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一六期
发布时间:2021-01-29
有关心梗急救的基本常识
心梗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由其引发的猝死更是危险至极。一旦发现身边有人猝死,你该怎么办?第一时间的救治又能给患者带来怎样的获益?围绕大家关心的心梗救治相关问题给予专题讲解。怎么知道自己心梗了
大多数急性心梗发作时最常见也是最早的表现就是胸痛。这种胸痛的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可长达数小时甚或数天),并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患者亦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甚至有濒死的感觉。
心梗时发生胸痛主要是由于在缺血缺氧的环境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这些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经脊髓传入大脑,产生痛觉。因为支配心脏的神经与支配胸部体表的神经经过同一脊髓节段传至大脑,因此心梗时会表现为胸痛。
但同时也要注意,“胸痛”这个概念太浅表,过分强调“胸痛”,有时会影响对病情的判断。一方面,很多急性心梗患者的发作症状不典型,可以表现为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或腋下疼痛、后背痛、嗓子痛、脖子痛、头痛等,这些不典型部位的疼痛容易被患者忽视;同时部分心梗患者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疼痛,此时我们可以称之为“无痛心梗”,“无痛心梗”多见于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对于上述的这种不典型或无痛的心梗,如果只以“胸口疼”作为判断标准,会耽误治疗时机。
另一方面,胸痛只是一种症状,会出现胸痛的疾病,除了心梗还有很多,例如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栓塞等等。如果把其他疾病引起的胸痛,错误的当作心梗来急救,可能致命。
哪些人容易心梗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不是由单个因素所引起,它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一类慢性病。我们把这些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因素称为“冠心病危险因素”。
传统上来讲,冠心病有九大危险因素,包括通过干预措施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或肥胖、不良生活方式,以及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作为冠心病中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上述“冠心病危险因素”亦即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因此,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都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并且,危险因素种类越多,单个危险因素偏离正常范围越严重,心梗的发病风险就越高。
心电图正常还会心梗吗
我们常规体检时,心电图是必查项目,但是这个是普通心电图,也就是静息心电图,它是一个即时的检查,其结果是反映检查时的状况,也就是说,这种静息心电图只会在发生心脏疾病时发现问题,如果在检查时,无任何发作症状,很可能检查不出问题。
因此,静息心电图正常,并不意味着心脏就一定健康,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心梗的风险。如果静息心电图正常,而病人却有明显胸闷或者胸痛的病史,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做一个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或者动态观察有无心电图改变等来确认是否有问题。
心梗会遗传吗
心肌梗死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其本身并不会遗传。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证据证明有遗传物质的改变会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但是,如果父母或家人中有心梗病史,自己还要警惕。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有家族遗传性,而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是引起心肌梗死的直接原因。
与冠心病发生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有可能在家族中集中发生,例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都可能遗传。一家人的共同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冠心病有家族聚集性的原因,比如这家人可能父亲吸烟,孩子从小就被动吸烟,长大后吸烟的可能性也高。比如父母喜欢吃高盐高脂的食物,孩子不是因为生下来就喜欢,而是因为从小家里烹调食物的方式也形成了这种饮食习惯。
这些不良生活方式的“遗传”造成了易患冠心病,甚至可能发生心肌梗死。所以从生活细节来预防这种“遗传”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戒烟限酒,锻炼身体,健康饮食等。
什么时间容易发作
心梗的发病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规律,以每天早上6时到11时发病率最高。这主要是由于人体生理状态和生化指标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
清晨,人们的交感神经明显兴奋起来,出现血压升高,心律普遍加快,血小板活性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的压力出现增加,更加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阻塞冠状动脉,引发心梗。
