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阳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二五期

发布时间:2021-10-11
      编者语: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出身医学世家,从事医学几十年,始终坚持“医生要不断攀登新的医学高度”这一初心,为医学、为病人做出了杰出贡献,最近他就“得病与治病——人类对抗疾病的三大要素”发表了演讲,很有哲理和现实指导意义,现转发给大家参阅。
 
得病与治病
      要说什么话题是人类社会最关注的,那一定是关于健康的问题。自古以来,人类就有一个迷思:人为什么会得病?而且还会得那么多复杂的病。有时我们很羡慕其他动物,会觉得它们基本不得病。其实不然。当你真正踏入动物的世界,会发现它们也得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肿瘤等。当然人类最关注的还是自身。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总幻想着有一天我们不再得病。人们去神庙祈祷,一半以上的内容也是祈祷健康。
      然而,疾病似乎是人类的宿命。当我们千方百计克服了一些疾病,又会出现一些新的疾病。人类一生下来就会有疾病这一烦恼伴随左右,因此,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一直试图认识生命和疾病,找到治疗疾病的规律。事实上,人类对疾病的认知的确取得了很大进步。
      人为什么会得病
      通过漫长的实践,如今我们大致可以回答“人为什么会得病”。
      1.遗传基因有一些疾病或者缺陷是可以通过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也有一些是在从细胞到胚胎、再到出生的过程中,基因在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下发生了变异,这些变异或许有激动人心的进步(这正是一个种群不断适应外界变化而让自身不断改变或者增强的过程),也可能是令人遗憾的失败,不但没有益处,反而让人得上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而且这些不好的变异也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随着基因学研究的深入,医学家们发现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基因背景,比如有些人的组织很结实,有些人就脆弱易坏;有人不容易得心脏病,另一些则很容易得……这几乎关乎一个人寿命的长短。
      另一方面,每一个个体还有一个基因可能突变的时期,也就是人类从胚胎发育到形成稳定的器官组织的过程,在此期间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基因突变,这和很多畸形和系统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好在这种突变所造成的疾病一般不会遗传下去。
      2.人体内因包括情绪的异常变化和内部器官的功能发生异常。比如长期处于紧张情绪中,一些人就会逐渐出现肾上腺皮质增生,增生的组织会分泌出过多的醛固酮,造成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高血压。现在发现至少20%的常见原发性高血压症是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的。
      3.外部环境变化比如冷热潮干的变化,或者环境中出现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会造成人类患上肺癌或者慢性肺功能障碍,核污染会导致人的直接死亡或者慢性死亡等。再比如食源充足,吃太多会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食源短缺,又会造成营养不良甚至直接饿死。
      4.人和其他生物的互相影响病毒、细菌等很多微生物和人类有互相依赖的关系,也会产生互相不利的局面。人类的消化功能依赖于肠道里的有益细菌,但一些厉害的细菌则能直接让人死亡,比如伤寒杆菌。
      在与疾病的抗争中进化
      明白了得病的原因,人类该如何让自身繁衍生息下去呢?
      原始社会靠的是物竞天择的残酷进化法则,人类要么和疾病良好相处,共同生存,要么被疾病打败而病死,或因生存能力减弱而被野兽吃掉。弱者容易死掉是一种自然选择,这样有问题的基因就不会传递下去,人类种群就会健康地繁衍下去。比如一个人类族群遇到烈性传染病,运气不好的话,整个族群就消亡了;多数情况是,身体抵抗力不行的人死去,身体抵抗力强的会活下来,大自然把人类筛选一遍,良好的基因就会被继续传递下去。
      人类文明诞生以后,求生的欲望让人类不断努力试图找到治疗疾病的办法,这样就逐渐有了医疗。那些原本在没有医疗的时代就会死去的人,有些会重新获得生存的机会;也就是说医疗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物竞天择的基本自然规律。这样肯定有利于人类种群的扩大和繁衍。这种人为干预让不那么强壮和有耐力的人也活下来并繁衍后代,延续了他们的基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壮;但被挽救的那些不那么强壮的人,却可能是大脑更聪明的,这些人得以存活并把基因传递下去,很可能使得人类变得更有智慧。这一代价就是很多致病基因也遗传了下来。
      这种状态不断延续了几千年,特别是最近这一百年,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进步,可以看到人类的寿命明显提高了很多。这说明我们对疾病的治疗非常有效,越来越多本来会很早死掉的人都活了下来。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要不可避免地面对越来越多的遗传病问题。现在不断壮大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如何通过人工基因干预,去除掉那些明显的致病基因。
      人类寿命越来越长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去的婴儿死亡率很高,很大程度拉低了平均寿命。在过去,生育就是大人小孩的“鬼门关”。随着医疗进步,如今虽然还做不到完全避免,但母婴的死亡率都大幅降低了。这是很大的医疗技术进步。
