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二0期
发布时间:2021-06-03
老年糖尿病四大特点
特点一:症状不典型,并发症、伴发病多老年糖尿病是指患者年龄≥65岁的糖尿病,包括65岁以前和65岁及以后诊断的糖尿病,以2型为主,包含少数1型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无明显“三多一少”(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伴发病较多,甚至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此外,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糖尿病有关,初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宜进行肿瘤筛查。
特点二:患者健康状况差异大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基础疾病,健康状况差异很大,可分为“良好”“中等”和“差”三个等级。为制定个体化及可长期坚持的治疗、护理和康复策略,临床医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和护士要相互协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共患疾病情况、肝肾功能、用药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精神状态、营养情况等。
特点三:治疗宜“简约”
医生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权衡“获益风险比”,合理“简约化”。比如:选择降糖药物时,应优先选择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根据伴发病、并发症情况优化选择相关药物;尽量选择使用简便、依从性高的药物;能口服用药就不注射用药,能注射一次就不注射多次;等等。否则,很容易造成治疗不规范,甚至矫枉过正,导致低血糖。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在此举例说明。
68岁的张先生以前每天注射1~2次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后改为每天注射4次(三餐前加睡前),效果不错。不料,采用此方案后一段时间,他出现了心悸、出汗的症状,以夜间多见。动态血糖监测发现,他白天的血糖值均不低,但凌晨1~2时发生了低血糖。究其原因,可能是晚餐前所用胰岛素的作用高峰期(6~8小时)与睡前胰岛素的作用产生叠加效应导致的。后来,患者停用晚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后,夜间没有再出现低血糖。
76岁的王先生每天注射3次(早餐前、晚餐前、睡前)不同的胰岛素制剂,因为比较复杂,王先生不是忘打就是错打,血糖一直没控制好。前不久,他因低血糖昏迷住进了医院。
特点四: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获益有限,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因此,权衡利弊、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尤为重要。
根据健康综合评估的结果和是否应用低血糖风险较高药物(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等)两项指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其中,健康状况差的患者可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但应基于以下原则:不因血糖过高而出现明显的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乏力、乏力、皮肤瘙痒、视力下降等)、增加感染风险、出现高血糖危象。
血管年轻人就长寿
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30岁的年龄,40岁的血管”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如今血管老化提前已十分常见。只有血管健康,营养物质和氧气才能输送到各个脏器,维护其正常运作,保证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因此,每个人都要爱护血管,维持它的年轻状态。◆血管从30岁开始老化
人体的每个脏器都受血管支配,因此在医学发展过程中,心血管循环系统一直备受重视,“人与动脉同寿”就强调了它的特殊地位。
近代临床医学之父、英国著名内科医生托马斯·西登汉姆曾指出,人体动脉的“年龄”,其实说的是心脑血管的老化损伤程度。血管过早老化会加剧衰老甚至危及生命。一般来说,人类血管30岁开始老化,若不采取保护措施,50岁人群中有一半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测试“血管年龄”有助于警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风险,提示人们关注血管健康。
如何测“血管年龄”?还没有公认的测算“血管年龄”的权威标准。
目前认为,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估“血管年龄”的公式应包括: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即是否存在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吸烟、饮酒等风险因素;血管形态和结构改变,即是否存在堵塞和破损;血管功能改变,包括弹性是否变差、内皮功能是否正常;血管衰老的生物标记物,如糖脂代谢能力、β-半乳糖苷酶活性等。
血管年龄自测
1.最近有情绪压抑现象
2.常常过于执拗较真
3.喜欢吃饼干、点心等方便食品
4.偏食肉类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高
12.亲属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以上选项中,符合项目越多,血管年龄”越高。有1~4项者,“血管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当;5~7项者,“血管年龄”大于生理年龄10岁左右:8~12项者,“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左右。
◆血管不好带来一身病
血管老化是怎样一个过程,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硬化程度增加是血管老化引起的两类主要健康问题。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最终都会使血管越来越硬,导致心脑、肾脏疾病发生。
通常,血管老化会出现在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发生前。加速血管老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4点:1.“三高”控制不良。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比如,收缩压高、舒张压低会使血管失去弹性和调节能力;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坏胆固醇)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壁硬化。2.吸烟酗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血管壁的内膜细胞。长期饮酒可导致血管壁弹性丧失,血管硬化和老化。3.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血管硬化,影响心脑血管健康。4.不良习惯。高脂、高盐、高糖的饮食习惯会使能量摄入超标,热量代谢异常,血管壁上胶原蛋白增加,弹性蛋白断裂、排列无序,失去原有功能,加速血管老化、硬化。
血管老化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健康问题?
