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阳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二六期

发布时间:2021-11-03
我们怎么才能长寿
      编者语: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教授张其成。最近有关长寿问,他发表了自己几十年来临床感悟和养生智慧的讲话,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现推荐给大家供学习和使用。
      几千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灵枢.天年》中讲道:“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使道就是人中沟,基墙主要是额骨、耳旁骨骼的位置,如果人中沟显得深且长,脸部的骨骼略微突出而有力,说明脾气很足(脾主肌肉),肾气很足(肾主骨),这样的人一定能长寿。在科技不发达、认知有限的古人那里,已对长寿之人有了“面相"判断。
      现如今,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们从未停止过对长寿的探索。什么样的人才能长寿?著名国学专家、中医文化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张其成教授认为:
      古人为何“过百而不衰”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黄帝问医学家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距今4600多年的黄帝很好奇,上古之人能活100多岁,现在(黄帝时代)的人为什么50岁就衰老了?而后岐伯答:“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古人懂得天地自然运行的道理,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身体与精神协调一致,所以能长寿。《史记》记载,老子活了160余岁,或曰200余岁。
      张其成说,对于古人能长寿到多少岁,一开始也有怀疑。后来,他便去了我国著名的长寿村——广西巴马调研。巴马人为什么长寿,有的说,巴马人以素食为主,常吃一种特殊的谷物火麻;有的说,巴马空气好,盘阳河的水好;有的说,巴马人的心态好,喜欢劳动……“我忽然懂了,《黄帝内经》讲长寿的秘诀没错,这里的长寿老人从来没离开过居住地,心灵纯净,不受外界干扰,类似上古人的生活环境。”
      有人问,可那个时代的环境我们可能很难再拥有了。既然如此,现代人还能不能长寿呢?当然可以!十几年前,张其成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冯珠娣共同做了一个研究项目——北京市民怎么养生。他们在北京什刹海地区跟高寿老人聊天,发现那里的长寿老人都非常开心,喜欢唱歌跳舞。问他们有什么发愁的事,都说没有。很多老人天天爬香山、打泉水、吹拉弹唱,不亦乐乎。
      生病多是心智问题
      按理说,人应随着社会发展寿命更长,衰老更推迟,怎么有的后世之人还不如上古之人呢?张其成幽默地回答:“因为他‘想’得病,结果就心想事成了。如果不想得病,那为什么要抽烟、喝酒、熬夜、暴饮暴食呢?”人的行为方式取决于思维方式,如果不想得病,行为方式一定能改。身体不健康的人越来越多,关键还是心智问题,内心不够坚定,遇到外界诱惑或干扰,用健康换一时痛快。
      此外,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的欲望太多,不停地索取,与他人攀比,逐渐失去了平和之心,不满足、焦虑越来越多,导致人们不停地消耗身体来享受生活。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并不是说人们不应有追求,而是不应有过多不符合本心的欲望。与此同时,现代人运动少,气血不畅,身体容易瘀堵,再加上被物所累,心情波动大,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病,很难长寿。
      治病要先医心
      64岁的张其成出生在中医世家,祖籍安徽黄山歙县定潭,为北宋名医张扩后裔。因张家药方治病效果绝佳,往往一剂(帖)药就能治愈疾病,明代嘉靖年间被誉为“张一帖"。张其成的母亲张舜华悉得祖传绝技,成为“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因为外祖父没有儿子,当时张其成的父亲李济仁被招入婿,其中的条件就是未来第一个儿子要姓张,继承“张一帖"的祖业。后来,父亲也成为一代名医,当选为“首届国医大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2009年,“张一帖"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父母双双入选国家非遗继承人,“国医双馨”一时传为美谈。
      张其成深受家庭影响,小时候和弟弟妹妹随母亲上山采药,一起背诵《药性赋》,回家一起磨药,但最感兴趣的还是听父亲讲《黄帝内经》等古书,知晓健康养生和治病救人的道理。
      作为家中长子,张其成本应继承中医临床的家业。“后来我发现,人生病和‘心’有关,从事临床只能帮助患者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但最重要的还是‘心’病,要叫人修心,从根源上让人不得病,要‘治大病’。”就这样,张其成逐渐走上了中医文化之路。
      想长寿,有四点启示