      医疗进步是把双刃剑
      人类不断开发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投入越来越大,医疗成本越来越高,甚至成了一个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经济水平的巨大成本。
      最近几十年,全球的富裕国家都在呼吁医疗改革,但又很难取得成效。可以说,医学的进步已经把人类带到一个十字路口,未来是把钱花在让更多的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上,还是花在无休止地延长寿命上,需要做出选择。有些花费巨大的治疗,只是延长了患者躺在床上痛苦地苟延残喘的时间。这是人类伦理学上非常棘手的命题,到今天也无法辩论清楚。因为这就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无限的奢望必然带来无限的成本。
      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并且具有互相平衡的特性。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有圆里阴阳鱼的概念。中国人认为世界的一切规律离不开一个圆,这和当今科学研究发现任何一个恒星系和星球都是圆形并做着圆的运动规律正好相合。而事物就像一个圆里的两种相反的物态,一种变大就必然伴随相反的一种变小,而极大和极小又会产生相反的力,重新促进反向变化,总之这都是在一个圆里面的动态平衡。
      在医学上,实际临床中的很多现象也证明真是如此,比如人们过去发现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骨质疏松,尤其在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疾病的时候;但如果是很小剂量的甲状旁腺激素,却又会产生惊人的相反效果,可以有效促进骨再生,治疗骨质疏松症。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药物都可能因用量大小的极端化,而产生双向作用。
人类对抗疾病的三大要素
      人类机体如何能从疾病中恢复过来呢?从古至今不变的还是三大要素:
      第一:人体的自愈和适应能力
      人体经过上百万年的进化,机体内部发育出一套复杂而严密的应对疾病的系统。正是这套系统的“顽强工作”,使得人类或者消除了疾病,或者适应了疾病,与之共存。时至今日,这仍是疾病缓解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
      比如,病毒、细菌等感染人体,人类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去消灭这些病原体,有时候是彻底消灭,有时候是让其减少到无法致病的程度。即便是像新冠肺炎这样比较严重的新型传染病,多数患者还是可以艰难地自愈。今天的医疗仍然无法消灭新冠病毒,只能维持患者生命,等待其自身自愈能力的建立。一部分患者治愈了,过一段时间又“复阳”了,这就是机体未能彻底消灭病毒的结果,一旦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就再次大量繁殖起来。好在机体已经有了“记忆”,会比第一次更迅速地组织反击,所以多数患者即使“复阳”也会症状很轻,或者迅速康复。
      再比如艾滋病患者并不是直接死于艾滋病毒,很大可能是死于细菌感染,其原因就是艾滋病毒破坏了人类免疫系统,也就是消除了患者的自愈能力,一旦出现感染,即使对普通人很有效的抗菌素也很难挽救艾滋病患者的细菌感染。这说明人体自愈能力是多么重要。
      第二:心理治疗
      很多医生或者医疗服务机构会忽略这一重要因素。从而造成治疗效果的下降。
      1853年10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法国、土耳其联军与沙俄在克里米亚交战。当时医疗条件恶劣,英国的参战士兵死亡率高达42%。于是,一位名叫南丁格尔的英国女士,作为热衷慈善的富家子弟,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姑娘,主动申请去战地医院照顾伤员。她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只是频繁地巡视伤员,安抚伤员的惊恐情绪,为伤员解决必需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及时联络医生处理伤情变化。然而,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奇迹般的下降到2.2%。
      每个夜晚,南丁格尔都手执风灯巡视,伤病员们就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战争结束以后,南丁格尔回到英国,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人们看到了心理安慰和精心照顾的神奇力量。从此,一个新的医疗辅助行业诞生了,这就是护士执业。
时至今日,随着护士的技术操作日渐繁多,渐渐偏离了南丁格尔最初建立护士执业的本意,这其实是特别值得社会和医疗行业反思的事情。
      第三:具体的诊疗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最近100年,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医学发展迅猛,从各种治疗药物,到基因学和影像学等各种诊断方法,以及手术方法的不断进步,具体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患者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大幅缩短,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从旧社会的四五十岁到现在的八九十岁,远远地超越了古人的想象,以后还会不断进步。这些成就无不得益于此。
