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一九期
发布时间:2021-05-06
人人都应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健康权利是一种有限的权利,是人们为了获得公正的、平等的医疗服务机会而存在的权利健康作为权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古代及近代早期,无论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人们往往将患病看作是对德行缺失者或恶行的报应,维护健康完全是个人的私事,而非一种应得的权利或政府及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但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口移动和工人劳动强度的加大,贫困人口越来越多,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单纯的救济政策并不能解决健康等诸多的社会问题,健康权利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事实上,作为一个概念,健康权利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真正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并于194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得以体现:“不分种族、宗教、政治信仰、经济和社会状况,享有最高的、可获得的健康标准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这一思想也被载入了同年发布的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宪法开始肯定健康权利的存在。
但是,健康作为个人的一种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一切健康需求,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即使实行全民医疗服务制度的英国,政府承担的医疗费用也是有限度的,部分服务项目仍需个人支付。否则,就会造成因健康资源投入过多而影响政府财政,从而制约教育、环境治理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发展,并最终影响健康条件的改善和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美国学者诺曼·丹尼尔斯(Norman Daniels)主张,政府在设计和制定保障公民健康的社会制度时,既要考虑该制度能够保障那些居于最不利地位的人群在负担不起基本的医疗服务支出时,有机会得到补偿;同时还应当考虑到这种补偿不应耗尽政府的财政资源而使那些本来居于不利地位者的整体境况更加糟糕。就此而言,公民的健康权利是一种有限的权利,是人们为了获得公正的、平等的医疗服务机会而存在的权利。
追求健康的身体或生活,对个人来说首先是责任而不是权利
在强调政府、社会的健康责任时,每个人还应当认识到,健康和幸福一样,只能通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不能靠大自然的恩赐或他人的施舍。政府和社会只能提供使个体免受健康损害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医疗保障支撑,但这些条件能否为个体所利用,利用到何种程度等则仍需个体的努力和协作。在此种意义上,健康如果说是一种权利的话,那么维护健康首先是一种个人的责任,即尽力维护这种权利得以存在、保持自身健康生活的道德责任。
具体地说,可以将其区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形:其一,对于先天获得的疾患,个体对其是无法抗拒和避免的,本人无须对此类疾患承担预防及促进健康的责任,政府和社会有提供救助、补贴等保障措施的强制性义务;其二,对于后天获得的包括因公共卫生事件感染的疾患,尽管患病不是个人所期望的或有意而为的,但疾患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康素养等有一定的关系,每一个体包括患者个人有预防疾病及促进健康的责任,有为其权利的实现、权利丧失后的重获或权利失掉的后果承担责任的义务。因此,追求健康的身体或健康的生活,对个人来说首先是责任而不是权利。那种单纯强调个人享有绝对的健康权利,以及政府、社会对健康的绝对责任,是极其片面的,也是不利于卫生健康资源的公正分配和社会正义实现的。
在构筑健康中国的今天,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有力部署与切实推动,也需要每个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承担起“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个人健康责任的履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提升个人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包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懂得医疗技术的局限,了解传染病防治的方法,熟悉营养养生的保健技能,掌握常规合理用药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就医行为,提升自救互救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等。提升健康素养是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而当前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14.18%,距离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其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全球相关资料发现,在影响个人健康与寿命的四大因素中,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的权重占60%,环境因素占17%,生物学遗传因素占15%,卫生服务占8%。可见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之大。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80%的心脑血管病、80%的Ⅱ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的体育运动,不吸烟酗酒,不熬夜久坐,心理保持平衡,睡眠时间充足,讲究日常卫生等。
