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二七期
发布时间:2021-12-16
未来十年的防癌策略
我国近几年癌症的总体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一些癌症不仅发病率提高,甚至出现了年轻化趋势,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一大杀手。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930~2010年,美国在80年间癌症死亡率下降了26%,预防、筛查、手术术式改进和并发症减少使得手术死亡率降低,被认为是死亡率下降几大要素。近十几年,我国在癌症治疗方面,包括手术术式改进、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下降药物使用等总体治疗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大。但在早筛及防癌意识上还有待提高。提高常见肿瘤筛查率、科普肿瘤防治知识,可以大大提升早期诊断率,使肿瘤患者得到及早治疗,提升5年生存率。《健康中国2030纲要》中提出,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是防治并重、预防为主、综合施策,也强调了预防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预防这一块还是有一些短板需要去补齐的。
提升防癌意识,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就要留意远离一些危险因素。美国癌症协会上述报告给出的未来十年的十大抗癌策略,可以作为参考。
1、远离11种病原体
一些病毒感染(如HPV、HIV和乙肝病毒)等会增加癌症风险。目前,有11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有致癌性,包括: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7种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艾滋病毒(HIV)等;3种寄生虫: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埃及血吸虫。
预防生活中常见感染,专家建议:首先应及时接种疫苗, 如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EB疫苗可预防鼻咽癌、接种乙肝和丙肝疫苗可预防肝癌等。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上出现性生活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排查宫颈癌;出现口臭、泛酸、胃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做胃镜和幽螺感染筛查;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切不可轻视。
2、做好防晒
美国癌症协会表示,阳光照射是导致皮肤癌的最大风险因素。几乎86%的黑素瘤皮肤癌和90%的非黑素瘤皮肤癌与太阳紫外线辐射有关。。因此,做好防晒是降低皮肤癌风险的最有效方法。由于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与西方人相比,国人皮肤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低,并不是我国常见、高发癌症,我们不必过于纠结。可在阳光特别强烈时减少外出或做必要的防晒措施,防止晒伤。
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放射
美国癌症协会认为,所有电离辐射都有致癌性。美国2006年数据显示,48%的电离辐射来自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疗设备暴露。既要保证达到筛查目的,又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辐射,最重要的就是要到专业机构找到专业医生,选择最合适的筛查方式。最高级的检查未必是最好的,非必要的检查项目,反而可能有损健康。
4、减少室内建筑材料放射
氡污染、甲醛污染、苯污染等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其中,氡污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致肺癌物质。质。据美国国家研究委会估计,美国3%~4%的肺癌死亡,可以通过减少室内氡暴露来预防。装修新家入住前,可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一次室内环境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能不能入住,如果污染不是很严重,最好通风6个月左右再入住三。家中多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氡、甲醛等浓度。
5、戒烟是头等大事
控烟是防癌的头等大事。美国自1991年以来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有研究显示,如果在40岁以前戒烟,可以夺回至少9年寿命。
6、只要饮酒就有伤害
过量饮酒可造成身体多方面不良影响,英国科学月刊《成瘾》发表文章表示,饮酒至少与7种癌症有关。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女性每日饮酒量不能超过1份(约为240毫升),男性不能超过2份。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白酒约1两、啤酒约1瓶),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而新近研究表明,即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某些癌症发生风险,为预防癌症,不建议饮酒
7、控制体重
超过20种不同类型的癌症与肥胖有关,其中最显著的是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食管腺癌。
8、健康饮食
减少红肉摄人量、限制食用加工肉类可降低癌症风险。均衡饮食,每天吃多样食物-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质和乳制品等,能帮.助保持健康。