      近年来,作为首席专家或负责人,张其成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项科研项目,提出“阴阳中和是中医养生的核心价值”“养生关键在调神养气”。他认为,生病最大的表现就是气血不和、脏腑不和、经络不和,怎么调理呢?养生也好,或是开中药、针灸也好,都是把阴阳失衡的状态调整到一个阴阳动态平衡、中和的状态。想要长寿,张其成给出四点启示。
      仁德养心性。一个人要想长寿,心态、心智、心灵非常重要。心态包括情绪、情志,心智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最高层次是心灵,也可叫心性。人们常说“老小孩”,即老年人的性情回到婴儿时心地纯净的天真状态,就容易长寿。我国儒道先贤强调以德养生,因仁德而长寿。这是因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他的心是坚韧不拔的,就像山一样稳固;一个有智慧的人像水一样,顺应万物变化。这样的人,必然能做到心神安定。
      导引壮阳气。一个人年纪大,如果手心热热的,穿衣少,盖得薄,就是阳气足,容易长寿。怎么增加阳气?《黄帝内经》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句话强调人一定要晒太阳。人要长寿,元气就要生生不息,养生最关键的是养阳气。气从哪里升?元气是两肾之间的动气,也叫命门之气,这是生命的原动力。此外,老年人一定要做有氧运动,最简易的方式就是走平路,时而快走,时而慢走,快走时要用力摆开双臂,手臂过头顶,就像鸟儿在飞,达到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不觉得累就可以。
      饮食少而杂。意大利一项研究表明,老人每人每天摄入700卡路里以内的热量最健康,容易长寿。《黄帝内经》中提到“饮食有节",用到这里,就要求吃得少而杂,要有度的控制。吃多了怎么办?要运动,帮助肠胃蠕动,排气、排大便。民间有俗语说,“若想长生,肠中常清",最好睡前和清晨解大便,还要喝温水。
      起居睡眠足。都说早睡早起最健康,但调研中发现,对长寿者来说,有些人的起居并不“守规矩”。有的早晨起得晚,或早上起来后再睡个回笼觉,时间不长。有些人一天睡四觉,除了晚上和午觉,上下午都打个盹。这说明睡眠足对长寿很重要,是养神的。除了睡觉,还可练习静功,安神作用更好。具体方法:打坐,调身(调整好坐姿)、调息(调整好呼吸)、调神(意守丹田)。意守丹田是为了不想其他事,如果打坐睡着了,想睡就睡。练静功就是要内守,不要过多的外求。故《黄帝内经》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朋友多的老人更长寿
      一个人没有朋友会怎样?“晚景凄凉”或许是答案之。《美国医学会杂志》近期刊载一项新研究发现,老人若是被社会孤立或没有朋友,无论是死亡率还是住院后致残率都更高。相反,朋友多的老人有可能更健康长寿。
      社会隔离增加致死致残率
      上述研究由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完成。研究中将老人的社会隔离程度,如是否与家人或朋友谈论重要的事情、拜访家人或朋友、参加社会活动等,分为7个等级,社会孤立程度评分从0到6。结果发现,社交孤立分数的增加都对应着工功能性残疾和死亡风险的增加。研究显示, 在入住ICU(重症监护病房)后的一年内,最高孤立评分的老人,功能性残疾负担增加了50%,死亡风险增加了119%。
      换句话说,那些没什么社交的老人住进ICU后, 更可能死亡, 出院后的残疾风险也更高,而那些经常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关系的老人要健康很多多。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几乎没有社交联系的老人中,超过1/3的人在出院后3年内死亡,这一比率是一般老人的3~5倍。研究负责人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的重症监护医生弗兰特说:“老人更看重功能独立性,而不是仅仅活着。”
      社会隔离定义为个体处于一种“缺乏社会归属感”“缺乏与他人接触和社会交往”“缺乏满足的和高质量的社会关系”的状态。人到老年后,常处于一种与原有社会联系逐渐减少,以至于与社会隔离的状态。
      在我国,城市老人社会隔离的比例为21.4%一些特殊群体的社会隔离感受更明显,例如“老漂族””。《《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发现,71.5%的“老漂族”表示“社交圈子窄,会孤独寂寞”。老人出现社会隔离,也是全球性问题。1985年,美国老人平均有2.94个朋友可以推心置腹的谈话,而这一数字在2004年减少到了2.08个;日日本内阁府调查称,日本老人中有三成没有亲密朋友,与邻居交往少;韩国每100位老人中有26人处于孤立状态;西班牙有超500万的孤独老人……
      朋友是一味身心良药
      老人的朋友为何越来越少?随着老龄化加深,西方化的独立生活方式和小家庭模式,让曾经中国传统的几代人同处一个屋檐下的大家庭生活模式逐渐“打散”,子女与父母分离,年迈的老人独居,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命运”。另外,人一旦老了,活动区域就明显小了很多。他们年轻时,可能结交了许多朋友,但当他们年长时,许多朋友也老了,有的可能腿脚不便,困在家中,有的甚至因各种原因而离开了人世。
      孤独会增加老人患病及早亡风险,而拥有好朋友却可提升生活满意度、健康水平和整体幸福感。科学家们发现,更加丰富的人际关系(与朋友、家人、社区的多方交流)能够为生活带来一系列正能量。
