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德阳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一0期

发布时间:2020-08-07
养生重在养神
      延年益寿是古今中外人们的美好愿望。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们对长寿的渴望更加强烈。如何健康长寿,古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注重精神道德的修养,简言之就是养“神”,即“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养神才是养生的重中之重。
      古人养生十分重视精神内守,一是要心安神静,二是随遇而安,三是乐于生活,四要避免嗜欲淫邪,从而达到道德完美,才能长命百岁。古人养生十分重视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重要性,这也是养神的最高境界。现代人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淡泊名利,淡化个人得失得者也,失者也,皆身外之物,不能让它损我肌肤,要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名利是万恶之源,追名逐利必然导致七情紊乱,是养生之大忌。淡泊名利,正气长存才能长寿。
      二是要知足自乐古代思想家墨子之言可资借鉴,“非无安居也,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无足心也。”要学会比下有余,心情才会舒畅。
      三是要杜绝妄想清代陆乐山在《养生镜》里指出:疾病起于烦恼,烦恼生于妄想。妄想之来,其机有三:“或追忆数十年荣辱恩仇、悲欢离合及种种闲情,此是过去妄想也。或事到眼前,可以顺应却仍畏首畏尾、三番四复、犹豫不决,此是现在妄想也。或期望日久富贵荣华,一切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未来妄想也。”
      四是要善于面对逆境著名诗人陆游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纷纷谤誉何劳问,莫厌相逢笑颜开”“昨夕风掀屋,今朝雨壤墙。虽知炊米尽,不废野歌长”……面对荣誉、诽谤及生活的艰难,以乐观豁达的胸怀,超然处之。
      五是要有童心,才可保持乐观童心天真率直,无忧无虑。陆游写道:“八十可怜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短帽篸(zān,通“簪”)花舞道傍,年垂八十尚清狂”,如此童心何惧衰老。尽管陆游一生艰难坎坷,屡遭排挤,仕途不顺,生活拮据,婚姻也有很大的创痛。但是由于他具有“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古人生死观,享年85岁而终,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
      六是要心宽“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大千世界,变幻无常,不如意事常八九。凡事须从大处想,心比天地宽,就不会斤斤计较,也不会耿耿于怀,得饶人处且饶人,如此自然快乐。陆游也说:“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心地本来宽。”
      七是要性慢性慢是指性格平静和缓,不急躁,难得糊涂,如老呆之状,精神固守于内,自然就能长寿。相传古时候有位老者,80岁时耳聪目明,犹有壮容。人们请教养生之术,老者笑指墙上条幅道:“老迟因性慢,无病为心宽。红杏难禁雨,青松耐岁寒。”说明性慢心宽是长寿之道。
      八是要耳顺凡事顺其自然,无论是雨声风声,歌声笑声,哭声泣声,赞扬之音,辱骂之语,皆听之顺之。人言入耳,如古井无波,收得起,放得下。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乐观益寿,保持良好的心境十分重要。马克思也指出:“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养生重在养神,不仅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也有利于人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从科学发展观来看,养生保健也应是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节约卫生资源的最好措施,做好全民的养生保健工作,也是富国强民的重要举措。
五个征兆提示胃癌
      近年来,由于不良饮食习惯,门诊中的胃病患者越来越多。注重日常护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治疗胃病的最根本要素。但如果患者仍然“我行我素”,胃病可能会向胃癌发展。
      胃处于上腹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遗传、饮食、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胃部出现问题。患了胃病,腹痛是常见症状,表现为腹部左侧偏中上区经常疼痛。
      临床上最常见的胃病是胃炎和胃溃疡,但两者疼痛的部位有所区别。胃炎的疼痛没有规律、程度较轻,但餐后会有比较明显的胀痛,并伴随打嗝、恶心等症状;胃溃疡的腹痛有周期性变化,发作时痛感较强,可持续数日到数月不等,即使缓解,过段时间也可再次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胃病是慢性病,不适症状往往能在服药后得到有效缓解,于是部分患者对其不太重视。不少胃癌都是从胃病慢慢进展来的,临床发现,近65%的胃癌患者,发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如果胃病患者出现以下5个症状,可能是向胃癌恶化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胃疼变得毫无规律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发病时的腹痛都有自身特点。以胃溃疡为例,正常来说在饭后1小时左右会出现痛感。一旦疼痛变得持续且毫无规律,就应警惕癌变的发生。
