成1.4毫米,此时没有诊断斑块,并不代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消失。另外,医生检查、测量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只能称之为“相对可逆”。尽早控制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才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关键。
      控制血管狭窄进展
      血管从轻度狭窄到重度狭窄,是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的表现,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如果危险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就会加快。
      中度及以下动脉血管狭窄不会引起血流灌注异常。但是若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斑块增大、突然破裂,继发血栓、堵塞血管,发生脑卒中。
      重度狭窄直接导致脑血流灌注异常,发生脑缺血甚至脑卒中。如果患者有良好的侧支循环途径,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没有什么症状。一旦发生脑卒中,说明患者的侧支循环供血能力耗尽。
      通过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血管轻度狭窄患者病程进展相对缓慢,可以降低未来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但是中度、重度动脉狭窄病变很难逆转转。颈动脉闭塞患者可能会反复发生脑缺血,甚至脑卒中。
      大家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多运动,稳压、降脂、调血糖,控制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重度狭窄患者应定期随诊,及时诊治,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压差变大带来四重风险
      血压有三个基本数值,即收宿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它们能反映心脏的功能以及血管的基本状态。
      收缩压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压,正常范围在90〜139毫米汞柱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低于90毫米汞柱属于低血压。舒张压就是低压,正常范围为60〜89毫米汞柱,当舒张压≥90毫米汞柱时,意味着可能患上高血压了,低于60毫米汞柱则是低血压的表现。脉压差是收缩压减去舒张压的差值,反应血压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普通人的脉压差一般在20〜60毫米汞柱,如果脉压差大于60毫米汞柱,就是脉压差增大;差值小于20毫米汞柱,就是脉压差减小。
      脉压差的大小和收缩压、舒张压都有关系。当高压高了,低压却没有变化,意味着大血管弹性发生了改变,心脏射血能力上升,致使脉压差变大如果高压没有改变,低压却升高了,脉压差就会减小,这种血压类型称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年轻人较高发。青年人的血管使用“年限”较短,整体功能和弹性较好,如果心脏收缩力量增大,大血管会稍稍扩张,以缓解心脏收缩的冲击力。当全身血管阻力增加时,高压不会升高太多,低压则会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脉压差增大、变小还和年龄有关。脉压差增大常见于老年人,特点是早期收缩压、舒张压都升高,随着年龄增长,舒张压慢慢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表现为脉压差越来越大,这多是动脉硬化所致。上了年纪,动脉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斑块会导致血管腔变窄,以及出现早搏、房颤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舒张压下降。
      脉压差增大会给人体带来四重风险。一是增加中风风险,当老年人合并高血压或出现血压波动时,硬化的动脉随之扩张,非常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脑动脉,就会引发脑出血,并增加中风风险。二是增加心衰风险,高血压患者容易合并左心室肥厚或增大,心肌细胞出现相应功能变化。在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的情况下,心肌负荷会明显增加,当心肌功能不能代偿时,就会出现心衰表现。三是增加心梗风险,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导致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甚至心肌缺血。当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时,会令心肌氧耗需求量增加,存在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保证心肌充足血供氧供,就会出现缺血坏死,甚至心梗。四是增加肾功能衰竭风险,长期高血压、脉压差增大会导致肾脏动脉硬化,加剧肾动脉痉挛、肾动脉损伤,最终造成肾脏功能受损严重的会发生肾功能衰竭。