另一方面,在一年四季中,急性心梗通常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寒冷刺激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血管收缩痉挛等。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出入空调房间、坐飞机等最好随身携带衣物,注意温度变化,避免寒冷刺激。
与心绞痛如何区分
冠心病患者可以有一些症状表现,我们称为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是在胸骨后有压榨样的疼痛。不同的患者描述略有不同。有的人是感觉胸部有紧缩感,要窒息的感觉;有的是有压迫感,好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前;有的是感觉胸闷,闷得透不过气来;还有的人形容是种绞榨样的疼痛。因为心脏这样的内脏疼痛是放射性的,所以很可能患者并不能准确的指出来疼痛部位。
心肌梗死的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疼痛程度更为剧烈,持续时间也更长,如果疼痛超过半小时不能缓解,含服救心丸、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后仍反复频繁发作,必须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另外,如果心绞痛的症状有变化,譬如原本症状几分钟就能缓解,现在持续的时间变长了;或者症状发作的次数增加了,都提示心脏病变可能加重了,如果不及时就诊有可能会进展成心肌梗死。
心梗了,该怎么救
如果怀疑您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出现了心肌梗死,请记住下面的三个原则:(1)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亲友,如果家中没人,需要打开房门方便救援人员进出。(2)休息:就地平躺或找到合适的卧姿休息,此时应缓慢深呼吸,减少活动,尽量降低耗氧量,千万不要尝试各种不靠谱的自救方法。(3)慎用药物:部分心肌梗死会出现低血压,此时再服用硝酸甘油会加重病情;在病情未确诊为心梗时服用阿司匹林,也会为后续疾病治疗带来困难,因此这两种药物的服用都需慎重。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心梗,除了立即拨打120外,应立即让病人就地坐下或躺下,切忌随意搬动。不要盲目给患者服用药物,如有条件最好给患者测血压,血压过高或过低服药均有风险,明确血压不低时才能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没有条件测压,则患者出现头晕、大汗时,不可盲目服用。也可以通过“号脉”来简单判断患者的血压是否正常,如果脉搏微弱,那么患者的血压可能偏低,此时不宜服用硝酸甘油。
急性心梗病情非常凶险,随时有猝死的可能。如患者发生昏迷、意识丧失,我们应该迅速判断有无呼吸心跳,如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确认周围有无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必要时按说明书使用。
作为专业医生,我随身总会携带一个抢救药盒,万一身边人有突发情况,里面的抢救药物可以随时给患者服用。我们也呼吁更多的非专业人士接受心肺复苏培训,关键时刻可以救人一命。
扼住颈动脉狭窄的“咽喉”
“颈动脉狭窄”对于不少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往往在体检或因别的疾病去医院检查时才首次听说。但它导致的严重后果大家就耳熟能详了——脑卒中,或者更精确些说是缺血性脑卒中。据统计,有接近1/3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颈动脉狭窄有关。但先别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颈动脉狭窄,做到心中有数,便能应对不慌。颈动脉怎会狭窄
9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现代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同时,经济条件改善伴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营养过剩、体内脂肪堆积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年龄和多余脂肪的双重作用下,日积月累,多余的血脂沉积在血管,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斑块在颈动脉增大到使管腔变细了,就表现为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一直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灾区”,这与颈动脉的解剖结构有一定关系。颈动脉由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等组成。如果说血管像一条河流的话,那么当一条大血管分成两根时,就如同河流分叉部位一样,会发生流体动力学的变化,其中的血液会形成湍流、涡流等紊乱的流动状态,就如大河分叉部位容易泥沙沉积一样,血液中的杂质(如脂质等)更易沉积下来;同时,分叉部位比一般血管更易受到血流的冲击,也更易发生损伤,在机体自我修复过程中,也更容易形成局部脂质斑块。时间一长,斑块越积越多,血管也越来越细小,颈动脉狭窄就这样发生了。
“狭窄”了何以脑梗
对大多数人而言,听到颈动脉狭窄,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确实,脑缺血是其常见表现之一,但其最严重的临床症状还是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大众所说的“脑梗”。
颈动脉有两条“支流”——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其中颈内动脉是供应大脑血液的直接通路;而颈动脉狭窄正是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的起始部位。颈动脉斑块形成后,随着血流的冲刷,会有碎屑脱落下来,脱落下来的碎屑随着血流继续前进,会漂流入脑血管。
当斑块比较小(颈动脉狭窄<50%)时,斑块对血流的影响较小,整体也相对“安分”,此时斑块上碎屑脱落的概率很小。虽然可能有少部分软斑不太稳定,但即使脱落也是比较小的碎屑,堵在脑部小血管,发生“小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TIA),会出现思维模糊、眩晕、头晕、短暂的意识丧失等现象;或是堵在眼部血管,发生黑矇,表现为眼睛突然看不见。由于碎屑小,堵住的血管也小,这种疾病状态一般是可以自行恢复的。但如果对斑块置之不理,碎屑会不断掉下来,久而久之,会对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斑块也会长大,渐渐走向危险的边缘。