      反复出现烧心反酸“烧心”是指发生在胸骨下部附近,也就是常说的“心窝”处的烧灼感,主要是由于胃中食物“跑”到食管导致的。胃会分泌胃酸,胃内容物都是酸性的,但食管为碱性,当酸性物质“跑”到食管后会腐蚀食管黏膜,导致“烧心”。“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
      体重快速下降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减弱,易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乏力等症状,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短期内身体发生急剧恶变,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出现吸收障碍,体重会快速下降,体形有明显的消瘦,且吃药也完全无法缓解病情,这就可能是癌变信号。
      上腹出现肿块胃病患者要多留意腹部情况,如果在心窝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就需格外警惕是否为癌,否则随着包块增大,会累及背部、胸部甚至胸骨后,不适感会大大增加,贻误治疗。
      大便发黑血豆腐等食物、铁剂等药物、便秘都可导致大便颜色发生改变,但这些都有迹可循。如果胃病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黑便,可能表明胃溃疡出血或发生癌变,需要到医院检查,进一步确诊。
      癌症虽然可怕,但并不是毫无对策,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生活中,胃病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远离易致癌的食品,比如烧烤、腌渍食物;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最好定期到医院体检。
尿酸偏高怎么办
      痛风为何“找上门”
      嘌呤代谢紊乱是痛风发作的根本原因。嘌呤代谢紊乱通常会造成血尿酸升高,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并发尿酸性肾结石、高尿酸肾病等,导致肾脏损伤。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每天有700~800毫克的尿酸需要排出体外,其中约2/3是通过肾脏排泄。如出现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障碍,就会引起血液中尿酸过高。
      临床上将男性血尿酸>416微摩/升、女性血尿酸>357微摩/升称为高尿酸血症。需要注意的是,测量前不要吃过多高嘌呤食物(如猪牛羊肉、动物内脏、蘑菇、豆类、坚果等)。
      降尿酸治疗的最佳时机
      痛风可分为三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期,及间歇期、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时期:以日常预防为主,处于这个时期的患者还没有过痛风发作史。如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应注意少进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禁烟限酒,每日充分饮水(至少2000毫升),增加新鲜蔬菜摄入并规律运动,将尿酸长期控制在标准范围。
      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期:禁用降尿酸药物,很多人痛风一发作,就马上吃降尿酸药,一种药不行,就几种药一起上,以为快速把尿酸降下来痛风就好了,其实不然。维持尿酸水平稳定是预防痛风发作的根本,在急性发作期内越吃降尿酸药,尿酸波动反而越大,关节肿痛就越严重。
      注意:痛风急性发作期禁用降尿酸药物,应在痛风缓解期后慢慢添加降尿酸药!否则会让血尿酸水平剧烈波动,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不溶性的针状 结晶,使患者感觉更痛苦。此时期应以减轻患者痛苦为主,可抬高患肢、冷敷、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必要时可用激素缓解症状。
      痛风发作间歇期:用降尿酸药物减少发作次数,此时“风平浪静”,很多患者感觉没问题了,就自动停药了。殊不知又错了,此时需尽快使用降尿酸药物,将尿酸控制在达标范围。有痛风发作史的患者,需将尿酸长期控制在300微摩/升以下,才能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尿酸结晶沉积,尽可能减少关节组织损害和肾脏受损。
      常见的降尿酸药物怎么用
      苯溴马隆:适合肾功能良好的患者。尿路结石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急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禁用,肌酐清除率<20毫升/分的患者禁用。若患者已有尿酸盐结石形成,或每日尿排出尿酸盐>600毫克时不宜使用。
      注意:用药期间需大量喝水。用药初期每天喝水不少于1500~2000毫升,保持一定尿量,避免形成结石。须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防止尿酸在尿路中形成结石。
      别嘌呤醇: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但肌酐清除率<15毫升/分的患者禁用。亚洲人多带有可能导致别嘌呤醇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基因,所以在使用别嘌呤醇前,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禁止使用,结果为阴性才可以使用,否则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注意:别嘌呤醇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
