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成德眉资都市现代 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9-16
编者按:德阳市老科协近年来充分发挥民间智库的智力优势,积极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关注民生、聚焦热点,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企业和农村开展“三个助力”(助力党政科学决策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助力乡村经济振兴服务)活动,撰写出了许多既有一定学术深度和实用价值的调研报告。为此,我们特创办《调研报告》,选送优秀调研文章,供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建设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决策,落实省委“下好先手棋,聚力抓落实”的重要要求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构建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对成德眉资农业合作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德阳市老科协三农委在调研成德眉资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经过充分讨论,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区域农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背景情况
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专题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要求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要求“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发展都市农业,高质量打造成渝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为成渝地区“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做出“率先启动建设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工作部署。2020年4月8日,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研究组设立,正式启动《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2020—2025)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研究工作。2021年03月16日,《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21-2025)》通过专家评审。
规划围绕“装满‘米袋子’,丰富‘菜篮子’,做优‘果盘子’,充实‘农民钱袋子’,做强‘世界美食文化之都’、打造‘中国休闲农业之都’”“四子两都”的发展愿景,以跨行政区域“协同供应保障、协同价值输出、协同要素配置”“三协同”为发展路径,提出“培育符合世界级城市群需求的高质量食物供应能力、建设面向全球竞争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都市现代农业新场景”三大目标。规划提出了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为德阳农业规划了“供应保障、价值输出、场能塑造”三项核心规划内容,制定了保障措施。
二、成德眉资农业发展现状
(一)自然条件优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毗邻融洽,共享成都平原腹地,龙门龙泉两山护佑、都江堰千年润泽,是传统意义“天府之国”所在。成德眉资区域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年降水量900-1200 毫米。四市幅员3.31 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05 万公顷,辖17 区、18 县(含县级市)1,2019 年常住人口2564 万人,实际服务人口超3100 万人,2020 年GDP2.23 万亿。
(二)农业基础厚实。成德眉资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坚实的农业产业基础。据资料,成德眉资四市以全省6.8%的土地面积承载了30.6%的常住人口和46.1%的经济总量。农、林、牧、渔总产值分别占全省的28.1%、18%、20.4%和25.1%;粮食、蔬菜、肉类产量分别占全省20.4%24%和20.1%。在种植业方面,成都、德阳、眉山具有比较优势,林业方面资阳的比较优势较好,牧业上德阳和资阳的优势较为突出,渔业方面,眉山的比较优势最为显著总体上看,成都农业发展均衡,德阳种植业机械化水平高,水稻、蔬菜单产突出,眉山农业基础好,粮食平均单产居前,资阳劳动力资源丰富,豆类、生猪生产规模优势突出。
(三)特色产业突出。围绕四川“10+3”产业体系布局,成德眉资区域内形成了水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区,2019 年水果产量397 万吨,占全省水平的35%;茶叶产量4.6 万吨,占全省水平的14%。成德眉资区域内现代农业园区化特征明显,先后创建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38 个,其中国家级园区8 个,省级11 个,市级27 个,区(县)级92 个。
(四)农村改革创先。成德眉资区域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先后获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和农村改革试验区等5 项国家级农业农村改革示范。“崇州农业共营制”“温江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经营”“彭州‘四步机制,三方受益’的土地流转经验”等多项试验成果实现政策转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9 年成德眉资区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61 元,是全省平均14670 元的1.49 倍,城乡居民收入比1.8:1,领先全省2.5:1 的平均水平。
三、德阳农业在推进成德眉资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中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立足优势稳步推进“2+5”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德阳区位条件优势突出、农业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多功能农业和立体农业的优势,我们立足特色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出台了全市《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2531”产业体系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粮油、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和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全省领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确保粮食和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四市发改、农业农村部门共同签署了粮食生猪蔬菜区域生产保供合作协议。