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三二期
发布时间:2022-05-18
血脂高煎藿香荷叶姜片
西医认为,高脂血症属于全身脂代谢异常的疾病;中医理论中,高脂血症是以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为病因,以痰浊、瘀血为表现症状的病症。在此,推荐一个适合高血脂症患者服用的方子。
取生姜4片、藿香6克、荷叶15克,水煎服,每日2〜3次。其中,藿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能化湿醒脾、解暑发表。《药品化义》记载,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本草纲目》也认为藿香可“升降诸气”,为治脾胃吐逆之要药。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有清暑化湿、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脾虚泄泻等。《本草纲目》记载,荷叶能“生发元气,裨助脾胃”。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三药合用,共奏醒脾化湿、泄浊降脂的效果。
本方主要针对的是脾虚湿盛型的高脂血症,以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胃脘胀满为主症。方中有辛温之药,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失眠健忘煎服五味
失眠健忘属于神经衰弱,长期如此导致精神疲乏、记忆力下降。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脾主思”,故失眠健忘属于心脾系疾病,与心血不足、神明失舍、脾气亏虚等有关,治疗多从养心安神、益气健脾入手。这里推荐服用五味安睡方,有较好效果。具体为:取白术、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各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方中,白术不仅补中燥湿、止渴生津,而且最益脾精、养胃气。失眠患者往往出汗异常,白术还有止汗功效。药理研究认为,它有抗氧化、扩张血管、抑制心脏、镇静等作用。远志安神益智,常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酸枣仁和柏子仁皆能养心安神、滋阴止汗。酸枣仁补肝宁心、敛汗生津,多用于治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压等功能。柏子仁养心补血安神,可缓解血不养心导致的惊悸怔忡、虚烦不眠、思虑过度、心脾受损等,能改善记忆力。《本草纲目》记载柏子仁“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合欢花味甘性平,可解郁安神、滋阴补阳、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用于治疗忧郁失眠、郁结胸闷,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
以上五味合用,功强力专,滋阴和阳、敛阳入阴、协调脏腑,可达安神定志的目的,用于临床效果显著。
银猴参斛菇肚汤开胃生津
脾胃虚弱的患者适宜温补。在此推荐一款银猴参斛菇肚汤,适合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于脾肺虚弱所致诸症的辅助治疗。
取银杏60克,猴头菇50克,党参、铁皮石斛各30克,香菇6只,红枣3枚,生姜3片,猪肚1只(约750克)。先将银杏放入沸水中稍焯,捞出,去掉种皮及胚芽;猴头菇、香菇分别用温水泡软后,去除硬梗,洗净切块;红枣劈开,去核;将备好的食材连同洗净的石斛、党参、生姜片一齐塞进猪肚内,用竹签缝住切口,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升、白酒少许,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2小时;取出猪肚、倒出食物,猪肚切块一齐倒回砂锅内,再煮5分钟,精盐调味即可。
食材中,银杏善于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猴头菇长于健脾养胃、安神、抗癌;党参善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石斛善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益肝肾明目、强筋骨;香菇能扶正补虚、健脾开胃、化痰理气、解毒、抗癌;猪肚补虚损、健脾胃;姜、枣调和脾胃。诸物合烹,味道鲜香可口,平和滋润,有良好的健脾益气、开胃生津、润肺化痰、养血润燥、补益肝肾作用。
川芎核桃饮补血生发