      因别嘌呤醇有诱发超敏反应的可能,一旦发生则致死率极高,故无法使用别嘌呤醇的患者可换用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主要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其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无需调整使用剂量。
      注意:在服用非布司他初期,可能出现痛风发作增加的情况,这是因为血尿酸浓度降低,导致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动员。为预防治疗初期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
      常吃大蒜,降压防血管硬化
      大蒜与人类结缘已有66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不论是食用还是药用,大蒜对人类的健康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用。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盛行起大蒜食用风潮。与此同时,各国纷纷设立大蒜节,推广大蒜的好处。近期,美国《营养杂志》刊登的新研究又给了我们一个吃大蒜的新理由——护血管。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联合研究发现,吃大蒜(或补充大蒜补剂)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7~16毫米汞柱和5~9毫米汞柱。研究还发现,涉及952名参试者的8项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吃大蒜可使总胆固醇水平降低12%,降幅达到7.4~29.8毫克/分升。而且,服用陈年大蒜提取物的护心效果最好,可降低冠脉钙化,减少人体炎症反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和俄罗斯国家心脏医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完成的新研究也发现,大蒜制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血压等作用。
      大蒜虽好,吃起来也有讲究。大蒜素是大蒜有机硫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种,新鲜完整的大蒜中没有大蒜素,只含有蒜氨酸。当生蒜被切开或粉碎后,其中的蒜氨酸酶才被激活,催化蒜氨酸分解合成大蒜素。大蒜素就是让大蒜产生强烈气味的物质。因此,大蒜最好的食用方法是捣成蒜末、蒜泥,这种状态下产生的大蒜素最多,其次是蒜片,然后是蒜瓣。肠胃较好的人,每天可以吃三四十克大蒜;肠胃差的人则要减量,每天吃1~2瓣即可。
九成中风可预防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该病。我国脑卒中复发率也较高,研究显示,首次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高达17.1%。要远离脑卒中,预防是关键,造成脑卒中的原因很多,不可控因素有年龄、种族、性别、地域、环境等。以往,老人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近年呈年轻化趋势。统计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居世界第一,男性、女性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5.5岁和67.6岁,平均发病年龄比美国早10年。
      积极降压高血压是造成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且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多由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我国居民口味重,也点燃了嗜盐性高血压的引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普通人群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上述美国的研究也表明,收缩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舒张压每降低5毫米汞柱,脑卒中风险就可降低41%。若曾出现过腔隙性脑卒中,预防二次脑卒中的最佳血压目标为小于130/80毫米汞柱。生活中,大家可通过药物、运动、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来降低血压,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降低血脂高血脂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指出,健康成年人血液中胆固醇总量的合适水平应小于5.2毫摩尔/升,“坏”胆固醇正常值的上限为3.4毫摩尔/升。此次新研究指出,已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应使用他汀类药物,严格控制胆固醇水平。“坏”胆固醇并非越低越好,过低(小于1.813毫摩尔/升)也可能导致脑出血,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控制血糖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与摄入油脂、淀粉类食物过多、缺乏运动息息相关。糖尿病对人体大血管、小血管、周围神经都会造成损伤,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均衡营养,避免营养过剩;选择自己喜欢容易坚持的运动,比如每天慢跑或快走30分钟。