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67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196.4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全年出栏生猪275万头以上,年末存栏生猪158万头以上,全市生猪生产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大力提升农业园区建设水平。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以“五良”融合为重点,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成功创建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3个,市级园区14个,认定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数量33个,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联创联建的发展格局。加速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优势产业,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0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99.3万亩,实现产量246.9万吨。药材种植面积14.0万亩,实现产量3.4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4.6万亩,实现产量26.2万吨。蚕桑种植面积3.2万亩,蚕茧产量在2600吨。
(二)区域协同共建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推动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共同编制了《中国(彭什)川芎产业园区概念规划方案》,在彭州敖平镇、与什邡马井镇交界地带,推进园区路网、高标准农田、综合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主干道路超过70公里,依托两地11家川芎企业和10余家川芎专合社共同成立彭什川芎专业生产联合社,带动园区内2万户连片发展川芎种植。今年3月两地签订《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协议》。推动金中蔬菜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中江县仓山、冯店与金堂县竹篙、又新等乡镇,合作共建蔬菜(食用菌)基地,计划建设应急保障功能的常年性蔬菜基地5万亩,蔬菜(食用菌)数字化商品种苗中心2个、专家大院1个、数字化蔬菜(食用菌)加工交易冷链中心1个。目前正在编制先期金-中蔬菜(食用菌)合作园区实施方案。推动广汉与青白江农产品加工业协同发展。合作共建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园区、花椒与火锅食材交易中心等项目。
(三)依托成都共建共享乡村振兴服务平台。以成都乡村振兴“七大共享平台”为依托,积极主动与成都对接沟通,平台合作共建取得实效。推进土地交易服务平台合作。我市于2017年在全省率先与成都农交所合资共建德阳所,率先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目前累计成交各类农村产权交易额超过44亿元,各项业务工作正在向更深更广阔领域推进。推进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合作。与成都金控集团进行了对接,就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基本达成了共识,提出了德阳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项目计划,下步将依托成都金控征信有限公司进行线上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品牌孵化服务平台合作。成德两市区域公用品牌签订了战略合作发展协议,联合开展了多次品牌推介专场活动。下步“蜀道”与“天府源”合作将继续深化品牌合作,共同建立成德品牌产品准入标准互信体系,推动线上线下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共建共享,开展品牌联展活动。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合作。参加了联盟成立大会并与该联盟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力成都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服务共享平台,共同谋划推介一批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宣传推广服务项目,共同打造精品路线和点位。推动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合作。引进成都益民集团在我市开展直销蔬菜基地建设、订单农业及农产品购销合作。目前,成都益民集团与什邡市穿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什邡市信农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基地农产品供销协议》,建立直采直销基地,农产品已进入益民菜门市店销售。
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政策资金存在地区差异、同步推动难度较大。成德眉资四市经济体量差距较大,成都GDP占四市总和的79%,其农业发展总体水平领先全省,在农业上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量远远超过其他三个市州,中央、省上的一些改革试点创新往往都优先考虑在成都实施,政策、资金等方面在四市呈现巨大差异,对协同建设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带来巨大挑战。比如政策上,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任务仅成都八个县市区试点推进,作为同城化的德眉资三市没有县市区进入试点范围;资金投入上,仅在支持地市级农业园区建设一项上,成都2020年落实市级奖补资金高达1亿,而德阳奖补资金1800万元,眉山奖补资金1000万元,资阳奖补资金500万元。
(二)产业的空间布局差异化不明显、错位发展不突出。成德眉资同城化实施前,四个地区的农业布局规划仅限于各自区域,尽管各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农业,但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没有体现出来,优势区域辐射带动不够明显,效益不够显著,区域间差距较大。目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清晰,错位发展、突出比较优势的思路还没有统一,四市农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其中粮食、肉类、蔬菜、水果、中药材产量占比全省20%以上,各地特色农业对于拉动同城化区域农业整体提升能力不强,同城化区域农业协作共兴的局面尚未形成。
(三)农业资源要素不均衡、融合发展不够深入。同城化的四个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不同,农业发展在科技投入、人力资源、机械化水平、产业政策等要素方面还有不小差距,比如中国(成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均落户成都。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规模小、空间分布分散。优质农业品牌效益发挥不明显,“天府源”“蜀道”“味在眉山”“资味”四个区域公用品牌仍处于发展起步期。乡村服务仍以低端农家乐为主,乡村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活力不足,农文旅融合发展亟需提档升级。
(四)毗领地区合作内容还需实化,突破性进展不够。目前,彭州-什邡、蒲江-丹棱、简阳-雁江-乐至等成德眉资毗邻地区已签署了合作协议,但部分协议方向性、目标性、框架性内容较多,具体项目规划、重点企业培育、优势产业延伸方面的内容较少。同时,现有各个毗邻地区缺乏能带动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项目,缺少能够为整体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成功经验的好项目,因行政区划不同,各地还有各自为政的现象,对这些园区发展缺乏精准的政策体系支撑。比如,2020年就已共同编制了彭-什川芎产业园规划,但缺乏后续项目合作,建设情况未达到逾期效果。