      但是,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对人体机能和疾病的认知,还有很多深层次的未解之谜。即便在今天,上述治疗疾病的三大要素(自愈和适应、心理、具体诊疗方法)仍然一个都不可缺少。很多医生经常会困惑,医术好似乎并不能直接换来患者更多的信任。这需要医生反思,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物,我们不能只看到疾病和治疗方法,还要关心整体人的状态,心理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有位经济学家说得很干脆:治病的基础就是信任,治疗技术还在其次。医患之间如果无法循序建立起信任感,治疗就无法有效进行,治愈更无从谈起。
颈动脉斑块需认真对待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在体检报告中发现自己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此许多人发问,什么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种斑块是怎么来的?哪个年龄段的人群最易发病?斑块严重时有什么样后果?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防范?这些让人困惑和担忧的问题,下面为您一一解答。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
      动脉斑块就像是动脉内的管壁上沉积了蜡块一样的脂类物质,其病理外观呈黄色粥样状,因此叫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为血管中的“垃圾”,这样的斑块容易堵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等部位,从而造成大脑缺血、缺氧等急症。如果颈动脉断流的“河道”不能及时清淤,很有可能给脑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出现如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症状,且致死和致残概率高。
      一项权威的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分析显示,我国约有1/3的成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量流调数据表明,约2/3的脑梗与颈部动脉斑块导致的狭窄有关,因此必须引起重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颈动脉病变的表现,成因较为复杂。年龄大于60岁、有长期吸烟史,且罹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    病均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从年龄分布看,年龄越大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人越多。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因此颈动脉斑块的进程也逐步递进,分成脂纹期、纤维斑块期、粥样斑块形成期、继发性病变期(包括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及动脉瘤形成)4期。
      导致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一般分为可调控和不可调控两种因素。后者如年龄、性别和遗传等因素,无法人为改变;前者包括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吸烟、代谢综合征、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等9种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的生成关系密切。其中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四高”危害最大,可将脑梗风险提升至少30%。
      如果颈动脉斑块狭窄率小于50%,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若无症状,观察即可;若狭窄严重,阻塞在70%以上,患者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就会出现,如头晕。另外,斑块的危害还取决于其是否稳定。当斑块不稳定或破裂时,斑块就会像酥松的墙皮一样脱落下来,随血流堵塞脑部。《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显示,50%~75%的脑梗与颈部动脉狭窄有关。2021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存在是卒中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概率分别为142%与95%。假如血液“断供”时间超过7分钟,就会使大脑严重受损,带来失明、失语、半身不遂等可怕后果,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脑中风”。如果时间再长一些,会导致脑死亡。
      积极预防和干预
      目前,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是筛查脑血管病的手段之一,常常被安排在体检套餐中。当彩超报告提示有颈动脉斑块时,需认真对待,学会干预和管控。
      1.定期检测。中年以上男性,特别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绝经后女性,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特殊人群,建议每年查一次颈动脉超声,必要时配合头部CT检查,以确定有无狭窄及斑块。
      2.积极干预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合并高血压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倘若可以耐受,宜尽可能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可适量补充叶酸。