当斑块渐渐长大(颈动脉狭窄50%~70%),斑块对血流的影响也变得明显起来,可能会在斑块局部生成一些易从斑块上脱落下来的血栓性物质,而且体积也比前面的“小碎屑”要大,流至脑部,就会梗塞更粗的脑血管,引起更为严重的脑梗,即缺血性脑卒中,可发生语言、肢体功能的丧失,以及偏瘫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当然,颈动脉狭窄>50%时,并不一定都会发生脑梗,此时如继续听之任之,斑块就会进一步扩大,致命威胁也更大。
当颈动脉狭窄>70%时,血流动力学会受到明显影响,此时即使患者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发生中风的概率也会明显上升。资料表明,即使接受正规药物治疗,颈动脉狭窄程度为70%~79%的患者,一年半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可达到19%;颈动脉狭窄程度>80%时,其风险更是高达33%。
药物、手术,各显神通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人总是要老的,颈动脉也总是要老化、硬化的,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那我们对颈动脉狭窄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当然不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我们可选择的方法还是挺多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贯穿于颈动脉狭窄的整个过程。只要体检发现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哪怕狭窄程度<50%,就要开始接受药物治疗。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另一类是降血脂的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使血脂不高,也需考虑应用降血脂药物,可降低斑块进展的速度。
此外,对于颈动脉狭窄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卒中风险。
药物治疗可以延缓颈动脉狭窄的发展进程,但并不能缩小和逆转已形成的斑块,对于风险程度较高的患者,还是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被视为预防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的有效方法,也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最经典的术式。
对于颈动脉狭窄>50%的有症状(如发生黑矇、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等)的患者,可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于无症状患者,一般要颈动脉狭窄>70%再考虑采用该术式进行积极治疗。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就是把颈动脉切开,把引起明显狭窄的斑块剥除掉,由于取走了斑块,该治疗相对是比较彻底的。该术式属于开放性手术,适合年龄较轻(75岁以下)以及全身情况较好的患者。
该术式是有创手术,手术过程可能对周围神经和血管造成损伤;手术过程中还可能发生斑块碎屑脱落,反而引起脑梗等。故患者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术前评估,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治疗手段,适合年龄较大,全身情况比较差,麻醉风险高,或不适合做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将支架放置于颈动脉狭窄处,用物理的方式把狭窄部位“硬撑开来”,一方面可以改善颈动脉血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支架稳定住斑块,减少斑块的脱落。
由于斑块仍然存在,只是被“挤”到了一边,该方法治疗不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来得彻底;时间久了,少部分患者还可能发生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而堵塞支架。好处是微创手术很少引起神经并发症;通过专用的颈动脉保护装置,也可减少术中斑块碎屑脱落所致脑卒中发生的概率。
但需注意,即使选择手术治疗,引起颈动脉狭窄的病理基础还在,药物治疗须贯穿始终。
日常生活需注意
颈动脉斑块一旦形成,除非手术去除,否则不可逆转,但这并不是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就什么也不用做了。
定期复查
颈动脉狭窄患者均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遵医嘱定期复查。对于颈动脉狭窄<30%的患者,即使尚未开始药物治疗,也应3~6个月复查一次,颈动脉彩超是最简便实用的检查方法。
管住嘴,迈开腿
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而言,一定程度上可延缓斑块发展;对于尚未发生颈动脉狭窄者,可预防或延缓颈动脉狭窄的发生。
饮食方面尤其要忌烟酒,注意避免高脂、高糖(包括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需强调的是,吸烟是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吸烟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应严格要求其戒烟。
提倡适量运动,可每日早中晚进行散步,特别是晚饭后的散步对颈动脉狭窄的控制是有一定帮助的。
适量多饮水
可使血液相对稀释一些。
可见,颈动脉狭窄虽然是人们健康的大敌,但只要掌握好应对之法,定期检查,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我们就能扼住它的“咽喉”,让它不能再为非作歹。
管理好血压需要些智慧