9、坚持运动
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30~60分钟中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风险降低,尤其是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也有所下降。预防癌症,美国运动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或等量的两种运动组合。
10、进行癌症筛查
对大多数癌症来说,及早发现并治疗有益于提升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定期进行以下癌症的筛查: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及丙型肝炎病毒筛查、艾滋病毒筛查
五种不良饮食是癌症“帮凶”
油炸、熏制食物:食物经高温反复煎炸或熏制后,特别是炸焦的食物,会产生大量致癌物。淀粉类食物,如薯条在120℃的高温烹调下易产生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明火或炭火炙烤的烤鱼、烤肉及腊肠中苯并芘的含量都很高,会诱发细胞突变,引发癌症。食用油反复高温加热会使脂肪酸氧化、裂解、聚合产生更多致癌物,包括多氯联苯、丙二醛等。腌制、加工肉类: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大量食用腌制食物或加工肉类,如咸鱼、香肠、培根、腊肉等,会增加患胃癌风险。研究人员认为,腌制食物中含有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变成亚硝酸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会增加胃、肠、胰腺等消化器官癌变的几率。此外,有些腌制食物属于高盐食物,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诱发胃癌。加工肉由于高温、高盐等加工方式,使食用者增加了杂环胺类、多环芳烃类N-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的摄入量。
烫食、热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65℃以上的热饮(如咖啡、茶等)列为2A类致癌物,称其有增加食管癌的风险。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口腔癌等可能与喜欢吃烫食的习惯有关。长期吃过烫的饮食,会导致消化道黏膜反复受损,可能引发慢性炎症,促进肿瘤发生。研究发现,最适宜人体的进食温度是10℃~40℃,,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
霉烂变质食物:食品霉变十分普遍,大多数食物霉变是十分有害的。食物霉变后不仅使食品感官劣变,还会产生很强的毒素,造成人们食物中毒致病或致癌。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通常见于霉变的坚果类、谷物类及发酵食物中,它是一种在100℃下20小时都杀不死的致癌物,稳定性极强,长期微量持续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日。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或国家的调查研究显示,凡食品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方,肝癌的发病率都很高。
饮酒:饮酒除了会损伤肝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含酒精饮料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其中,充分的证据提示含酒精饮料是口腔癌、喉癌、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之酒精与多种癌症风险的关系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证据表明酒精的活性代谢产物(如乙醛)具有致癌作用;酒精能作为溶解促进致癌物进入细胞;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膳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素,使组织对致癌作用更加敏感等。
老年人严防五个致命动作
搬个重物却闪到了腰,打个喷嚏竟然骨折了,抻个懒腰没想到会晕倒在地……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案例。年轻时“不是事”的小动作,可能会给老年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神经、肌肉、内脏、骨骼等各个系统都会发生功能退化和退行性改变,导致行动、消化、思维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很多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轻松完成一些动作,尤其是高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身体状况,适当改变做事方式,例如放慢步调、放缓心态,以保护身体健康。以下几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容易带来突发、严重危险,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起床太猛,闪腰跌倒
刚刚睡醒时,人体的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如果突然用力仰身起床,身体无法立即适应,就容易出现不适症状,常见问题是“闪腰”。另外,若起床太快,血流方向猛然改变,容易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眼前一黑、头昏眼花、站立不稳等症状,严重者会跌倒、昏厥,导致伤残风险增加。同时,血压波动过大,是诱发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危险因素。老年人若长此以往,会对心脏、脑血管、肾脏、动脉系统等造成一定损害,甚至会增加中风、心肌梗死等急症的风险。
正确做法:老年人睡醒后先平躺1分钟,再侧过身来,依靠手部力量起身。坐起后,先将双脚落地,坐在床边休息1分钟,之后再慢慢起身。若觉得腿部力量不足,可扶着墙或床站立1分钟,再缓慢行动。
