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信息第一九四期
发布时间:2019-05-07
我国每天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完成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发表在今年1月第41卷第1期的《中华肿瘤杂志》上。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同时,随着恶性肿瘤发病数持续上升,我国每年所需的相关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
肺癌起病居榜首
截至2018年8月1日,国家癌症中心共收到全国31个省(区、市)501个挂号处提交的2015年肿瘤刊出原料,其中地级及以上都会173个,县和县级市328个。终极归入368个注销处,掩饰笼罩3亿余人。
报告显示,10多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病发率每年维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癌谱的形成与2014年水平基本相当,而发病人数有所增加,说明人口老龄化是目前癌症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
报告指出,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按发病人数顺位排序,肺癌高居榜首。2015年,我国新发肺癌约78.7万人,发病率为57.26/10万;其他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等。按死亡人数顺位排序,肺癌也居首位。2015年,我国因肺癌死亡约63.1万人,死亡率为45.87/10万;其他依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等。
报告显示,在392.9万例新发恶性肿瘤病例中,男性约为215.1万例,女性约为177.8万例;在233.8万死亡例数中,男性约为147.9万例,女性约为85.8万例。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万;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
报告指出,应当关注女性的甲状腺癌和男性的前列腺癌。近年来,甲状腺癌病发率增幅较大,已位居女性发病第4位。前列腺癌则位居男性发病第6位。
城乡发病水平逐渐接近
根据报告,40岁以下青年人群恶性肿瘤病发率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快速升高,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对此,报告提出,应针对不同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任务。
报告显示,城乡恶性肿瘤病发水平逐渐接近,认为可能是由于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在缩小,如吸烟、慢性感染、饮食习惯以及空气感染等。另一方面,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但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报告分析,这可能与城乡癌谱构成差异有关,农村地区主要癌种以上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为主,城市地区则结直肠癌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高发。此外,农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村民防癌意识相对薄弱,也导致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偏高。
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癌谱并存
报告指出,我国恶性肿瘤负担日益加重,癌症防控形势严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癌谱并存,防治难度巨大。
报告提出,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目前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提高约10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癌谱和发达国家癌谱存在差异。
同时,中国预后较好的乳腺癌、甲状腺癌与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82%、84.3%和66.4%,与美国等发达国度(90.9%、98%和99.5%)仍存在差距。报告认为,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早诊率低以及临床诊治不规范。
报告还指出,目前癌症防控的重点任务正在逐步落实,国务院建立了重大慢病防治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个省建立省级癌症中心,全国肿瘤监测点已达574个,肿瘤登记及监测随访网络基本建成。这些工作的推进必将无效遏制我国癌症负担日益增长的势头。同时,肿瘤登记工作在癌症防控政策的制定及相关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肿瘤登记工作已覆盖人口4.38亿,肿瘤登记的覆盖面和数据质量稳步提升。
