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德阳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1-08
德阳地处川西平原及川中丘陵西北,系都江堰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很好,是四川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播面470万亩,粮食总产195万吨,平均亩产420公斤,粮食生产水平稳居全省前三。
当前全市粮食生产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虽然近年来粮食销售价格和产量均有所上涨,但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导致粮食作物亩均效益增长缓慢,直接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二是农村劳动力匮乏,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农村人才流失,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空心村”现象越来越显著,而“留守”耕种的老人们普遍缺乏对农业先进技术的认识,对农业先进技术的接收消化能力较低,粮食增产技术得不到有效普及;三是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规模化生产有待提升。截至2019年,全市种粮大户1728户,规模种粮面积71.03万亩(含复种),尽管规模种粮面积较2009年增长了20余倍,但只占粮食总播面的15.2%,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仍然是当前粮食生产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四是粮食生产抗灾能力还较弱。从近几年受灾情况来看,极端天气逐年增多,特别是2018年“7.11”和2020年“8.11”“8.16”洪涝对我市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对重大水旱灾害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种植业生产总体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抵御大灾和突发性灾害的能力还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现对加强德阳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二是强化种粮惠农政策,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建议上级适度增加对农民规模种粮的补贴。
三是大力培育种粮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粮食规模经营,在政策上优惠、生产上扶持、物资上倾斜、技术上指导,鼓励种粮规模户不断提高经营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增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的,可按当地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给予优惠和奖励。
四是建议加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抗灾避灾的关键手段,重点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水土流失,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建立市级农业救灾资金储备制度,提前安排一部分预算资金作为救灾资金,如遇各种农业灾害发生可及时下达,安排加快恢复生产工作。
五是推进粮食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加强与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引导和鼓励农民种植绿色优质粮食,全市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以广汉国家级粮食产业园区、旌北现代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和“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售”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高应平 胡坚 许君)
上一篇:关于做好我市生猪复产保供工作的建议
下一篇:建议德阳市建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
当前全市粮食生产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虽然近年来粮食销售价格和产量均有所上涨,但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导致粮食作物亩均效益增长缓慢,直接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二是农村劳动力匮乏,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农村人才流失,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空心村”现象越来越显著,而“留守”耕种的老人们普遍缺乏对农业先进技术的认识,对农业先进技术的接收消化能力较低,粮食增产技术得不到有效普及;三是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规模化生产有待提升。截至2019年,全市种粮大户1728户,规模种粮面积71.03万亩(含复种),尽管规模种粮面积较2009年增长了20余倍,但只占粮食总播面的15.2%,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仍然是当前粮食生产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四是粮食生产抗灾能力还较弱。从近几年受灾情况来看,极端天气逐年增多,特别是2018年“7.11”和2020年“8.11”“8.16”洪涝对我市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对重大水旱灾害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种植业生产总体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抵御大灾和突发性灾害的能力还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现对加强德阳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二是强化种粮惠农政策,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建议上级适度增加对农民规模种粮的补贴。
三是大力培育种粮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粮食规模经营,在政策上优惠、生产上扶持、物资上倾斜、技术上指导,鼓励种粮规模户不断提高经营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增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的,可按当地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给予优惠和奖励。
四是建议加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抗灾避灾的关键手段,重点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水土流失,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建立市级农业救灾资金储备制度,提前安排一部分预算资金作为救灾资金,如遇各种农业灾害发生可及时下达,安排加快恢复生产工作。
五是推进粮食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加强与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引导和鼓励农民种植绿色优质粮食,全市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以广汉国家级粮食产业园区、旌北现代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和“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售”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高应平 胡坚 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