用力排便,血压飙升
由于活动量和食量减少、用药等多种原因,老年人非常容易便秘,因此在排便时会不自觉用力。若过于用力,尤其是憋着气使劲儿,会使腹腔内的压力升高,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增加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者会引起心血管破裂,甚至猝死。
正确做法:老年人应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便意时不要忽视,要及时排出。长期便秘的老年人应注意多喝水,建议每天喝1500毫升以上;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如全谷物和新鲜果蔬等,但要注意,未成熟的水果含有较多的鞣酸,反而会加重便秘;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酵母、豆类等,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道蠕动;洋葱、萝卜、蒜苗等易产气的食物,核桃、松子、瓜子等含脂肪的食物,也能促进肠道蠕动,油脂还有润滑肠道的作用,有助通便。除了改善饮食,摩腹、深呼吸及适当运动,如原地高抬腿、深蹲、快走等,也能改善老年人的便秘症状。另外,用坐便时最好脚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有助排便。如果通过上述调整,便秘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促排便药物。
猛然回头,血管易堵
我国一项慢病前瞻性调查研究显示,在70~89岁人群中,63%的人存在颈动脉斑块。血管中的斑块就像河水里的流沙,易被血流冲走、改变位置,危险系数较高。颈动脉是大脑重要的供血通路,猛然回头、转身,动作剧烈,易使斑块脱落,堵塞血管,使大脑缺血。轻者会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严重时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的急性发作,甚至出现失明、失语、半身不遂等严重脑梗死症状。另外,有颈椎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老年人,快速转头还可能导致身体失衡,进而跌倒。
正确做法:老年人需要转头时,应该有意识地放慢速度,避免幅度过大,也可以多用转身代替转头。
弯腰提物,损伤腰背
弯腰尤其是直膝弯腰提搬重物时,躯体一般都会小于90度,维持脊柱位置及保护韧带的肌肉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所有脊柱后侧的张力都要由韧带来承担;直起身时,竖脊肌必须用较大的力量收缩,以协助躯干抬起,进而将重物搬起。这两个动作会大大增加腰背筋膜、肌肉、韧带等处的负担,容易造成损伤。而且,提重物时人往往会“猛地发力”,以便将物品抬离地面,这种突然用力过大或姿势转换过猛,有可能造成腰椎损伤。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已经下降,更容易受到严重损伤;一旦损伤,康复期也会较长,甚至难以完全恢复,大大降低了晚年生活质量。
正确做法:老年人提重物时,尽量将其均分成两份,一手提一份,保证两侧受力平衡;重物分不开时,也尽量双手并用,保证身体平衡和腰椎受力均匀。 如果需要搬运重物,应先将身体向重物尽量靠拢,腰背挺直,曲膝、曲髋,即半蹲姿势,用双手托住物品,然后再伸膝伸髋,重物即可被搬起。这种发力方式主要依靠臀大肌及股四头肌的收缩力量,避免腰背肌用力,减少了腰部损伤的几率。另外,在搬移重物时,要保证双膝处于半屈曲状态,物体尽量接近身体,也能减少腰背肌负担,降低损伤几率。
摔了就起,加重损伤
老年人摔倒后容易髋关节骨折,它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42%的患者不能恢复伤前活动力,35%不能独立行走。其实,一些老年人在摔倒后并未受到严重伤害,却因不正确起身造成了额外伤害,加重了病情。摔倒后不假思索地起身,可能会加重有脑血管病后遗症者脑部缺氧或缺血症状;若已经伤及关节或骨头,盲目移动可能造成关节脱位或加重骨折;如果意识模糊,盲目起身还可能引发呼吸障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正确做法:老年人摔倒后一定要保持镇静,几分钟内尽量不要有任何动作,避免造成更多伤害。冷静下来后,先判断自己是否受伤。可以缓缓地移动手脚、胳膊和大小腿,看看是否疼痛、活动受限。若没有受伤,可以慢慢地翻身,从头部自上而下翻转为爬行姿势,然后用手、膝盖撑地,爬向附近相对稳固的椅子或家具,借助其支撑,慢慢起身,坐或者倚靠一会儿,觉得没问题了,再正常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要非常缓慢,觉得累了就休息一会儿,不要勉强。
若有受伤,应冷静找出受伤部位,大声呼救,如果不行就抓住附近物品敲打地面或家具,以引起注意。有条件者可使用紧急医疗警报设备,或拨打120及家人电话求助。等待救援时应尽量利用触手可及的物件,如毯子、衣服等,保证身体舒适、温暖。
冠心病防治要趁早
冠心病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大家身边就有冠心病患者。那什么是冠心病呢?我们知道,人的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如果把心脏比作一套会跳动的“两室两厅”,由心肌细胞组成的心房心室肌就相当于“墙壁”,冠状动脉则是布在“墙壁”表面(心外膜)的“供水管”,负责给整个心脏供水(血液)。如果“供水管”里长了水垢(斑块),造成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很容易会影响到“墙壁”的血液供应,可能在我们休息时没有任何不适,但在运动时却会诱发胸闷、胸痛,这便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心绞痛”。当然,冠心病还包括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等其他类型。
对冠心病“追根溯源”
知道了冠心病,大家不禁要问,冠心病是怎样形成的呢?对此,我们有必要做个“追根溯源”。人体的冠状动脉血管壁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出生时每个人的血管都是通畅、光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伴随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多重危险因素,我们血管壁的“屏障”内皮细胞受到损害,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经氧化后透过受损的“屏障”钻入血管内膜并逐渐沉积,就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堆积造成了管腔的狭窄。