七规则降低患癌风险
1961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全世界宣布实施登月计划,8年后的1969年7月21日,“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不久之后的1971年,尼克松提出要打赢“抗癌战争”,然而40多年过去了,人们至今依然“谈癌色变”。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提“癌症登月计划”,期望人类能像当年征服月球一样攻克癌症。然而,登月易,抗癌难。更为严峻的是,癌症作为一种不治之症,正慢慢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与此同时,仍没有一种癌症能被彻底根治。
尽管距离彻底治愈癌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类面对癌症并非无所作为。美国癌症协会前不久发布了“癌症一级预防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指出,大部分癌症可以预防,很多危险因素是可控的,并呼吁各界携手推进癌症防控大计。 “癌症的一级预防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既往不良嗜好等高危因素者,更应多加注意。”该计划对每种可预防性危险因素的致癌机制进行了阐述,主要有以下7个:
1、戒烟,防癌第一要务:“癌症一级预防”的第一项措施即“戒烟”,并强调“戒烟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益”。统计发现,1991年以来,美国癌症死亡率降低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报告明确指出,烟草及烟草制品是导致癌症的首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肺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烟草(包括二手烟)中所含的致癌物质有70种多种。
“吸烟可导致口腔黏膜病变、增加肺部肿瘤发生率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吸烟可能是促发自身免疫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我国也在大力推行控烟行动,但仍是世界上吸烟者最多的国家。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烟民人数达3.5亿,占全世界烟民总数的1/3,被动吸烟人数高达5.4亿。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吸烟人群,控烟行动任重道远。
2、限酒,能不喝就不喝:早在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酒精归为致癌物。酒精致癌,主要是通过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乙醛是一种致癌物,它会导致DNA和蛋白质损伤、抑制DNA修复、改变代谢效应、升高激素水平等,进而诱发癌症。
此外,有些酒类在生产过程中也可产生致癌成分。酒精至少是7种癌症(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来自世界癌症基金研究会的数据显示,每天饮酒量超过两个单位时(以125毫升、酒精浓度为8%的酒为一个单位),患肠癌的几率增加18%,患肺癌的几率增加20%。
然而,我国公众对饮酒危害的认知并不够。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中国人均酒精消费量从2005年的4.1升增长到2016年的7.2升,几乎翻了一倍;中国人终身戒酒率却从2005年的50.9%下降到2016年的42.1%。研究显示,戒酒20年后,患这些恶性肿瘤的风险将大大降低,与从不喝酒的人相差无几。建议限制饮酒或戒酒。
3、控体重,肥胖也会致癌:计划指出,超重肥胖与多种癌症发病密切相关,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育运动可以扭转体脂过高的趋势,是癌症初级预防的有效措施。计划同时指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防癌物质,包括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和膳食纤维;加工肉类(如烧烤、熏肉、香肠等)被列为致癌物质,主要是导致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建议多吃果蔬,限制加工肉类摄入。除了饮食,适当的有氧运动必不可少。
体脂率是反映体重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18%,女性25%~28%。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体脂率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公式来计算:
①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②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4、防感染,消除病原体:病原体通过直接、间接或慢性的免疫刺激效应致癌。据临床统计,目前共有11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有致癌性,具体包括: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乙肝病毒(即HBV,诱发肝癌)、丙肝病毒(诱发肝癌)、人乳头状瘤病毒(即HPV,诱发宫颈癌、阴道癌、肛门癌)、EB病毒(诱发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诱发T细胞淋巴瘤)等。
计划指出,预防致癌病原体传播和扩散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积极接种HPV疫苗和HBV疫苗,可以大大减少宫颈癌和肝癌的发病隐患。此外,积极地抗感染治疗、对捐献血液和器官进行警惕性筛查等措施也很重要。
5、防晒,紫外线会诱发皮肤癌:太阳光对人体健康是一把双刃剑。短时间晒太阳对健康有益,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含量,但如果晒的时间太长(阳光强烈时在1小时以上),则会增加皮肤癌发病风险。计划指出,紫外线通过导致DNA损伤及人体其他免疫抑制而致癌。
据统计,美国每年平均约有70万人患上皮肤癌,其中50%~70%是因紫外线辐射过量,常见于皮肤恶性黑素瘤、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基底细胞癌等。不过专家指出,中国人是黄皮肤,皮肤中的色素比白种人要多,这种色素有保护作用,因此中国人患皮肤癌的几率比白种人小得多。但是,仍然建议从事户外工作或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的人群做好防晒,穿防晒衣,涂防晒霜,佩戴遮阳帽、太阳镜,并谨慎使用室内晒黑设备。
6、防辐射,做CT要当心:医用电离辐射通过导致DNA损伤而致癌,是导致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计划呼吁医生不要滥用CT检查。专家说,在医院的常规检查中,B超、磁共振(MRI)是非电离辐射检查手段,而 X光和 CT 检查,则会产生电离辐射,尤其以CT扫描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最高,远超过常规X光检查,过度使用易引发癌症。
“医生要求进行 CT 检查时,往往怀疑患者发生重大疾病,且没有其他替代检查手段时,才会采用。如果短期内接受过CT检查,应及时告知医生,以免重复检查增加辐射剂量。”专家建议遵从医嘱,该查才查。
7、警惕装修污染: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2年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指南》,苯、甲醛和放射性氡等物质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这些都是强致癌物,会通过破坏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的DNA而致癌。有明确的研究显示,室内氡暴露浓度增高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苯系物则是诱发白血病的元凶之一。
建议装修房间或粉刷家具时,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应选择环保涂料,粉刷时使用排风扇,延长通风时间。家里房屋装修好之后,常开窗通风、放一些吸收毒气的绿色植物,尽量在房子装修一年后入住。
高血压预防十步曲
防控高血压没有捷径,需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以下“十步曲”将主要的预防方法进行了整合,建议人们从此刻开始,有所改变。
一袋牛奶一个蛋:新鲜牛奶中的丰富矿物质是维持人体功能,预防疾病的必需物质。牛奶中的钙是活性钙,是人体最易吸收的钙源,新鲜牛奶具有降脂、降低血黏度的作用,钾等其他物质也都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鸡蛋是最价廉物美的补充蛋白质的食物,一天一个鸡蛋对高血压病人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二便自调心不烦:大小便通畅是人体消化和排泄功能正常状态的反映。高血压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多有便秘和尿频、尿不畅的烦恼,建议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厕时不要用力屏气,必要时须积极用药治疗。
三餐饮食宜平衡:平衡饮食的概念包括荤素搭配和粗细搭配,还需注重营养成分的多样化和适量控制。我国古训指出的“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就是平衡膳食的基本模式。
四体勤动控体重:选择合适的项目,坚持适度锻炼(每次运动在60到90分钟为宜),再结合饮食控制,有助于保持正常体重,消除高血压风险因素。
五色果蔬不间断:新鲜蔬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且有刺激血溶纤维蛋白的活性成分,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其中的高纤维素还能抑制脂质的吸收。建议保证每天400克新鲜蔬果的摄入量。