      脉压差减小常见于中青年初发高血压人群,通常并没有症状,或只出现某些轻微且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往往不会引起重视,常在体检中被发现。青年高血压患者虽然因发病时间短,内脏功能受损较轻,但血压波动较大,部分患者血压可迅速升高,发展为恶性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青年高血压患者往往还伴有多种疾病,比如多发性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亢、醛固酮增多症等。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发展成动脉硬化,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生活中,应定期监测血压,通过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和制订饮食计划等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若通过上述生活方式调整,舒张压仍未得到改善应及时到心血管科就诊,遵医嘱用药治疗。
 
九大错误耽误心梗抢救
      心肌梗死来势凶猛,死亡率高,一旦发病易导致心肌大量缺血死亡,且不可恢复。第一时间识别心梗症状,并拨打120,是心梗救治的关键一环但临床上我们发现,不少患者存在认识误区,导致延误就医,甚至带来抱憾终生的结局。
      误区一:没胸痛就不是心梗
      解答:胸痛是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状,这种疼痛表现为胸部正中或偏左侧出现压榨性疼痛,就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口,患者往往还会伴随大汗淋漓。不过,出现以上症状并非100%就是心梗,没有这些症状也不意味着就不是心梗。有些急性心梗患者并没有胸痛表现,他们可能会出现自下颌往下到腹部这个范围内某些部位疼痛或不适,比如牙疼、下颌疼、肩膀疼、胃疼。如果上述部位出现没有诱因的持续性疼痛,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误区二:心梗必须服用硝酸甘油
      解答: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狭窄导致的心绞痛,可要是发生心梗,血管被血栓完全堵塞,此时服用硝酸甘油对缓解症状的作用可能就不明显了。同时需要了解的是,有些患者不能服用硝酸甘油,比如患有青光眼、低血压、脑出血、颅内压升高、心率过慢(<50次/分)或过快(>100次/分)、对硝酸甘油过敏,或在24小时内服用过“伟哥”的人。因此,如果患者出现胸痛、胸闷,且没有上述禁忌证,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每次1片;效果不佳的,5分钟后再服1次,服用不要超过3次。
      误区三:心梗要去就近医院
       解答:心梗救治的核心在于尽快开通堵塞的血管,选择医院既要考虑距离,也要考虑医院的救治能力。门或急诊室有“胸痛中心”字样的医院,具备心梗救治能力,不仅建立了快速诊疗通道,还有心脏介入能力,患者能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救治。若附近没有胸痛中心,可去就近医院进行紧急处理,比如接受溶栓治疗,再考虑转运至有条件的医院。
      误区四:等救护车耽误时间,不如自行去医院
      解答:有些人认为,等待救护车比自己开车去医院耽误时间。其实这样做很危险,急性心梗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如果自行前往医院,一旦途中出现紧急情况,在没有任何救治能力和.设备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在救护车上,有专业救治人员和设备保障,可以更安全地转运患者因此,怀疑发生心梗,应第一时间拨打120,乘坐救护车前往医院。
      误区五:到了医院还去门诊候诊
      解答:有些患者出现胸痛,自行来到医院,却还是去门诊挂号候诊,这样做将大大浪费救治时间。心梗救治不能等,到了医院必须挂急诊。有胸痛中心的医院,会为胸痛患者开设绿色通道,10分钟内即可完成首份心电图检查,20分钟内完成心梗血液标志物检查,30分钟内完成胸部CT和心脏超声检查
      误区六:心梗发作时,拍打胳膊肘、用力咳嗽能救命
      解答:网络上有传言,发生急性心梗时可通过拍打患者胳膊肘,或让患者用力咳嗽来疏通堵塞的血管。这是非常错误的,心脏一刻不停地跳动,它是全身最需要供血的部位之一,发生心梗时,给心脏供血的血管有一处完全堵塞了,一部分心肌细胞得不到血液供应,就会出现缺血,甚至坏死。此时如果拍打胳膊肘,疼痛感会使心率加快,用力咳嗽也会增加心脏负担,不仅可能加重病情,甚至会引发心跳骤停。
      误区七:喝点水能缓解病情
      解答:有些人看到亲友出现胸痛、胸闷,觉得让其喝点水、拍拍后背能舒服点,这也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发生心梗时,首先应让患者安静休息,坐起来喝水或如厕等行为都需要心脏花费更多力气给身体其他部位泵血,这会使心梗病情加重。而且,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喝水容易导致误吸,甚至室息
      误区八:心梗患者摔倒了,要赶紧扶起来
      解答:有些患者心梗发作时,由于胸痛倒地不起,热心人会上前扶起。这个行为出发点是好的,但作为救治行为则是错误的。若发现疑似心梗患者,只要所 处位置安全,可让患者就地平躺,或在有靠背的地方坐下,让患者放松、休息,然后马上拨打120。
      误区九:医生建议放支架时犹豫
      解答:患者已经送到医院,应听从医生的建议,配合检查和治疗,犹豫和等待只会让病情进一步加重。“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只有分秒必争地开通堵塞的血管,比如急诊冠脉介人手术,让血流恢复通畅,才能尽可能保留更多心肌细胞和心脏功能。
 
睾丸主管男性衰老
      更年期后身心变化大
      人到老年,男性的生殖系统会发生哪些变化?