如果狭窄程度小于正常血管直径的50%,通常不会造成心肌缺血,我们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随着狭窄程度逐渐加重,冠状动脉末梢的微血管通过扩张来补偿心肌细胞的血液供应,但在活动、情绪激动等场景下,心肌细胞需要更多的氧来满足自身需求,此时狭窄的冠脉血管无法扩容,“供求关系”失衡,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引发胸闷、胸痛等不适,即“心绞痛””发作。
此外,斑块对冠脉血流的影响不仅仅止于固定狭窄引起的机械阻塞,如果把血管内膜下的斑块比作“饺子”那么皮厚馅少的“饺子”可视为稳定斑块,通常不容易破裂。但如果“饺子”皮薄馅又大,则非常容易破裂或是表面破溃,由此造成内馅(胆固醇)暴露于血液中,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迅速形成血栓,引发血管腔进一步狭窄或完全堵塞。持续的冠脉血管堵塞使支配区域的心肌细胞完全失去血液和氧气供应,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急性心肌梗死”,这时患者往往会出现持续性胸痛、大汗,亦或胃部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甚至濒死感,若不及时开通堵塞的血管,则会造成心肌坏死面积扩大,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病根,从青少年开始
可能有人会说,我还年轻,这些离我还很遥远。事实上,病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随着当今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伴随吸烟、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嗜好的普遍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也在逐步前移。临床中时常会有三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突发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冠心病的早期预防不容忽视。我们平时生活中应加强身体锻炼,控制体重,避免吸烟、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嗜好,降低“坏”胆固醇水平,控制血压、血糖等,这些都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防治冠心病,“ABCDE”
那么对于已经发生冠心病的患者应该如何治疗呢?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分为三种,即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后两者合称为血运重建(重新建立有效的供血体系)。
首先,药物治疗应贯穿始终,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手段,规范的药物治疗永远是防治冠心病的基石。
冠心病经典治疗(二级预防策略) 可概括为“ABCDE”。
抗血小板和抗心绞痛(A)——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就属于抗血小板药物;而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均属于抗心绞痛药物,可用于缓解症状。
控制血压及心率(B)——对于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应以血压≤130/80毫米汞柱为降压目标,可选用多种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钙拮抗剂及利尿剂单药或联合应用,并应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将静息心率控制在55~60次1分左右。
戒烟和降低胆固醇(C)——一旦确诊冠心病、脑梗死以及周围血管病,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控制在1.8毫摩/升以下,或至少降低50%;而对于发生过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冠脉病变、植入支架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将_DL-C控制在1.4毫摩/升以下,且较基线降低50%。对服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血脂仍不达标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依折麦布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或注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以增加胆固醇降解。
健康饮食并控制血糖(D)——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健康教育和锻炼(E)。
何时“放支架”
那么什么时候患者需要“放支架”呢?对于经过规范药物治疗后仍然反复发作心绞痛的患者,我们建议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若造影发现主支血管狭窄70%以上,或左主干血管狭窄50%以上,同时具有心肌缺血的证据(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发现灌注缺损等任何一条症状),医生就有可能建议患者植入支架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狭窄程度介于50%~70%的这部分“临界”病变患者, 可以通过测定冠状动脉内血流储备分数(FFR),或腔内影像学手段, 如血管内超声(IVUS) 评估, 来决定是否植入支架。