六克食盐不超过:钠在体内可以吸收许多水分,盐摄入多了,体内的水分就会聚集在血管中,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造成血压上升。控制每天食盐量在6克以下,既能保证人体对钠的需要,也可减轻心血管负担。
七情调节莫失控:精神情绪的变化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面对周围大量繁琐、突发的事情,人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平衡心理应对,不仅有利于健康,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八方交友心欢喜:老年人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可通过参与各种老年活动,多交朋友,缓解孤独,让自己既有机会倾诉生活中的“苦辣”,也可与老友分享各自的喜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对生活满意度高的退休老人,平均都有16名可以依赖的朋友或熟人;相反,拥有不到10个朋友的老人们,大都对退休生活不满意。这种心理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血压波动。
酒(谐音“九”)要少喝烟不抽:过量饮酒可导致动脉的硬化,喜饮酒者宜每天控制摄入量不超过白酒50毫升,或黄酒10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啤酒500毫升。吸一支烟可以使人体的收缩压升高5~10毫米汞柱,且会造成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和发作。
十分松弛心不烦: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要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即当心但不担心。保持轻松的心态、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进行规律性的药物治疗……通过这些努力,高血压完全是可防可治的。
老人易摔的六个危险时刻
对很多人来说,摔倒不是什么大事,但对老人来说,摔倒可能危及生命。摔倒虽发生在一瞬间,但引发的条件是长期形成的。
起床时: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血压、血糖等指标可能不稳定,易令人产生头晕、头痛、眼花、胸闷等症状。此时如果急着起身活动,摔倒风险大大增加。建议老人慢慢起身,动作放缓。
洗澡时:浴室湿滑,老人行动力下降,洗澡难免用时更长。当温度逐渐升高会导致血管收缩、出汗增多,造成缺氧、头晕、目眩等症状。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不宜洗太长时间。注意在浴室铺设防滑瓷砖、防滑垫等。
起夜时:据临床统计,超过50%的老人骨折是起夜时摔伤造成的。这是因为起夜时的血压变化造成脑供血不足,造成短时间头晕,而夜间光线昏暗,老人视力差,再加上半夜头脑不清醒,极易摔伤。所以最好在老人手边安置一个夜灯,或老人起夜时叫醒家人搀扶。
接电话时:很多老人一听到电话铃响或震动就会条件反射地紧张,急着去接听,忽略了肢体动作的协调性。所以,不要给老人选择过于尖锐急促的铃声,老人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慢慢接听电话的习惯。
上下车时:拥挤的公共交通很容易让老人摔倒,所以老人最好不要去挤公交。腿脚不灵活的老人应配备拐杖,尽量选择有家人陪伴时或人少时出行,避开交通高峰期。
坐扶梯时:老人的平衡能力差,即使扶着扶手,也可能站立不稳。所以尽量选择乘直梯,如果只能选扶梯,应保持双脚等肩、分开站立的姿势。
最后,庄平提醒老人,做事情不要过于着急,慢一点没关系,还要保持情绪平缓,不宜过于兴奋或急躁。
得了胃肠息肉,怎么办
胃肠息肉,不一定都恶变
“大部分长在胃底和胃体的息肉都是胃底腺息肉,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不会发生恶变。”很多人觉得胃肠息肉是吃出来的,其实息肉的形成与吃的关系并不明确,但是与基因有确切的关系。然而这并不代表家人患有息肉自己就一定会遗传,只有当息肉发生癌变才说明其可能存在遗传倾向。
不管是胃还是肠道,根据组织学可将息肉分为炎性、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几大类。其中炎性或增生性息肉比较常见,如胃底腺息肉,生长较缓慢、癌变可能较小。腺瘤性息肉根据显微镜下的形态不同分为管状腺瘤、绒毛性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发生癌变可能性大。其中以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如果在肠道中的息肉绒毛成分越多,其发生恶变的几率会越高。
除了从组织成分上的划分外,息肉还可以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瘤变,后者一般算早癌或癌前病变。因腺瘤无法用普通白光内镜区分良恶性,有恶变可能要及时内镜下切除。
息肉不会越切越长
检查发现了息肉后,总会令人纠结不已:切了吧,又担心息肉反复长,总是受罪得不偿失;不切吧,又天天悬着心怕癌变。