      有助延长寿命。《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一项针对1600名60岁以上老人的追踪调查发现,经常感到孤独的老人,寿命会减少6年。美国杨百翰大学一项涉及30万人的研究证实,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与他人关系疏离,对健康的危害等同于每天抽15根烟。与之相反,有研究称,有固定朋友的人健康生活的几率高出50%。
      降低慢病风险。交活跃程度会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社交广的人能得到更多的支持,更多地接触到外部世界,有助于入们改善生活方式,吃得更健康,运动更多。比如,老朋友在一起出于社交需求会经常组织休闲活动,跳跳广场舞、出去旅游,都会降低慢性病风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一项研究发现,缺乏社会归属感的老人,高血压风险会高出124%。。荷兰一所大学近日发现,与只有7~8个好友的人相比,有10~12个好友的中老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更低。
      延长癌症存活期。老人不能因为生病就牺牲掉社交生活;相反,《柳叶刀》等医学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显示,无论是乳腺癌还是前列腺癌患者,亲友团的支持和帮助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防止老年痴呆。朋友陪伴有助于老人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记忆力。诸多研究表明,在抵抗老年痴呆的效果上,与朋友的社交活动与健身智力活动的效果是一样的。国际老化研究所一项新研究显示,与不爱社交的妇女相比,维持密切友谊与良好家庭关系的老年妇女,相对不易出现智力衰退,具有较多社交网络的妇女,可能发展成痴呆的风险少了26%。
      晚年幸福感高。提及晚年幸福,很多老人都会想到与老伴、子女、孙辈的关系,其实,朋友对幸福感影响更大。老人交友能够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更容易和家人建立起好关系。另外,保持好奇心和一个年轻的心态,可促进家庭和婚姻幸福。
      学会打造自己的“朋友圈”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能够保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友情非常难得。随着年龄增长,友情有着治愈的力量,能够有三两个好友甚至更多,更是晚年的一笔宝贵财富。拥有自己的社交圈能增进朋友间的情感支持、提供更多信息、帮助人们做出重要的人生决策。
      除了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有些老人朋友少也与自己不喜欢热闹、不喜欢走动串门等性格有关。比如,一些退休的高级知识分子往往对自己有要求,家长里短不爱谈,群体活动看不上,个人架子难放下,从而阻碍了结交新朋友的机会,让人际关系变得受限。为此,专家们建议:
      要多联系“老朋友””。老人可以多与街坊邻居、老同事、老同学、儿时的玩伴等走动,或者约出来一起打牌、运动、旅游等。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上网聊天、视频通话,也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孤独感。
      要多结交“新朋友””。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爱好、技能建立朋友圈,比如有技术傍身的老人,可以通过帮助他人结交朋友,例如,帮身边人修修电器,装装管道,或者做些木匠手工活计等,都能丰富晚年生活。
      要多认识“小朋友”。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和必先同调。老人可以结交一些晚辈朋友,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广博知识和做人之道教给年轻人,同时也从年轻人那里接受新信息,开阔视野,增强心理活力。
      要避开“伪朋友”。警惕那些完全陌生、突然出现、异常殷勤的“朋友”,很多情况下,这些都是不太靠谱的人,尤其警惕一些上门宣传保健品、卖保险的人。
妇科疾病的五大预警信号
      健康预警信号与解读
      女性生殖系统是孕育生命的器官,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又称“外阴”。内生殖器主要有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输卵管和卵巢又被称为“附件”。子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为阴道穹。
      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女性激素。女性性成熟期是卵巢生殖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时期,一般从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在此期间,卵巢开始周期性排卵,女性生殖器官及乳房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月经是子宫内膜在性激素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脱落和出血。卵巢排卵多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月经来潮平均晚于乳房发育2.5年。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平均28天;经期为2~8天,经量为30~50毫升。