其三,遵守公共健康道德。每个人都应当遵循公共健康道德规范,维护公共的健康利益,在关注自身健康的同时,也应关注人群健康和社会健康。这包括避免自身疾病传播,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抽烟、喧哗,远离黄、赌、毒,拒绝餐食野味,自觉保护环境,做好垃圾分类,尽量少开车出行等。在国人奋战疫情的当下,更需要每个人自觉履行这一责任,尤其对于那些已经确诊、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应当尽力减少可能传染给他人的机会。
其四,促进他人及人群健康。由于人们的家庭情况、学历背景、社会经历等因素的不同,每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也不同,这就要求具有较多健康知识、较好健康行为者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向周围的人传播健康知识,倡导健康行为,做到“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积极学习健康知识,参加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不浪费卫生资源,主动奉献,自觉地为他人的健康谋福利,克服和戒除给他人健康带来损害的不良行为,为增进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作为家长有责任向孩子传授健康的饮食、锻炼、作息等生活习惯,以及性生理和性疾病的防护等知识;作为一般公民应发扬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捐献血液、器官、尸体,为他人的生命健康提供稀缺的卫生资源支持;在发现急危病人时,应开展力所能及的现场救护等。
其五,配合医务人员的诊疗。作为患者,要想取得对疾病治疗的满意效果,医师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固然重要,但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也必不可少。为了早日恢复健康,患者有义务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如:在医疗过程中,如实陈述病史、病情,按医嘱进行各项检查并按医师的指示接受治疗等。那种主张“健康是个人的私事,与他人无关”的观点,是一种对健康不负责的态度。
其六,尊重病患的人格尊严。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不仅是对医务人员的伦理要求,也是对公众、组织、机构的伦理要求。罹患疾病本身已给患者带来了不幸,患者往往因疾病而感到紧张、焦虑甚至自卑,更需要得到他人的呵护和尊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有部分人或机构对患者尤其对精神障碍、艾滋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持有不公甚至歧视的态度,这不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伤害,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据报道,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雇员中,有3%~5%的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但他们能够与其他员工一样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享受平等的公共卫生服务环境,这种以行动践行和倡导卫生平等的理念值得学习和借鉴。
享有什么样的健康权利,就应当履行什么样的健康责任
一般说来,健康权利与健康责任是统一的,享有什么样的健康权利,就应当履行什么样的健康责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人总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健康权利,而淡化或忘却自己的健康责任。当下,个别与新冠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而需要进行隔离的人员,一方面主张自己有获得健康、不被感染的权利;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行动的自由,拒绝隔离,完全忽视了自己应尽的健康责任。
此外,在某些特殊境遇下,不同主体、不同角色的健康权利与健康义务之间或与其他权利、义务之间有时还会出现利益冲突。如:在当前全民抗疫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自己将病毒传播给他人,也为了避免自己被他人传染,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防护装备已被专家和公众广泛认同。但是,仍有少数人我行我素,无视防控疫情的要求,固执地拒绝佩戴口罩,一些地方甚至发生了辱骂、伤害劝其佩戴口罩的民警及社区治安员的恶劣行为。这些人为了自己的一时方便,无视自己的健康责任,不仅置他人的健康于不顾,也可能给自己的健康带来危害;还有,为了追踪当前的疫情动态,了解人员的流动信息,部分信息技术公司推出了“智能疫情机器人”“人员迁徙热力图”等技术,这些技术可能使得部分人员的个人活动的某些信息被公开。对此,就有人认为这是对个人信息的窥探,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
不可否认,这种行为在平时或许存在不当之处,甚至应该受到谴责。但在新冠病毒对国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非常时期,利用大数据技术梳理感染者的生活轨迹、追踪人群接触史,以及锁定感染源密切接触人群,其目的是为了疫情防控,尽快地打赢这场硬仗,更好地保护公众包括那些信息被追踪者的健康利益。这种行为并非是对个人隐私的恶意泄露,而且合理地使用并不会对个人造成伤害,甚至有利于疫情的控制和社会的稳定。此时,个人的部分隐私应当让位于公众的健康利益,片面地强调个人的隐私权,势必会影响疫情信息的获取,并最终可能影响到每个人的健康利益。
心脏最受不了几种刺激