高血压危害不容小觑人体中,日常需要保证供血的大脑、肝脏、肾脏等脏器,都需要一定的血压来灌注血液。人体正常的血压是≤120/80mmHg。遗传因素、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有可能引发血压异常。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只有一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天~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高血压是可以造成全身多个脏器损害的疾病,它通过两种形式损坏身体健康。第一种是慢性危害,血管壁长期承受着高于正常值的压力会引起心脏的负荷增加,致使心肌肥厚、心室扩张,引起心血管发生病变,另外还可能导致肾脏纤维化、眼底病变等。第二种是急性危害,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
降压不能一味“图快”
10%~20%的高血压患者通过规范治疗,是可以根治高血压的。但绝大多数的患者,必须终身服药。
对于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进行一次全面的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医生需要判断,患者的疾病是否由甲亢、主动脉缩窄、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瘤、脑垂体病变等引起。如果这些病因都被排除了,说明是属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长期的药物治疗。
大部分患者都希望用药后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不一定。比如一名患者的高压一直都保持在160~170mmHg,这说明他的血压水平一直都处于一种较高的水平,如果快速降压,会影响患者的脑供血,导致出现头晕、乏力等现象。
在降压治疗中,需要给机体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一周、两周,甚至是一个月,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考量。但医生要把握一个整体的要求,即在一个月内能把血压慢慢地调整到140/90mmHg,实现血压水平达标。
一些高血压患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压一高就吃药,血压一降下来就停药。患者应该认识到,目前这几天的血压正常了,并不是因为高血压被治愈了,而是表示原来服用的降压药在体内还有蓄积,它还在发挥作用。如果血压控制不平稳,对于血管的损害非常大。
药物的服用剂量可以根据一段时间的血压水平进行微调,但绝不可以擅自停药。
管好血压并不难
饮食控制对于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其中第一点就是要限盐。盐和高血压的关系非常密切。众所周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如摄取钠过多可造成体内水钠潴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使心脏负荷加重,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心衰、肾功能异常等难以治愈的疾病。由此可见,限盐绝对有益于高血压患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肉可以吃,但要适可而止地吃,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比如牛羊肉,少吃猪肉。同时,高血压患者还要多吃绿色蔬菜、水果、海产品等,少吃或不吃腌菜、酱菜、熏肉。同时要戒烟戒酒。
适量运动的前提是要保证安全。如果患者的高压≥150mmHg,就不建议运动。血压水平稳定并达标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一些运动。
研究发现,挥拍运动、中速跑步有利于降低血压,比如打羽毛球、打网球等。另外,太极拳、瑜伽等运动也适合高血压患者。
对于选择血压计,使用多年的水银柱式血压计应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袖带式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有腕式电子血压计、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一般来讲,腕式电子血压计测量结果不太准,鼓励用上臂式的电子血压计。
在家测量血压需要注意频次,一般一周测量1次~2次,每次测量时连续测量两次,取第二次的数值为准。测量的时间可以选在早晨洗漱之后、进食早餐前的时间段,或选择睡觉前的时间段。
九类人的肾容易出事
肾脏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承担了身体排出代谢产物、调节水钠电解质平衡、产生活性维生素D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多种功能。别看肾脏平时不罢工、不喊累,但它有可能是“轻伤不下火线”,坚持带病工作。因为早期慢性肾病一般无任何症状、体征,所以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当患者出现泡沫尿、脚踝肿胀、眼睑浮肿、乏力腰酸、头痛、失眠、高血压、贫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往往已经是肾脏即将“倒下”的时候了,更有甚者肾功能已经失去了90%。通俗来说,凡是存在肾损伤或肾功能减退3个月及以上的,都可视为慢性肾脏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肾脏病患者达150多万。慢性肾脏病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是指发病率高、伴发心脑血管疾病高、病死率高;“三低”是指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低、对伴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认知率低、防治率低。因此,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应当未雨绸缪,做好前期预防,以下几类人要格外警惕。
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可以造成肾小球缺血硬化,使患者出现夜尿增多、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情况,严重时就会造成肾功能减退。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定期做肾脏相关检查。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是每年新增透析的首要病因,患者多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受损,常有多种合并症,包括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糖尿病患者日常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检查尿白蛋白/肌酐,以便早期发现肾病征兆,早期干预。