      健康预警信号1:停经、腹痛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和成长的过程。获能的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相遇于输卵管,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后30小时左右,受精卵向子宫腔内移动,并开始分裂形成早期囊胚,并在第6~7日埋入子宫内膜,这一过程称为受精卵着床。若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则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
      根据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种植的部位不同,异位妊娠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等,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输卵管炎症是异位妊娠的主要病因,输卵管结扎史和手术史也可导致输卵管妊娠。
      宫外孕的主要表现是停经,一般为期6~8周。输卵管妊娠一般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当发生输卵管破裂时,患者常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伴恶心、呕吐。60%~80%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可伴有子宫蜕膜碎片排出。输卵管妊娠患者若有生命体征不平稳、输卵管破裂出血、妊娠囊较大等情况,应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健康预警信号2不规则阴道流血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50~55岁。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此外,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多产等与宫颈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吸烟虽然不会直接导致HPV感染,但会增加感染HPV的风险。
      不规则阴道流血是宫颈癌的常见表现。病变初期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即性交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老年患者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通常,外生型癌阴道流血出现早,内生型癌阴道流血出现晚。手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患者术后应坚持定期复查,因为宫颈癌的复发率比较高。
      除宫颈癌外,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生殖系统炎症等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有此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预警信号3: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岁以上妇女中,约20%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肌瘤可以长在宫腔内、宫腔壁或子宫表面,常为多个。
      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是子宫肌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月经周期基本正常。黏膜下肌瘤伴坏死、感染时,可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脓血样排液。肌瘤较大时,可在腹部扪及包块。当肌瘤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时,可产生压迫症状,如:压迫膀胱可导致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压迫输尿管可引起输尿管和肾盂积水,压迫直肠可能引起排便困难。
      子宫肌瘤较小、无症状者,尤其是近绝经期的女性,可暂时不处理,每3~6个月随访一次即可。若随访期间发现肌瘤明显增大、症状加重,则需要进一步治疗。
      症状轻、近绝经年龄、不宜手术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其具有抑制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分泌, 降低雌激素水平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症状并抑制肌瘤生长。
      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肌瘤较大、有症状或疑有恶变者。手术方法为子宫肌瘤剜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健康预警信号4:腹胀、腹痛