      3.强化血脂管理。他汀类药物是血脂管理的核心。研究表明,利用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0毫摩尔/升以下,多数斑块将不再继续增长;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5毫摩尔/升,大多数富含脂质的动脉斑块将会逐渐缩小,让斑块变得更“硬”、更结实,不易破溃。
      4.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当斑块破溃时,抗血小板药物就会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激活纤维蛋白,从根源上扼杀血栓的“萌芽”。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150毫克/天)。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有诱发斑块内出血的可能性,因此要严格把握阿司匹林的适应证。对于没有斑块破裂风险的人,不要随意口服阿司匹林。
      5.手术治疗。绝大部分颈动脉狭窄病例并不需要手术治疗,当狭窄严重到一定程度且影响到大脑正常血液供应时,才需要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手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在积极干预和治疗的同时,生活中也要学会有效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饮食方面,建议改善饮食结构,低盐低脂饮食。少吃含饱和脂肪的红肉,严格限制食物中糖分的摄入,尤其是对血糖异常的人。此外,还要坚持适量且有规律的运动,控制体重。
      戒除吸烟、酗酒的坏习惯,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因为吸烟、饮酒不仅会引起动脉损伤,还可诱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加快颈动脉的斑块“沉积”速度。
我们如何不得胃癌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均占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其中胃癌48万,排名第三;2020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为300万,其中胃癌37万,依然排名第三。胃癌患者中,超过七成就诊时便处于进展期或晚期,预后不乐观。胃癌因此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疾病之一,如何让自己不得胃癌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远离52种胃癌危险因素
      胃癌的发生过程十分复杂,是危险因素和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亚太地区癌症预防杂志》2018年就刊文指出,已发现52种因素可诱发胃癌。而重点应抓住以下几类因素:
      限盐,改变多种不良饮食习惯。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都将盐列为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量食用盐会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导致萎缩性胃炎、细胞异常增生,为胃癌的发生提供基础。英国一项研究显示,24%的胃癌病例与每天食盐摄入超过6克有关。此外,过量摄入红肉以及腌制肉、加工肉等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物,也是导致胃癌的一大原因。还有一些人饮食不规律,吃得过热、过快,都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建议注重三餐营养搭配,少吃剩菜剩饭、腌制及烧烤油炸类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用胡椒、醋等代替食盐调味。
      戒烟,杜绝不良生活习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称,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对胃有不可逆转的影响。《中华肿瘤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35~69岁的男性中,归因于吸烟的胃癌死亡比例为18%。酗酒是导致胃癌的另一元凶。研究显示,每天摄入酒精超过50克,患胃癌风险增加24%。因此,有吸烟酗酒习惯的人要尽早戒除,同时避免熬夜,生活工作压力较大的人应学会自我调整,必要时求助心理医生。
      防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人类胃癌Ⅰ类致癌物,在长期感染下可使正常组织发生癌变,具体过程为: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研究显示,其感染者进展为胃癌的风险增加80%。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约为58%,很多胃癌的发病者都有感染史。人们聚在同一个餐桌前,夹着同一盘子里的食物,只要有一人感染,就可能传染给他人。建议养成分餐习惯,不管是在家中用餐还是在外聚餐,都要使用公勺、公筷;每年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如果有感染应及时进行杀菌治疗。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良性病变,也可诱发胃癌。有胃息肉、胃黏膜病变的患者,及时治疗可避免发展成恶性肿瘤。
      警惕遗传因素和家族史。胃癌是带有遗传性的疾病,研究表明,约10%的胃癌出现家族聚集性,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是其他人群的2~10倍,尤其是直系亲属有胃癌史的人,一定要注重早期筛查。建议每2~5年做一次胃镜,特别是45岁以后。