生命不息,心脏就会一刻不停地奋力工作,为全身供应血液。它看似强大,实则脆弱,在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特别容易不堪一击,需要我们小心呵护。猛发力:临床发现,颈动脉狭窄、斑块已成为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引发心梗、脑梗,甚至生命危险。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生活中不要有猛回头等动作,以免发生意外;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篮球;早上起床时不要突然坐起来,可以平躺两三分钟,再扶着床头慢慢坐起来;也不要突然变换体位,比如从蹲位变为站位,可能造成暂时性脑缺血,出现站立不稳、眼前发黑、晕厥等情况,容易摔倒;排便时也不宜过分憋气用力,否则胸腔压力会瞬间升高,回心血量也会减少,从而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建议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凡事不要着急,动作要慢。
温度高:高温环境中,人体出汗多,饮水不足,容易造成血容量偏低。此时,皮肤血管会过度扩张,血流增加,内脏血流量减少,生理机能会随之降低。另外,高温环境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烦躁、抑郁等。这些是诱发血压波动、冠心病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建议大家天气炎热或供暖后室内较热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蒸桑拿、泡温泉时间不宜过长。
太贪凉:临床发现,秋冬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这是由于此时气温较低,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令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引起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原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更加狭窄,甚至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造成急性血管阻塞,引起心绞痛和心梗。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7%。建议大家冬季出门做好保暖工作,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
脾气急:爱生气的人,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和致死率都较高。脾气急躁是A型行为特征的表现,这类人还可能存在争强好胜、不耐烦、急于求成等特点,令自己长期处于高应激反应状态,这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研究发现,A型行为模式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爱悲伤:悲伤是对失望和挫折的正常心理反应,但过度悲伤,甚至抑郁会增加血液中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加重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展。突发事件的强烈刺激,甚至可能诱发急性心梗、应激性心肌病等致命性疾病。
累得慌:通常情况下,劳累不会导致心脏病,但过度劳累会使心血管系统承受较大压力。心脏病患者本身就处于代偿/失代偿的边缘状态,过度劳累会加重心脏负荷,打破平衡,从而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衰加重。
吃太撑: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弱,吃得太饱会增加心脏病突发风险。因为饱餐后,为了充分消化吸收食物,血液会大量向胃肠道分流,造成血液在体内重新分配,心脏供血相对减少。另外,食物中的脂肪、盐分被吸收进入血液,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以及钠水潴留。这些因素均可造成心肌缺血,心衰加重,甚至心梗急性发作。因此,心脏病患者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
喝大酒:长期过量饮酒,一方面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速胆固醇合成,诱发高脂血症或动脉硬化;另一方面,会促使心肌细胞凋亡,导致酒精性心肌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而且,饮酒后数小时内,血管都处于扩张、血流加速的状态,可暂时降低血压,但心率会随之加快,心搏出量增加,容易导致心脏病急性发作。所以心脏病患者必须少喝酒,最好能戒酒。
人类疾病分三类
医学是什么?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哲学,医学充满了科学和哲学,但还涵盖有社会学、人学、艺术、心理学等。对生命观的认识,不应只是局限在“真实”的层面,还要提高到精神层面。真、善、美,第一个是科学,后两个是人文。正如古人所言:“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一百多年来,科技向医学渗透和融合,给医学发展插上了翅膀,不少夺命的传染病得到控制,有些疑难杂症得到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人类的寿命也大大延长。我们知道,新中国建国之前人口平均寿命男性是39岁,女性是42岁;如今,这一数字已经分别为73.64岁和79.43岁。但是,随着技术至上的理念不断渗透和蔓延,医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开始错乱,把重点放到了救治最后阶段的疾病和患者上。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关注的是,现在三四十岁就患上慢性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医学被赋予过高使命,经常把危险因素当成病因治疗。不少医生和患者都过度相信技术,忽略了患者心理的苦痛及对医者关怀的期盼。医学还要去做一系列研究,但医生数量是有限的,医疗经费是有限的,更主要的是要认识生命的本质和医学的本质,这就要提倡慢性病的带病健康生存。
很多人认为:“有病就得治,越早越好,病是治好的。”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实际上,人类的疾病中,大约1/3不治也好,1/3治也不好,1/3治了才好。