      卵巢肿瘤按照组织来源可分为四大类:上皮性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多为类圆形,表面光滑,较小时可无症状,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腹胀和腹部包块。卵巢恶性肿瘤早期可无症状,晚期有腹胀、腹部包块、腹腔积液、消瘦、贫血和压迫症状。
      手术是治疗卵巢肿瘤的主要方法。通常,直径大于6厘米的卵巢囊性肿物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送病理检查,因为囊性肿物也有恶变的可能。卵巢实性肿物,不论大小,均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检查,以便根据肿块性质决定手术范围。
      需要提醒的是,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容易复发,患者应坚持长期随访:一般术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2年,每4~6个月随访1次;5年之后,每年随访1次。
      健康预警信号5:活动后突发腹痛
      卵巢囊肿是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各年龄段均可患病,以20~50岁女性多见。卵巢囊肿可为一侧或双侧,可自由活动,一般无触痛。若卵巢囊肿继发感染或恶变,肿物活动受限,可有压痛,甚至出现腹痛、腹肌强直等腹膜刺激症状伴腹水等。当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时,患者可出现剧烈腹痛,此时应与胆囊炎、阑尾炎、输尿管结石相鉴别。
怎样才能不得肺癌
      在我国,平均每分钟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4.5个人因癌症失去生命。我国总体癌症患病率高达1/3,最有可能患的就是肺癌。在全球范围内,肺癌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癌王”。
      发病死亡率居高不下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类型,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肺癌死亡180万例,远超其他癌症类型。目前,我国肺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占世界的35%左右。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57万例,肺癌以82万例居首位;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有300万左右,肺癌就占了71万,是癌症死亡总数的23.8%,相当于每天1900多人死于肺癌。
      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和肺的恶性肿瘤,主要为支气管源性癌,包括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几种类型。“近年来,肺癌的发病呈现新趋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防治中心主任陈海泉表示,二三十年前,上海市诊断出来的肺癌患者60%~70%都是鳞癌,如今腺癌占主导地位,70%以上都是腺癌,小细胞癌占比在10%左右,并有所减少,大细胞癌较少见。过去肺癌患者主要以男性为主,如今虽然男性发病率仍然很高,但女性肺癌患病率上升很快,总体发病向低龄化、年轻化发展,很多不吸烟的人也患上了肺癌。陈海泉表示,对于上述新变化背后究竟是何原因,目前还没有临床研究证据佐证,因此更需要警惕。
      肺癌常见的早期症状可能有咳嗽、咳痰、胸闷、痰中带血、体重下降等。但临床上,一半以上的肺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因为多数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等到症状明显时,可能已出现转移或扩散,为时已晚,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远离危险因素,做好筛查
      人类对肿瘤的致病机制还不够清楚,唯一能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学界较认可的肺癌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吸烟。烟草烟雾中有7000多种化学成分,含至少69种致癌物质。科学研究证实,90%的肺癌都和吸烟有关。临床统计显示,男性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8~20倍。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一项研究发现,戒烟5年,肺癌风险就可降低39%。
      空气污染。空气不洁净对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伤害。空气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汽车尾气、雾霾烟尘、厨房油烟污染等。值得强调的是,油烟中含有苯并芘、挥发性亚硝胺等致癌物,可能与女性肺癌关系密切。调查表明,这种病因在中老年女性肺癌患者中特别突出,是正常人的3倍。