临床上我们还时常遇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往往表现为三支冠脉弥漫性病变,或者合并严重左主干病变,此时从长久的疗效考虑,建议患者优先选择外科搭桥。
有病友可能会问,“放了支架的话,剧烈运动后支架会掉下来吗?”“那植入支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冠状动脉支架都是通过高压扩张释放后嵌在血管内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内皮细胞会逐渐覆盖到支架钢梁表面,因此支架不仅不会掉落,甚至在强磁场下也不会有丝毫位移(事实上现在上市的支架都是弱磁性,可以耐受≤3.0特斯拉的磁共振检查)。
但冠心病的治疗并非一劳永逸,规范药物治疗应当贯穿始终,若没有药物治疗的保障,即使使用再好的支架也可能会出现急性血栓、再狭窄等不良事件。
发生心肌梗死怎么办
若患者不幸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急性的缺血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此时应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最近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就诊,以避免错过最佳的救治时间窗。通常来讲,对于症状发作12小时以内的急性心梗患者,我们优先选择急诊介入治疗来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只在没有急诊介入条件时采用静脉溶栓。但对于发作12~24小时以上,胸痛缓解且稳定的患者,通常不再建议进行紧急的血管开通,此时缺血1区域的心肌已经坏死,进行介入干预往往会使心脏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所以说,对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开通堵塞的血管,获益越大。
护心食疗有佳方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而饮食不当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原因。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日常饮食起居的调整更是帮助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的“必须品”。正确科学的饮食不仅能使患者症情稳定,还能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日常饮食“宜”与“忌”
宜清淡,忌油腻:相关研究中发现,冠心病事件的发生会随着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而减少,以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干预饮食,有助于预防新病变的形成。
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我们建议日常保持低脂饮食,每日饮食中脂肪的含量应少于总热量的30%,并且在这部分的脂肪中,更推荐患者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坚果、海鱼等。每日摄入烹调油25~30克为宜。
宜新鲜,忌腌制:冠心病患者需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膳食纤维无法完全被机体所吸收和利用,所以多吃蔬菜有利于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起到了“血管清道夫”的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我们每天应摄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即2~3个拳头大小的量;每天还应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即1.5~2个一般大小苹果的量。
低盐饮食亦是心脏健康的关键。过多摄入食盐会导致机体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荷,从而升高血压;血管一旦受到长期的高压力影响,其硬化速度会迅速加快,不利于血管排出“垃圾”多食咸菜、咸肉、腊肉、熏肠等腌制食物,不仅会阻碍食物中有效营养价值的吸收,还大大增加了盐的摄取量,而个人每日食盐不应超过6克(大约为1个普通啤酒瓶盖的量)。
宜粗粮,忌高糖:过多摄入糖类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精米、精面是现代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应不超过50克(约1个普通鸡蛋大小的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
宜淡茶,忌烟酒:浓茶中的大量咖啡因会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负担,不利于康复。适量饮用淡茶是被允许的,茶叶中富含的茶碱、维生素C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都有助于减少脂肪的吸收量,降低机体胆固醇水平。
强调冠心病患者要戒烟限酒,因为酒精会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而香烟中的尼古丁成分可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烟草加快或减慢了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同时也会抵消阿司匹林等药物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总之,冠心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尽量少油、少盐、多蔬果,适量食用优质蛋白,饮用淡茶,戒烟限酒。
适合冠心病患者的食疗方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存在不同分型。对于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我们推荐几款简便的食疗方。