      年长者、男性要格外注意。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患胃癌。除了高龄老年人群外,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也比其他年龄段高。2021年8月,《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一项对全球48个国家19982018年胃癌发病情况的统计显示,40岁以下患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高发地区在东亚,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陕西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主任医师李强说,年轻胃癌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并且忍受力较强,容易延误诊治,就诊时多属于晚期。很多年轻人医疗保健意识较差,再加上常规体检中不包括胃镜,致使早期筛查不到位。
      定期查胃镜很重要
      “早期胃癌患者大多没什么症状,也可能表现出食欲下降、泛酸、胃胀、消化不良、乏力等。”若未引起重视,随着疾病发展,可能会有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如果肿瘤位于幽门部,上述症状更加明显,会经常性打嗝、呕吐出宿食和胃液,也可能出现上腹部无规律、反复性逐渐加重的疼痛。晚期患者可出现腹部包块、小腹上有肿大的淋巴结,呕血、贫血、大便发黑、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甚至出现胃穿孔、黄疸等情况。目前,诊断胃癌仍以胃镜下病理活检为“金标准”,CT、磁共振、PET/CT等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胃镜检查是将带摄像头的管子从口腔伸入胃部,以观察胃的形态,胃黏膜的色泽,是否有隆起、溃疡、占位性病变等,同时还可以抓取组织,通过病理化验确诊是否为胃癌。尽管各种高端医疗设备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消化道造影检查仍有其特殊价值,未被完全取代。它可以发现病变形态,操作简便、花费低,但对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存在局限性。
      CT诊断可以弥补上述局限,并且对于进展期胃癌,CT可进一步了解肿瘤与周围脏器(如胰腺、肝脏及腹主动脉)间的关联程度。磁共振可以检查是否有肝转移,PET/CT则是在确定肿瘤是否复发或者远处转移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此外,大便潜血,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等血清学检查,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等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筛査中也被广泛应用。
      很多人一提到胃镜、CT等检查就心生畏惧,这也是胃癌早期筛查率不高的原因之一,甚至有不少患者因此耽误了治疗。事实上,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胃镜等检查已经有了很多改良。对传统胃镜检查有所畏惧的患者,可以选择无痛胃镜,不要因为害怕“受苦”而拒绝检查,尤其是胃癌高危人群,更要尽早检查,不可“因噎废食”。
      治疗胃癌要趁早
      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彻底根治肿瘤,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的肿瘤可以预防,1/3可以治愈,1/3可以通过治疗延长生命。这些的前提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根据胃癌发展的早晚程度,治疗方式也有差异。早期病变可以在做胃镜时一同处理了。如今功能保留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下切除等微创手术的普及,让早期胃癌患者在治病的同时,得到较高的术后生存质量。
       进展期胃癌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如果病变范围比较大,靠近胃的中间或偏上部,可能要全胃切除。这可能对患者的进食量和营养吸收有一定影响,建议少食多餐。有少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化疗,可用药物对症治疗。如果患者伴有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或远处转移的晚期胃癌,治疗手段以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化疗能延长其生存期,分子靶向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的方法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和手术有癌肿残留的患者,可通过放疗实现止痛和杀灭残留癌肿的目的。
      信心对胃癌患者而言极为重要。张寿儒表示,如今新医疗技术为患者打开无数扇窗,患者应尽量放下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生诊疗,争取改善甚至治愈疾病的机会。
胃癌最喜欢五类人
      大家好,我是胃癌君,在肿瘤家族中我虽不如大哥“肺癌”那么出名,但也混得不错,排在人类高发癌症的第二位,高居消化道肿瘤榜首。全球每年都有上百万人被我征服,不过我最光辉的战绩还是在“东亚地区”,那里的人类真是“不堪一击”,尤其是中国人,每年大约有70万人会被我缠上。
      一直以来,人类科学家对我们肿瘤家族的研究可谓锲而不舍,但至今都未能攻克我。最近他们在《柳叶刀-肿瘤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10万中国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喝酒、少吃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胃癌的10年绝对患病风险能降低1%左右。可是,贪吃爱享受的人类,让他们远离烟酒、大鱼大肉、腌烤卤味、垃圾食品,哪儿那么容易。调查显示,这四种好习惯中,能全部做到的受访者只有13.6%;做到两三种的占68.1%,当然胃癌发病风险也会增加34%;那些做到不足一种的占18.3%,结果被我盯上的机会翻了一倍多。