不治也好的那1/3,最典型的诸如普通感冒,就是不治也会好的。人类医学即便追溯得再久远,也就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已。在几千年之前是没有医学和医生的,至少没有系统的医学和药学,那时的人类又是怎么过来的呢?靠人体的自然力或称自愈力。医学一定要发挥和利用人体的这种自然力,而不是去遏制它。
再说说治也不好的那1/3。人总是要死的,其中一种是老死的,即寿终正寝,灯枯油尽。另一种是病入膏肓,医生再努力也是治不好的。比如很多晚期肿瘤,明明知道已治不好,还是一定要去治,而且子女认为这样才能体现孝心。举个或许并不恰当的例子,很多的古树上面长了很多疙瘩,就像是树的“癌症”,你看那古树就是“带瘤生存”,人们从来不把它切掉,因此成了古树;如果硬把那些疙瘩切掉,肯定早就死了。其实,对于慢性病来讲,有个观点叫“带病生存”,就是强调有些病是“治不好的”,这其中当然包括晚期肿瘤在内。对于这些人,带病健康生存就足够了。
剩下那1/3治了才好的,才是医生能做的范畴,也正是需要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尽力去争取的。有人会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三个1/3的,你是根据什么得来的呢?”回答是我们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这是医学观的正确表达,但并非是绝对精确的数据。美国医生特鲁多曾说过的名言“有时治愈,常常缓解,总是安慰”,不就是三个1/3吗?这也是我们现代的医学观。认识过头了,就会导致大量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夸大医学和医生的作用,最后是得不偿失。这个“失”,费点钱也许还不要紧,但若失去的是生命,就不划算了。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办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患者腰椎间盘的各个部分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导致的。尤其是髓核,较为容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纤维环产生破裂,髓核组织逐渐从破裂之处膨出,逐渐压迫到周围相邻的神经,这种情况下患者会产生间歇性或是持续性疼痛,这种疼痛非常难以忍受,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一侧下肢或是双侧下肢还可能存在麻木情况。通常而言,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发生在20至50岁年龄段的患者之中,且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保守治疗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1、疼痛。疼痛是最为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患者往往会出现腰痛、腿痛等。腰痛多发生于疾病早期,中后期神经受到压迫更为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发生腿痛以及坐骨神经痛等。患者通常会由于久站、久行等原因导致腰痛,蹲姿或是躺姿时,疼痛有显著缓解或是消失,通常压痛点不固定,疼痛时通常伴有酸胀感。
2、椎间盘源性腰痛。该情况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主要由于椎间盘退变、纤维环内裂症以及椎间盘炎等椎间盘内紊乱导致。多数患者的腰痛呈现长时间反复发作的情况,部分患者在长时间弯腰劳作或是长时间站立后,椎间盘内压力升高,使得其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进一步加重腰痛。女性患者在受凉后也会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从而腰痛,但应与盆腔炎相区分,盆腔炎往往还伴有下腹坠胀感,多发生于过度劳累、不洁性生活后以及绝经前后。
腰椎间盘突出的致病因素
首先腰椎间盘突出最大的致病因素为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中的纤维环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导致其坚韧程度逐渐降低,椎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受到影响,产生松动。其次,腰椎间盘问题也可能存在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常常由于先天性异常导致其腰椎骶化、小关节畸形,该情况均会使得腰椎承受压力增高,椎间盘内压也会由此升高,退行性变化发生更为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式
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均能通过牵引、推拿等非手术方式对症状进行缓解,症状较轻的患者甚至能够治愈。该治疗原理并不是将膨出组织退回原位,而是将椎间盘组织与受压迫神经根的位置进行调整,将其改善成为相对位置以保障压迫有所减轻,从而让神经根的粘连松懈,在此情况下能够有效消除神经根炎症,缓解症状。但如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目的是经腰背部切口,将椎板以及关节突进行部分切除,或是将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逐渐发展,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取得的治疗效果也更好。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脊柱的老化速度加快,因而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都应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延缓脊柱老化现象,确保脊柱的稳定、健康。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长期进行伏案工作或是学习的人,如若长期保持弓腰驼背等坐姿会导致腰椎间盘疾病的发生,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身的坐姿,保持端坐,腰背部挺直,并避免跷二郎腿等不良姿势。其次应注意劳逸结合,应在工作或学习之余注意休息,调节肌肉的松弛度,确保身体能够自然放松。还需要对座椅以及床的软硬进行调节,尽量选择软硬程度适中的床垫和座椅,确保身体舒适度的情况下还要保障身体骨骼不容易变形。最后还应该加强锻炼,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拉伸锻炼改善疲劳度以及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如需要弯腰取物,可以选择用其他方式代替,避免腰椎间盘用力。