山楂荷叶粳米粥(适用于痰湿阻遏型):即以山楂50克,荷叶50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葱白20克,煮粥。
此方适用于冠心病高血脂且辨证为痰湿阻遏胸阳者。
佛手木耳瘦肉汤(适用于阴虚气滞型):即以黑木耳6克泡发,瘦猪肉50克切碎,佛手50克切片,薏苡仁50克共煮成汤。
此方适用于冠心病气滞阴虚胸痛者。
丹参茶(适用于血瘀气滞型):将丹参制成粗末,每取9克,加绿茶3克,放入热水瓶中,冲入半瓶沸水,旋紧瓶塞10分钟后,可代茶,不拘时频饮。
此方适用于冠心病血瘀气滞,胸闷、胸痛者。
甘松梗米粥(适用于寒凝气滞型):粳米100克,加水750毫升煮成稀粥,甘松10克加水250毫升煎熬去渣取汁,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食。
此方适用于冠心病气滞有寒的胸痛等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食疗方是日常辅助,不宜贪多,还是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对症调治才能事半功倍。
糖尿病并发症,能否早期发现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不仅体现在化验单中相应指标的异常,若代谢紊乱经年累月,造成的损害还将累及全身,涉及的部位包括眼、肾脏、心脏、神经系统、下肢等,症状各有特点。有些患者可能会同时出现多种慢性并发症,使病情更为复杂。那么,在这些并发症中,哪些有早期症状“预警”,能提示患者及早就医?哪些早期表现不明显或容易被忽略,需要及早筛查才能被发现呢?三类并发症,有早期症状
1、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早期症状: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
研究发现,近半数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因心脏疾病所致,其中多数为冠心病。这是因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早期症状有:进行剧烈活动、重体力劳动,以及饱餐、寒冷、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闷、憋气、心悸、心前区不适感,休息后可缓解。
出现上述症状后,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早前往医院心内科就诊,进行冠状动脉CT等相关检查,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同时,患者应请内分泌科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早期症状:单侧肢体发凉
糖尿病下肢病变通常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与心血管病变具有类似的发病机制,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远端(如足部)缺血。若未及时治疗,将导致下肢疼痛、溃疡、感染,乃至坏死,患者有时甚至需要截肢。
与下肢缺血有关的早期症状有单侧肢体发凉。随着病变进展,患者会出现轻度“间歇性跛行”:在经过数百米的行走后,因下肢乏力、疼痛或麻木,不得不跛行或止步,休息后可缓解。
出现上述症状后,患者应尽早前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评估下肢动脉狭窄情况。如确诊,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并进行以适当强度的行走为主的康复锻炼。
3、糖尿病神经病变
早期症状:双侧足底麻木,有针刺、烧灼感
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病程达10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的风险更高。其中,感觉神经病变出现最早,最为多见,常见症状是双侧足底麻木,或有针刺、烧灼感等。
出现上述症状后,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及神经内科就诊,进行包括温度、震动、压力、疼痛等感觉的检查,以及肌电图检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病变进展。
两类并发症,早期表现不典型
1、糖尿病肾病
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这一并发症在早期可不出现引人注意的症状,有时患者可在运动后出现一过性泡沫尿。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病程长、高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尿酸、环境污染物等,诊断主要依靠患者定期进行肾功能和尿蛋白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5年后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因此在诊断时即应进行筛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尿蛋白和肾功能情况决定复查频率,并通过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血压等达标,使用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等措施,来延缓患者肾功能的恶化。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引发一些眼部症状,包括视野缺损、缓慢的视力下降,甚至突发的视觉丧失等。需要注意的是,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往往已经比较严重。在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通常并无明显自觉症状。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便需要进行眼科筛查,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在确诊糖尿病的5年内进行筛查。此后,医师会根据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决定复查频率。
乙肝,一定会发展成肝癌吗?