      有毒或放射性气体。例如氡气,主要来源于建筑和装饰材料,尤其是一些放射性较强的花岗石、大理石等天然石材和陶瓷砖。此外,工业废渣、煤渣砖、磷矿渣、煤灰制成的水泥等建筑材料,也可能造成氡污染。
      职业风险。经常接触有毒气体或放射性物质的人,比如在金属矿区工作的人,或长时间大量接触无机砷、石棉、铬、镍等,又缺乏防护者,发生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家族史。肺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肺癌患者的子女患病几率比常人高两三倍。
      癌症性格。过度压抑自己,尤其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疏解时,肺泡会不停扩张,没时间收缩,得不到放松,从而危害肺的健康。不良情绪还会影响免疫功能,降低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杀伤功能。40%~80%的常见癌症病人具有“癌症性格”,而具有“癌症性格”的人患癌风险也比其他人高3倍。
      与其得了肺癌后悔莫及,不如先防控好上述危险因素。超过2/3的癌症死亡归因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建议吸烟者尽早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不饮酒;高危职业注意好劳动防护,佩戴防护口罩;烹调和燃烧燃料时,注意通风和油烟疏通;不要接触刺激性气体,雾霾较大时尽量减少出门,或佩戴N95口罩再外出;注意室内通风和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保持心情愉快,学会给自己减压,不要生闷气;有肺癌家族史、在肺癌高发地区生活、经常接触致癌物、有癌前病变及超过40岁的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目前,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最有效的筛查方法,敏感度高,每次产生的放射线剂量只有常规胸部CT扫描的1/6,可以检测出早期肺癌,连2毫米左右的小结节或微小结节都可以检测出来。建议50岁以上者最好每年做一次。此外,血液液体活检、端粒酶检查、痰液的分子标志物检测等筛查手段逐渐应用于临床,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早期筛查环节起到了重要作用。
      得了肺癌也可以活得久
      根据最新肺癌诊疗指南,肺癌按照轻重、早晚等因素分为4期,Ⅰ、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0%、60%~70%、40%~50%、10%左右。中晚期肺癌患者即使接受了手术等治疗,也容易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因此,早期干预、治疗成了提高肺癌生存率的重中之重,只要做到早期发现,肺癌也有治愈的可能。陈海泉表示,目前早期肺癌,例如肺部的原位癌、贴壁亚型、腺癌等,及时微创开刀切除,是可以实现100%“临床治愈”的,几乎5年内没有复发的可能。
      随着胸部CT筛查的普及,更多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需要防止过度治疗。“从原位癌发展到微浸润癌的时间有3~5年,甚至十几年,留给外科医生处理的窗口期特别宽。”良性的不能当作恶性的治疗,早期的不能当作晚期的治疗,惰性的不能当作激进性的治疗,要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尽量不要影响患者未来的生活和职业生涯。
      很多人在发现肺部结节后紧张不已,其实肺部结节不等于肺癌,结节有大有小,分良性和恶性,约90%是良性的,不急于“一刀切”。医生需要综合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分子分型、耐药性及病人自身状况等,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通常,不吸烟者的肺部结节大多是磨玻璃样,70%发展很慢,无须着急手术。直径小于0.5厘米的磨玻璃肺结节,可每年随访一次;1厘米以内的可半年随访一次;高危人群每3个月随访一次。一旦结节快速长大,高度怀疑癌变,进展为1厘米以上且为实性结节者,可考虑穿刺活检,明确诊断;1厘米以上但仍为磨玻璃样的,宜行手术切除。相反,抽烟者的肺部结节大多是实性的,恶变的可能性更高,若符合手术指征,需尽早手术切除。
      即便患上肺癌,也有很多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目前,微创胸腔镜手术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从传统手术的30厘米切口,缩短至如今的3厘米切口,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放化疗技术和设备更新迭代,更加精准,靶向治疗不断有新药物出现,作用的靶点和位点敏感性更强,用药后生存率提高明显。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火热,从晚期的肺小细胞癌的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均有突破,免疫单药一线治疗可以让PD-L1 高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到 31.9%。
DNA告诉你的16件事