六个指标预测晚年健康
近期,中国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项目组,对我国9个地区6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的系列研究发现,静息心率、睡眠时长等生理指标和生活方式,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
静息心率:上述研究对近1.8万名80岁及以上人群调查显示,全因死亡风险随静息心率的增加而上升。与参照组(60~69次/分钟)相比,静息心率为70~79次/分钟、80~89次/分钟、90~99次/分钟和100次以上/分钟的老年人,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6.2%、9.1%、23.1%和24.5%。
静息心率是常规体检项目,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钟,过快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相关。上述研究还指出,对心律正常的高龄老人来说,即使静息心率处于传统上的正常范围,死亡风险仍可能增加。老年人应该将静息心率控制在50~65次/分钟;定期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测量心率,过快者建议就诊。
血氧饱和度:该研究对2287名65岁及以上人群分析发现,血氧饱和度异常组(低于94%)死亡风险增加62%;其中,65~79岁、80~89岁、9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170%、22%、72%;女性死亡风险(71%)高于男性(49%);教育程度较低、无配偶和失能的老年人,血氧饱和度异常的几率较大。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的浓度,正常范围是95%~100%。它能够反映机体氧气输送和消耗情况,是全因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血氧饱和度异常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这类人患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病、肺炎及心功能不全等的几率较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疲劳等症状。建议老年人适当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以保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例如慢跑、游泳、快走等。
睡眠时长:该研究对近1.5万名65岁及以上人群调查发现,25.04%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与睡眠时长为7小时的人群相比,不足5小时和超过9小时者认知功能受损风险分别升高35%和70%;相对于80岁以上者和女性,65~79岁者和男性睡眠时长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联更显著。
睡眠障碍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和全因死亡率有关。老年人睡前忌饮浓茶、运动、情绪激动,可以将晚上散步的时间稍微提前些,睡前听一些和声简单、旋律变化小、缓慢轻悠的音乐,或下雨声等单调的背景音。
血尿酸:除了睡眠,血尿酸也会影响高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该研究对1622名80岁及以上人群研究发现,认知功能正常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346.3微摩尔/升)高于认知功能受损组(336.3微摩尔/升)。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血清尿酸浓度取决于体内嘌呤合成量、摄入量和排出量,女性正常范围在89~356微摩尔/升,男性在149~416微摩尔/升。血尿酸在人体中发挥重要的抗氧化作用,在正常范围内,体内较高的血尿酸水平可能会降低高龄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损伤的风险。不过,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均会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引发痛风,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对高龄老人来说,不要偏食,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以比年轻人多一些。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正常值为0.6~1.7毫摩尔/升,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上述研究对2393名参试者分析发现,氧化应激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有关,其中,丙二醛水平升高增加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风险,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风险。
过去有研究证实,氧化应激是高脂血症的“前身”,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因为氧化应激导致脂质过氧化和细胞氧化损伤,或通过坏死、凋亡机制导致细胞死亡,引起组织损伤。抗氧化可预防老年人高甘油三酯血症。吸烟喝酒、饮食结构不合理、铅暴露等环境污染,均会导致氧化应激水平增加,建议多吃新鲜果蔬,因为它们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少吃白糖、精制食物等。