在我国, 乙肝病毒(HBV) 慢性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85%的肝细胞癌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所致。有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占全球的1/5左右,乙肝病毒感染者占全球的1/3左右,而肝癌患者却占全球的1/2(每年超过40万)以上。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32%的男性和9%的女性将在70岁之前发生肝癌。并且,我国乙肝感染者往往有家族聚集性,母亲通过分娩传染给子女,而子女往往在中年罹患原发性肝癌,给家庭带来巨大灾难。这种病例在临床工作中很常见。经过近20年的努力,通过乙肝疫苗注射等防治措施,我国乙肝防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目前,我国仍有约8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患者早大多没有症状,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且治疗后容易复发,患者死亡率高。因此有人认为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是“乙肝三部曲”。
肝癌发现时为何多是晚期
肝癌的早期表现很不典型,患者临床表现大多为肝区不适、乏力、消瘦等,容易被忽视。
肝脏是一个实质性器官,缺乏痛觉神经,所以病变很少引发疼痛。只有当肿瘤不断生长,侵犯肝包膜或者周围器官时才会引起疼痛不适,但是此时往往已经处于肿瘤晚期。
肝脏还是人体再生与代偿能力最强的器官,即使肿瘤在肝脏内已经长得很大了,部分患者的肝功能依旧可以正常。殊不知,此时肿瘤正在疯狂生长。
早期诊断肝癌靠什么
有针对性的常规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关键。
甲胎蛋白≥400微克/升;甲胎蛋白≥200微克/升,持续2个月以上;甲胎蛋白持续升高,均可以高度怀疑肝癌。超声造影、增强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可用于肝癌的常规诊断。
如果肝脏肿块大于2厘米,只要影像学检查呈现典型的“快进快出”特征,就可以确诊为肝癌。如果肝脏肿块大于1厘米,只要有两个影像学检查呈现典型的“快进快出”特征,也可以确诊。
对于更小的肿块,目前可以使用核磁共振加以确诊。需要指出的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不一定能诊断出早期肝癌,其更大的作用在于发现是否有转移病灶。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不能依赖PET-CT。
什么情况下乙肝会发展成肝癌
乙肝病毒分为多种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C型的致癌能力更强。乙肝病毒变异是导致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乙肝直接“演变”成肝癌的理由是,乙肝病毒中的HBx基因激活多种癌基因或原癌基因;乙肝病毒的前C基因或C基因发生了突变或缺失;在乙肝病毒的持续慢性炎症刺激下,P53、P16基因发生了突变或缺失。以上三种因素都可导致肝细胞直接发生癌变,因此乙肝病毒有直接致肝细胞癌变的作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少数肝癌患者未经过肝硬化的过程,而直接由乙肝发展为肝癌。此外,具有遗传背景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更容易发生肝癌,原因是其可促进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并产生变异,同时产生协同促癌作用。因此,乙肝导致的肝癌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定期复查可减少肝癌发生
乙肝患者需要每6个月去医院进行一次定期检查,检查乙肝二对半、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甲胎蛋白、肝脏彩超等。必要时,患者需要进行肝穿刺取出肝组织进行活检。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病毒治疗,定期检测病毒定量,千万不要随便停药。
进行抗病毒规范治疗5年后,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可下降50%左右。
乙肝患者平时该注意什么
忌辛辣:辛辣食品易引起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
忌烟:烟中含有尼古丁等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因此乙肝患者必须戒烟。
不宜饮酒:酒精在肝脏内代谢,会破坏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使肝细胞坏死。
忌滥用抗生素与激素:“是药三分毒”,药物对肝多有损害。乙肝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谨慎用药。
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乙肝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肿、胆汁分泌失调等原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食用过多蛋白质会引起消化不良。
忌高铜饮食:患者肝功能不全时,体内铜的平衡不好调节,而铜容易在肝脏内积聚。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并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患者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等含铜多的食物。
忌生活不规律:“三分治七分养”。充足睡眠、合理营养、规律生活,每天坚持适度运动,劳逸结合。
忌恼怒、悲观、焦虑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不利于肝脏健康。
少吃剩饭剩菜与发霉食物:剩饭剩菜中含有亚硝酸盐,可进一步转换成亚硝胺;发霉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以上均是诱发肝癌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