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巩固和发展医联体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1-31
德阳市老科协 董毅
当前,在全国开展的医联体建设是新时代卫生健康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医联体全称是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组建一个医疗联合体,旨在解决群众看病“难”、“贵”、“乱”的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能在家门口看病。整合,是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大趋势,随着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在各地铺开,以及区域医疗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区域内各种医疗机构正在从相互竞争走向合作共生。
我市罗江区、绵竹市、广汉市和中江县被确定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按照《德阳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我市已组建两个城市医疗集团,以德阳市人民医院为核心,什邡市、广汉市、绵竹市人民医院、中江县人民医院、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德阳市第七人民医院为基础组建一个城市医疗集团;以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为龙头,旌阳区中医院、德阳市口腔医院、旌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德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罗江区人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建一个城市医疗集团。各区(市)县已建多个医共体。德阳市人民医院仓山医院去年正式成立,成为我省第一个城市三甲医院托管基层卫生院的第一个案例。托管目标明确,即到2021年建成二级甲等医院,2025年建成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和中江县南片区医疗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荣获国家级“医联体探路先锋”奖。全市医联体建设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经验和有益启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市医联体大部分是松散型的,没有改变条块分割的局面;医联体本身的领导体制还不健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领导指挥;相关部门对医联体共同利益重视不够,尚未采取有效措施。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全面推进县域医联体建设。我市应在绵竹医联体作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县域医联体建设,首先,要优化重组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各区(市)县结合实际组建1-3个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含社区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行政、人员、财务、业务、药械、绩效统一管理。完善乡村一体化管理,卫生室(含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医联体管理,作为乡镇卫生院派出机构,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药械、绩效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管理。其次,改革县域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要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统一行政管理;在党委领导下,组织县级医联体管理委员会,建立医联体理事会。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调配医联体医技资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业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人员管理,实施编制备案制改革 ,实施岗位管理制度改革。统一财务管理,对医联体成员单位财务实行单独设账,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统筹运营。统一药械管理,推进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药品供应目录、统一议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支付。统一绩效考核,合理提高医疗卫生人员薪酬水平,医务人员收入由医联体自主分配。第三,要建立医联体资源和服务贯通机制。建立健全医联体人员定期轮岗长效机制,组建县乡村三级人员分工协作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现医防融合,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向村级延伸。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专科联盟建设。专科建设是医联体建设的重中之重。专科联盟建设,是让优秀专科更强、让薄弱专科变强,旨在提升重大疾病、疑难病的诊疗水平,增加我市优质服务的供给。市人民医院已有2个省重点学科、13个省级重点专科和5个市级重点专科。在已建4个专科联盟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重大疾病、短缺医疗资源的专科联盟建设。市二医院以重点学科、优势专科牵头与市五医院、旌阳区中医院、罗江区人民医院签订了专科联盟合作协议。我市专科联盟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专科联盟的责、权、利关系不够明确,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订专科联盟建设管理和财政保障、收入分配等政策,统一管理人、财物,在信息、设备等医疗资源方面真正实现共享,助推分级医疗制度的落地落实。二是畅通上下通道。明确上转与下转标准,通过制订紧密型专科联盟医保激励政策,使上下级医院有转诊转院意愿。三是建立有效的医务人员激励奖惩机制。要加强双向转诊实施情况的监督,并将其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评价指标。将到专科联盟下级医院工作的经历作为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的优先条件,并明确其到基层工作的薪酬和奖励政策。
医联体要用好经济杠杆。医联体要巩固和发展,必须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任务式、帮扶式建设始终难以为继,只有建立长效机制,医联体建设才能走得远。当前,医联体已进入大范围推进阶段。要使医联体真正成为责任、服务、利益和文化医联体,必须解决好财务集中管理问题,首先,要规划协调好医联体之间、医院之间、医生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纵观我市医联体建设,除了政府高位推动外,投入上要有较大的力度支持。从医联体牵头医院而言,为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与运营投入效率有待提高,还要确保政府对下拨经费的稳定、及时和长效。医联体牵头医院要花人力成本协助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也应得到补偿。医联体的医务人员到基层医院和社区服务缺乏驱动机制,应建立医联体建设专项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以完善考核机制为落脚点。要充分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转诊制度。医保报销比例要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让有限的医保基金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要调整好医疗服务价格。
中小学校应建立医共体。什邡市医共体学校是四川省唯一入围的县城医共体案例,获得“教育创新类”。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中小学校医室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有59.6%的中小学校未设置校医室或保健室,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近年来,校园内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对校医的现场处置能力是一大考验。此外,校医还担负着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学生体检、日常疫情监控等职责,不仅责任重大,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医学专业水平。单靠教育机构自身力量,很难化解医疗方面的难题,将医共体的触角延升至校医室,进而借医疗机构之力,帮助教育机构化解校园医疗保障这道难题,是比较现实的作法。我市各区(市)县应在什邡学校医共体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小学校医共体建设 。
养老机构应该建立医共体。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老年人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截止2018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近2.5亿,占总人口的17.9%。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已达92.54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例已逾23%,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数将达到103.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将提升到27%左右。我市养老机构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据了解,为老年人开放养老床位约1.4万张,医疗床位约2.2万张;有医养结合机构19家,社会办医开展医养服务7家;医养结合总床位4418张,初步实现了“医、养、康、护”连续服务。事实上医养已经融为一体。“推动养老机构内设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分级诊疗体系。支持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或共同体。”据此,我市各区(市)县应该在养老机构建立医养共同体,使他们发挥技术咨询、学术交流、队伍建设、成果转化与推广方面的组合效应规模效应。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加快推动老年医护业务发展,提高老年医护服务能力,精准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让老年患者看病更便捷、安全、有效。