血管与人体最重要、最基本的生理过程是串联的,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各种疾病。比如,血管变脆、变硬后,脉压差增大,对心脑血管 肾脏血管冲击很大,诱发相关脑病和肾病,进一步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反过来,动脉粥样硬化又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血管调节能力下降会造成体位性高血压或低血压;严重动脉堵塞可造成供血脏器、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减退,甚至危及生命,而慢性脑供血不足则会造成嗜睡记忆力减退、精力不能集中等。更危险的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体内斑块不稳定,一旦破裂会造成血管堵塞,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另外,随着血管老化程度加重,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会降低。有些患者服用升压药或降压药后,血压会忽高忽低,或出现飙升式升高、断崖式下降等现象。
在治疗血管老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临床治疗最大的难点是,我们对血管老化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晰,也没有特效药能逆转,只能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治疗,通过运动、饮食结构调整、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延缓血管老化。
◆做好三点养护血管
“血管年龄”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实现“减龄”。血管老化有两种情况: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性老化不可逆,但能延缓;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早衰,可以通过干预危险因素、改善能量代谢来延缓甚至改变。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血管老化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改善和限制能量代谢,在一定程度上能逆转血管老化。
多吃抗氧化食物:推荐一个利于软化血管的食疗方法:生姜、大蒜等量,榨成汁后兑入等量的柠檬汁和苹果醋,煮15分钟,晾凉后放入玻璃罐中保存,每天早上喝一勺。大蒜中的大蒜素和生姜中的姜黄素等,都是很好的“人体抗氧化剂”;柠檬汁和苹果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降低血脂。
情绪愉悦稳定: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刺激血管长出斑块;过激情绪还会导致已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梗。
坚持有氧运动:医学研究证明,有氧运动能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的比例,减少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几率。散步骑车、游泳、跑步、健身操等有氧运动不仅锻炼肌肉,还会释放对血管有益的物质,改善代谢和血管老化。
老年人应如何看待血管老化及其带来的疾病?
面对血管老化,老年人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规律饮食,三餐吃七分饱即可;每天保证有氧运动,多去户外活动,避免负重和高负荷运动;改掉吸烟、酗酒的坏习惯。
出现症状要小心:爬楼时胸闷胸痛、腿脚间歇性跛行、双臂血压差异大、突然眼前一黑等情况,可能提示心脑血管疾病,要及时就医。
不要听信谣言:“喝醋可以软化血管”“吃素保持血管轻盈”等都是谣言。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喝醋可以软化血管;全素食也不推崇,肉类含有可以维护血管的维生素B2等营养 物质,完全不吃肉对血管健康并不是好事。对于已经有动脉斑块、血栓的老人,拍打、撞树等行为可能会使斑块脱落或血栓加重,带来更多风险。
高血糖是怎么伤血管的
常言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核心就是血管并发症。有位学者曾说过,若糖尿病没有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就不会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糖导致的血管病变分为两种: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其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等大中血管,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坏疽等。相对于正常人来说,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比高脂血症患者更早、更快,预后更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则属于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分别是成人致盲、终末期肾病和非创伤性截肢的重要原因。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血管受到的毒害来自以下几种机制。
内皮“受伤”了:血管中的内皮细胞是在循环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天然屏障,维持着血管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调节炎症反应、预防血小板聚集等。高血糖的“糖毒性”是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高血糖状态下,许多炎症基因的表达增加,机体会加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它不仅能直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造成血管内皮结构损害,还会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当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分泌活性物质失衡时,就会造成血管的病理改变。