五、推进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充分发挥成德眉资在区位、产业、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以政府规划为先导、以协调机制为动力、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方式、以市场运作为手段的协作发展新模式。
(一)统筹产业布局,加强规划协同
以《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21-2025)》为四市农业发展蓝本,协同制定推进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实施意见,明确各自农业产业发展定位及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在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专项合作组基础上,建立四市农业部门常态化协商议事机制,定期召开沟通协调会议,以战略思维和整体理念推进一体化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增强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引领现代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联合开展重点产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规划等研究和编制工作机制,共同出台推进成德农业协同发展配套支持政策。
(二)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协同
按照优化产业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发挥优势互补的思路,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发展。以四市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优先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等农业工程项目集中实施,增加项目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占比。建立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利益补偿机制,出台专项粮油补贴政策,确保“米袋子”“菜篮子”稳定安全供给。支持成德眉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在宜居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强镇等项目上向示范区倾斜,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服务区域中心城市,互补互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四地联办共享机制,共同筹划举办各类大型论坛展会活动,构建协同发展共享的农业产业信息体系,打造展示四川农业金字招牌的农业会展博览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各自区域内农业企业到对方地投资兴业,并相互给予便利。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推动成德眉资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
(三)完善流通体系,推进市场协同
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打造集散结合、冷链物流、产销对接、信息畅通、追溯管理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推进成德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构建产业链完整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共同推动“天府源”“蜀道”区域公用品牌资源共享、品牌共建,探索建立合作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成都益民集团等企业与德眉资开展合作共建,建设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创立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开拓优质蔬菜外销市场。支持成德眉资建立蔬菜(食用菌)、道地中药材、晚熟柑橘、柠檬、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交易所,建设西部先进现代川药研发生产基地、仓储物流贸易中心,发展农业直营直销和电子商务,引导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推进电商企业服务“三农”进程。
(四)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创新协同
积极构建开放、畅通、共享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工作、项目、投资对接机制,推动各类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在德眉资推广运用“农贷通”服务农村金融保险平台资源,新增保险销售、项目融资功能,接入盈创动力、科创通、天府基金小镇、天府商品交易所和天府股权交易中心。共同建设成德眉资农业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共享、调剂,建成辐射整个西部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支持鼓励区域内农业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探索完善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成德农业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促进成果共享共用。积极融入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队技术资源优势,深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换,促进农业科技运用,共同打造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推广,动植物疫病联防联控,以及节水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
(五)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机制协同
同步实施农业农村改革,将成德眉资地区农业农村改革中的成熟经验全域推广实施,推动成德眉资四地联合申创全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改革政策在四市先行先试。支持成德两市相邻区域土地集中流转,两市共同实行连片开发,发展设施农业,开发观光农业,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标准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推动两市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探索设立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成德眉资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等。建立四市统一的工作推进协同机制,将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共同推进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同时建议设立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成德眉资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等,统筹谋划包装申报实施重大项目。