      DNA是一种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复杂分子,包括了个人所有的信息代码。这这意味着它包含了关于祖先的信息、对某些医疗治疗的反应方式以及其他秘密。
      1.发现新亲戚一旦你的DNA被添加到一组信息库中,就有望找到有血缘关系的人,虽然你可能与这些人从未见面。
      2.寻找亲生父母许多被收养的孩子长大后通过DNA测试与家谱记录相匹配来寻找他们的亲生父母。
      3.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一种名为ApoE的基因有三种变异,如果拥有某些变异,在今后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较高。
      4.预测高胆固醇基因测试可以揭示你是否拥有会导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基因突变。一些统计数据显示,每500人中就有一人携带这种基因突变。
      5.患乳糜泻的风险如果无法做出明确诊断或采用其他排除法,医生可能会建议乳糜泻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乳糜泻患者要么同时携带HLA-DQ2和DQ8基因,要么携带其中一个,携带任何一个都会增加患乳糜泻的风险。
       6.患癌的风险有数千个基因突变增加了患癌症的风险, 但DNA检测只对其中的少数进行测试。自己解读阳性或阴性结果会加剧担忧一定要接受医生指导,不要随意猜测。
      7.适合接受哪种类型的医学治疗药物基因组学是一门关于基因测试的科学,它能揭示哪种医学治疗方法对患者有效。药物基因组学通常被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癌症,以确定某种药物是否起效。目目前正在针对其他疾病(心脏病、哮喘、艾滋病等)进行量身定制治疗的药物反应性测试。
      8.携带者检测DNA检测可以揭示父母是否将遗传病传递孩子的风险。当父母有遗传病的家族史,或者患特定遗传病的风险增加时,就显示出这种检测的价值。
      9.产前检测在医生指导下,父母可以对未出生的胎儿进行产前DNA检测,发现胎儿是否有任何染色体异常。它经常被用于检测高危母亲的唐氏综合。
      10.新生儿筛查世界许多地区提供了可以在生命早期治疗的某些遗传疾病的新生儿自动筛查, 如苯丙酮尿症(PKU)测试。如果不加以治疗,它会导致严重健康隐……
      11.对咖啡因的敏感性如果你的父母对咖啡因有很强的耐受性,很有可能你对咖啡因不敏感。有一些基因变异在体内负责调节对咖啡因的敏感性,如果父母对咖啡因敏感,你还是少喝为妙。
      12.食物过敏目前科研人员正在搞基因检测研究,希望为食物过敏提供治疗方案。在食物过敏的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影响。
      13.识别罪犯法医使用DNA测试帮助识别罪犯和受害者。没有一个人拥有相同的DNA,这使得它成为一种关联或排除嫌疑人的实用技术。
      14.结交亲密朋友虽然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吸引并不奇怪,但如果一直延伸到DNA领域, 就会令人惊讶。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专家发现,基因层面上,朋友比随机配对的陌生人更相似。
      15.音乐天赋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家发现,音乐天赋是由遗传决定的,但需要练习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16.不合理的恐惧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专家估计,遗传基因影响25%~65%特定恐惧症。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单一的恐惧症基因,但几个基因的变异结合在一起,使某人更容易患上恐惧症
别忽视饮食中的膳食纤维
      编者的话:在追求口感、食物越做越精细的今天,缺乏膳食纤维的人越来越多,由此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膳食纤维是什么?对人体的作用有多大?解放军总医院原主任营养医师刘庆春为大家详细解答。
      曾被当成有害物
      膳食纤维是食物中的一类非营养成分,在早年的营养学中,曾被称为“粗纤维”。当时,人们认为膳食纤维会影响人体对一些营养素的吸收,因此觉得它是对人类健康无益甚至有害的物质。到了20世纪70年代,丹尼斯·柏基特和休·特洛威尔等人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预防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肠癌、便秘、糖尿病、心脏病等。随后,通过近60年的实验研究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益才逐步得到验证和认可。
      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为非淀粉多糖,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其进入人体后,既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膳食纤维可分为不溶性和可溶性两类,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和一部分半纤维素,它们可通过吸水增加食物体积,并在大肠中发酵,从而影响大肠的功能。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包括来自水果的果胶和存在于海藻、植物渗出液中的树胶、黏胶以及一部分半纤维素(葡聚糖)等,可对小肠内的葡萄糖和脂质吸收产生影响,并具有凝胶性,可为食品增稠。