秋冬季节是脱发的高发期。导致脱发原因较多,可能由于血虚不能濡养皮肤,以致毛孔张开,风邪乘虚侵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或情志抑郁,肝郁气滞,过度劳累导致心气受伤、气滞血瘀,毛发失于濡养;或者肝肾不足。治疗上应养血祛风、理气活血、补益肝肾。在此推荐一款川芎核桃饮,不妨一试。
取川芎5克、制首乌20克、核桃仁30克,将三者洗净、晒干、捣碎,放入锅中煎汤,代茶饮。方中,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可活血行气、上行头目、引药入经。《本草述钩元》记载:川芎是“血中气药”“以畅血中之气,使血自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含有的成分能扩张头部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头发营养,并可使头发有良好的柔韧性,不易变脆,延缓白发生长。制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归肝、心、肾经,能补益肝肾、养血祛风。《开宝本草》记载,何首乌“益血气,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它含有的大黄酚、大黄素等成分,不但能缓解动脉硬化,还能促进毛发生长,增加毛发黑色素的生成。核桃仁味甘涩,性温,有补肾益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核桃仁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消化性溃疡、脱发、白发等。三味合用,有养血祛风、理气活血、补益肝肾、乌发生发的功效,对季节性脱发、脂溢性脱发、斑秃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注意此方最好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口腔溃疡老不好用细辛
复发性口腔溃疡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浅在溃疡,可单发或多发,有剧痛,一般10日左右可愈。患者语言、进食均感困难;溃疡面多为黄白色、底浅、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及水肿,常复发。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肾阴亏、虚火上炎所为,治疗应养阴清热、引火归源。临床观察发现,采用细辛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明显疗效。
具体做法为:取细辛5克,择净,放入药罐中,用清水浸泡5〜10分钟后,小火煎取浓汁约50毫升,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处搽患处,每日2〜3次。再将药渣捣烂,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续3〜5天即可。
细辛味辛性温,归心、肺、肾经,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药理研究表明,细辛水煎液有表面麻醉作用,局部涂擦,可止痛活血,促进溃疡面愈合。涌泉穴位贴敷,可引热下行、引火归源,故可有效治疗口腔溃疡。
久咳不愈枇杷花陈皮炖鹧鸪
出现感冒症状后,很多人自行用药,起初有点见效,但过两天就开始频繁咳嗽,部分人还会伴有喘咳,且原本只有白天咳嗽,后来慢慢发展为白天晚上都咳,甚至影响睡眠、工作。咳嗽持久不愈的患者,可以尝试枇杷花陈皮炖鹧鸪。
取枇杷花20克(鲜品用40克)、枇杷叶5片、陈皮5克、南北杏15克、生姜3〜4片、红枣1颗、鹧鸪1只。以上食材洗净后装入布袋同炖,炖熟后去除布袋,以少量盐调味即可。
枇杷花为双蔷薇科植物枇杷的花,味淡、性平,能润喉、润肺、化痰止咳、清热,是治疗久咳、燥咳的常用药材。枇杷叶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主治肺热痰嗽、阴虚劳嗽。陈皮是常用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中药。鹧鸪具有滋养补虚、开胃化痰的功效。此汤鲜甜味美,对于迁延不愈的久咳、燥咳、咳喘,及慢支、肺气肿患者有较好疗效。
枸骨根液治脚踝扭伤
关节扭伤多发生于踝关节、手腕部,受伤时局部常会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扭伤后24小时内,及时选用活血化瘀类外用制剂,大多能起到消除或缓解疼痛、肿胀的效果。
推荐一个缓解踝关节扭伤不适的方子:取枸骨根鲜品2000克,切碎,加水2.5升煎煮,煎沸半小时,去渣取药液,倒入足浴桶内,用药液熏蒸患处,并用毛巾遮盖桶保温,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足浸泡药液中,不断活动踝关节,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直至痊愈。