上一篇:关于推广稻饲双收水稻种植模式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秦宓社区“数字一张网” 综合智慧管理服务平台的调查报告
建设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决策,落实省委“下好先手棋,聚力抓落实”的重要要求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构建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对成德眉资农业合作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德阳市老科协三农委在调研成德眉资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经过充分讨论,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区域农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背景情况
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专题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要求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要求“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发展都市农业,高质量打造成渝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为成渝地区“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做出“率先启动建设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工作部署。2020年4月8日,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研究组设立,正式启动《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2020—2025)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研究工作。2021年03月16日,《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21-2025)》通过专家评审。
规划围绕“装满‘米袋子’,丰富‘菜篮子’,做优‘果盘子’,充实‘农民钱袋子’,做强‘世界美食文化之都’、打造‘中国休闲农业之都’”“四子两都”的发展愿景,以跨行政区域“协同供应保障、协同价值输出、协同要素配置”“三协同”为发展路径,提出“培育符合世界级城市群需求的高质量食物供应能力、建设面向全球竞争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都市现代农业新场景”三大目标。规划提出了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为德阳农业规划了“供应保障、价值输出、场能塑造”三项核心规划内容,制定了保障措施。
二、成德眉资农业发展现状
(一)自然条件优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毗邻融洽,共享成都平原腹地,龙门龙泉两山护佑、都江堰千年润泽,是传统意义“天府之国”所在。成德眉资区域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年降水量900-1200 毫米。四市幅员3.31 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05 万公顷,辖17 区、18 县(含县级市)1,2019 年常住人口2564 万人,实际服务人口超3100 万人,2020 年GDP2.23 万亿。
(二)农业基础厚实。成德眉资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坚实的农业产业基础。据资料,成德眉资四市以全省6.8%的土地面积承载了30.6%的常住人口和46.1%的经济总量。农、林、牧、渔总产值分别占全省的28.1%、18%、20.4%和25.1%;粮食、蔬菜、肉类产量分别占全省20.4%24%和20.1%。在种植业方面,成都、德阳、眉山具有比较优势,林业方面资阳的比较优势较好,牧业上德阳和资阳的优势较为突出,渔业方面,眉山的比较优势最为显著总体上看,成都农业发展均衡,德阳种植业机械化水平高,水稻、蔬菜单产突出,眉山农业基础好,粮食平均单产居前,资阳劳动力资源丰富,豆类、生猪生产规模优势突出。
(三)特色产业突出。围绕四川“10+3”产业体系布局,成德眉资区域内形成了水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区,2019 年水果产量397 万吨,占全省水平的35%;茶叶产量4.6 万吨,占全省水平的14%。成德眉资区域内现代农业园区化特征明显,先后创建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38 个,其中国家级园区8 个,省级11 个,市级27 个,区(县)级92 个。
(四)农村改革创先。成德眉资区域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先后获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和农村改革试验区等5 项国家级农业农村改革示范。“崇州农业共营制”“温江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经营”“彭州‘四步机制,三方受益’的土地流转经验”等多项试验成果实现政策转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9 年成德眉资区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61 元,是全省平均14670 元的1.49 倍,城乡居民收入比1.8:1,领先全省2.5:1 的平均水平。
三、德阳农业在推进成德眉资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中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立足优势稳步推进“2+5”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德阳区位条件优势突出、农业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多功能农业和立体农业的优势,我们立足特色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出台了全市《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2531”产业体系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粮油、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和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全省领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确保粮食和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四市发改、农业农村部门共同签署了粮食生猪蔬菜区域生产保供合作协议。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67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196.4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全年出栏生猪275万头以上,年末存栏生猪158万头以上,全市生猪生产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大力提升农业园区建设水平。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以“五良”融合为重点,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成功创建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3个,市级园区14个,认定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数量33个,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联创联建的发展格局。加速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优势产业,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0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99.3万亩,实现产量246.9万吨。药材种植面积14.0万亩,实现产量3.4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4.6万亩,实现产量26.2万吨。蚕桑种植面积3.2万亩,蚕茧产量在2600吨。