      男性进入老年期,生殖系统会发生一些明显改变。一是睾丸萎缩。睾丸是男性的性腺,60岁后会逐渐萎缩,硬度下降,体积变小。睾丸产生的精液会减少、精子质量变差,使老年男性的性功能减弱,部分人的生殖器也会萎缩1〜3厘米。二是前列腺增生。俗称前列腺肥大,是男性生殖系统老化的典型表现。  到60岁时,50%的男性会感觉排尿功能减退;到80岁后,几乎100%男性都患有前列腺增生。三是内分泌功能减退。睾丸的功能主要是合成、分泌雄性激素, 其中睾酮是分泌量最多、生理作用最重要的一种。男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衰退主要体现在血清睾酮浓度下降,且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从30岁开始,平均每年血清总睾酮下降0.5%〜1.5%;过了50岁,男性体内雄性激素分泌量会显著减少约1/3,主要表现为男性私处的毛发逐渐减少,生殖器上的皮肤逐渐老化、松弛,性冲动也会减少。
      生殖系统衰老会给老年男性造成哪些不适或疾病?
      雄性激素的作用十分广泛,生殖、皮肤、泌尿、骨骼、肌肉、造血、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均有雄性激素的参与。因此,在体能方面,生殖系统衰老会使老年男性表现出全身乏力、失眠、周身酸痛等症状;在精神方面,多发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无缘无故发脾气,以及性欲降低等表现上述症状在医学上称为“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即“男性更年期综合征”,通常在60岁左右出现。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体能下降。雄性激素水平下降,会引起肌肉减少、肌力减退、脂肪增多、腹式肥胖、体力和耐力下降,容易疲劳、乏力等。2.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病风险升高。雄性激素可促进骨形成并抑制骨吸收,也维持着正常骨骼的骨量和骨结构。70岁后,体内雄激素含量往往不足以维持正常骨质,老年男性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病的几率将大幅增加。3.敏捷性下降。雄性激素能对神经中枢形成刺激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因此,雄性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老年人的思维敏捷性也随之下降。4.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正常情况下,雄性激素可增加心肌功能并促进冠脉扩张。众多研究显示,雄性激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呈负相关。也就是说,若雄性激素水平下降,老年男性的心脑血管更容易发生硬化,出现斑块。5.消化功能减弱。缺乏雄性激素,会影响肠胃功能,阻碍营养的正常消化和吸收。6.精神状态下滑。雄性激素减少还会影响心情,导致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状态不佳。
      生殖系统衰老给老年男性带来的最大麻烦是泌尿系统问题。前列腺由前列腺组织和肌组织构成,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包绕尿道根部,形状和大小均似稍扁的栗子,具有排尿功能、生殖功能以及性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腺组织会逐渐退化,腺内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前列腺增生,进而压迫尿道。所以,老年男性最容易出现排尿困难、排尿不畅或起夜频繁等问题。
      不影响生活质量一般不用治
      哪些因生殖系统衰老造成的困扰需要治疗?
      这点一定要提醒老人,莫把衰老当病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殖系统的衰老必然会影响老年男性的很多生理功能,甚至出现一些不适,这是衰老的正常现象。老人要坦然面对衰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要把所有衰老问题都当成疾病治疗,除非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甚至家人的生活质量时,才需要治疗。例如,如果排尿已经影响到老人的膀胱功能、肾脏功能,或起夜过于频繁已经影响睡眠质量,这就是疾病,需要治疗。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异,比如,对甲来说,晚上起夜两次,但不影响睡眠,就不需要治疗,但对乙来说,起夜一次就可能导致失眠,那就必须得治疗了。
      临床诊疗上,老年男科疾病治疗存在哪些难点?
      最难的是恶性肿瘤,尤其是前列腺癌,它是老年男性最易发生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高发年龄为65〜80岁。全球癌症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2位仅次于肺癌;2020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约11.5万,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的4.7%;死亡例数约5.1万,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2.8%;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中国男性发病和死亡癌谱的第6位和第7位。更值得警惕的是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快速上升趋势。
      很多人说前列腺癌是一种“懒癌”,大多数都生长得相对比较缓慢。但需注意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尤其它早期没症状,不疼不痒,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晚期,甚至有的患者进展很快,临床上有些老人6个月就出现转移。如果前列腺癌能被早发现、早控制,病人生存率可达到100%,但如果在出现转移时才发现,生存率就会大大降低。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早期发现的比例不足30%,基本确诊时都是中晚期。
      避免饮酒、憋尿和久坐
      老年男性需高度警惕哪些生殖系统方面的症状或不适?
      老年男性出现排尿困难,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另外,男性生殖系统最厌恶饮酒、憋尿和久坐,要高度重视这几个问题。前列腺对酒精十分敏感,受到酒精刺激后局部毛细血管会迅速扩张、充血,使细胞发生水肿,且酒精浓度越高,前列腺肿胀越严重。老人的膀胱收缩力本来就比年轻人差,再加上尿道较纤细,憋尿可能会引发急性尿潴留;憋尿还会导致前列腺体内腺体收缩,引起前列腺充血,增加男性生殖器官压力,从而发生前列腺炎。此外,可以说男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坐在前列腺上的,久坐时前列腺负担较重,易引起前列腺局部代谢产物堆积,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畅,导致慢性前列腺炎。
      老年男性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维护生殖系统健康?