枸骨又名猫儿刺、老虎刺,叶、果、根都可供药用。其嫩叶可当作“苦丁茶”,泡茶喝有止头痛和解热的作用。枸骨根味苦性凉,主要有健腰膝、除风湿、凉血清热等功效,可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头痛、牙痛、百日咳等症状。《福建民间草药》记载,治劳动伤腰,可用“枸骨根一两至一两五钱,乌贼干二个,酌加酒、水各半炖服”。民间也有用枸骨根、猪蹄加黄酒炖服,来治疗关节炎及筋骨疼痛的偏方。
上方采用熏蒸浸泡,具有热效、药效双重作用。热气熏蒸能松弛肌肉和皮肤纹理,易于药物分子渗入患部,能起到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效果。注意使用药液熏洗要温度适宜,以免造成烫伤。
白带多喝山药乌鸡汤
体质虚弱、面色萎黄、肾亏遗精、白带多的人群,可常服山药乌鸡汤。
取乌鸡500克、鲜山药150克、枸杞10克、大枣5枚,葱、姜、盐、料酒少许(3〜4人量)。鲜山药去皮切段,乌鸡切块,生姜切段片,枸杞清洗备用。乌鸡凉水下锅,大火烧开出血沫捞出,温水洗净。煲内加水放入姜、大枣乌鸡,大火烧开,加入料酒并调至小火,慢炖45分钟。加入鲜山药、枸杞再煮15分钟,加葱、盐花调味即可。此汤味道鲜美,能补肝血、健脾胃、益肾精。
白茅根玉米须泡茶能消肿
如果按下皮肤后有一个坑,不能迅速回弹,就是水肿的表现。水肿患者往往因为外感风邪、水湿或饮食不节、久病劳倦,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受阻,使水液代谢障碍,留在体内排不出,泛溢至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
在此推荐一款去水肿的药茶:取白茅根10克、玉米须20克、厚朴花2克,共同剪碎,用沸水冲泡即可,代茶饮。方中,白茅根有利尿消肿、降压等功效。玉米须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疗效,其还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能够降压。厚朴花可理气、化湿,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樟脑丸和挥发油,能降低血压、加速心跳。三味同用,清凉甘淡、气味清香,具有利尿消肿、行气消胀、降血压等功效。
需注意的是,气虚津亏者及孕妇慎用此茶。若患者确诊有器质性病变,应寻求正规治疗,此方可作辅助治疗之用。
桃仁柴胡粥缓解慢性鼻炎
困扰很多人的慢性鼻炎,中医称其为“鼻窒”或“鼻塞”“鼻齆(音wèng)”等。此症以长期鼻塞、流涕为特征,可呈交替性、间歇性、持续性,常伴头痛、嗅觉下降等症状。本病病因、辨证分型多,可因素体肺脾虚弱,伤风鼻塞反复发作,或因劳累、邪气滞留,肺经伏热导致,以脏腑虚弱、邪滞鼻窍为主要病机,多见肺脾虚弱及气滞血瘀。
推荐一个缓解慢性鼻炎的方子:取柴胡25克,桃仁、川芎各10克,粳米100克。前三味水煎取汁,兑入粳米粥内,再煮沸即成。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方中,柴胡味苦,性微寒,可入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活血祛瘀之效;川芎被称为“血中之气药”,其作用是行气开郁、活血化瘀;粳米则用于补脾、和胃、清肺。四药相伍,柴胡为君,桃仁、川芎为臣,君臣相配,既可增强柴胡的行气之功,又可充分发挥桃仁活血之效,川芎既可行气又可活血,以粳米熬之,固护肺、脾、胃三脏,脏腑功能增强,则外邪不易侵犯。此方对气滞血瘀型慢性鼻炎效果较佳。
患者冬日外出应佩戴口罩,抵御外邪。多吃蔬菜水果,忌食生冷、烟酒及辛辣。可习练中医导引法,如六字诀中的“呵”“呬”字诀,二十四节气导引法的“寒露托掌观天式”等,能增强肺主气的功能,疏通气血运行,使慢性鼻炎得到改善。
慢性胃炎喝茉莉菖蒲茶
天津读者徐先生咨询:我经常加班熬夜,胃一直不好,吃过一些药没什么效果。妻子告诉我一个治疗慢性胃炎的方子:茉莉花6克、石菖蒲6克、乌龙茶10克,上药研细末,每日一剂,开水冲泡,代茶饮。请问这个方子有道理吗?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孙刚解答: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症状表现繁杂,如上腹痛或者胀、嗳气、泛酸、恶心等;发病因素涉及多方面,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物刺激、药物影响等。慢性胃炎反复难愈,与情绪密切相关,所以情志舒畅对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方中,茉莉花具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泻痢腹痛、胸脘胀闷、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的治疗。石菖蒲归心、胃经,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的功效,常用来治疗癫痫抽搐、湿阻中焦导致的脘腹胀闷等,还可用于声音嘶哑、风湿痹痛等病证,尤其擅长开心窍、去湿浊、醒神志。三者配伍,对湿浊中阻、脘腹闷胀、泄泻腹痛等症状效果较好。湿浊中阻型的胃炎患者,表现为消化不良、胃脘痞闷胀痛、恶心欲吐等,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此方有一定效果。不建议所有慢性胃炎患者都服用,胃炎病因较多,最好辨证明确之后,对证服药。