虽然有些息肉几年都不会长,但是因为肉眼无法判断良恶性,所以现在临床医生普遍建议在发现息肉后还是尽早切除为好。此外,有些体积较大的息肉(如3~4厘米以上)有恶变可能、或者有些息肉即使是良性的,但是随着体积的增大,会有可能出现根部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故而也该切除。临床上一般较小的息肉会在胃镜发现其存在的同时,利用活检钳将其钝性钳除或用电流、微波等将其灼除。若息肉较大,或者其蒂部有较粗大的滋养血管,还可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圈套器高频电切术等方法。
“有些人担心胃肠息肉会像割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实际上并非如此。”息肉会有规律地生长,并不代表切得快长得就快。
高危人群有三个特点
只有尽早发现,才能尽早治疗。值得警惕的人群主要有三个特点:1.有家族史;2.年龄超过45岁;3.有报警症状。消化道分为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空肠、回肠)、结肠等部分。一般胃镜检查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上段;结肠镜是只包括结肠和直肠,中间七八米的小肠很少发生恶变,因此很少对其进行筛查。
如果父母等直系亲属患有结肠癌,且年龄超过45岁者就要通过胃肠镜检查进行初筛。息肉不一定会传给下一代,但是其可能发生恶变,大部分发生恶变的肠道息肉都是由腺瘤而来,因此如果家里有直系亲属有结肠癌等家族史,就要定期检查,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之后的复查及随诊事宜。
一般情况下,对于没有家族史、年龄在40~45岁之间、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人,只要无报警症状,基本无须再次复查。消化道息肉在早期多数没有特征性表现或症状,晚期可能出现消化不良、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虽然有时长息肉会导致频繁腹泻,但并非腹泻就是息肉引起的,一般只有特定部位的多发性息肉才会出现腹泻。患者出现便血、消瘦及排便习惯与大便形状的改变,只是报警症状,而并非一定被息肉“找上了门”。
息肉切后注意事项
即使切了息肉,患者仍有不少疑惑。
术后出血怎么办?除了能在门诊钳除的小息肉,如果长了8毫米以上或数量较多的息肉, 患者术后住院观察,以防出现延迟出血、穿孔等问题。由于息肉中都是有血管供应的,当用钳除或者电烧的方式去掉息肉时,血管会立即应激性收缩,但是之后可能会再次松开,也就是说术后的3天左右可能会发生延迟出血。结肠息肉出血多表现为粪便为鲜血,由于上消化道出血会与胃酸反应,会表现为黑便的情况。除了延迟出血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脱痂出血。这是由于去掉息肉的部位会形成一个溃疡面,其间留有血管断端,可能导致出血。年轻人术后5~7天,中老年人术后7~10天甚至出院后,也可能还会出现少量多次的出血。这种情况虽然发生的几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患者就需要到医院复查,如果出血严重,患者可能需要做肠镜止血甚至是手术止血。
腹痛是术后并发症吗?有些患者还会感觉腹痛,担心是息肉切除后的并发症。腹痛一般与息肉以及切除息肉均没有关系,多是和其他系统疾病有关。患者只要在息肉切除后遵医嘱饮食、活动,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1.小息肉切除当日进软食、大息肉切除后需要禁食2~3天后方可吃流食如米汤、面汤、蔬菜汤、牛奶等,之后可进食半流食,从而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在此期间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2.大息肉切除后的患者一般要卧床休息2~3天,尽可能不剧烈运动和突然用力。
定期复查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些患者之所以会反复发生,主要与胃肠道慢性刺激(如便秘等)、饮食习惯、生长环境及遗传因素等多方面问题相关。临床医生会根据切除息肉的部位、性质、大小来提醒患者定期复查胃肠镜。这样会尽量使息肉较小的时候被发现,在门诊即可切除,创伤小且恶变机会少。
寿星都有六个特点
近日,美国《时代周刊》刊文,就“如何健康长寿”进行了探讨。文章列举大量针对百岁老人的研究,综合来看,长寿老人都是那种闲不下来、喜欢社交、有点脾气、常喝小酒、规律性爱的人,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
闲不下来,意气风发
美国研究发现,退休后又去工作的人,身体和精神状态好于完全闲下来的人,前者患重病几率低17%,精神健康测试得分高31%。
老人在工作中更易获得自我认同感,体会到人生价值,不易陷入“老而无用”的负面情绪。她建议,老人不要退休前“意气风发”,退休后“垂头丧气”,应学会寻找意义感,比如做交通协警、车站引导员等志愿工作,体力消耗小,还常和人打交道,利于身心健康。闲暇时,不妨出去旅游,跳舞、唱歌、写字,培养兴趣爱好。
新朋旧友,常去走动
人际交往在心理学上称为“社会关系支持网络”,每个人都需要这个“网络”。美国发布的“最适合养老的地方”排名中,大城市一直名列前茅,原因就在于,城市能为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