      这项研究在我们胃癌同胞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人类只要采取2~3项健康生活方式,就能避免大部分非遗传层面的胃癌风险。这可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不过好在人类中早已潜伏着我们的“奸细”。常言道“病从口入”,我胃癌君“攻城掠地”的主要关口,就是先从人类中的吃货下手。
      爱吃腌制食品的人。全球每年新增胃癌病例超半数都来自东亚地区,这是因为那里的人偏爱“重口味”。一碟咸菜、一碗拉面、一锅酱汤,可能就已经盐分超标。尤其是腌制食品,新鲜蔬菜中的多硝酸盐在一些微生物的“硝酸还原酶”作用下,就会变成亚硝酸盐。它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是我的好帮手。在日积月累的作用下,亚硝酸盐可能在胃里面与食物中的氨基酸和其他胺类物质结合成“亚硝胺”,这可是一种强致癌物。亚硝胺的长期侵袭,为我开辟了道路,助我攻城掠地。吃货们喜爱的各类酸菜、咸菜、酱菜、蜜饯等,都会产生亚硝酸类物质。尤其是新腌制的泡菜,在头两个星期,亚硝酸盐的含量非常高,谁着急吃,我们就盯上谁。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我胃癌君有个“铁哥们”,它叫“幽门螺杆菌”,只要它一出马,发展一个胃癌患者并不是什么难事。虽然人类知道我们密切相关,但对于我们是怎么“操作”的还是不太清楚。幽门螺杆菌不仅能在胃内繁殖寄居,还可以在人类的粪便、唾液、牙垢和呕吐物中藏匿。它进入人体的路径相当隐蔽,即便是强大的人体免疫系统有时也无法察觉。人类如果不洗手、爱聚餐、不分餐、共用洁具和餐具、吃剩饭等,我兄弟就会趁机而入。当它进入人体后,会在胃部“安营扎寨”,触发炎症反应。人类中八九成的慢性胃炎、胃溃疡都是由我这位老兄引起的。随着时间推移,它能诱导胃黏膜下方干细胞过度增殖,致使DNA大量损伤,我就在此“生根发芽”。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跟人类一样,我也无肉不欢,水果蔬菜吃起来就是“不香”。当然,如果人人爱吃蔬菜,也就没我什么事儿了。说句心里话,我不喜欢蔬菜水果是因为它们是我的死对头。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学物质,如异硫氰酸酯类、吲哚类、黄酮类等。这些物质通过调节与抗肿瘤相关的通路,阻断我“开疆扩土”和“开枝散叶”。例如,人类发现十字花科类蔬菜能抗癌,主要是有两支“军队”,一个叫异硫氰酸盐,一个叫类胡萝卜素。这两只队伍每一个士兵都有神奇的能力:异硫氰酸盐是通过打伤敌军来抗癌,类胡萝卜素就是通过修复、增强患者自身力量来防御。果蔬中还有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能使DNA免受损伤,促进修复,减少突变。所以,只要人类不碰水果蔬菜,我就有机可乘了。
      嗜酒如命的人。我胃癌君想要在人体“安家落户”,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先让人类的胃受点伤。普通的东西,不能把人的胃怎么样,但来点“刺激的”就不一样了。酒精就是让我最上头的饮品。它本身虽不是致癌物,但具有亲脂性和溶脂性,会刺激胃黏膜,使其糜烂甚至出血,促进有害物质的吸收。长期大量饮酒、经常醉酒、频繁呕吐的人,胃食管反流以及胆汁反流会越来越严重,引发胃窦、食管下段损伤,长期反复发生,就会引起癌变。加之,嗜酒如命的人,多数也是酒肉相伴,无辣不欢,顿顿烧烤,这些食物可比酒精厉害——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导致胃黏膜糜烂,熏烤食品烤焦时会分解产生致癌成分,如此这般,正合我意。
      喜欢吞云吐雾的人。人类常说“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吞云吐雾,烟雾袅袅,就算危及健康,大多数人类也是最先想到吸烟伤肺,容易得肺癌。不过,这类人还轮不到我大哥肺癌亲自出马,吸烟与胃癌关系更密切。烟草中的多种致癌物质可以帮我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胃炎、胃溃疡形成,延缓愈合,导致恶变。吸烟还可以延迟胃排空,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更长时间;还会导致贲门、幽门括约肌松弛,增加胆汁反流和胃食管反流的机会。相比那些不抽烟的人,长期抽烟者我有十足的信心让他们患上胃癌。
      其实,在我们家族中,至少40%都和吃有关系。只要人类一直管不住嘴,我们就会越来越强大。胃癌只是第一步,肿瘤家族中的各路兄弟也都在赶来的路上。
鱼肉是最高级的肉
      提到“大鱼大肉”,人们往往与“三高”和不健康饮食联系到一起,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人甚至拒绝一切肉食。虽说高油高脂饮食会增加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但鱼肉应该被排除在外。
      吃鱼对心血管的好处超出想象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42万人的研究分析表明,与吃红肉的人相比,吃鱼肉的人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中风、心衰的风险分别降低了21%、30%、21%、22%;素食主义者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仅降低9%。吃鱼肉对心血管方面的获益,不仅高于吃红肉的人群,比素食主义者也更胜一筹。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表过一项持续18年的研究。他们将参试者分为食肉组(包括红肉、鱼蛋奶)、食鱼组(包括蔬菜、鱼类)和食素组(包括蛋奶、蔬菜),并对不同组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发现,食肉组患病风险最高,其次为食素组,食鱼组的最低。