(二)区域协同共建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推动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共同编制了《中国(彭什)川芎产业园区概念规划方案》,在彭州敖平镇、与什邡马井镇交界地带,推进园区路网、高标准农田、综合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主干道路超过70公里,依托两地11家川芎企业和10余家川芎专合社共同成立彭什川芎专业生产联合社,带动园区内2万户连片发展川芎种植。今年3月两地签订《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协议》。推动金中蔬菜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中江县仓山、冯店与金堂县竹篙、又新等乡镇,合作共建蔬菜(食用菌)基地,计划建设应急保障功能的常年性蔬菜基地5万亩,蔬菜(食用菌)数字化商品种苗中心2个、专家大院1个、数字化蔬菜(食用菌)加工交易冷链中心1个。目前正在编制先期金-中蔬菜(食用菌)合作园区实施方案。推动广汉与青白江农产品加工业协同发展。合作共建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园区、花椒与火锅食材交易中心等项目。
(三)依托成都共建共享乡村振兴服务平台。以成都乡村振兴“七大共享平台”为依托,积极主动与成都对接沟通,平台合作共建取得实效。推进土地交易服务平台合作。我市于2017年在全省率先与成都农交所合资共建德阳所,率先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目前累计成交各类农村产权交易额超过44亿元,各项业务工作正在向更深更广阔领域推进。推进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合作。与成都金控集团进行了对接,就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基本达成了共识,提出了德阳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项目计划,下步将依托成都金控征信有限公司进行线上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品牌孵化服务平台合作。成德两市区域公用品牌签订了战略合作发展协议,联合开展了多次品牌推介专场活动。下步“蜀道”与“天府源”合作将继续深化品牌合作,共同建立成德品牌产品准入标准互信体系,推动线上线下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共建共享,开展品牌联展活动。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合作。参加了联盟成立大会并与该联盟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力成都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服务共享平台,共同谋划推介一批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宣传推广服务项目,共同打造精品路线和点位。推动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合作。引进成都益民集团在我市开展直销蔬菜基地建设、订单农业及农产品购销合作。目前,成都益民集团与什邡市穿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什邡市信农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基地农产品供销协议》,建立直采直销基地,农产品已进入益民菜门市店销售。
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政策资金存在地区差异、同步推动难度较大。成德眉资四市经济体量差距较大,成都GDP占四市总和的79%,其农业发展总体水平领先全省,在农业上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量远远超过其他三个市州,中央、省上的一些改革试点创新往往都优先考虑在成都实施,政策、资金等方面在四市呈现巨大差异,对协同建设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带来巨大挑战。比如政策上,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任务仅成都八个县市区试点推进,作为同城化的德眉资三市没有县市区进入试点范围;资金投入上,仅在支持地市级农业园区建设一项上,成都2020年落实市级奖补资金高达1亿,而德阳奖补资金1800万元,眉山奖补资金1000万元,资阳奖补资金500万元。
(二)产业的空间布局差异化不明显、错位发展不突出。成德眉资同城化实施前,四个地区的农业布局规划仅限于各自区域,尽管各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农业,但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没有体现出来,优势区域辐射带动不够明显,效益不够显著,区域间差距较大。目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清晰,错位发展、突出比较优势的思路还没有统一,四市农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其中粮食、肉类、蔬菜、水果、中药材产量占比全省20%以上,各地特色农业对于拉动同城化区域农业整体提升能力不强,同城化区域农业协作共兴的局面尚未形成。
(三)农业资源要素不均衡、融合发展不够深入。同城化的四个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不同,农业发展在科技投入、人力资源、机械化水平、产业政策等要素方面还有不小差距,比如中国(成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均落户成都。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规模小、空间分布分散。优质农业品牌效益发挥不明显,“天府源”“蜀道”“味在眉山”“资味”四个区域公用品牌仍处于发展起步期。乡村服务仍以低端农家乐为主,乡村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活力不足,农文旅融合发展亟需提档升级。
(四)毗领地区合作内容还需实化,突破性进展不够。目前,彭州-什邡、蒲江-丹棱、简阳-雁江-乐至等成德眉资毗邻地区已签署了合作协议,但部分协议方向性、目标性、框架性内容较多,具体项目规划、重点企业培育、优势产业延伸方面的内容较少。同时,现有各个毗邻地区缺乏能带动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项目,缺少能够为整体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成功经验的好项目,因行政区划不同,各地还有各自为政的现象,对这些园区发展缺乏精准的政策体系支撑。比如,2020年就已共同编制了彭-什川芎产业园规划,但缺乏后续项目合作,建设情况未达到逾期效果。