常按五穴睡得香
受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多因素的影响,睡眠不足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50%以上在社区居住的老年人和超过65%在长期护理机构生活的老年人,都患有睡眠障碍。老年人每日睡眠时间需保持在6〜7小时,以满足机体需要,而生活中多数老年人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原发性睡眠障碍,与老年人体内褪黑素分泌逐渐减少密切相关;二是继发性睡眠障碍,约占总体的70%〜80%,诱发因素包括基础疾病、心理和情绪负担、长期吸烟饮酒、睡前进食、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目不瞑”等,典籍中对老年人失眠的描述是“昼不精,夜不瞑”,即白天没有精神,夜晚不能入睡。多数老年人因阴阳失和、营卫失调、气机不畅、脏腑失和,易出现“寤而不寐(躺在床上但睡不着)”的情况,这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睡眠状态自然改变,无需过度担忧。穴位按摩作为传统中医技术,在治疗失眠上有便利、安全的优势,可由家属或老人自己独自操作。
在选穴方面,最常选用的是百会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印堂穴(两眉头的中间)、安眠穴(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的中点)、神门穴(腕横纹上靠近小指侧的凹陷处)。其中,百会与脑联系密切,有调节阴阳、镇静安神、提高睡眠质量的效果,是按摩治疗失眠的常用穴。太阳穴和印堂穴、安眠穴同属经外奇穴,按摩可使头部气血运行,有健脑定志安神的作用。神门穴作为临床上治疗失眠的主穴,可补益心气、安定心神。
穴位按摩手法简单,方便老人及家属掌握和学习。
按摩手法: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指腹接触皮肤,以揉法和按法为主。
按摩频率:头面部每分钟50〜60次,肢体每分钟100〜120次。
按摩时间:每穴各按摩2分钟,一次治疗以15分钟为宜。前4天每天1次,第5天后隔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一套“舌操”能护心
中医认为,舌的组成结构、功能活动与心脏关系密切,适当做“舌体运动”可起到清心泻火、激活心脏和其他脏腑、行气活血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提到“心气通于舌”和“心在窍为舌”,舌头通过丰富的血络经脉与心脏联系最深:舌体运动是在心神的主导下进行,舌还通过自身活动辅助心脏调节全身气血运行。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舌可通过气血经络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脏腑功能,如舌苔源于胃气熏蒸,舌体也接收着后天之本的滋养。“肝主筋,主藏血”,作为人体最灵活的肌肉之一,舌体运动少不了肝脏参与,同时舌体运动也可以强健经筋、滋养肝脏、缓解四肢屈伸不利等问题。《素问》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为唾,是谓五液”,唾液分泌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舌需要唾液润泽,而活动舌头可刺激金津穴与玉液穴,清脏腑虚热、生津止渴。此外,舌通过经脉与各个脏腑均有联系,所以舌诊被视为中医四诊的重要方面,可观测脏腑精气旺衰和病理状态。
怎么运动舌头可达到护心乃至养护脏腑的效果?以下五步为“舌操”的具体运动方法,方便实用,建议坚持练习。
伸舌动:舌向舌向口外缓慢、用力伸出。主要锻炼舌垂直肌和部分舌外肌功能。
卷舌:舌尖抵至上犬齿龈,沿着硬腭用力向后卷舌。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上纵肌和部分舌外肌功能。
顶腮:舌尖用力顶在左腮部,复位后同法用力顶在右腮部。主要锻炼两侧舌内肌群及其舌横肌和峡部各肌群等。
咬舌:用上下齿轻咬舌面,边咬边向外伸,同法缩回口内,咬一下发一声“da”。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垂直肌,部分舌外肌和口轮匝肌等。
弹舌:舌尖抵至硬腭后快速在口内上下弹动。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上下纵肌和部分舌外肌。以上各运动建议各做36遍,每日坚持3次,护心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