刊登在美国《人际关系》杂志上的一项调查,对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万人进行分析后发现,年纪越大,友情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越强,甚至超过亲情。美国加州大学一项针对60岁以上老人的研究证实,没有朋友、常感孤独的老人,血压比同龄人高30毫米汞柱,患心脏病、脑卒中风险高2倍,患癌风险高2~3倍,寿命少了6年。
老人要学会重拾老友、结交新友。时常和老同学、老邻居、老同事通电话,交流生活新近变化,回忆过去的趣事,偶尔相约聚餐、散步、旅行。还要结交兴趣相投的新朋友,多出去走动,别总待在家里。
固执谨慎,不愿从众
固执、脾气倔常被认为是缺点,但却是寿星的共性。美国老龄化协会针对285名百岁老人的研究发现,百岁老人们脾气都有点倔,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对新事物、新挑战的适应程度。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谨慎、坚持、有条理,哪怕有点偏执,都有助于长寿。
固执的老人通常比较自信、有主见,不会人云亦云,能避免一些从众行为;不易受他人眼光影响,而为不同意见费心劳神;不易被人忽悠,把钱花在买各种“保健品”上。但这里并不是鼓励老人“死倔”,而应强调正义感和责任心的重要性。正义感能提高老人的社会参与度,不荒废一身能量,为社会发挥余热;责任心会让老人做出更健康的选择,比如注意驾车安全和治疗依从性。
坚持锻炼,强壮肌肉
在长寿的诸多因素中,坚持锻炼是科学家们达成共识的一点。加拿大研究发现,哪怕仅仅运动60秒,也可改善健康。还有研究显示,每周锻炼2天可降低早亡风险。
我国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仅为34%,美国则高达76%,两国之间的差距与老年群体是否参与运动关系很大。近年来,我国老人运动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太极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力量型锻炼不足。而肌肉力量不足的老人容易跌倒,诱发一系列疾病。调查发现,高龄老人一旦跌倒,两年内去世的比例高达80%。
老人应以有氧锻炼为主,力量训练为辅,配合柔韧性和平衡力训练。既进行气功、瑜伽等静练,也不能忽视结合器械的力量训练。
吃好早餐,喜欢小酌
美国针对百岁老人的研究发现,他们普遍有吃早餐的习惯,且喜欢高兴时小酌一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每天按时进食,利于胃肠定时分泌消化液,帮助食物消化吸收,一旦打乱,不利于胃肠功能。2016年“中国居民早餐状况调查”显示,国人早餐营养不足比例高达80%,不吃早餐、早餐质量不达标者司空见惯。尤其是老人,由于牙齿缺损、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减弱,容易食欲不振、吃不下饭。老人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早餐包括1~2种主食、1个鸡蛋、1杯奶,蔬果也不能少。高龄和身体虚弱的老人,三餐外最好加餐。轻微饮酒也许对健康有益,但必须控制好量,没有饮酒习惯的人则不必刻意为之。
规律性爱,重温浪漫
日本针对7200名88岁以上老人的调查发现,性爱利于长寿。还有研究表明,每周两到三次令人满意的性生活,让人多活3年。
北京回龙观医院性心理门诊主任邸晓兰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晚年保持规律性生活,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可能比一些养生疗法都好。性爱是有氧运动,可提高神经犒赏机制,促进“快乐物质”多巴胺和抗炎因子的释放,有益健康。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发现,老人保持性亲密,对保证婚姻质量和家庭幸福感,至关重要。
邸晓兰说,老人有生理需求不必难以启齿和禁欲。老人性生活不要苛求频次,也不能单纯以高潮、快感作为标准,而要增加亲吻、拥抱和爱抚,感受性爱带来的活力,回味年
每天六个一提升免疫力
每到春天,流感就开始肆虐。身体能否抵御疾病的侵袭,取决于免疫系统的强壮程度。合理饮食能让身体的免疫大军养足战斗力,捍卫身体健康。如何做到呢?不妨遵循“6个1”的饮食原则。
每天1碗杂粮粥:糙米、燕麦、小米、红豆、绿豆等未精制的杂粮里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精制过的白米饭、白面条、馒头等主食中这些营养素含量很少。人体需要大量的B族维生素供应细胞进行增殖、氧化和还原作用,尤其是维生素B2、维生素B5(又称泛酸)、维生素B6及叶酸和维持细胞黏膜健康及制造抗体等免疫功能有关。因此,在流感高发的季节,不妨每天喝1碗杂粮粥。为了节约时间,使杂粮粥的口感更好,烹调前最好将其泡一泡。
每天1种红肉:牛肉、猪肉、羊肉等红肉富含优质蛋白和铁,其中,前者是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如果摄入不足会影响组织修复,使皮肤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致病菌的繁殖和扩散,降低抗感染能力;后者缺乏可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抗体产生,导致免疫反应缺陷。红肉还含有一定量的锌,这种营养素是人体内100余种酶的组成成分,尤其对免疫系统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维持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红肉吃多了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等疾病的危险,成年人一周最多吃500克。