      红肉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较高,是导致血脂升高的罪魁祸首之一。鱼肉则不同,由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些鱼肉中还富含牛磺酸(特别是墨鱼、鱿鱼),不仅可以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代谢,还能提高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研究表明,“好胆固醇”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保护心脑血管。素食主义者因为不吃肉,自然能减少血液中的“坏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但他们可能因营养不均衡,对身体带来其他负面影响。所以,与其他两种饮食相比,吃鱼肉更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早在2018年,“吃鱼对心脏有益”就被写进了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共识,但当前多数人的饮食结构中,鱼肉摄入量远远不够,红肉摄入量却常常超标。
      有益大脑健康。鱼肉所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使大脑中掌管记忆区域的脑灰质层增多,从而使记忆力得到增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多吃鱼能够抵抗空气污染对大脑的损伤,在同等空气污染程度下,血液中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较低的受试者大脑萎缩程度更高。
      减轻胃肠负担。现代人经常下馆子、吃外卖,高糖高油脂的饮食大大增加了肠胃负担,患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相比其他肉类,鱼肉更易消化,适当食用既能满足人体对肉类食物的需求,又不会加重肠胃负担。
      保护视力。《眼科学文献》曾同时刊载两项研究,一项针对681位美国老年男子的研究显示,一周吃两次鱼的人出现黄斑病变的概率降低36%。另一项针对2335名澳大利亚成年人进行为期5年的跟踪调查显示,每周吃一次鱼的人,患老年黄斑病变风险降低40%。
      有利控制体重。许顶立表示,与同等量的红肉相比,鱼肉热量更低,且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避免因体内脂肪堆积引发的肥胖。肥胖是许多慢性病的导火索,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都与之脱不了关系。在总热量不超标的情况下,多吃鱼,少吃红肉,更有助于控制体重。
      正确吃才能享受健康获益
      吃鱼虽好,但前提是选得对、做得好,营养均衡。食物种类越丰富,营养摄入才越全面。吃鱼的时候也要搭配蔬菜、主食等,同时控制其他肉类的摄入量,否则总热量、总蛋白和总脂肪摄入超标,同样不利于健康。除此之外,对于鱼肉的选择和烹调也因人而异。
      慢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多吃海水鱼。超重肥胖、有慢性病家族遗传史、老年人等,往往是慢性病高危人群,要注意控制血脂。海水鱼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淡水鱼更丰富,平时可适当多吃些海水鱼,尤其是体型为长圆筒形的洄游性鱼类,如鲐鱼(鲭鱼、青占鱼、青花鱼)、鲹鱼(池鱼、竹荚鱼)、沙丁鱼、秋刀鱼、鲅鱼、鲣鱼、金枪鱼等。
      老人、孩子选择刺少的鱼。老人和较为年幼的孩童,消化功能较弱,吃鱼时不注意会有被鱼刺卡到的风险,因此建议选择刺少且肉质细腻的白肉鱼,如多宝鱼、鲆鲽鱼、鲳鱼等。
      清蒸是最佳吃法。鱼的烹饪方法包括清蒸、红烧、煎、烤、炸等,其中最健康的方法是清蒸,既可以保留鱼肉原有的鲜美味道,又可以减少油盐摄入。一般来说,新鲜的白肉鱼,如多宝鱼、鲈鱼等营养价值高,味道好,最适合清蒸;肉色偏红或灰褐色的鱼,如青花鱼、鲅鱼、沙丁鱼等,腥味较大,可选择红烧,但要控制烹饪时油盐的添加;脂肪含量高的鱼,比如秋刀鱼,煎烤风味最佳,但血脂高的人要少吃。此外,烹饪时不建议炸鱼,这种做法会破坏鱼肉的营养,不易消化吸收,还可能导致油脂的摄入过量。
      挑鱼要鲜活、八分大的。挑淡水鱼选鲜活的,体质差的鱼活动不灵活,或鱼嘴贴近水面,或尾巴呈下垂状游动,或鱼体侧身漂浮在水面上(“翻肚皮”),最好别买。海水鱼多是冷藏,辨别时看鱼眼、鱼鳞要有光泽,鱼身要完整。鱼的个头八分大最好,太小的刺多,太大的肉质粗糙。
吃辣椒寿命长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心脏病专家发现,食用辣椒的人活得更长,并且死于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风险显著降低。
      先前的研究发现,辣椒(起主要作用的是它含有的辣椒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和调节血糖的作用。为分析食用辣椒对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研究人员从全球健康数据库中筛选了4729项研究。最终选定四项大型研究,其中包括美国、意大利、中国和伊朗超过57万人的健康和饮食记录,比较食用辣椒者与很少或从不食用辣椒者的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与很少或从不吃辣椒的人相比,吃辣椒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相对死亡率降低26%,癌症的相对死亡率降低23%,全因相对死亡率降低25%。
      在美国心脏协会2020年科学会议上宣读的这项研究成果强调了饮食因素对整体健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上一篇: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二四期
  • 下一篇: 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二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