炎症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能够反映人体固有免疫水平,淋巴细胞百分比反映适应性免疫水平,正常值分别为50%~70%和20%~40%,而两者的比值可反映人体炎症状态,比值越高,炎症水平越高。上述研究发现,两者比值每升高1,老年人的抑郁风险就会增加15%,尤其是女性和80岁及以上人群。
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脑功能改变,继而导致抑郁症状。不过,该比值受多种因素影响,老年人抑郁也是多种因致,除了原发性抑郁症,卒中等疾病导致的并发症、药物、独居、感官问题及社会疏离等都会引起抑郁,因此需要通过综合评估,找出老年人抑郁的原因,特别是可逆性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病会成为常态,75%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病,50%以上有3种及以上慢病。衡量老人健康的标准是功能,而不是疾病。老年人不必苛求几个化验指标的高低。实际年龄和患有几种疾病不能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内在能力才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指标和老年人医护的重点。
内在能力包括体力(运动能力、一般活动能力及平衡能力等躯体功能)和脑力(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若内在能力下降,身体储备能力不足,抗病能力差,康复缓慢,失能和死亡风险增加,照护负担增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衰老带来的内在能力下降,适当医疗、友善环境、长期照护等外在支持可以提升老年人功能,这个过程就是健康老龄化,从“以疾病为中心诊疗”到“以长者为中心的全人整合医护照料”,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方向。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合理膳食:保证能量供给满足身体所需;保持食物多样化,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适量食用鱼、禽和蛋,保证蛋白质摄入,维持肌肉功能;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每天露出前臂日晒20分钟。
规律运动:肌肉是维护老年人运动功能的主要器官。建议将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柔韧性运动、平衡运动组合起来做,每周运动不少于5天,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强度不必过大,微微出汗即可。
慢病管理:糖尿病等慢病是不可治愈的,因此要坚持治疗,稳定病情。多病共存的老年人要列出常用药物清单,请医生核查,避免不合理用药。高龄老人慢病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例如,将80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控制目标放宽到150毫米汞柱。听力视力下降、睡眠障碍、尿失禁、跌倒、抑郁、营养不良等老年综合征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建议预防为主,有症状及时就医,综合干预。
放平心态:正确看待衰老,积极发展兴趣爱好,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络沟通,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
终身学习:除了坚持体育锻炼,老年人还要养成用脑习惯,终身学习,避免失智,经营活跃的“第二人生”。
达到五个目标,安享晚年
没大病:对老人来说,健康目标不是“没有病”,应该是:有小病,没大病,且病情稳定。老人很多“病”其实不是病,就是老了。比如有人睡不好或者觉少,可能是分泌的褪黑素少了;有人吃不下,可能是牙口不好或是胃肠退化……在提防恶性肿瘤、肾衰竭等“大病”的前提下,学会与普通症状和平相处,别把衰老当病治。老年朋友有些指标“超标”也可算是“健康”,控制在与年龄适应的范围即可,不用和年轻人比指标。面对疾病不要慌张,积极治疗,争取让大病变小病。习惯好:有些习惯在老人身上很常见,却隐藏健康风险。比如有的老人认为油多不坏菜、吃菜要有味、剩饭剩菜不能丢、汤卤不能倒等,时间长了无法满足身体所需,机体转入“亚健康”状态;有的老人家中堆满旧物,什么都不舍得扔,导致安全隐患;还有的老人为了“不花冤枉钱”,能省则省,就连体检、看病都犹豫再三……建议老年朋友从权威渠道学习健康知识,树立正确健康观,饮食、运动、睡眠遵循科学建议,养成好习惯。另外,不能太固执,多接触新鲜事物,学会享受生活。
能自理:一名真正健康独立的老人,可以靠自己完成日常基本活动,包括穿衣、洗澡、购物等。身体的很多功能“用进废退”,年龄不可作为“懒散”的借口。自理有一定困难的老人可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出门买菜可推着助行车,即能保持平衡,又不用自己拎着大包小袋;卫生间多装几个扶手,如厕、洗澡都能借力;准备一个吃药提醒器,以防忘记按时服药等。有的老人需要他人照顾,照护者也应注意不要包办所有事宜,如果老人可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就鼓励其自己干,有助于延长自理时间。
不老痴:不老痴的基本标准为能清楚知道年月日、季节、居住地等;能进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等。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抽烟、喝酒、肥胖、不愿运动、患有肌少症的老人,老年痴呆的发生几率相对更高。所以,老人要尽可能避免以上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常怀好奇心,多动脑。具体来说,可参加老年大学、参与社区活动、看完电视跟家人谈谈感想、写读书笔记、下棋等。
心态棒:临床上经常遇到“自己吓自己”的老人。这些老人被问到哪里不舒服时,通常会说浑身不舒服,可仔细询问后往往发现仅是些常见小毛病,且都在治疗中。有调查显示,心理问题易导致老人出现各种疾病症状,到医院就诊的老人中,30%~40%常见病的发生发展与他们的心理不良因素有关。老年朋友不妨准备一本日历,每天撕下一页,用这充满仪式感的动作强化晚年生活的珍贵。童心不老寿自高,保持晚年独特的从容优雅,正如春华秋实,各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