超重和肥胖人群:肥胖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肥胖相关性肾病。
有肝炎病史者:肝炎可引起乙肝相关性肾炎、丙肝相关性肾炎,这类患者日常要注意筛查病毒复制、肝脏功能和尿常规。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体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等。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引发相关疾病的肾病,如狼疮性肾炎等。
有长期用药史的人群:药物性肾损害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应给予重视,如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氨基糖苷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某些减肥药等,都有可能造成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长时间、大量服用这些药物要警惕肾功能损伤。
有肾脏病史或早产时低体重者:在严重感染、药物过量或急性应激状态下,这类人群肾脏受损的风险比正常人群要高。
泌尿系反复感染者:有肾结石或前列腺肥大、反复泌尿系感染以及因梗阻出现肾盂积水的患者,也是肾病高危人群。
有某些不良生活习惯者:吸烟、大量饮酒、熬夜、高强度健身+大量蛋白粉、长期使用美白用品、频繁文身和染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高尿酸血症,以及超过50岁且伴有多种疾病、有肿瘤病史的人,都有较高患肾脏病的风险。
要想预防慢性肾脏病,定期检查相关指标是有效措施:尿常规筛查可明确是否有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检查主要关注血肌酐、尿素氮指标;肾脏超声检查则是关注肾脏形态和结构是否改变。若以上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应考虑肾病可能。此外,日常需保持饮食健康,注重低盐、低脂、适量摄入蛋白:多吃新鲜蔬果,严格限制油炸煎烤食品;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劳逸结合;提倡进行打太极、游泳、散步、跳舞、打羽毛球等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积极治疗基础病,避免滥用药物。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炎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称它胃“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胃酸是只存在于胃中,但是,当我们的反流性食管烧灼或者是受到刺激时,就会产生“烧心感”,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从而引起食管炎。如果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就要引起重视,因为反复发作会侵蚀我们咽喉部位,导致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指由于胃部、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发生异常,反流到食管,从而引起食管黏膜发生炎症。通常情况下,有溃疡、糜烂、纤维化等症状。一旦发病,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一旦发现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一般在就餐后一个小时左右会感觉剑突下、胸骨后或者上腹部有烧灼感,可向身体四周扩散,弯腰的时候症状更为严重,胃、食管液体和食物反流,咽下食物困难,严重者可引起食管黏膜溃烂致出血。
反流性食管炎的诱发因素
1.抗反流屏障被破坏:抗反流屏障被破坏指的是胃与食管交界处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在正常情况下,会产生较强的高压区域,可以阻止胃部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中。当人腹腔压力下降时,括约肌收缩能力下降,就容易导致反流性食管炎。酒精、咖啡、吸烟、安定、多巴胺、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药与胆碱能、α-肾上腺素能拮抗药等均可以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而妊娠期、月经后期、口服含有黄体酮避孕药后会引发血浆中黄体酮含量上升,增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
2.食管黏膜保护屏障被破坏:虽然胃酸、食糜、胆汁等会反流至食管,但若有食管屏障的保护,也不会让食管受到损伤。
3.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如果食管酸廓清功能出现障碍,那么反流物就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被排空,因此会延长胃酸对食管腐蚀时间。
4.胃十二指肠功能异常:胃排空能力下降,胆酸、胰液等反流进入食管,均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当发生裂孔疝后,胃与食管连接位置闭合不全,也容易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此外,妊娠呕吐、新生儿生长发育不完善等均可引发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应停用或慎用某些对食管有影响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茶碱等。精神心理治疗也不宜忽视,如心情舒畅,减少精神压力、紧张等,好的心情有利于改善反流症状及减少复发。其次,饮食要保持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并指导患者选择容易消化、低脂的食物,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瘦猪肉、豆制品等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不吃油炸、烧烤、辛辣刺激等食物,不喝咖啡、浓茶,不吃巧克力等食物。用餐后出现反流症状时可适量饮用温开水。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予以流质食物,如果病情严重可以避免经口营养支持,睡觉前3至4小时要避免饮食。