      改掉不良嗜好:脑血管病死亡总人数的11%归因于吸烟。尼古丁、一氧化碳和氧化性气体是烟草烟雾中引发脑卒中的主要成分。烟草制品中的有害物质,促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令血管痉挛,血管内处于高凝状态。因此,要想预防脑卒中,必须改掉不良生活方式。
如何稳住胆固醇
      每天吃外卖,饭菜油光可鉴;偏爱重口味、油炸食物;太累了,最近特别不爱动……如果你有这些习惯,那你已经在慢慢被推向高胆固醇血症的边缘。
      据统计,我国血脂异常患者已达2.2亿,由此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正以每年超过300万人的速度夺去人们的生命。血脂异常被称作最“温柔”的杀手,很多人没有明显不适,但血管已被慢慢“侵蚀”。其中,边界高胆固醇血症(“坏”胆固醇水平处于3.37~4.12毫摩尔/升)可谓隐身高手,悄无声息地伤你最深。总体来看,诱发该病的因素主要有八个。
      1“坏”胆固醇高不少人体检后发现胆固醇水平高,想通过运动、吃素等方式来降低。但胆固醇可不是这样简单就能搞定的,约70%的“坏”胆固醇是由人体自身合成,若不持续控制,“坏”胆固醇会不断合成和累积,还会诱发斑块,使血管变得脆弱易破。
      2高胆固醇藏在食物里一忙起来就没时间好好吃饭,下馆子、点外卖的人越来越多。外卖高油高盐高糖,如果其中包含动物内脏、蛋黄、猪脑等高胆固醇食物,一顿饭下去就会让血脂升高。若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从200毫克增加到400毫克,胆固醇就能升高0.13毫摩尔/升。高脂饮食还会诱发血管炎症反应,长期吃油性太大的食物容易肥胖,进而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3饱和脂肪酸高了边界高胆固醇血症的另一诱因是摄入了较多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它普遍存在于猪油、黄油、牛油等动物油中,易造成血脂升高及诱发心血管病。
      4体重增加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胆固醇升高会导致人体巨噬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使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和异物的功能下降。研究发现,体重每增加1公斤,可使人体血胆固醇水平升高0.65毫摩尔/升。
      5运动减少运动量减少会使我们摄入的热量“无处安放”,堆积在体内,形成厚重肥腻的脂肪,造成体重增加,让心脏负担加重,影响血液循环。其实,哪怕是走路等简单运动,受腿部肌肉收缩的挤压,都有助减脂,让血管更有弹性。
      6年龄效应体内胆固醇水平会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在任何年龄段该指标偏高都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因此,即使是年轻人也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体内胆固醇处于正常水平。
      7绝经45~50岁前,受激素保护,女性胆固醇水平低于男性,伴随绝经的到来,女性体内胆固醇不断聚积,该指标会高于男性。
      8遗传因素美国梅奥诊所心脏病专家史蒂芬·克博基认为,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75%是由遗传决定。如果家庭成员有高胆固醇病史,或心脏病发作时的年龄小于50岁,要引起注意。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不让胆固醇“越界”,生活中应做到:限制食盐摄入量,少吃腌制食物、油炸食品等,多吃果蔬;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量,以快走、慢跑、游泳为宜,运动量循序渐进;定期查血脂,知晓自己的“坏”胆固醇数值,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他高危人群,每半年测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不能只靠限制饮食来控制胆固醇,患者应遵医嘱,坚持长期、充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心大的老人少抑郁
      我国,约有40%的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在导致老年抑郁的危险因素中,除了灾难事件和重大生活变故,日常琐事带来的烦恼同样不容忽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老年人退休后通常会选择居家养老,生活重心会一下子转移到家庭当中,家人、儿女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老人操心的对象,心理健康状态也更容易受日常琐事影响。比如子孙的教育观不同、生活习惯差异,以及老人渴望陪伴与子女工作繁忙所产生的矛盾等。再加上,老年人的生活往往较为清闲,没有了学校、工作单位等外界事务的牵扯,注意力更容易沉浸在家庭烦心事上,难以转移。
      琐事谁都会遇到,但不是每个人都因此产生抑郁。有些老人在面对日常烦心事带来的压力时,会选择消极应对,如回避、逃跑,不承认问题的存在,或以情感疏远的方式来面对家人,拒绝沟通,甚至借酒消愁,麻痹自己。看似远离了烦恼,实际上问题一直存在,不良情绪不仅没有得到释放,反而越积越多,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而采用“淡化式应对”的老人,能更好地处理日常琐事。淡化式应对是指不纠结烦恼、分散情绪、转移注意力,如“去散步或活动一下”“想些好的方面”等。研究发现,这种处理方式是老年抑郁的保护手段。由于淡化处理,在人际中尽量避免纠纷,不把小事放心上,“心大”的老人抑郁症状更少。那么老人如何把心放宽?