      面对衰老,不必过分紧张,建议老年男性每年定期进行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检查,包括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检测, 尤其是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以及携带BRCA 2基因突变、年龄≥40岁的男性一是为了排除肿瘤,二是可评估情况,让医生掌握生殖系统衰老进程,出现问题时可及早干预。在日常生活中,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戒烟戒酒、避免久坐、适度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缓生殖系统衰老,改善睾丸衰老引起的内分泌功能减退。
 
警惕微塑料对健康的影响
      塑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人类对塑料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塑料污染环境的问题日益严重。塑料有可能分解成微塑料颗粒,被生物摄食并进入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最近,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上的文章显示,英国赫尔大学教学医院的研究者在胸部外科手术中收集了13个人体肺部组织样本,其中在11个样本中发现了共计39个、12种微塑料。此外,荷兰阿姆斯特丹弗里耶大学的研究者在《国际环境》上发表文章,他们从22名健康成年志愿者体内各获取1份全血样本,在其中17份样本中发现了微塑料。
      微塑料,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的统称,包括了不同形状、大小和聚合物类型。微塑料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并且已经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
      自20世纪70年代海洋中的微塑料颗粒第一次被报道起,科学家们就陆续在海洋、土壤、大气中发现了微塑料,甚至在人烟稀少的南极也发现了微塑料。自2010年起,科学家们陆续在一些鱼虾蟹贝等海产品中发现了微塑料;然后,在饮用水、食盐、蜂蜜、啤酒、蔬菜和水果中,甚至在婴儿奶瓶中也发现了微塑料。
      微塑料是怎样进入人体的
      一些研究发现,人类可能通过饮食、呼吸以及皮肤接触等途径摄入微塑料颗粒。
      饮食摄入:国外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类每年通过食物摄入的微塑料颗粒可达5万多个,每年通过饮用瓶装水等摄入的微塑料颗粒可达9万个。此外,在2020年,研究人员在一次性纸杯中装上热饮,15分钟后在饮料中发现2.5万个微塑料颗粒。如果家长使用聚丙烯奶瓶冲泡奶粉,小儿每饮用1升由奶粉调配的牛奶就会摄入超过160万个微塑料。
      呼吸吸入:科学家们发现,空气中的微塑料含量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巨大差异。在法国巴黎的室外样本中,科学家测得微塑料的平均浓度为每天53~110个/平方米,德国汉堡的浓度则为每天275个/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室内环境中微塑料的浓度高于室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主要在室内活动,由此摄入的微塑料数量较高。科学家们根据室内微塑料浓度以及婴儿每天在室内活动的时间推算,婴儿每天在室内通过呼吸摄入的微塑料数量最高可达几十万个。
      皮肤接触:虽然科学家们在不同的洗护用品中发现了微塑料,但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微塑料可通过皮肤接触而被人体吸收。
      微塑料是否真的可以进入人体?几年前,科学家开展了相关研究。2018年,奥地利科学家菲利普·施沃布尔(Philipp Schwabl)等人在来自不同国家的8个成年人的粪便中发现了微塑料。2021年,对24名男大学生的粪便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23人的粪便中有不同浓度、不同粒径的8种微塑料。来自荷兰和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更加充分证明了微塑料已经进入人体。
      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吗
      微塑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性,会对海洋生物、哺乳动物产生毒性作用,例如可导致鱼类捕食能力下降,导致小鼠睾丸产生炎症及精子生成障碍等。
      微塑料会威胁人体健康吗?