五、推进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充分发挥成德眉资在区位、产业、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以政府规划为先导、以协调机制为动力、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方式、以市场运作为手段的协作发展新模式。
(一)统筹产业布局,加强规划协同
以《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21-2025)》为四市农业发展蓝本,协同制定推进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实施意见,明确各自农业产业发展定位及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在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专项合作组基础上,建立四市农业部门常态化协商议事机制,定期召开沟通协调会议,以战略思维和整体理念推进一体化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增强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引领现代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联合开展重点产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规划等研究和编制工作机制,共同出台推进成德农业协同发展配套支持政策。
(二)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协同
按照优化产业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发挥优势互补的思路,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发展。以四市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优先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等农业工程项目集中实施,增加项目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占比。建立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利益补偿机制,出台专项粮油补贴政策,确保“米袋子”“菜篮子”稳定安全供给。支持成德眉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在宜居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强镇等项目上向示范区倾斜,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服务区域中心城市,互补互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四地联办共享机制,共同筹划举办各类大型论坛展会活动,构建协同发展共享的农业产业信息体系,打造展示四川农业金字招牌的农业会展博览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各自区域内农业企业到对方地投资兴业,并相互给予便利。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推动成德眉资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
(三)完善流通体系,推进市场协同
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打造集散结合、冷链物流、产销对接、信息畅通、追溯管理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推进成德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构建产业链完整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共同推动“天府源”“蜀道”区域公用品牌资源共享、品牌共建,探索建立合作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成都益民集团等企业与德眉资开展合作共建,建设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创立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开拓优质蔬菜外销市场。支持成德眉资建立蔬菜(食用菌)、道地中药材、晚熟柑橘、柠檬、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交易所,建设西部先进现代川药研发生产基地、仓储物流贸易中心,发展农业直营直销和电子商务,引导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推进电商企业服务“三农”进程。
(四)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创新协同
积极构建开放、畅通、共享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工作、项目、投资对接机制,推动各类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在德眉资推广运用“农贷通”服务农村金融保险平台资源,新增保险销售、项目融资功能,接入盈创动力、科创通、天府基金小镇、天府商品交易所和天府股权交易中心。共同建设成德眉资农业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共享、调剂,建成辐射整个西部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支持鼓励区域内农业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探索完善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成德农业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促进成果共享共用。积极融入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队技术资源优势,深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换,促进农业科技运用,共同打造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推广,动植物疫病联防联控,以及节水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
(五)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机制协同
同步实施农业农村改革,将成德眉资地区农业农村改革中的成熟经验全域推广实施,推动成德眉资四地联合申创全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改革政策在四市先行先试。支持成德两市相邻区域土地集中流转,两市共同实行连片开发,发展设施农业,开发观光农业,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标准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推动两市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探索设立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成德眉资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等。建立四市统一的工作推进协同机制,将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共同推进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同时建议设立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成德眉资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等,统筹谋划包装申报实施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