      1、做好迎接老年期的心理准备:在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会为衰老提前做准备,常常是因为一些事件的发生(如病痛)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老了,然后被动地面对。甚至有些老人拒绝接受变老的事实,滞后地去适应老年生活。其实,进入老年期后,人的相貌、身体健康、心理状态,难免会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健康问题可能更为突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可能一个小的健康事件的发生,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打击。
      2、学会放手和看开:中国人习惯为下一代操心,中年时为了子女奋斗,年老后又担忧孙辈问题。然而,由于代沟以及价值观的不同,老人对子孙儿女生活的过多干涉,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争执,这些争执也会让老人感到伤心难过。老年人应当学会看开,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多给孩子们一些空间,学会放手,避免矛盾的发生。
      3、学习新技能:培养兴趣爱好。老年人可以培养一些新的爱好,学习新的技能,让自己充实起来,就没有时间为细枝末节的小事不高兴。但要注意的是,学习新技能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好大喜功或刻意逞强。
      4、适当社交: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烦恼,通过简单的聊天倾诉就能解决。老人不要总是一个人待在家中,适当扩展人际关系。但社交不必特别深、入,有时候“掏心掏肺”反而会加重情绪问题。平日里可以与三五好友聊聊天,到点儿聚、到点儿散,没有负担,能够相互陪伴即可。
夏季调体,试试几款汤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单讲体质就有九种。其中,平和体质是最理想、健康的。这类体质的人往往体形匀称,面唇红润,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性格随和开朗,适应能力较强。其他体质则有各自的问题和调养重点。只有正确辨识自身体质,针对性调养,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
      阳虚体质需温补
      这种体质的人口唇色淡、手脚凉、易感冒,胃、背、腰膝怕冷畏风,常感到精神不振、疲乏,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平时不妨多吃些核桃等坚果,桃子、葡萄等水果,茴香、韭菜等蔬菜;最好不要吃生冷食物,以及梨、黄瓜等;晚上可用生姜、花椒水泡脚20分钟;艾灸足三里、关元穴。
      推荐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羹。
      阴虚体质忌燥烈
      阴虚体质多为肾、胃、肺阴不足,甚至阴虚燥热。他们常手足心热、口鼻咽干、少津、体瘦,面色潮红,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唇红略干,小便短、大便干燥。
      饮食上推荐百合、银耳、鸭肉、冬瓜、荸荠等,可滋阴润肺,最好不要吃羊肉、韭菜、辣椒、葱蒜等性温食物。
推荐药膳:银耳莲子百合煲瘦肉、蜂蜜蒸百合。
      气虚体质多补气
      他们说话往往有气无力,易疲劳、心慌气短、头晕,喜安静、懒得说话、动则汗出。平时可多吃淮山药、大枣,艾灸足三里。
      推荐药膳:补中益气汤,用生黄芪15克、陈皮6克、党参15克、炙甘草15克、炒白术10克、升麻6克、柴胡15克、当归10克,水煎热服,一天一剂。
      痰湿体质需化湿
      痰湿体质的人常腹部肥满、额头出油,血糖、血脂高。闲暇时间可将掌心搓热,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
      推荐药膳:健脾利湿汤,生黄芪30克、茯苓10克、苍术10克、荷叶10克、冬瓜皮15克、橘红6克,水煎服,一天一剂。
      湿热体质要清热
      这种体质的人常鼻部油腻,易生痤疮或疥疮,口苦有异味、身重困倦、皮肤瘙痒,大便粘滞、有解不尽的感觉,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
      湿热体质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因为喜吃辛辣油腻食物、久居湿地、烟酒过量、活动量少,需清热利湿。
      推荐药膳:薏米粥;苦丁茶,口有异味的人还可添加藿香、佩兰,效果更好,但胃寒的人注意少吃。
      气郁体质调情志
      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形体偏瘦,常情绪低沉,易紧张焦虑、多愁善感;常有肋部、乳房胀痛和痛经,咽部常有异物感。
      推荐药膳:黄花菜茶(金针,中药名“萱草”);玫瑰花茶,由玫瑰花、青皮泡制而成。
      血瘀体质需活血
      如果是血瘀体质,脸上易长斑、面色晦暗、唇色紫暗,皮肤常出现淤青,不易消失,还常有黑眼圈,记忆力下降。可用山楂、红糖、红花、三七粉、丹参等活血化瘀。
      推荐药膳: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 克,水煎煮,早晚空腹饮用。
      过敏体质少油腻
      过敏体质的人常发现自己明明没感冒,但老打喷嚏,还会鼻塞、流鼻涕;季节变化、异味等还会导致咳嗽、气喘。饮食宜清淡、粗细搭配、荤素配伍合理,少食生冷、辛辣、肥甘油腻的食物,如羊肉、海鲜等。
      推荐药膳:荆芥薄荷茶,荆芥6克、薄荷3克,泡制即可。
 


  • 上一篇: 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0九期
  • 下一篇: 健康保健信息 第二一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