      目前,针对微塑料对人体毒性效应的研究大多数为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微塑料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都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消化系统:可对肠上皮细胞产生毒性,导致细胞活力降低。
      呼吸系统:可引起肺上皮细胞出现炎症反应。研究人员在114例人肺部标本的99个标本中发现了微塑料。
      生殖系统:对胎盘滋养细胞表现出弱胚胎毒性,并且可通过胎盘屏障。
      但以上结果均为细胞实验,人类对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仍缺乏微塑料与人体健康关联性的相关研究。早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呼吁开展相关研究,以期准确评估人类微塑料暴露量及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这也是今后相关学科的科学家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如何减少塑料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减少塑料垃圾被随手丢弃的行为,也要尽可能减少塑料的使用,比如随身自带购物袋,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此外,政府加强对塑料污染的控制,完善塑料垃圾的管理政策等。而最让人期待的则是新型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出现,希望性能更好、对环境更加友好的新型材料早日研发成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帮您把好一日三餐营养关
       近日,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指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我国居民在饮食方面应该怎么做,一日三餐怎么吃更科学、更营养、更健康。
      新版指南有这些变化
      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科学原则和当地居民健康需要,结合当地食物生产供应情况及人群生活实践,由政府或权威机构研究并提出的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的指导意见。我国于1989年由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先后于1997年、2007年、2016年进行了三次修订并发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遴选八条基本准则,作为2岁以上健康人群合理膳食的必须遵循原则,强调了膳食模式、饮食卫生、三餐规律、饮水和食品选购、烹饪的实践能力。
      除了上述2岁以上大众膳食指南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还包括9大人群的补充说明:孕妇膳食指南、乳母膳食指南、0〜6个月婴幼儿喂养指南、7〜24个月喂养指南、3〜6岁儿童膳食指南、7〜17岁青少年膳食指南、老年人膳食指南、高龄老人膳食指南、素食人群膳食指南。除了2岁以下的婴幼儿和素食人群外,其他人群都需要结合膳食指南平衡八大准则而应用。
      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相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有以下不同:1.由六条推荐建议升级为八条准则,力度增加。第一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更新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第三条在“多吃蔬果、奶类、大豆”的基础上加入“全谷”;第六条、第七条为新增内容;第八条是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第六条的再提炼,尤其强调“公筷分餐”。2.新增80岁以上高龄老人膳食指南。3.推广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推荐江南饮食为代表的平衡膳食模式。4.增加规律进餐足量饮水和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内容,引导健康饮食行为。5.膳食宝塔图形食谱有可视化更新,推荐量微调。
      近20年来的调查和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日三餐规律的人群比例有所下降,农村居民不吃早餐比例显著增加,零食消费率呈大幅增加趋势。进餐不规律的行为可能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另外,居民在外就餐比例明显增加,容易导致能量、油、盐等摄入超标,增加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除食物外,水也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居民饮水量不足的现象较普遍。饮水过少会降低认知能力和体能、增加泌尿系统疾病患病风险。因此,大家应该格外注意“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居民应该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学会挑选新鲜、营养素密度(指该食物所含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高的食物,学会查看食品营养标签的各项内容,选购较健康的包装食品。建议大家学会烹饪,做好一日三餐,达到平衡膳食、享受美味的目的。外出就餐或选择外卖食品,应注意分量适宜和荤素搭配。
      膳食准则中强调“公筷分餐”。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提示大家要重视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公筷分餐或份餐等卫生措施,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八条基本准则的具体内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虽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行为,但吃得科学才可以保持营养良好、预防慢性病,让健康状态更持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了平衡膳食八条准则,供大家参考、应用。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走6000步。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毫升以上的液态奶。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克。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蛋类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少吃深加工肉制品。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克。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
      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做可持续食物系统发展的践行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膳食准则中强调“公筷分餐”。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提示大家要重视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公筷分餐或份餐等卫生措施,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平衡膳食模式推荐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22)和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2022)等可视化图形同期完成修订,以指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具体实践。

      制定膳食指南的指导思想是使人类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并主要通过合理膳食来完成。每个国家均选择一个对本国人口具有文化特色的食物指南图形,并打造成为一个国家营养传播和教育战略的重要标志。我国从1997年起,一直采用的是膳食宝塔,2016年增加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和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
      膳食宝塔用“塔状”表示食物类别和多少,巧妙描述并量化了膳食模式。宝塔旁边每类食物的标注量,即是1600~2400千卡膳食在一日三餐的平均结构用量。这样的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与2016版膳食宝塔相比,2022版除第二层蔬果类未调整外,其余各层均有变化。
      第一层谷薯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谷薯类250~400克,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谷类200~300克,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第三层动物性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动物性食物120~200克,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新版指南强调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因为国人吃畜肉较多,特别是猪肉,而水产品相对畜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且所含脂肪酸更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特别提出每天吃一个鸡蛋,因为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但一些人担心其胆固醇含量。然而,诸多研究表明,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营养效益远高于其对于胆固醇的影响。
      第四层奶类、大豆和坚果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奶及奶制品30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奶及奶制品300~500克。提高奶及奶制品摄入量是因为牛奶是优质蛋白质、钙的重要来源,但我国牛奶消费处于较低水平。
      第五层烹调油和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盐<6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盐<5克。提高了“限盐”目标是因为大量研究表明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而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多。
 

 

  • 上一篇: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三三期
  • 下一篇: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三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