二、药物和手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并发溃疡、出血、食管狭窄、慢性咽炎、气管炎、慢性声带炎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哮喘、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的胸口疼痛感受。因此,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关注并发症护理,及时关注患者病情,若发生出血、炎症、胸口疼痛等情况且难以控制的时候,应该立即向医生汇报。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包括硫糖铝、铝碳酸镁等,能中和胃酸和吸附胆汁,保护黏膜免受胃酸和胆汁的侵袭。如果药物治疗无效者,并且产生严重合并症,或者确诊由反流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就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痛风患者饮食注意啥
合理的饮食利于痛风的康复,但有些患者因为害怕吃不对,饮食上往往“矫枉过正”,这是不可取的。痛风患者到底该怎么吃,请收好下面这份食谱。
奶蛋每天吃:奶类和蛋类对痛风患者极为友好,但考虑到许多痛风患者多伴超重或肥胖,建议每天喝250~300毫升低脂奶(无需全脱脂),蛋黄每天不超过1个,蛋白可以吃1~2个。
肉类需限制:一般而言,每天肉类限制在100克以内,选择上限制牛肉、羊肉和猪肉的摄入,鼓励吃些禽类和淡水鱼。需注意的是,腌肉、腊肉、咸火腿等肉类制品,因制作过程中脱水并加盐,嘌呤和盐分相对“浓缩”,尽量不吃为妙。
菜类多吃些:绝大多数叶菜、瓜类、块茎类、块根类蔬菜都属于低嘌呤食物,大量吃新鲜蔬菜对控制血尿酸和改善代谢综合征有益。晒干的菇类、藻类(海带、裙带菜等)、植物胚芽等嘌呤含量普遍高,但若为新鲜或水发的,嘌呤含量则低,可适量选择作配菜,比如炒青菜放些香菇,做冬瓜配点海带等,都是安全健康的吃法。
豆类要适量:有人说豆类的嘌呤很高。这主要指的是干的黄豆、黑豆,而加工成豆腐、豆浆、素鸡、豆腐干的过程中,浆水会带走一部分嘌呤。100克的豆腐含嘌呤68毫克,只相当于25克干豆的嘌呤含量。
大豆中的嘌呤种类与肉类所含的不同,大豆中的腺嘌呤代谢为尿酸的过程比较“麻烦”,肉类中的次黄嘌呤代谢成尿酸比较“快捷”,因此豆制品对尿酸的影响比肉类小。亚洲人群研究发现,摄入大豆和其他豆类可降低新发痛风的风险。喜欢吃豆制品的痛风患者可以放松了,适量吃豆,有益无害;以豆代肉,健康加分。
水果吃一点:大量摄入果糖、蔗糖与痛风发作有关,主要因为果糖会给嘌呤的转化过程“添砖加瓦”,加速尿酸生成,减少肾脏排泄尿酸。此外,在已经患有痛风的人群中发现了一种转运蛋白功能改变,这种受基因影响的变异会促使摄入蔗糖后发生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每天吃200克左右水果是合适的,但富含果糖的品种,如苹果、橙子、龙眼、荔枝、柚子、柿子、石榴等要悠着点吃,切记不要大快朵颐。
白开水要多喝:痛风患者要多喝水,且要达到一定量,朝着每天2500毫升努力。
果汁要少喝:前面提到了果糖对尿酸生成的影响,因此含糖果汁、含果糖的饮料都要避免,其中也包括鲜榨的橙汁、苹果汁、葡萄汁等。
茶、咖啡不能太浓:咖啡碱、茶碱、可可碱的代谢所产生的是甲基尿酸盐,有别于痛风的尿酸盐,因此这些天然饮料可以放心喝。考虑到不少痛风患者同时伴有心血管疾病,最好不要饮用浓茶或浓咖啡。
酒不喝为妙:酒精是导致痛风发作的风险因素之一,短时间内过量饮酒,或长期喝啤酒、白酒等,与痛风发作或痛风病程进展有关。另外,含酒精的各类饮品本身也不利于防治慢性病和代谢综合征。
冬至重滋补,健康一整年
冬季是健康“储蓄”的最好季节。中医认为,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们如果在这时顺应这一自然规律,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就能给健康增加“流量”。
尤其是冬至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生发,最易吸收外来营养,发挥滋补功效,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那么,如何滋补才科学?
中医常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自己的身体坚强有力,即使有外邪,也无法伤害到你。如果外邪过于强大,影响到了身体,自身强大的抵抗力也能很快将其驱逐出去。这就是扶正祛邪,是几千年来传统医学留下来的宝贵智慧。要想更好地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就得在重要节气科学滋补,给身体补充能量。传统医学在饮食起居调理上独有心得,认为养生离不开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保持好心情。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心情不好时,大家要善于转变角色,可多和家人、朋友聊聊天;也可静下心多看看书;听音乐、写字、绘画,其次,调配好饮食。饮食既要结构合理,还要适当减量,控制零食摄入。最后,适当运动。大家可以合理利用时间,做一些运动增强体质。比如做八段锦、打太极拳等。对于正气不足、免疫力较差的人群,结合以上保健方式的基础上,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孢子粉。灵芝孢子是灵芝的雌雄配子,《本草纲目》将灵芝列为上品,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水分减少,燥邪容易从口鼻侵犯人体,引发外燥病症。因此,这个季节要注意滋阴润燥、清肺安神。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提到了一味有此功效的药物,那就是阿胶。阿胶作为日常饮食的补血食材之一,常见做法有阿胶炖乌鸡,和小米或大米一起煮粥等。也可以直接购买加工好的阿胶糕。阿胶按品质以“福”字阿胶(永盛合阿胶)最优。冬至后,天寒地冻,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导致感冒。表现为打喷嚏、流清鼻涕、咽喉痒、头痛、四肢无力等症状。临床上,对于风寒感冒,使用较多的是感冒清热颗粒。此药主要以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为主,能有效缓解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