      降糖降脂防便秘
      从最初的“一无是处”到如今的“功绩卓越”,膳食纤维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多年以来,研究人员做了大量膳食纤维与疾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4方面的发现。
      缓解便秘,预防肠癌。有人体试验证明吃水果和蔬菜或吃小麦(全麦)有缓解便秘的作用,因为这些食物中的纤维可以增加粪便的重量,使粪便更快排出,从而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致癌物质在肠内被吸收的机会。另外,膳食纤维还可通过黏附致癌物、改善大肠中的菌群等来预防肠癌。因此,膳食纤维又被称为“身体里的清洁工”。
      防治肥胖。关于膳食纤维与肥胖病的研究报道很多,20世纪80年代有试验证明,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可使体重减轻24%~36%。此外,有多项研究表明,补充膳食纤维可减少能量的摄入,尤其是对肥胖者来说。由此可见,膳食纤维对防治肥胖有一定作用,原因可能是膳食纤维可增加咀嚼时间和饱腹感,减少消化率。
      降低血糖。许多研究证实,摄入膳食纤维补充剂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血糖。这一作用主要来自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因为它可以在胃内形成很黏稠的物质,从而影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使餐后血糖不会突然上升。197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将膳食纤维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降低血胆固醇。一系列文献报道显示,果胶和其他具有黏稠性的多糖可减少机体对膳食中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对降低血胆固醇有一定作用。
最好的三种饮料
      水是生命之源。在当今各种饮料遍布市场的情况下,人们补水便有了更多选择。但在医学专家眼中,白开水、不加糖的茶和不加糖的咖啡才是最健康的饮品。
      美国著名医学专家、国立犹太医学中心临床心脏病学和心血管预防与健康部主任安德鲁·弗里曼博士说,白开水是公认的最佳饮品,其廉价易得,安全卫生,不会带来长胖风险。茶热量很低,却富含类黄酮等多种对健康有益的物质。研究表明,经常喝茶可改善大脑功能,预防某些癌症,提高“好”胆固醇(HDL)水平,降低“坏”胆固醇(LDL)水平,进而预防心脏病。喝茶还具有预防2型糖尿病、控制体重、减少口臭等多种好处。和茶一样,咖啡的热量也很低。研究发现,除了咖啡因,咖啡中还含有数百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血糖和脂肪代谢。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援引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喝3~5杯纯咖啡有助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弗里曼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在茶或咖啡中加入糖及其他不健康的成分,那么喝茶或咖啡的好处几乎会丧失殆尽。比如,将普通茶制作成甜茶,最终会导致严重的心脏问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营养流行病学实验室主任高翔博士则提醒,不要喝太烫的茶或咖啡。研究发现,65℃或更烫的饮品会增加食管癌和胃癌的风险。
      除此之外,要想获得茶和咖啡的健康好处,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尽量不要喝浓茶和浓咖啡。茶叶中含有鞣酸,这种物质会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因此,常喝浓茶会阻碍铁的吸收,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人更要注意。相比淡茶,浓茶所含的咖啡因也容易过量,导致心跳加速、失眠等问题。建议每次泡茶量2克左右。第二,不要过量饮用。过量喝茶或咖啡可能会导致焦虑、躁动、烦躁、失眠、兴奋、精神思维和语言混乱等问题,建议每天以2~4杯为宜,最多不超过5杯。第三,对咖啡因敏感的人尽量不要空腹喝,否则容易导致心跳加速、胸闷、心悸等不适。如果想早上喝一杯咖啡提提神,最好是吃完早饭后再喝。早饭可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包、包子及各种饼类等,既保护胃肠,又能为身体增加能量,提高工作效率。


  • 上一篇: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二五期
  • 下一篇: 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二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