血管变窄了:血管内皮受损后,内皮下胶原暴露,为了“止血”,血小板会被激活,粘附、释放、聚集等功能增强,在受损部位凝集、形成血栓,并吸引脂肪沉积在内皮下,使局部血管变窄。对于微血管而言,内皮细胞的死亡和再生会增加基底膜(位于内皮细胞基底部,将其与管腔分开)的厚度,导致管腔变狭窄,增加血流阻力。
血液变稠了: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兼有抗凝和促凝两种特性,但当内皮细胞受损时,则以促凝为主。而且高糖状态下,血液中葡萄糖越多,血液越浓缩,血流缓慢淤滞,使血液黏度增高,更容易呈现出高凝状态。
脂质增多了:人体内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密切相关,当糖代谢发生异常时,会影响体内脂质的正常合成和分解,使体内脂质的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导致血脂紊乱。因此,糖尿病又称“糖脂病”,可表现为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在高血糖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内皮下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促进心血管事件链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肥胖、胰岛素使用不当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这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在肌肉中的效应减弱,且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加重脂代谢紊乱。此外,在高血糖状态下脂蛋白性状发生改变,更易沉积于血管壁,加重大血管病变。
弹性变差了:脂质的增多、黏稠的血液、狭窄的血管,都会增加内皮上脂质的沉积,如不合理控制,便会给血管“添堵”,发展为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在部位的血管会出现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增加破裂风险,引发出血性疾病。
要想预防血管病变,护好全身血管,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控好血糖。预防微血管病变,患者要做到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但大血管病变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比如血压、血脂、是否有肥胖及吸烟、脂肪肝、蛋白尿等问题。因此,除了控糖外,降压、调脂、控制体重、抗高凝也十分重要。需要提醒的是,吸烟对血管的损伤十分明显,糖友应尽早戒烟。
定期检查。一般来说,患者可进行眼底检查,测尿常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血肌酐等,监测眼部、肾脏的微血管状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如果有问题,建议3~6个月内复查;未发现问题,每年检查一次即可。
大血管病变的筛查并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患者可考虑在疾病早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看是否有内膜增厚或斑块等情况,评估大动脉病变的风险。
规律服药。糖尿病治疗是终身管理,不能“见好就收”,即使血糖平稳也要遵医嘱规律服药,避免波动。
健康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础。日常饮食注意“减盐减油减糖”,少吃垃圾食品,避免营养过剩;避免熬夜,以免影响内分泌;适量运动,比如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快走等,避免久坐。
70%心血管病可预防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排在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现在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在这个过程中,重点预防哪些风险因素能有效保护心血管,很多人或许并不完全了解。近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口健康研究所在欧洲心脏病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和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公布的最新研究显示,通过改变13项危险因素,就可预防超过70%的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七成多心血管疾病可预防
该研究共纳入全球5大洲21个不同收入国家的900个社区、近16万名35~70岁无心血管病的居民。受试者平均年龄为50岁,58%为女性。研究人员在10年随访期间,观察了14种潜在危险因素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14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教育程度低、吸烟、饮酒、血脂异常、不健康饮食、高钠饮食、腹型肥胖、握力低、体力活动少、糖尿病、抑郁、室内空气污染(固体燃料烹饪)和室外空气污染。
研究发现,除室外空气污染外,其他13种危险因素均可通过人为直接改变。由这些危险因素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约占全球总病例的70%,死亡人数占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近75%。
该研究再次证实如果我们能够做好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预防,就可以规避近80%的风险。剩下20%左右的心血管疾病即使不可能完全预防,至少也能够延缓疾病进展,使患者有机会得到进一步的治疗。