每天1杯酸奶:国内外研究表明,喝酸奶可以激活全身的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肿瘤。与普通牛奶相比,其中的蛋白质更易吸收,发酵后产生的乳酸还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提高多种矿物质的吸收率,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儿童食用。喝酸奶没有特定的时间限制,两餐之间或者饭前都可以。
每天1种高维生素C水果: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能减少外界对人体细胞内平衡的干扰,促进抗体形成,维持正常免疫力。另外,维生素C能帮助胶原蛋白生成,让细胞之间互相紧紧聚在一起,减少细菌及病毒入侵的机会。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鲜枣、猕猴桃、草莓、木瓜等。
每天1份菌类:研究表明,香菇等菌类食物中富含的菌类多糖有助提高人体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等入侵者的战斗力,从而帮助提升免疫力。研究显示,每天吃1份(约113克)香菇,4周后,免疫力明显提升。菌类还富含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高,且有助降低血脂、胆固醇,清理血液杂质。
每天1份橙黄色果蔬:维生素A对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可引起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上皮细胞角化变性,容易受细菌侵入,增加呼吸道、肠道感染疾病的风险。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动物肝脏,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类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换为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橙黄色果蔬中,如胡萝卜、芒果、红薯、南瓜等。
十种老人幸福感强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过得幸福。美国《读者文摘》近日刊文,总结出幸福感强的10种老人。
1、热爱工作:工作不仅是维持生计,更是为自己喜欢的事情打拼。研究发现,乐观者会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即便退休,老人仍会把之前的工作热情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2、不断创新:美国《心理学家案头参考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善于利用特长,不断创新的老人,幸福感持续时间更长。比如擅长烹饪的老人,为家人准备一道新菜,爱艺术创作的老人参加艺术作品展等,都能提高幸福感。
3、不轻言放弃:遇到难题不退缩,坚持想方设法寻找解决办法的老人,成功率往往比悲观老人更大。不轻言放弃的老人始终保持着乐观心态,更善于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4、与乐观者为伍:美国《预防》杂志刊登新研究发现,与快乐者为伴,自己也会更快乐。如果老伴、子女及好友积极乐观,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更高。
5、经常感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知恩图报、经常感恩的老人生活质量更高,寿命更长。经常写感谢信、参加公益活动和送小礼物等感恩之举带来的幸福感,可持续至少1个月。
6、不爱记仇:美国心理学专家大卫·米扎佩尔表示,遇事豁达,善于用更快乐的记忆覆盖不好记忆的老人,幸福指数更高。与过去“和解”,就不会让不良情绪破坏现在和未来的好心情和好生活。
7、重视人际关系:米扎佩尔表示,家人和社会的支持是幸福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得到家人、朋友的信任和尊重,经常聚会的老人幸福感更强。
8、每天写日记:美国心理学专家艾米·普泽沃斯基完成的新研究发现,每天花几分钟写下生活中美好事情的老人,性格更阳光。即便某一天过得有点糟糕,也应找些积极的事情写进日记,这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9、喜欢微笑:微笑是乐观者最喜爱的事情之一,微笑还有很多健康益处,比如减少压力、改善情绪,让人看起来更平易近人,有助结交更多朋友等。
10、生活方式健康:除了健康饮食,老人经常锻炼至关重要。锻炼能提高大脑中血清素等“快乐激素”水平,因而生活更积极,满意度更高。此外,老人应进行适度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每天至少15分钟),以增加维生素D水平,减少抑郁,改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