13项因素危害健康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血压升高会引起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从而导致冠心病,也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增厚,从而可能引起心脏衰竭。高血压还可能导致全身各系统跟血管有关的靶器官损伤,从而引起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最后导致心脏疾病死亡。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罪魁祸首。人体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是导致冠心病以及冠心病恶化致死亡的最重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也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会导致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指标增加,尤其是炎性和免疫性指标都会增加,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比室外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密度会更大、更集中,危害更直接。目前,全球仍有超过27亿人在家中使用固体燃料(如煤炭、木柴、木炭、秸秆等)做饭或采暖。一项在中国进行的研究显示,与主要使用燃气或电力的人相比,经常使用煤炭或木柴做饭的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20%。
吸烟:烟雾里的焦油和尼古丁会刺激血管发生痉挛性改变,损伤人体血管最内部的一层内皮。血管内皮被损害后,低密度脂蛋白就更容易进入到血管壁中,引起冠状动脉或者全身动脉粥样硬化。
不良饮食:碳水化合物会在身体里转化成能量,如果摄入过多,代谢不出去,就会转化为脂肪,增加心脑血管负担。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来补充代谢需要,但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脂蛋白增加,对于肝肾功能不好的人群是有害的。最关键的是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过度吸收,使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增加,导致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教育程度低:通常,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群,更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性,一般也能坚持规律运动。同时,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对不良嗜好的管控力会更强。
腹型肥胖:这类人群往往会患有代谢性综合征,即存在胰岛素抵抗,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代谢性综合征有几个特点,一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二是甘油三酯偏高,三是腰围增加。甘油三酯,就是我们摄入的食物在人体内转化成类似油脂一样的物质,甘油三酯偏高的人,血液就像增加了一层油,对心脑血管损害较大。
糖尿病:糖尿病会使人体长期处于血糖较高的环境中。血管糖分的增加,会引起人体内环境的改变,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还会促进一些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引起血管及全身各个系统血管炎性的改变,包括脑血管、视网膜血管、肾脏的血管都会受到影响。
高钠饮食:高钠饮食是导致我国高血压高发的主要原因。盐吃太多,会增加体内渗透压,使人体内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血容量的增加也会加重肾脏负担,从而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
握力低、体力活动少:握力和体力活动是姊妹关系。握力是人体素质综合性的表现,握力低说明人体肌肉强度下降,骨骼减弱,同时也能体现出一个人心脏的健康程度。有研究调查了17个国家近14万人发现,握力每下降5公斤,心血管疾病风险或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就会相应增加17%。
饮酒:酒精过多会损害肝脏,而肝脏是人体脂肪代谢的器官。肝脏受损的话,人体的血脂调节会紊乱,肝脏损伤也会影响身体对药物的代谢等等。这些都会加重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
抑郁:人在过度伤心时,会导致一种应激性改变,这种改变对心脏的打击,就好像发生了一次心梗一样。情绪的过度改变,包括抑郁都会引起人体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引起血管以及血管壁的损伤,最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防治肿瘤,家庭是前沿阵地
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旨在倡导发挥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家庭关爱的理念,推动以家庭为单位,成员间相互支持,共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防癌体检,关爱陪伴患癌家人,促进家庭健康和谐,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家庭生活中“藏”着危险因素
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行为模式以及家庭氛围,都与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息息相关。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装修污染、烹调油烟、不良卫生习惯、肥胖少动以及不好的家庭氛围等都和癌症的发生有关。
针对相关危险因素,我们要努力做到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加工肉类,戒烟限酒,积极运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妥善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心情。
家庭是患者的“加油站”
我们不能完全避免癌症的发生,当家庭成员患癌后,要选择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做到科学选择,理性就医,这是决定整个抗癌战斗胜利的关键。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肿瘤的综合治疗要兼顾局部和整体,要同时重视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肿瘤的情况。肿瘤的综合治疗不是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的个体化、系统化的治疗过程,需要多学科有效地协作才能顺利完成。
患者和家庭成员应了解各个治疗方法的特点,积极配合医院和医生,综合选择,力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果肿瘤有治愈的可能,就应以根治为目的。如果属于姑息性治疗,就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为基本目标。治疗中既要重视近期疗效,也要重视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整个治疗和康复的基石,家庭则是患者心理健康的加油站。家庭成员一定要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历程,通过积极干预和帮助,使患者早日接受适应,积极配合。
当身体出现可能与癌症相关的危险信号时,应给予重视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但我们平时不能完全依靠症状来早期发现癌症,还是要通过定期体检来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主要推荐的检查方法包括:
有关癌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癌症康复离不开家庭支持
癌症患者的康复包括身体上的康复、心理上的康复,以及重新融入社会和工作的职业康复。如今,癌症治疗已经不仅仅是清除癌细胞,还包括帮助患者处理生理或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康复阶段,家庭和家庭成员的作用尤其重要。亲人之间互相信任,容易沟通,在患者身心恢复和社会回归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成员需要认识癌症康复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了解患者康复期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坚持定期检查。癌症的治疗往往需要经历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而且针对其容易复发转移的特点,治疗结束后的几年内还应该坚持复查随访。一般情况下,治疗后2年内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2年~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规律的复查随访可以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癌症的发生和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治疗结束后一定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多吃蔬菜水果,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三、建立心理疏解通道。亲情、友情能够有效排解负面情绪,亲人的关怀和安慰至关重要。家庭成员要针对癌症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关心和鼓励,减轻他们的压力。
四、建立信心,与癌症和平共处。家庭成员要协助患者建立癌症是慢性病的理念,改变对癌症的态度,积极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要做到正视癌症,保持良好身心状态,达到病情长期稳定。
家庭是防癌的基本单位,也是前沿阵地。在家庭的防癌行动中,每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既是个人防癌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家庭成员健康的监督者。只有大家一起努力,共同防控癌症,以家庭为阵地,才能打好癌症防治阻击战,享受健康、幸福、美满的人生。
乙肝两对半怎么看
在肝癌发病率逐年增高的今天,很多人不免心生疑虑:肝癌会不会传染?在这里我们可以给您确切的答案:肝癌是不存在传染性的。有人可能还会问:那为什么有的家庭会两个人都患了肝癌呢?我们常说的肝癌,一般指原发性肝癌,它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由很多危险因素共同导致,如感染了乙肝、丙肝病毒,喜欢饮酒、熬夜等。而一个家庭存在共同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加上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癌重要的元凶之一,因此在一家人中,的确有出现两名家庭成员先后患肝癌的可能。日常接触肝癌患者会不会传染肝炎呢?不会。首先,我们说病毒性肝炎,虽然是肝癌的诱因之一,但并非所有肝癌患者都合并肝炎病毒感染。其次,对于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癌患者,我们相处时也不用特别担心因为,乙肝病毒常见的传染途径为母婴传播、输血传播性传播等。日常生活中,如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接吻、握手、咳嗽、喷嚏、在公共游泳池玩耍等,是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
乙肝和肝癌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大家通常对于体检的乙肝五项(俗称“两对半”)结果看不明白,这里提供一张表,供大家参照,可轻松掌握自己的健康情况。
肝癌患者家属如何对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肝癌除手术治疗外,近年来靶向、免疫治疗都为患者带来新的曙光。鼓励患者和医护人员病友们做好沟通,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家人的陪伴也很重要,来自家庭的温暖可以驱散肝癌患者内心的恐惧和孤独。
规律的诊疗。家属应该协助病人进行规律随访。肝癌术后的患者多存在复发转移的风险。对于晚期多学科综合诊疗的患者,更需要监测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最优的治疗方案,不要讳疾忌医家庭护理。通常肝癌患者消化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饮食以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劝导患者不饮酒,减低肝脏负担;避免给患者不知成分的“保健品”“抗癌秘方药”,可能会对肝脏功能造成巨大影响;保证患者充足睡眠,鼓励患者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